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聲在線5月17日訊(記者 劉濤 盧小偉 實習生 魏欣)有了愛,避難所也成了愛的城堡。麋鹿「點點」就在避難所裡遇到了自己的愛情。5月17日,「美麗中國長江行 共舞長江經濟帶」生態篇湖南站的媒體團走進嶽陽,東洞庭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採訪考察該地的整治保護情況,並在洞庭湖麋鹿和鳥類救護避難所見證了麋鹿「點點」的幸福生活。
洞庭湖以前是沒有麋鹿的,1998年特大洪水過後,有十幾頭麋鹿穿越水流湍急的長江,從湖北方向遊到了東洞庭湖。東洞庭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工作人員親切稱這十幾頭麋鹿為「建立種群者」。這些遷徙而來的麋鹿在保護區裡繁衍生息,「點點」就是它們的後代之一。
自從1998年被發現以來,保護麋鹿就一直是東洞庭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一項重要工作。東洞庭湖保護區宣教科科長宋玉成告訴記者,他們日常會隨時監控麋鹿的動態,尤其是漲水時,每個小時都要監控,以防麋鹿受困。從1998年,東洞庭湖自然保護區工作人員相繼搭救了12隻受困的麋鹿,其中一隻死於敗血病,一隻被現場放生,其他均存活下來。
「點點」是2012年3月被救到保護站的。一位蘆葦場的工人在裝卸蘆葦時發現草灘上趴著一隻剛出生的麋鹿,保護區的工作人員將她帶回了保護站。在工作人員的精心照料下,「點點」健康地長大。17日,當採訪團出現在她的面前時,她一點都不怯場,走到鐵網邊與大家頻頻互動。宋玉成告訴記者,正常情況下,麋鹿怕人,不與人親近。「點點」因為從小與人類呆在一起,被人類養大,所以才不怕人。也正因為此,失去了戒心的「點點」無法再放回野外生存。
「點點」不是唯一被困的麋鹿,每年都有麋鹿在汛期轉移時被困。2016年夏季,長江和洞庭湖流域發生超34.4米的高洪水位,棲息在東洞庭湖的自然野化麋鹿群遇到了自建群以來的生存困境。由於溼地洲灘被水淹沒,麋鹿需向地勢較高區域轉移,因目前未建設專門的麋鹿避難場所,一到漲水時期,棲息在溼地洲灘的麋鹿大量進入人為活動密集的垸內,不僅損害農作物,並且給麋鹿安全棲息帶來了極大威脅。特別汛期麋鹿遷移期間,每年都有十多起麋鹿因廢棄漁網纏繞、食物匱乏而受傷、受困,需要人工救護情況。
為應對突發情況並進一步完善保護區麋鹿、鳥類等野生動物的救護條件,確保高水期麋鹿有應急避難場所,保護區與嶽陽市東洞庭湖麋鹿保護協會聯合行動,報市政府及省林業廳批准,在建新監獄靠南大堤緊臨君山區側麋鹿自然選擇的區域,租賃三百餘畝土地,建設了洞庭湖麋鹿和鳥類救護避難所,由同年成立的嶽陽市東洞庭湖麋鹿保護協會管理。
「點點」從保護站轉場到了救護避難所。嶽陽市東洞庭湖麋鹿保護協會會長李政告訴記者,協會成員由麋鹿博士、專家、一線巡護人員、愛心企業家和大學生志願者組成,「目前有50人,都是自願加入,沒有報酬,只有付出。」李政說。
現在避難所裡有2016年漲水時救助的4頭,2017年漲水時救助的2頭,加上轉場過來的「點點」共7頭麋鹿。到了避難所後,一直讓工作人員操心的「點點」的終身大事終於有了著落, 「點點」找到了自己的愛情,與一頭救護成功的雄性麋鹿「犇犇」配對成功,於今年3月27日順利產下一頭小麋鹿。
李政告訴記者,一般情況下,麋鹿在救助一年後,要重新放回野外。「康復區養好後要到野放區適應半年,這半年我們會天天觀察。」李政說。據宋玉成介紹,剛開始只有十幾頭的時候,洞庭湖的麋鹿數量增長特別慢,隨著越來越多,加上2016年從江蘇大豐引進16頭,洞庭湖野生麋鹿種群穩步增長,2018年的調查顯示,洞庭湖野生麋鹿的種群已經達到164頭。
去年,湖南省委書記杜家毫書記深入湖區考察,要求出重拳、治沉痾,還洞庭湖一湖清水。湖南省人民政府省長許達哲專門主持召開會議,部署洞庭湖生態經濟區建設工作。宋玉成說:「沒想到省委省政府決心這麼大,這讓我對麋鹿的保護更有信心了。隨著洞庭湖生態環境的持續改善,未來麋鹿的數量將呈幾何級數的增長,它們將向西洞庭和南洞庭遷徙。」
麋鹿只是東洞庭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所保護的一個特別物種而已。據了解,在東洞庭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有溼地維管束植物486種、魚類117種、鳥類349種、兩棲類12種、爬行類11種、哺乳類31種,從而被譽為 「拯救世界頻危物種的希望地」 「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典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