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飯沒有那一碗湯總感覺缺少點什麼?接下來小心點教你幾款經典湯的做法訣竅,學會了你也是煲湯高手,煲一鍋好湯讓家人刮目相看。
清燉雞湯
用料:雞肉(最好是活雞)、黨參、紅棗、姜、枸杞、鹽、花生油
做法:
1、將雞肉洗乾淨切塊、姜切片
2、將切好的雞肉和薑片放入盤中放適量花生油和少許的生粉,攪拌一下放置備用(花生油不易過多,注意是除腥提鮮,多了會影響湯的口感)
3、瓦鍋洗乾淨放水、放入兩片薑片、紅棗、黨參、枸杞大火將水燒開(燉雞湯還是用瓦鍋燉的好喝,沒有的可以用其他的鍋)
4、水燒開後將醃製好的雞肉倒入鍋中,攪拌一下,大火燒開
5、待水再次燒開後將火調成小火,慢慢燉1—2個小時,期間隔段時間攪拌一下避免粘鍋就好
6、煲好之後,放入適量的鹽即可(這樣清燉出來的雞湯很清甜)
小心點提醒:
如果雞肉多油的話,建議在處理雞肉的時候先將一部分油割去,然後煲湯的時候可以在煲到差不多好的時候用勺子將表面的油勺起放,避免湯多油而影響湯的口感。
鯽魚湯
用料:鯽魚(一條)、姜(5片)、蔥(一根)
做法:
1、將魚洗乾淨,去掉黑膜及魚鱗,然後衝洗乾淨將魚倒立,瀝乾裡面的水。(鯽魚一定選用活魚)
2、燒一壺開水備用
2、鍋燒熱,放一點油,然後將魚放入鍋中小火煎至金黃色。(有不粘鍋的使用不粘鍋更好煎哦!)
3、魚煎至金黃色後,放入已燒好的開水,放入一部分薑片,然後用大火煮(有條件的可以用另外一個鍋在煎魚的過程中邊燒水,然後將煎好的魚倒入燒開水的鍋中哦,這樣出的白湯更多哦,切記不可直接放冷水哦!)
4、煮約5分鐘左右,白湯出來,然後將剩下的姜和蔥(蔥切小段)放入,最後加適量的鹽,即可出鍋
小心點提醒:
還可以加點豆腐或者蘿蔔絲一起煲的鯽魚湯也別又一番風味哦
豬骨玉米胡蘿蔔湯
用料:豬骨(適量,可以選擇龍骨,扇骨或排骨都可以哦)、、胡蘿蔔(2根)、玉米(兩根)、姜、紅棗、參、桂圓等(可根據自己口味選擇,但是一般姜、紅棗是不會少,姜可以去豬骨的味道讓湯更清,紅棗有補血的效果,還可以讓湯更鮮甜)
具體做法:
1、將骨頭、胡蘿蔔、玉米切成塊備用
2、煮一壺開水,將切好的骨頭用清水清洗一遍之後,倒入開水將骨頭燙一下,用筷子翻轉兩次後倒掉水,再放入開水再燙一次,大約燙兩到三次,注意一壺水分開倒入哦!開水燙骨頭後將燙骨頭的水倒掉,再用清水洗一遍骨頭,裝盤備用。注意燙骨頭主要是為了去掉骨頭的味道讓湯更鮮美,但是燙骨頭的時候,每次不能燙太久,避免開水把豬肉燙熟。(當然如果是農村的家豬骨的話則可以省略這一步)
3、將燙好的骨頭放入電飯煲或者專門煲湯的鍋裡,再將玉米、胡蘿蔔放入,切大概5/6片姜放入,將紅棗去核放入,然後放水(水不能過多,大約是放到超出煲湯材料一點就好,水多了湯會淡。最後撒點鹽,一點就好,不要多,接下來就可以煲了,用電飯煲大約煲一個小時左右。注意,如果你所用的煲湯鍋不是像電飯煲那樣慢慢煲的話,在煲湯的時候水開了要將火調小,小火煲大約40分鐘。
4、湯煲好後盛出,用電磁爐或煤氣大火煮一下,加鹽,加鹽的時候可以邊嘗邊加,避免鹽放多。大火煮約兩分鐘關火即可使用。
5、喜歡加點蔥花的可以撒點,小心點是不喜歡加蔥花的,因為小心點蔥花會影響湯的味道。
小心點提醒:
豬骨還可以跟蓮藕一起煲湯也很好喝,做法跟玉米湯是一樣的。
接下來介紹個不一樣的湯的做法,可以嘗嘗鮮
羅宋湯
用料:牛肉/牛骨、洋蔥、土豆、番茄、圓白菜、胡蘿蔔、植物油、鹽
做法:
1、牛肉切小塊、沸水後重新加清水煮燉2小時,直至熟軟
2、洋蔥、土豆、去皮番茄、圓白菜、胡蘿蔔切同樣大小的丁
3、鍋內放適量黃油與植物油,加洋蔥煸炒出香味,繼續加入土豆、胡蘿蔔、圓白菜、番茄翻炒
4、牛肉連同肉湯一起倒入鍋中,繼續煮燉半小時以上,土豆、胡蘿蔔變軟加鹽即可
小心點提醒:
有的人喜歡放些番茄沙司、黑胡椒和麵粉,但是小心點不喜歡加這些東西,覺得以上的材料熬出來的湯已經很夠味了,如果喜歡的可自行加上。
冬陰功
用料:鮮蝦、菌菇、番茄、洋蔥、香茅(也叫檸檬草)、泰式檸檬葉、朝天椒(紅色)(也可用辣椒醬代替)、南姜、泰國青檸(普通青檸檬也可)、香菜、魚露、白砂糖
做法:
1、番茄、洋蔥、菇類、南姜改刀;香茅用刀背拍散,香菜切成碎末、泰式檸檬葉去掉莖後切成碎末。
2、鍋中水燒開,轉中火,加入香茅、南姜、洋蔥共煮。
3、煮開後加入辣椒醬(或者朝天椒)
4、加入菌菇煮開,加入砂糖,加入魚露
5、然後加入鮮蝦、番茄、香菜、檸檬葉煮開後關火,擠入檸檬汁調味即可。
小心點提醒:
冬陰功這款湯酸酸甜甜又有點辣,可能很多人都會覺得味道很奇怪,但是小心點覺得這款湯很是開胃,很好喝,沒有嘗試過的食友們可以做一點先嘗嘗先,避免自己不喜這種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