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庭湖守護者為麋鹿築了家 巡湖救援是他最常做的事

2021-01-13 紅網

照顧麋鹿的李政。

在風景秀麗的洞庭湖區域,生活著一群麋鹿。

而他則是這一群麋鹿的守護者。2016年,面對資金不足的情況,他義無反顧地給麋鹿築了家。解救困在「迷魂陣」的麋鹿,是他做得最多的事情。

現在,李政的保護團體在日益壯大。他說,希望提高大家的環保意識,呼籲更多的社會力量來一起關心這一群可愛的小精靈。

瀟湘晨報記者 陳麗安 嶽陽報導

嶽陽市君山區洞庭湖大堤與嶽華公路之間的丁字堤附近,有鐵絲柵欄圍起來的大片綠地,幾乎每天都遊人如織。在片片蘆葦叢、構樹林的掩映裡,不經意發現一頭小麋鹿正抬頭警惕地看著四周,聽到一點聲響便迅速消失在了草叢中,這便是東洞庭湖麋鹿和鳥類救助避難中心。

「點點!點點!」9月7日上午,東洞庭湖麋鹿保護協會會長李政站在柵欄外喚著,一頭成年雌鹿慢慢來到柵欄邊,伸出舌頭舔舐李政伸到柵欄裡的手指。「點點」是2012年3月被東洞庭湖自然保護區保護人員救治的麋鹿,在工作人員的精心照料下,健康成長並生下孩子「小不點」。李政告訴記者,中心像「點點」一樣被人類救治的麋鹿還有六頭,下半年中心將對其中一兩頭康復麋鹿進行放歸。

他們為洞庭麋鹿築了家

在東洞庭湖保護區丁字堤管理站西邊,從嶽華公路拐進一條小路,記者進入了東洞庭湖麋鹿和鳥類救助避難中心。避難中心由東洞庭湖麋鹿保護協會與東洞庭湖管理局於2016年9月建成,佔地500畝,路邊豎著藍色的警示牌:內有國家一級瀕危保護動物麋鹿,請勿靠近。

李政白色的襯衫背後有兩個「新鮮的」泥印,是熱情的「點點」留下的,「剛在麋鹿園裡面給它餵東西,它往我身上撲,我一躲,兩隻腳就搭到背上了」。李政告訴記者,正常情況下,麋鹿怕人,不與人親近,而「點點」因為是被人類養大,所以不怕人。也正因為如此,失去了戒心的「點點」無法再放回野外生存。

「點點」不是唯一被救治的麋鹿,園內還有2016年漲水時救助的4頭,2017年漲水時救助的2頭麋鹿。一般情況下,麋鹿在救助一年後,要重新放回野外。李政告訴記者,中心每年都會放歸一兩頭救助的麋鹿,下半年將有大型的放歸活動。

李政說,知道嶽陽有這種瀕危動物,就萌發了保護的想法。2016年,他和幾個志同道合的兄弟成立了麋鹿保護協會,並決定攢錢來給麋鹿築個家。東洞庭湖自然保護區是我國目前最大自然野化麋鹿種群的棲息地,避難中心所在地是麋鹿喜歡來的地方。雖然當時建設經費有點緊張,志願者們也義無反顧租下了。

麋鹿保護協會目前有50人,由專家、一線巡護人員、愛心企業家和大學生志願者組成,「都是自願加入,沒有報酬」。李政坦言,自己開著一家公司,以前就常和妻子一起帶著牛奶去保護站看望受傷的小麋鹿,現在家人很支持他的行為。

9月的保護區雖是滿目青綠,但李政已經開始為麋鹿冬天的口糧擔憂。9月7日,李政組織公司員工為麋鹿捐款,籌到12萬餘元。「麋鹿以青草和水草為食,進入冬天,洞庭湖水草缺乏,麋鹿將面臨食物短缺境地。」李政說,保護協會正發起募捐,為麋鹿籌集過冬口糧。

不定時下湖救助受困麋鹿

洞庭湖落水為洲,漲水為湖。每年六七月份,洞庭湖迎來汛期,溼地洲灘被淹沒,麋鹿向地勢較高區域轉移時常被水圍困;水退後,湖區漁民布置的「迷魂陣」露出水面,麋鹿返回時容易誤入其中。為及時救助汛期受困、受傷的麋鹿,李政和協會志願者不定時下湖巡護。

「國慶期間我們會組織兩次下湖巡護,我們已經提前聯繫人員及船隻,到時候還需要提前兩三天準備物資。」除了無人機、高倍望遠鏡、藥箱、垃圾袋等物品,每次下湖還要帶上幾百斤白菜、玉米。「冬天和夏天漲水的時候,麋鹿缺少食物,我們會把這些扔到麋鹿的主要活動區域。」李政說。

注滋河兩岸是麋鹿的兩個主要活動區之一,從嶽陽到這裡需要4個小時路程。志願者們坐的是從漁民那兒租來的小木船,一艘船能坐八九人。「湖區天氣變幻無常,有時出發的時候還是下著大雨,到了中午卻出了太陽。下雨時船更容易陷在岸邊泥濘中,就需要下水推船,出太陽的話就要享受一份有些曬人的日光浴。」巡湖有時長達兩三天,志願者們就要帶著乾糧,在船上過夜。

湖區的沼澤地、洲灘即使是晴天也會泥濘,志願者進入湖區需要統一穿雨靴,沿途通常能發現「迷魂陣」。「迷魂陣」由竹篙和漁網構成,竹篙插入水底,漁網綁在竹竿上,漁網底部還有幾十斤的鵝卵石固定。發現「迷魂陣」後,需要幾名志願者們合力將竹篙、漁網拔出,帶回船上。

除了尋找受困麋鹿,銷毀「迷魂陣」,志願者們每次下湖還會走訪漁船,發放麋鹿保護宣傳資料。李政說,今年下湖都沒有發現被「迷魂陣」困住的麋鹿,洞庭湖畔漁民環保意識在提高,許多漁民也成為環保的志願者,「但光靠志願者是不夠的,我們也希望通過媒體曝光,進一步提高人們的環保意識,有更多的社會力量參與到麋鹿保護與救助中來」。

平凡你我他

民間組織守護江豚7年

紅網時刻9月12日訊(瀟湘晨報記者 羅雅琪 實習生 周洋)江豚被譽為水中大熊貓,整個長江流域不足千頭,洞庭湖區只有約百頭。有這樣一群人以拯救江豚為使命,他們是嶽陽市江豚保護協會的志願者。

被網友稱為「江豚爸爸」的嶽陽市江豚保護協會會長徐亞平在選擇拯救江豚之前,是個酷愛自然的記者。2011年8月,徐亞平得知洞庭湖江豚以每年15%的速度減少,其死亡速率遠高於其他區域。那年年底,他組建了我國民間第一個江豚保護機構——嶽陽市江豚保護協會,打響了江豚保衛戰。徐亞平和13位志願者組建了水上巡邏隊,配合市縣漁政依法打擊非法排汙、非法採砂、非法捕魚等「三非」。

協會成立之初,徐亞平便提出「讓江豚升格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建立洞庭湖江豚保護區,實施江豚遷地保護」等目標。另外,他還組建了科研發展部、實驗室,研究江豚救護和遷地保護;實施建設江豚保護監測站、救護站和志願者工作站。目前,國家對江豚已經參照一級保護動物進行保護。

洞庭湖江豚也從協會成立之初的80多頭已經穩步增長至100多頭。

專家觀點

環保志願者要做生態文明推動者

「我們很多環保志願者是值得社會公眾去點讚的。」9月11日,湖南省環保志願服務聯合會會長何建軍在接受採訪時這樣評價。在何建軍看來,環保志願者主要扮演倡導者、監督者和行動者的角色。

何建軍認為環保志願者依然需要多向公眾普及環保知識,而且這些知識要有專業性,決不能僅僅停留在淺層上面。

另外,監督是另一重要方式,「環保志願者有監督的權利,通過監督,可以讓政府、企業、公眾發現哪裡做得不夠好」。何建軍認為,對於環保志願者來說,他們的主要監督目標有政府執法是否合理,企業生產及排汙是否達標,民眾是否有電打魚、打鳥等不法行為。

瀟湘晨報記者 羅雅琪 實習生 周洋

網友評價

保護小精靈從我開始

@紅棗湯圓:確認過眼神,是小精靈沒錯了。@檸檬精:好萌好萌,不要傷害我鹿鹿,我們應該保護它們才對。

@橙子味的星星糖紙:誰也別攔我,我要去保護麋鹿。

@短腿小柯基:恭喜大自然喜提麋鹿寶寶,希望這些小可愛越來越多。

@小眼睛的大個兒:為志願者點讚,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參與動物保護。

瀟湘晨報記者 陳麗安

相關焦點

  • 他的工作是和洞庭麋鹿做朋友 東洞庭湖麋鹿增至164頭
    天色微明,晨霧如薄紗般浮在洞庭湖面,一群麋鹿自在悠閒地喝著水。夏日即將進入尾聲,度過「危險期」的麋鹿們慢慢恢復正常的生活狀態。近日,嶽陽市東洞庭湖麋鹿保護協會會長李政依然堅持不定時巡湖,他和其他會員、志願者一同坐在租來的小船裡,仔細找尋湖邊受困、受傷的麋鹿。「巡護的同時,我們也會統計湖區的麋鹿數量,還會給麋鹿投餵一些食物。」
  • 洞庭湖麋鹿守護者
    他是湖南省引進的首個研究麋鹿的博士,在東洞庭湖和麋鹿相伴了八年。八年間,他跑遍了東洞庭的每一個角落,他是麋鹿種群的守護者,也是洞庭湖生態環境變化的見證者。文/圖 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張丹(除署名外)「黑」,幾乎是所有人見到宋玉成的第一印象。由於常年在戶外工作,所以宋玉成暴露在外的皮膚基本上都曬成了黑色,甚至胳膊上都曬得脫了皮。
  • 持續高洪水位,大量野生麋鹿湧入洞庭湖沿線堤垸!救援熱線已開啟
    事實上,當城陵磯水位達到32米左右時,生活在洞庭湖區的野生麋鹿群,就會由低向高處遷移,往大堤岸線靠近。7月12日,在城陵磯水位達到34.56米時,洞庭湖區除新南站、老港蘆葦場尚有不足200平方米的泥濘陸地外,洞庭湖一片汪洋,麋鹿棲息地已基本喪失,麋鹿被迫從嶽陽縣、君山區、華容縣以及沅江市麓湖方向三五成群上岸,進入沿湖垸內。
  • 持續高洪水位,大量野生麋鹿湧入洞庭湖沿線堤垸!救援熱線已開啟
    在汛期,麋鹿生活的洲灘被淹、食物也難找到,這本是麋鹿種群優勝劣汰的方式。但由於麋鹿太過稀少,在不影響麋鹿自然狀態的前提下,保護區及周邊居民都會想辦法為它們成功度過汛期保駕護航。近期,湖區居民救助麋鹿事件頻發。7月2日下午,巡護隊員在望嶽蘆葦站發現,一頭小麋鹿被困在房子裡,並且受了傷。解救出麋鹿並且做了簡單包紮後,將小麋鹿抬到了船上,並迅速轉運到麋鹿救護中心進行妥善安置。
  • 北京南海子10隻麋鹿野歸洞庭湖「新家」
    昨天(4日)下午,10隻麋鹿從位於大興南海子的北京麋鹿生態實驗中心上車,前往1000多公裡外的新家——洞庭湖,開啟野外新生活。截至目前,北京麋鹿生態實驗中心已進行了54次野放行動,輸出麋鹿546隻,直接在全國範圍內建立遷地種群41個。
  • 野放洞庭湖的16隻麋鹿,每一步都在冒險
    雖然,近些年來麋鹿一直受到重點保護,但在它們的基因裡仍然保留著對老虎的恐懼,對人類的恐懼。它們,不知道接下來會發生什麼?流亡百年後,麋鹿重歸洞庭棲居地3月3日上午10時30分,君山後湖。麋鹿兩米多高的圍欄被打開,那鐵柵欄挪動的聲音驚得它們擠到離工作人員最遠的一角。
  • 南海子10隻麋鹿將野放洞庭湖
    12月4日下午,10隻麋鹿從位於大興南海子的北京麋鹿生態實驗中心上車,前往1000多公裡外的新家——洞庭湖,開啟野外新生活。野放麋鹿,有助於促進麋鹿遺傳多樣性提升,是保障麋鹿種群安全的重要舉措。截至目前,北京麋鹿生態實驗中心已進行了54次野放行動,輸出麋鹿546隻,直接在全國範圍內建立遷地種群41個。為什麼要向外野放麋鹿?北京麋鹿生態實驗中心科普部部長宋苑說,麋鹿苑的生態承載力有限,為了保障苑內的溼地生態環境能夠符合麋鹿種群的生存和繁衍需求,就要為一些年輕力壯的麋鹿尋找「新家」。
  • 洞庭湖現27頭野化麋鹿 109年前曾在中國絕種(圖)
    1月8日,洞庭湖大型科學考察隊在東洞庭湖注滋河口附近的草灘上發現大型麋鹿群。這是迄今為止在洞庭湖發現的最大麋鹿種群。鏡頭中的麋鹿個頭非常大,非常強壯,食物狀況非常好。 華劍攝三湘都市報1月9日報導 1月8日,洞庭湖麋鹿科學調查組兵分兩路,一路由東洞庭湖保護區辦公室主任張鴻帶隊,前往保護區核心區紅旗湖一帶,一路由高大立帶隊,在注滋河兩岸搜索。「麋鹿是典型的溼地動物,它們好合群,在水畔生活,善遊泳,遇到敵害可以逃到河流、湖泊或沼澤中躲避。喜歡以嫩草和其他水生植物為食。」
  • 麋鹿「果果」救助記——來自洞庭湖防汛抗洪一線見聞
    新華社長沙8月13日電 題:麋鹿「果果」救助記——來自洞庭湖防汛抗洪一線見聞新華社記者魏玉坤、鍾群、周楠「『果果』身體越來越壯實了!」在湖南省嶽陽東洞庭湖麋鹿和鳥類救助避難中心,野生動物保護志願者、東洞庭湖麋鹿保護協會會長李政小心地給麋鹿寶寶「果果」餵奶喝。
  • 一頭麋鹿的愛情故事 湖南深入推進湘江和洞庭湖生態保護修復
    1998年的洪水中,十幾頭麋鹿從湖北石首麋鹿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逃出來,橫渡長江,遊到祖輩長期生活的洞庭湖區。目前洞庭湖野生麋鹿都是它們的後代。這群麋鹿在草地上盡情奔跑嬉戲,見證湖南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省委十一屆九次全會通過決議,提出深入推進湘江流域和洞庭湖區域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複試點,加強長江生態保護和系統治理。這在湖南各地各部門引發熱烈反響。
  • 洞庭湖受傷麋鹿運到長沙治療
    據經視報導  麋鹿作為我國特有的一種鹿種,在野生種群消失了近200年之後,1998年首次在我省的洞庭湖區被發現,前天嶽陽市洞庭湖區居民打來電話,稱在一處蘆葦叢中發現了一隻深陷泥潭的雄性麋鹿,並且已經是奄奄一息,記者馬上與東洞庭湖國家自然保護區取得聯繫並且與保護區的工作人員一同趕往現場對麋鹿展開施救。
  • 南海子10隻麋鹿安全抵達洞庭湖,將於7日上午野放
    高大立攝北京麋鹿生態實驗中心所在地大興南海子麋鹿苑,距離洞庭湖1000多公裡。這10隻鹿打小就生活在南海子,是第一次「出遠門兒」。臨出發前,工作人員為鹿群帶上了400公斤草料、50公斤胡蘿蔔,還把安裝在車廂裡容量100升的水桶注滿,希望麋鹿能夠吃飽喝足地、美美地在車廂裡睡上幾覺。
  • 重返故國三十四年 「四不像」跨越滅絕邊緣 麋鹿安好
    李政沒有想到,這種他從未聽說,但卻真真實實在洞庭湖生活過數百萬年的神獸,竟然就是在那一刻循著基因的記憶回歸故土。他更無法預測,這種曾經在我國消失了一百多年的中國特有珍稀動物,會在洞庭湖等地再次繁衍生息開來。  麋鹿沒有天敵,唯一擔心的就是人  荊有雲夢,犀兕麋鹿滿之。
  • 長江故道上的麋鹿守護者:25年紮根保護區
    圖為:麋鹿群  長江故道上的麋鹿守護者:25年紮根保護區 記下200多本巡查記錄  楚天都市報記者郝曉燕 攝影:楚天都市報記者劉中燦 通訊員方芳 喻妙 李鵬 飛和  芳草萋萋這裡洲灘縱橫,林草豐茂,最適合麋鹿生活。  如今,這裡有1200多頭麋鹿自由生長,是世界上最大的野生麋鹿群。從無到有,從少到多,石首麋鹿自然保護區讓這個曾經一度凋零的物種重新煥發了生機。日前,記者在這裡,看到了漂亮的麋鹿,和它們背後的守護者——湖北石首麇鹿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處副主任、高級工程師李鵬飛。
  • 沅江:34隻珍稀麋鹿「現身」南洞庭湖水域
    受東洞庭湖持續高水位的影響,部分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麋鹿陸續離開野生動物保護區,來到了南洞庭湖水域。截止目前,沅江市漉湖蘆葦場的麋鹿數量已達34隻。【來源:益陽廣播電視在線】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 宋玉成:紮根洞庭十年 用心保護麋鹿
    記者 王雲娜攝9月的洞庭湖,晴空高照,萬裡無雲。鑽進四五米高的蘆葦蕩,湖南東洞庭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副總工程師宋玉成用雙腳蹚出一條路,徑直往深處走,「你看,這是麋鹿留下的蹄印。」在一片裸露的草灘,終於覓到麋鹿留下的蹤跡,他興奮地端起相機拍個不停。宋玉成是這個保護區唯一的博士,紮根洞庭湖已有十載。麋鹿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 25年紮根保護區,記下200多本巡查記錄——長江故道上的麋鹿守護者
    春天,為了了解麋鹿在發情期的行為,要躲在深草叢中,時常被溼地上的蚊蟲叮得渾身起包;夏天,為了掌握麋鹿在懷孕期間的生活習性,他對母鹿進行跟蹤觀察,風餐露宿是家常便飯;冬天,李鵬飛與他的夥伴們頂著風雪,為麋鹿打草備食,觀察記錄麋鹿的點點滴滴……在保護區裡,保存最完整的檔案,就是李鵬飛的200多本巡查記錄。
  • 紮根洞庭十年 用心保護麋鹿(保護區裡的年輕人(18))
    夜宿漁船、鑽蘆葦蕩、學習在沼澤行走,工作10年來,每一次開展調查、每一次救助麋鹿,宋玉成都衝在最前面……9月的洞庭湖,晴空高照,萬裡無雲。鑽進四五米高的蘆葦蕩,湖南東洞庭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副總工程師宋玉成用雙腳蹚出一條路,徑直往深處走,「你看,這是麋鹿留下的蹄印。」在一片裸露的草灘,終於覓到麋鹿留下的蹤跡,他興奮地端起相機拍個不停。
  • 洞庭湖麋鹿種群數量?_澎湃新聞-ThePaper
    X 洞庭湖麋鹿種群數量
  • 紮根洞庭十年 用心保護麋鹿(保護區裡的年輕人(18))
    夜宿漁船、鑽蘆葦蕩、學習在沼澤行走,工作10年來,每一次開展調查、每一次救助麋鹿,宋玉成都沖在最前面…… 9月的洞庭湖,晴空高照,萬裡無雲。鑽進四五米高的蘆葦蕩,湖南東洞庭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副總工程師宋玉成用雙腳蹚出一條路,徑直往深處走,「你看,這是麋鹿留下的蹄印。」在一片裸露的草灘,終於覓到麋鹿留下的蹤跡,他興奮地端起相機拍個不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