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人聊天時,儘量少說自己這「4件事」,是有道理的,老祖宗智慧

2021-01-16 李大新的歷史課

從古至今,我們不難發現一個規律,但凡是研究《周易》而卓有成就的人,都是經邦濟世的大人物。比如:

聖賢、帝王:孔子說讀懂了《周易》,人生就不會犯大錯誤;朱熹集北宋以來易學之大成,親自註解《周易》。《周易》不僅是一本奇書,還是一本教人學說話的書。

正所謂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

有智慧的人,為人處世,都是從學會說話開始的,而《周易》也是一本可以教人如何說話的書籍。

《易經》忠告:與人聊天時,儘量少說自己這「4件事」,建議學習

1、別逢人就說自己的隱私

我們都知道,言多必失,隱私畢竟就是隱私,實在不適合宣揚出去。

《周易》中有一卦名為「無妄」,說的便是「不要無知、無度、任性自由地妄動」!

自己的隱私不要逢人就說,畢竟如果我們一心的把自己的事情掏給別人,別人好不一定會領你的情,如果一旦碰到了心思歹毒的小人,還可能把自己的把柄洩露出去。小人說不定要在你的背後插刀子。

因此,千萬不要將自己的隱私輕易的洩露出去。

2、別總是說自己的煩惱

《易經》中十八卦是蠱卦,蠱卦的卦象是巽下艮上,即山下起大風的意象。

蠱這個字,從字面上解釋的話,是器皿上有一隻蟲的意象。

那麼,為啥器皿會生蟲呢?其實,就是因為這個器皿長時間不用,被廢棄了造成的。

為何器皿會生蟲呢?不外乎一個器皿長期廢置便會如此,意思是在告誡後人,如果一個人長時間沉迷於

酒宴玩樂的話就會生病,而如果我們想要擺脫黴運的話,我們就得從先從生活習慣上找原因,進而擺脫負能量。

特別是如果經常經常向別人說自己的煩惱等負能量的話,對於自己以及別人都是一種傷害。

首先你的負能量會被傳染到身上,其次就是你的這些煩惱很有可能就會變成別人的笑料,因此,最好的方法便是改掉這個毛病。

3、別總是炫耀自己的成就

在《周易》中,15卦便是謙卦,它的卦象是艮下坤上,為高山隱藏於地中之表象,說的就是,一個人虛懷若谷,對世間萬物,都有一種敬畏心。

南懷瑾先生說,

山最高了,但它卻處在平地的下面,而這塊平地呢,卻又在山頂上。謙卦的道理就是這樣。你到了最高處,就要平實,不要認為自己高,這就是謙的道理。所以地山謙,山最高,像崑崙山、喜馬拉雅山頂,那多高呀!但是高有什麼用呢?高要能下才好。山頂上面是平地。

這句話的意思同樣也是在告誡我們:最高處要是最平凡的,最平凡最恭下的就是謙卦。

4、不要總是去說過去的往事

每個人都有很多過去的事情,或者齟齬,或者傷心,或者高興。

過去的東西,都是一堆「陳穀子,爛芝麻「,要是你常常翻出來,就變成了「長舌婦」。

你每一次說過去,興許就是揭開了過去的「傷疤」,讓那些痛苦的回憶,一次次傷害你。

這4件事其實也能看出來,《周易》中的智慧,高深莫測,卻對我們的人生具有很大的指導意義。因此很多人都說,《周易》不僅僅是一本奇書,也是一本關於人生問題的「答案之書」。

如果人類有智慧可言,那麼《周易》,應該是唯一的智慧寶典。

在古人看來,易經之所以博大精深,歸根結底是因為它包羅萬象,而在21世紀看來,《易經》甚至是超科學的存在。

1953年華生和克立克提出了DNA雙螺旋結構模型,西方的科學家很震驚地發現,中國的《易經》64卦爻象圖與《遺傳密碼》有著驚人的一致性,直接再現了生命的本質;易經的科學性上升到了新的高度。

1697年12月,萊布尼茲寫信給法國傳教士白晉,闡明了自己的二進位觀點,並且希望對方將它推薦給康熙皇帝,但收到的回信令他大吃一驚。

白晉在信中說:「你不應該把二進位視為一門新科學,因為中國的伏羲早已發明了。

世界諾貝爾獎獲得者海森堡、波爾、楊振寧、李政道,都曾公開聲稱受到《周易》的啟示。上世紀60年代以來,世界14項重大科研成果中,有12項和《周易》脫離不了關係。

英國著名科學家李約瑟博士在他的巨著《中國科學技術史》一書中,盛讚古代中國是「世界文明的搖籃」,並將《周易》稱為「萬有概念寶庫」。

對普通人來說,《易經》其實是一部涵養福報的古籍,暗藏著更高深的智慧。

《易經》一共64卦,對應64個人生決策心法,針對不同的人生境遇,推演你的每一種選擇會產生什麼結果。

當你身處逆境時,《乾》《坤》兩卦告訴你高調做事,低調做人;再如《小蓄》卦為你指引了如何進入高端社交圈子,拓展人脈資源;旅遊參觀時想起《頤》卦,你就能理解頤和園的含義和陰陽圖結構;與人交往時,《周易》表揚為主的方法,啟示你高情商說話的藝術。

它可以教會我們,要如何按規律辦事,做出正確選擇,如何把自己的日子過得風生水起,紅紅火火。

教你根據今時今日的條件,如何選擇才是最正確的。每選對一次,成功機率放大10倍、20倍。

九月身邊的朋友經常會跟我抱怨,說《周易》全篇都是古文,艱深晦澀,感覺像是在看天書一樣。

因此,遇到這種問題我總是向他們推薦讓自己受益匪淺的這個全注全譯版本的《圖解大全》。

很多人向我反映都是完全沒了因為文言文導致的閱讀困難的問題。

讀它,不是乾巴巴的註解、說教,而是會聯繫生活,還用以圖解文的方式,全面系統地為我們講授學習《周易》所需要的基礎知識。

它從五行、天幹、地支、太極和八卦的講解,再到《易經》中的象、數、理的介紹。

在尊重原著內容的基礎上,還原最真實的《周易》,並且通過結合實際的例子來告訴你如何去分析問題,《易經》64卦不再是冰冷冷的符號,而是變成讓我們聽得懂、學得會、用得上的大智慧,著實讓我受益無窮。

你不必花費力氣啃文言文,也不用具備易學專業知識,僅僅閱讀它就能輕鬆入門讀懂《周易》,掌握精髓。

如果有一樣苦惱的朋友,也可以選擇這個版本的《圖解易經》來讀讀看。

一本僅需要64.8塊錢,就是一頓飯錢,便能讓自己受益一生,何樂而不為呢?

點擊下方商品卡即可購買!

相關焦點

  • 周易提醒你:與人相處時,儘量少說自己這「2件事」,是有道理的
    孔子說,五十歲以後讀《易》,就可以少犯錯誤了,他重視的是理性的智慧,周易提醒你:與人相處時,儘量少說自己這「2件事」,不無道理的1談論別人家庭的私事《易經》:兩個人關係再好,也別聊別人的私事,家家有本難念的經,家家都有自己的隱私和秘密。
  • 老祖宗識人術:「男怕水蛇腰,女怕小噘嘴」說的是啥,有道理嗎?
    文/爆品歷史屋老祖宗識人術:「男怕水蛇腰,女怕小噘嘴」說的是啥,有道理嗎?中國有一句老話說得好: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這句話就是在告訴後輩人要多聽聽家中長者的意見,畢竟他們經歷了很多人生風雨,對於人和事看得都比較透徹,這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識人術。
  • 老祖宗的忠告:人到五十,這二樣儘量少碰,容易招來禍端
    誰也抵不住歲月的流逝的,人應該隨著歲月的流逝而不斷成熟,人這一生說長不長,說短不短,而任何人都應該讓自己的人生過得充實。人這一生有一個很重要的階段,那就是五十歲。到了這個年紀,可以說已經走過了半生,前半生該經歷的也經歷了,經得住成功的喜悅,也受得了失敗的難過。
  • 老祖宗的忠告:身上有這二個特徵的人,儘量少交往,小心福氣溜走
    孔子說,「三人行,必有我師焉」,一個人和好的人接觸久了,自己的品德修養會變好;一個人和壞的人相處久了,本身再好的人,也會變壞。人際交往中,有些人值得我們深交,但是有些人剛交往便要就此打住,敬而遠之。做人,要防患於未然;交友需謹慎,當我們看見不好的徵兆時,要及時剎住,以免後患無窮。
  • 老祖宗說「但行好事,莫問前程」,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咱們的中國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老祖宗為我們留下了很多看似簡單,但是卻非常有道理的名言。當我們感到困惑或者迷茫的時候不妨拿出來看一看,以便激勵著我們繼續前行。「但行好事,莫問前程」,這是我很喜歡的一句話,它出自明代的《增廣賢文》, 但是這句話到底講的是什麼意思呢?
  • 人微言輕的時候,少做這三件事,多做另外三件事!
    大家好,我是「琢磨君」,歡迎大家一起來學習更多國學智慧和歷史知識。如果您想持續收看本欄目,請點擊上方藍色字「關注」。今天和大家分享的是——人生低谷的時候,莫做3件事,多做4件事!《增廣賢文》裡面說得好:「力微休負重,言輕莫勸人。貧居鬧市無人問,富在深山有遠親。畫虎畫皮難畫骨,知人知面不知心」,簡簡單單幾句話向我們道透社會和人性的現實一面,真可謂「世態炎涼、人情冷暖」啊!
  • 古人忠告:「不管貧窮還是富貴,儘量少說這三件事」,啥意思?
    病從口入,禍從口出,這八個字通俗易懂,卻蘊藏深刻道理。《增廣賢文》中寫道:「逢人只說三分話,不可全拋一片心。」以前對這種觀點嗤之以鼻,認為做人就要坦坦蕩蕩,不能太虛偽。歷經世事後才明白,從前的想法太幼稚,對待不同的人,要說不同的話,並不是虛偽的表現,而是待人接物的哲學。古人留下這樣一句忠告:「不管貧窮還是富貴,儘量少說這三件事。」究竟指的是哪三件事呢?
  • 老祖宗說的有道理嗎?
    農民在打工這件事兒上,現在都非常有拼勁了,要說農民為啥會這麼不知疲倦,怕是原因只有一個,那就是想給子孫後代創造更好的外部環境,想讓子孫能站在跟高的起點上生活,這種觀念說白了其實就是一個家庭的傳承延續。除了農業生產方面,在生活方面,也有對應的老話,比較有名的有一句叫「40禁慾,50禁情,60禁食」,初看的話,很多人可能對這句話都不是很理解,那「40禁慾,50禁情,60禁食」到底是說的什麼,老祖宗這樣說有道理嗎?
  • 一個人老是倒黴時,儘量少做這三件「小事」,才能苦盡甘來
    生活裡總是有人喜歡把所有的事情交給命運,動不動就說自己運氣不好,覺得事情的來龍去脈都是因為運氣,但是要知道,沒有付出努力運氣也不會來的,所以,世界上沒有不勞而獲這件事,別忘想著投機取巧。當一個老是倒黴的時候,就要自我檢討,儘量少做這幾件小事,一定會苦盡甘來。一.
  • 在農村,老人說「家中有4樣」八成要衰敗,老祖宗的話有道理嗎?
    歡迎大家來到《》欄目,如想的農村人和事,請點擊右上方藍色「」訂閱!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話題是:在農村,老人說「家中有4樣」八成要衰敗,老祖宗的話有道理嗎?隨著社會不斷地發展,如今農民家庭的生活過得也越來越好。而且農村經過幾十年時間的變遷,農村方方面面都發生了極大的變化。而且這種變化也是最徹底的,包括農村的人居環境,甚至還有人們的思想觀念,無一不在發生著變化。
  • 為何說「善人多磨難,好人不長命」?老祖宗的話有道理嗎
    從字面上來說呀,這句俗語的意思也很簡單,就是說心地善良的人一生沒有那麼順利,遇到的磨難比較多,好人壽命相對要短,相反壞人壽命更長,初看這句話的時候可能很多人覺得不解,老祖宗是不是說錯了,不是說好人有好報嗎?這句話怎麼是反的呢?老祖宗為何要這樣說呢?接下來我們就一起來看看吧!
  • 千年前老祖宗的告誡:「一家不容三姓人」,很有道理的話
    甚至有時候你在大街上隨便聽到的一句話就是千年前老祖宗的名言。即使是在農村,我們從小到大也會聽到很多做人做事的道理,也正是這些道理指引著我們朝著正確的方向前進。有些話雖然已經過去千年,但是依然適用現在的社會。千年前老祖宗就有這樣一句告誡:「一家不容三姓人」。那麼,這句話是什麼意思?三姓指的又是哪三姓呢?這其中包含著老祖宗生活的智慧結晶。
  • 老祖宗的智慧,少有人知
    中華文化有上下五千年的歷史,底蘊豐厚。在這五千年的時間裡,老祖宗們用他們的生活經驗,他們的人生智慧總結出了許多富有哲理的俗語,並且一代代傳承了下來,以此來警醒後人。在燦爛繁多的中華文化中,俗語文化往往是被忽略的存在。
  • 老祖宗:「人窮別說話位卑莫勸人」,下半句說透人性,卻少有人知
    最近經常聽到別人說這樣一句話:」成功人士放個屁都是香甜的。「這句話不是沒有道理的,因為現在太多的話都是指名道姓某某說的,雞湯多了,自然讓人覺得很煩。而且我平時不喜歡看這種雞湯,因為最經典最有用的語錄都記載在古語古書裡。
  • 女孩子洗澡時儘量少做這3件事,「想要」也得忍住,做了會危害健康
    很多人都有,每晚洗澡以後再睡覺的習慣。洗了這麼多年澡,你有沒有用對方式呢?今天小編就來說說,女孩子洗澡時儘量少做這3件事,「想要」也得忍住,做了會危害健康!
  • 識人俗語:愛叫的麻雀不長肉,老祖宗智慧,不妨看看
    識人俗語:愛叫的麻雀不長肉,老祖宗智慧,不妨看看最近網上有一句流行語叫做「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靈魂萬裡挑一」,誰都想遇見有趣的靈魂,但是至少要從認識一個人開始,有句老話叫做「知人知面不知心」,古今中外,有多少賢能大德倒在了背後小人的刀下?
  • 古人講「舉頭三尺有神明」,下半句才是經典,老祖宗的智慧
    善良與邪惡的劃分 善良與邪惡之間有界限嗎?其實沒有明顯的界限。我們對於善良和邪惡的區分,是從人性以及法律的角度來看。如果從這兩個方面來看,有的人做出的一切事情都沒有違背人心的道理,也沒有觸碰法律的底線,那麼它在某種程度上來說就是善良的人,反之他則是邪惡的。
  • 古人說「男佔二五八,女佔三六九」是啥意思?老祖宗說的挺有道理
    這些俗語都是老祖宗的智慧,就比如說我們村裡經常會聽到有人說「男佔二五八,女佔三六九」。仔細想想其實這句話其中,蘊含著很深的古代哲學理論。男佔二五八男佔二五八,這句話說的是,男子在農曆的二、五、八月出生,大概率會過得比較瀟灑。為什麼會這麼說呢?其實這和古代的天文曆法相關。在古人的認知中,農曆的二、五、八月,分別是卯月,戊月,酉月。
  • 事前慎重,事後不悔,這三件事要慎重對待
    《左傳》云:「人非聖賢,孰能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意思就是說:一般人不是聖人和賢人,誰能保證自己不犯錯?錯了能夠改正,沒有比這更好的了。但是,人生的很多錯誤都是可以避免的,正如「費斯汀格法則」所說:「生活中的10%是由發生在你身上的事情組成,而剩下的90%則因你的情緒、態度和應對方式決定。」種瓜得瓜,種豆得豆;福禍無門,唯人自招!
  • 肺不好的人,平時儘量少做4件事,或能讓肺舒服點
    導語:肺是人體當中非常重要的器官,也是五臟的華蓋,但由於肺不耐熱,所以又被稱為嬌髒,可能是由於大家的生活壓力比較大,不良的生活習慣也很多,再加上外界的空氣汙染比較嚴重,這就讓很多人出現了呼吸道疾病的現象,給自己的身體也製造了極大的損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