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註定是不平凡的一年,新冠肺炎疫情席捲全球,給各國經濟都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傷害,也給馬上學畢業的學子們帶來不少壓力,尤其是學習波斯語的同學們。
很長一段時間波斯語專業都是屬於稀缺語種,開設該專業的高校少、畢業生少,一直持續到2017年伊核協議期間。從2017年後波斯語就業形勢發生了變化,尤其是到2019年、2020年,就業形勢嚴峻,作者認為以下多種因素:
一、開設波斯語高校的激增
在2010年前有五所高校開設波斯語專業,大部分四年一屆,平均全國每年差不多有15人畢業。北京大學1957年開創波斯語專業,洛陽外國語大學時間不詳,中國傳媒大學2000年招過一屆;上海外國語大學於1997年,北京外國語大學2009年。
伊朗是絲綢之路上的重要國家,國內高校紛紛借「一帶一路」倡議開設波斯語專業。西安外國語大學2012年開設,對外經濟貿易大學2014年,石河子大學、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天津外國語大學、吉林外國語大學、廣東外語外貿大學、新疆大學、河北外國語大學、江西職業技術學院等於2017年、2018年密集開設。
伊朗開設中文專業的大學增多,如德黑蘭大學、德大孔子學院、北赫什提大學、塔巴塔巴依大學、伊斯法罕大學、馬贊達蘭大學孔子學院等。還有相當一部分中國留學生在庫姆、加茲溫、德黑蘭、馬什哈德等地學習波斯語;也有相當數量的伊朗留學生來華學習中文。
短時間內學習波斯語專業或中文的學生激增,導致就業競爭壓力增大。
二、從伊朗市場考慮
說波斯語的國家有伊朗、阿富汗、塔吉克及巴基斯坦、土庫曼斯坦的部分地區,但工作中能用到波斯語的地方就是伊朗。伊朗興波斯語興,伊朗衰波斯語也衰。伊朗市場本身也不好做:市場商業不規範、項目信息混雜,審批流程和項目周期長。波斯民眾還自命清高,非得要歐美設備和標準,浪費時間。
伊朗領土162平方公裡、人口約8200萬,2019年GDP總額約5000億美元,與河北省經濟體量差不多(2019年河北GDP為3.5萬億人民幣)。伊朗這經濟體量已保持多年,未有進步,在世界排名連年下滑,波斯語人員的能力有限。
三、美國制裁的影響
美國總統川普可以說改變了很多人的生活軌跡。2018年5月美國退出伊核協議並全面恢復制裁伊朗,制裁原油出口、國際航運、國際金融等,伊朗經濟形勢一落千丈。
展會少了、旅遊團少了、商務考察團少了、能對接的項目少了,不少在伊工作、經商或求學的朋友這兩年紛紛撤離,眼睜睜見證了伊朗市場不斷的萎縮和低迷。
在美國恢復制裁伊朗後,不少涉及伊朗業務的中國企業和個人也遭到制裁,包括華為和中興,還有些私企民企等。2019年及2020年第一季度中伊兩國經貿額很不理想,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美國制裁,沒有哪家公司想為了伊朗而得罪美國,代價和風險太高。
四、新冠肺炎疫情影響
當前無論中國、美國還是伊朗,國內經濟已遭到了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尤其是伊朗,本身經濟已千瘡百孔,現在又來了疫情、偶爾還有洪災、蝗災。開工害怕疫情擴散,不開工民眾又吃不起飯,左右為難,民眾大量失業、通貨膨脹嚴重。
伊朗當前疫情形勢時好時壞,感覺有點破罐子破摔,愛咋地咋地。即便沒美國制裁,其市場形勢到年底也不會好轉,會較長一段時間這麼低迷下去。
學習波斯語專業的大學生應該注意什麼:
首先要清醒認識到波斯語就業形勢的嚴峻性,伊朗經濟情況已很困難、畢業生很多,工作機會就會少很多。
一些國家部委或事業單位有人才梯度建設,會繼續招聘波斯語專業畢業生,所以優秀學生還是可用波斯語就業;但大部分央企、地方企業、民企不會再招波斯語專業,這也就意味著大部分人只能「改行」,要有這個心理準備。
其次,廣大波斯語在校生要多專業、跨專業發展,學習好英語及選修二外專業,或繼續讀研深造換個領域,多個選擇多條路。
然後,提醒已開設波斯語專業的高校及尚未開波斯語專業的院校,不要只顧申報和擴招,要考慮畢業生就業情況,波斯語不像理工科或通用語言類,就業面很窄、轉型很難。
希望能給波斯語學生提供些有用的建議,畢業後都能找到一個好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