照顧麋鹿的李政。
在風景秀麗的洞庭湖區域,生活著一群麋鹿。
而他則是這一群麋鹿的守護者。2016年,面對資金不足的情況,他義無反顧地給麋鹿築了家。解救困在「迷魂陣」的麋鹿,是他做得最多的事情。
現在,李政的保護團體在日益壯大。他說,希望提高大家的環保意識,呼籲更多的社會力量來一起關心這一群可愛的小精靈。
瀟湘晨報記者 陳麗安 嶽陽報導
嶽陽市君山區洞庭湖大堤與嶽華公路之間的丁字堤附近,有鐵絲柵欄圍起來的大片綠地,幾乎每天都遊人如織。在片片蘆葦叢、構樹林的掩映裡,不經意發現一頭小麋鹿正抬頭警惕地看著四周,聽到一點聲響便迅速消失在了草叢中,這便是東洞庭湖麋鹿和鳥類救助避難中心。
「點點!點點!」9月7日上午,東洞庭湖麋鹿保護協會會長李政站在柵欄外喚著,一頭成年雌鹿慢慢來到柵欄邊,伸出舌頭舔舐李政伸到柵欄裡的手指。「點點」是2012年3月被東洞庭湖自然保護區保護人員救治的麋鹿,在工作人員的精心照料下,健康成長並生下孩子「小不點」。李政告訴記者,中心像「點點」一樣被人類救治的麋鹿還有六頭,下半年中心將對其中一兩頭康復麋鹿進行放歸。
他們為洞庭麋鹿築了家
在東洞庭湖保護區丁字堤管理站西邊,從嶽華公路拐進一條小路,記者進入了東洞庭湖麋鹿和鳥類救助避難中心。避難中心由東洞庭湖麋鹿保護協會與東洞庭湖管理局於2016年9月建成,佔地500畝,路邊豎著藍色的警示牌:內有國家一級瀕危保護動物麋鹿,請勿靠近。
李政白色的襯衫背後有兩個「新鮮的」泥印,是熱情的「點點」留下的,「剛在麋鹿園裡面給它餵東西,它往我身上撲,我一躲,兩隻腳就搭到背上了」。李政告訴記者,正常情況下,麋鹿怕人,不與人親近,而「點點」因為是被人類養大,所以不怕人。也正因為如此,失去了戒心的「點點」無法再放回野外生存。
「點點」不是唯一被救治的麋鹿,園內還有2016年漲水時救助的4頭,2017年漲水時救助的2頭麋鹿。一般情況下,麋鹿在救助一年後,要重新放回野外。李政告訴記者,中心每年都會放歸一兩頭救助的麋鹿,下半年將有大型的放歸活動。
李政說,知道嶽陽有這種瀕危動物,就萌發了保護的想法。2016年,他和幾個志同道合的兄弟成立了麋鹿保護協會,並決定攢錢來給麋鹿築個家。東洞庭湖自然保護區是我國目前最大自然野化麋鹿種群的棲息地,避難中心所在地是麋鹿喜歡來的地方。雖然當時建設經費有點緊張,志願者們也義無反顧租下了。
麋鹿保護協會目前有50人,由專家、一線巡護人員、愛心企業家和大學生志願者組成,「都是自願加入,沒有報酬」。李政坦言,自己開著一家公司,以前就常和妻子一起帶著牛奶去保護站看望受傷的小麋鹿,現在家人很支持他的行為。
9月的保護區雖是滿目青綠,但李政已經開始為麋鹿冬天的口糧擔憂。9月7日,李政組織公司員工為麋鹿捐款,籌到12萬餘元。「麋鹿以青草和水草為食,進入冬天,洞庭湖水草缺乏,麋鹿將面臨食物短缺境地。」李政說,保護協會正發起募捐,為麋鹿籌集過冬口糧。
不定時下湖救助受困麋鹿
洞庭湖落水為洲,漲水為湖。每年六七月份,洞庭湖迎來汛期,溼地洲灘被淹沒,麋鹿向地勢較高區域轉移時常被水圍困;水退後,湖區漁民布置的「迷魂陣」露出水面,麋鹿返回時容易誤入其中。為及時救助汛期受困、受傷的麋鹿,李政和協會志願者不定時下湖巡護。
「國慶期間我們會組織兩次下湖巡護,我們已經提前聯繫人員及船隻,到時候還需要提前兩三天準備物資。」除了無人機、高倍望遠鏡、藥箱、垃圾袋等物品,每次下湖還要帶上幾百斤白菜、玉米。「冬天和夏天漲水的時候,麋鹿缺少食物,我們會把這些扔到麋鹿的主要活動區域。」李政說。
注滋河兩岸是麋鹿的兩個主要活動區之一,從嶽陽到這裡需要4個小時路程。志願者們坐的是從漁民那兒租來的小木船,一艘船能坐八九人。「湖區天氣變幻無常,有時出發的時候還是下著大雨,到了中午卻出了太陽。下雨時船更容易陷在岸邊泥濘中,就需要下水推船,出太陽的話就要享受一份有些曬人的日光浴。」巡湖有時長達兩三天,志願者們就要帶著乾糧,在船上過夜。
湖區的沼澤地、洲灘即使是晴天也會泥濘,志願者進入湖區需要統一穿雨靴,沿途通常能發現「迷魂陣」。「迷魂陣」由竹篙和漁網構成,竹篙插入水底,漁網綁在竹竿上,漁網底部還有幾十斤的鵝卵石固定。發現「迷魂陣」後,需要幾名志願者們合力將竹篙、漁網拔出,帶回船上。
除了尋找受困麋鹿,銷毀「迷魂陣」,志願者們每次下湖還會走訪漁船,發放麋鹿保護宣傳資料。李政說,今年下湖都沒有發現被「迷魂陣」困住的麋鹿,洞庭湖畔漁民環保意識在提高,許多漁民也成為環保的志願者,「但光靠志願者是不夠的,我們也希望通過媒體曝光,進一步提高人們的環保意識,有更多的社會力量參與到麋鹿保護與救助中來」。
平凡你我他
民間組織守護江豚7年
紅網時刻9月12日訊(瀟湘晨報記者 羅雅琪 實習生 周洋)江豚被譽為水中大熊貓,整個長江流域不足千頭,洞庭湖區只有約百頭。有這樣一群人以拯救江豚為使命,他們是嶽陽市江豚保護協會的志願者。
被網友稱為「江豚爸爸」的嶽陽市江豚保護協會會長徐亞平在選擇拯救江豚之前,是個酷愛自然的記者。2011年8月,徐亞平得知洞庭湖江豚以每年15%的速度減少,其死亡速率遠高於其他區域。那年年底,他組建了我國民間第一個江豚保護機構——嶽陽市江豚保護協會,打響了江豚保衛戰。徐亞平和13位志願者組建了水上巡邏隊,配合市縣漁政依法打擊非法排汙、非法採砂、非法捕魚等「三非」。
協會成立之初,徐亞平便提出「讓江豚升格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建立洞庭湖江豚保護區,實施江豚遷地保護」等目標。另外,他還組建了科研發展部、實驗室,研究江豚救護和遷地保護;實施建設江豚保護監測站、救護站和志願者工作站。目前,國家對江豚已經參照一級保護動物進行保護。
洞庭湖江豚也從協會成立之初的80多頭已經穩步增長至100多頭。
專家觀點
環保志願者要做生態文明推動者
「我們很多環保志願者是值得社會公眾去點讚的。」9月11日,湖南省環保志願服務聯合會會長何建軍在接受採訪時這樣評價。在何建軍看來,環保志願者主要扮演倡導者、監督者和行動者的角色。
何建軍認為環保志願者依然需要多向公眾普及環保知識,而且這些知識要有專業性,決不能僅僅停留在淺層上面。
另外,監督是另一重要方式,「環保志願者有監督的權利,通過監督,可以讓政府、企業、公眾發現哪裡做得不夠好」。何建軍認為,對於環保志願者來說,他們的主要監督目標有政府執法是否合理,企業生產及排汙是否達標,民眾是否有電打魚、打鳥等不法行為。
瀟湘晨報記者 羅雅琪 實習生 周洋
網友評價
保護小精靈從我開始
@紅棗湯圓:確認過眼神,是小精靈沒錯了。@檸檬精:好萌好萌,不要傷害我鹿鹿,我們應該保護它們才對。
@橙子味的星星糖紙:誰也別攔我,我要去保護麋鹿。
@短腿小柯基:恭喜大自然喜提麋鹿寶寶,希望這些小可愛越來越多。
@小眼睛的大個兒:為志願者點讚,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參與動物保護。
瀟湘晨報記者 陳麗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