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經二百多年歷史 一條魚裡的姑蘇味道

2020-12-05 蘇州新聞網

  創新版松鼠鱖魚。記者李淵攝

  傳統版松鼠鱖魚。記者彭化成攝

開欄的話:

姑蘇區是歷史文化名城之「核」,也是蘇州美食之「核」。傳統蘇幫美食、新晉網紅美食、南北風味小吃匯集古城。近日,姑蘇區首屆「姑蘇味道——尋找身邊的美食地圖活動」圓滿結束。此次活動有效激活了疫情期間姑蘇區經濟文化活力,提升了姑蘇區創建國家食品安全示範城市的熱度和影響力,促進了姑蘇區餐飲行業健康蓬勃發展。

活動中,姑蘇區400多家餐飲單位積極參與,端出1000多道菜品參與「松鼠鱖魚」「吳地味道」「南北美食」「風味小吃」等系列的評選。最終,經過初審、網絡投票、專家評審環節,共有99道美食勝出。從本期開始,本報記者將以探店形式,走進部分獲獎單位,尋找地道而具煙火氣的姑蘇味道,探尋姑蘇美食文化的源遠流長和兼容並蓄,同時,也為讀者提供安全、健康的美食「導航」。

本報訊(記者 胡毓菁)「頭仰尾巴翹,色澤逗人笑。形似小松鼠,掛滷吱吱叫。」這簡短卻又形象的幾句話,描畫的是蘇幫菜中的「首席名菜」——松鼠鱖魚。因乾隆皇帝下江南時品嘗而揚名天下,時至今日,歷經二百多年的歷史,一道酸甜可口、造型逼真的松鼠鱖魚,見證著蘇州人對傳統美食文化的執著堅守與傳承創新。「古城姑蘇飲食文化底蘊深厚,松鼠鱖魚無疑是其中的典型代表。這條魚裡的『姑蘇味道』,對蘇州美食文化的傳播起到了積極的引導作用。」蘇州市飲食文化研究會會長、首屆「姑蘇味道——尋找身邊的美食地圖活動」評委華永根這樣說。

在蘇州,老字號松鶴樓的松鼠鱖魚絕對是經典,有色有香,有味有形。在蘇州松鶴樓觀前店廚師長許亞洲看來,這道「首席名菜」絕非徒有虛名。那昂首翹尾的造型,大小均勻的魚肉花刀,都是對大廚的極大考驗。「魚必須在2斤到2斤2兩之間,身體部分一劈為二去骨,橫8刀豎8刀,要有128個稜。入鍋炸至金色,魚肉粒粒炸開,才能形成昂首翹尾、形似松鼠的生動造型。」許亞洲說,去年,僅松鶴樓觀前店全年銷售松鼠鱖魚就超過了5萬條。

靠著松鼠鱖魚這道菜堅守在古城的,還有冀玉國和楊冬梅夫婦。21年前,他們開了一家名為凝翠園的小飯店,走上創業之路。食客大部分是周邊居民,因為價格親民,松鼠鱖魚是很多人每次來店必點的菜品,「松鼠鱖魚是蘇幫菜的代表,酸甜適中,外脆裡嫩,很適合本地人口味。不少食客說在這道菜裡能吃出甜蜜的味道。」冀玉國曾參加過蘇幫菜的專業培訓,這些年,在一次次的實操中,他製作松鼠鱖魚的技巧越來越嫻熟。如今,松鼠鱖魚的點單率一直保持高位。27歲的兒子也正在學習松鼠鱖魚的做法,這讓冀玉國很是欣慰。

「在保持吳地飲食特色的基礎上,通過傳承保護、創新發揚,使蘇幫菜更加精緻。」陳春娥經營的江南岸食府,是一家位於山塘街景區裡的地道蘇幫菜館。在她的店裡,松鼠鱖魚有兩種做法。「傳統版」秉承經典,講究刀工、火候、造型,酸梅醬的加入,是創新亮點,被老食客點評為「口味酥脆酸甜,口感層次豐富。」「創新版」則完全讓人眼前一亮,擺盤中,兩條鱖魚做成了松鼠的造型,澆上熱氣騰騰的醬汁,發出「吱吱」聲,活脫脫兩隻小松鼠。陳春娥說,今年是鼠年,這道創新版松鼠鱖魚也被稱為「鴛鴦富鼠魚」,特別受歡迎。「傳承是基礎,創新是手段,在保持精髓不變的同時,適應時代的發展,這樣的蘇幫菜才有更旺盛的生命力。」陳春娥信心滿滿。

聲明:所有來源為「蘇州日報」、「姑蘇晚報」、「城市商報」和「蘇州新聞網」的內容信息,未經本網許可,不得轉載!本網轉載的其他文字、圖片、音視頻等信息,內容均來源於網絡,並不代表本網觀點,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您發現本網轉載信息侵害了您的權益,請與我們聯繫,我們將及時核實處理。

相關焦點

  • 最後一條魚
    一年裡有二百多天在外出差的我,真的沒有多少時間來打理魚缸。這些小傢伙一條接一條的死去,有的是因為餵的太多給撐死了,有的大概是很長時間忘記了換水,缺氧給悶死了。後來就只剩下了三條魚頑強而堅定的活著,兩條小孔雀,一隻垃圾魚。
  • 廬山星子老味道,一魚八吃,做魚做到精,一條魚變一桌席
    在廬山市南康鎮鄱湖大道帝景御園,有家開業一年有餘的漁夫故事(廬山星子老味道),老闆是從事廚師很多年的青年廚師。在九江恆大御景也開有一家漁夫故事,號稱專業做魚三十年。星子毗鄰鄱陽湖湖畔,自古就不缺美食美景。九江作為「吃魚」的城市,世世代代生活在長江邊、鄱湖邊的人們,早已習慣做魚吃魚。
  • 二百多年沒曬過的葫蘆是什麼樣的?
    另外,二百多年的葫蘆也有不是栆慄色的!
  • 1200多年歷史 世界上最古老的10家餐廳
    事實上,歷經幾個世紀之久的餐廳還有不少,它們都曾經歷過輝煌的歷史。1.奧地利薩爾斯堡的Stiftskeller聖彼得餐廳,始於803年這是世界上最老的餐廳,一直在聖彼得修道院裡不曾移址。這家餐廳首先被修道士、學者Albuin記錄下來,他是查理曼大帝的忠實擁護者。
  • 你說姑蘇人間 她言浮生若夢
    3年來,沈復和芸娘在這座蘇州現存歷史最為悠久的園子裡,將他們「布衣暖,菜飯飽,一室雍雍,優遊泉石,真成煙火神仙」的蘇式生活美學娓娓道來。2020年的《浮生六記》已經迭代到了3.0版本,一路收穫好評,而它的觀眾也不斷擴充到了更年輕一代。玩王者榮耀被甄姬的「遊園驚夢」驚呆,進而說愛上崑曲的芸芸眾生,這回也趁機知道了,崑曲不止有個《牡丹亭》。
  • 曾經熱鬧的姑蘇第一名街,疫情之後什麼樣?
    從虎丘到山塘,可以步行,全長約3600米,約合7華裡,故稱「七裡山塘到虎丘」,也因為這,山塘街也稱作「七裡山塘」。 這條老街,最具蘇州街巷特徵的典型,已經經歷了1100多年的風雨滄桑。
  • 來80多年歷史的洋樓裡吃海鮮,這座廈港地標性建築終於向大眾開放
    這座看著相當霸氣的建築叫做鸚哥樓,已有長達80多年的歷史,是名副其實的地標性建築說起鸚哥樓,很多老廈門人都對它頗有印象,樓頂顯眼的標誌性巨鳥,也成了廈港小孩迷路時的方向標。這座樓的傳說,無法用隻言片語來敘述,但當它再一次顯現在世人面前的時候,就仿佛潘多拉魔盒被打開了一般。
  • 姑蘇城外,白月光中看到你
    穿過唐詩宋詞裡的煙雨江南,穿過杏花疏影中的楊柳水岸,停泊在了姑蘇城外的楓橋月夜。一江雲水,半江月色。月光從跌落的夜色裡輕輕爬起,在雲水裡搖晃著。涼涼的月色之下,沉睡著一江流向遠方的往事。夜半鐘聲裡,徘徊於風露中宵,白衣似雪。月光和清風,化成了空靈悠遠的清寂,朦朧了遠處的山水。划過夜空的流星,在雲水裡泛起了層層漣漪。指尖划過月色,眼眉轉過雲水。
  • 一條魚全家吃兩頓還沒吃膩,味道鮮辣好吃真過癮
    一條魚全家吃兩頓還沒吃膩,味道鮮辣好吃真過癮和朋友出門吃飯你喜歡吃什麼呢?現在冬天天氣寒冷,聚餐的時候大多是喜歡吃火鍋,熱熱乎乎,吃久了也不會變冷,比較貼心,還有就是吃烤魚,有魚有菜一大盤子,大家圍在一起吃,很熱鬧,吃著也很舒服。
  • 江西一河水質好轉:絕跡20多年「長嘴魚」回來了
    「樂安河絕跡20多年的魚現身了!」老李喜出望外。與此同時,河對岸的萬年縣石鎮鎮漁民,也捕獲到了大量「長嘴魚」。  「長嘴魚」成群現身後,魚市上一公斤竟然賣到了40元。  美味魚吃出鄉愁味  當地漁業專家說,漁民所說的「長嘴魚」,學名叫「淡水頜針魚」,外形像鄱陽湖中的銀魚,針尖較硬,但吃起來味道鮮美。令漁民們不解的是,在樂安河這種魚絕跡20多年了,近兩年才少許現身,今年為何會大量出現?  「小時候,河裡的針魚很多,也很便宜,味道不錯,如今很多人都不認識它了。」
  • 明明是一條魚,為什麼總想著上岸?你所不知道的肺魚
    在非洲烏幹達乾旱地區,當地群眾想吃魚不容易,但也不用下河下海釣魚拉網,想吃的時候就揮起鋤頭在地裡挖,這是怎麼回事呢?圖1 非洲人在泥土裡挖肺魚而據英國《每日郵報》曾報導,一名巴西男子通過開腹手術將一條魚從腸道中取出,奇蹟的是這條魚的生命力還很旺盛,被取出時還在蠕動,這都還能活?
  • 蘇州平江河畔閒庭信步看姑蘇人家門前花開花落
    今天重點介紹的是既能賞優美的風景、感受姑蘇人家的人文,又能品嘗地道的姑蘇美食的地方——平江歷史文化街區。它的位置也很方便,是我入住在離拙政園、獅子林不遠的位於姑蘇區園林路88-8號與東潘儒巷的交叉口的不約而同青年旅舍(拙政園店)時散步找到的。沿著東潘儒巷往東走幾百米看到一座石橋和河流就到了。
  • 一條魚的「被保護」生活
    而這樣一條歷經1億4千萬年滄桑的古老魚類,在今天卻因為人類活動陷入瀕危的境地,如果它滅絕了,將成為我們人類背負不起的罪責。在湖北省宜昌市的夷陵區城區,長江支流黃柏河穿城而過,河心一個安靜的小島上,坐落著中國三峽集團中華鱘研究所。走進研究所的展覽廳,兩條一米來長的中華鱘繞著圓形的池子悠然地遊著,並不為時不時靠近的訪客所驚擾。
  • 西安市資訊|西安五星酒店裡的龍躉宴,一條魚二十多斤六種吃法
    西安市的朋友們,一起來看下最近身邊發生了什麼新鮮事兒~~1、西安五星酒店裡的龍躉宴,一條魚二十多斤六種吃法長這麼大第一次見到這麼大的石斑魚,重達20多斤。天麻燉龍躉眼,超級滋補,有著淡淡的中草藥的味道,鮮掉眉毛。香燒龍躉腩,大蒜,紅蔥頭墊底兒,提味增香。魚腩細滑油香,鹹香口的。陳皮蔥花蒸龍躉腩,最愛魚皮部分,筋道粘糯,滿滿膠原蛋白,養顏又美味。XO醬炒龍躉球又香又嫩,蘆筍鮮嫩,魚肉鮮美。冬菇冬筍做成的雙冬燜龍躉翅,湯汁拌飯也是一流。一條大龍躉變出了六種吃法,把味道發揮到了極致。
  • 《沙漠裡有一條魚》周日亮相上海
    母親告訴我,那是一條真實的鯉魚,大得嚇死人。黃河決口後,它擱淺在城北一片沼澤裡。發現它時,已是遍體鱗傷,只在腮邊含一團泥漿。它不僅頑強地活著,身上剩下的魚鱗甚至還金光閃閃。多年後,還有人在那裡撿到過一片碗口大的魚鱗……那條魚曾是我少年時代最難受也最感動的記憶。
  • 陸豐漁民捕到一條179斤龍躉魚……
    原來是陸豐市金廂鎮漁民在海裡捕撈到一條179斤的大型龍躉魚,這條這麼大的龍躉魚被帶上岸後在碼頭上立刻引起了村民們的圍觀,大家紛紛表示從來沒有見過這麼大的龍躉魚。隨後,這條大型的龍躉魚被人出高價買走。▲現場視頻▲
  • 老同盟:法蘭西與蘇格蘭二百多年的反英同盟
    1295年法蘭西王國與蘇格蘭王國結成反英格蘭王國的老同盟,老同盟維持二百多年,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同盟,那麼老同盟是如何建立與結束的呢,船長為你一一道來。同盟結束玫瑰戰爭1455年英格蘭王國的約克家族與蘭開斯特家族為了爭奪英格蘭王位爆發了長達30多年的玫瑰戰爭
  • 老黃是一隻二十多年的老狗,歷經坎坷,一生風雨飄搖!
    它憨態可愛我的眼淚也差點就掉下來了,二十多年彈指一揮間,它由一條青澀的四處惹事生非的毛頭小狗,變成了一條忠厚老實純樸可敬的看門的老狗這其間的苦楚像一條悠長又悠長的古老的河,透過老黃渾濁的目光,它平凡而又偉大的一生有如一部情節錯落有序的科幻片,讓我雙眼潮了又潮!
  • 一條魚帶動一個產業
    (原標題:一條魚帶動一個產業) 民以食為天。
  • 一條魚可以賣出近「三百萬」天價,查幹湖的魚到底有什麼特色?
    而在我國的冬天也是有著非常多美食的,查幹湖的魚就是其中之一,一年比一年更受遊客們歡迎。查幹湖這個名字可能很多人都聽過,在全國當中這個景點是非常出名的,尤其是到了每年的冬天,這裡都會舉行聲勢浩大的捕魚活動,天南地北的遊客們聚在一起,那場面真是特別熱鬧。查幹湖位於我國吉林省的西北部,整個湖泊縱長37公裡,水草豐盛,環境優美,而查幹湖最大的特色,就在於湖泊裡的胖頭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