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家大院》被挑錯:「家慈」是對方母親?

2020-12-04 央視網

    中新網3月26日電 以「挑錯」為己任的《咬文嚼字》雜誌日前將目光轉向電視劇《喬家大院》,並找出了42處明顯差錯,本網選登部分內容如下。

  「說耳語」?

    ◆陽 春

    《喬家大院》第23集中,喬致庸和掌柜孫茂才、夥計鐵信石等人一起在公堂受審。其間,鐵信石在喬的默許下,藉故上廁所得以脫身。喬致庸等人被關進大牢後,孫茂才急切地責問喬為何要讓鐵信石先逃走,喬反駁說自己沒有這麼做,孫茂才說:「我看見他撞了你,你,你還跟他說耳語呢!」這裡的「說耳語」,顯然不合漢語表達習慣。

    「耳語」也叫「咬耳朵」,是一個動詞,意思就是附耳低語,即「湊近別人耳朵小聲說話」。從古到今,它只有這麼一個義項。比如古詩《孔雀東南飛》中就有「下馬入車中,低頭共耳語」。從類型上看,「耳語」屬於偏正結構,中心語是「語」,前頭的「耳」是修飾語,表示「語」的方式。

    「說」是一個動詞,後頭可跟賓語,比如「說謊」,「謊」是「說」的對象;亦可接補語,比如「說明」,「明」是「說」的結果。但是,「說」不能與「耳語」搭配使用,因為「耳語」本身就是一種特殊的「說」。從語義上看,「說耳語」犯了疊床架屋的毛病。

  「勒石燕然」的是哪位將軍

    ◆艾 雪

    《喬家大院》第26集中,喬致庸和掌柜孫茂才等人在蒙古草原上做生意,路上遭遇了黑風暴。孫茂才一邊在沙塵中掙扎,一邊興奮地對喬說就要到達燕然山了。喬驚喜地問:「……燕然山,就是漢代名將衛青、霍去病北擊匈奴大獲全勝勒石紀功的燕然山?」孫茂才回答:「對!」風暴過後,他們終於登上了燕然山,歡呼著說自己成了當年的衛青、霍去病。這裡有著史實差錯。歷史上,勒石紀功燕然山的將軍,並非西漢的衛青、霍去病,而是東漢的竇憲。

    「勒石」,就是在石頭上刻字。史料記載,竇憲的妹妹是漢章帝的皇后。章帝死後,太后臨朝,竇憲操縱朝政。永元元年(89年),竇憲任車騎將軍,和執金吾(官名,督巡京畿一帶的治安)耿秉一起率兵出擊北匈奴,大獲全勝,直追至燕然山(今蒙古國的杭愛山)。《後漢書·竇憲傳》說:「〔竇憲、耿秉〕遂登燕然山,去塞三千餘裡,刻石勒功。紀漢威德,令班固作銘。」班固就是那位編撰《漢書》的著名史學家,當時擔任中護軍(官名,重要軍事長官),奉命作了《封燕然山銘》。

    衛青和霍去病都是漢武帝時期的名將,都領導過西漢對匈奴的戰爭。衛青是衛皇后的弟弟,官拜大將軍,前後七次率軍出擊匈奴。霍去病是衛皇后姐姐衛少兒的兒子,官至驃騎將軍,先後六次率軍出擊匈奴。衛青與霍去病的戰績,解除了當時匈奴對西漢王朝的威脅。在長期的徵戰中,他們雖然也到過北方的很多地方,但並無「勒石燕然」的故事。

  烏魯木齊舊稱「狄化」嗎

    ◆楊宜修

    《喬家大院》講的是清末晉商的故事。為了營造歷史氛圍,劇中用到了歷史地名。遺憾的是有誤寫之處。比如第32集,大德興茶票莊的東家喬致庸,對掌柜德齡陳述自己的遠大志向:一定要實現「匯通天下」的夢想,即使在邊遠的新疆也要開設大德興的分號。這時相應的電視字幕是:「我一定會把票號辦到新疆去,狄化、伊犁,我不但要辦到新疆去,我還要辦到外國去。」字幕中的「狄化」系「迪化」之誤。

    「迪化」是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首府烏魯木齊的舊稱。烏魯木齊位於新疆中部,是一個美麗的地方。在蒙古語中,「烏魯木齊」的含義就是「優美的牧場」。烏魯木齊原是古代屯邊的一個小土城,它的大規模開發,始於乾隆二十年(1755年)清政府在烏魯木齊築城駐軍。據記載,乾隆皇帝徵服回疆的準噶爾汗國叛亂後,於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將「烏魯木齊」改名為「迪化」,意思是「啟迪教化」,期望此地從此有尊王之心,不再反叛朝廷。後來建制雖屢有更迭,但地名一直用的是「迪化」。直到1954年2月1日,迪化又正式改回原來的名稱「烏魯木齊」。

    「狄」是我國古代中原人對北方民族的稱呼之一。地名「迪化」,從來不寫作「狄化」。

  「生財有大道」不是孔子所說

    ◆曾 史

    電視連續劇《喬家大院》第17集中,主人公喬致庸說:「孔夫子說:『生財有大道。』」把這句流傳甚廣的古語當作儒家創始人孔子的言論,顯然是沒有根據的。

    上引的這句話,出自《禮記·大學》:「生財有大道:生之者眾,食之者寡,為之者疾,用之者舒,則財恆足矣。」其大意是說:「增加財富有條重要的原則:生產財富的人要多,消耗財富的人要少,積起來要快,用起來要慢,這樣財富就會永遠充足了。」按照慣例,凡儒家經典,在引用孔子的話時,一般都會在前面寫明「子曰」或「孔子曰」。例如《大學》第五節有句:「子曰:『聽訟,吾猶人也,必也使無訟乎!』」這句有關「聽訟」的話,也見於《論語·顏淵》,可以肯定是孔子所說,而《大學》第十一節「生財有大道」一語前面,並沒有「子曰」或「孔子曰」的字樣,也不見於其他的儒家經典,將其定為孔子的言論是毫無根據的。

    過去曾經有人認為,《大學》是孔子的學生曾參所著,因此「生財有大道」這句話應當是曾子所說,但後來的學者否定了這一說法。因為前人除了推測以外,找不到任何史料上的依據。此外在《大學》的第七節中寫道:「曾子曰:『十目所視,十手所指,其嚴乎!』」既然這篇文章自己轉引了曾子的話,那就足以證明它不是曾子所著,其作者應當屬於曾子的後學。

  誤稱「家慈」

    ◆凌雲木

    《喬家大院》第6集,劉黑七帶領土匪正在喬家搶劫,不料他的故交戴二哥仗義出來加以阻止。劉黑七忙打招呼,對戴二哥憶舊道:「戴兄,家慈過世,兄弟沒去觀禮,實在是有失禮節呀!在下劉黑七給您賠罪了。」這裡犯了稱謂錯誤:尊稱對方的母親,應該叫「令堂」,而不是「家慈」。

    稱呼對方的親屬,多用尊稱,以示禮貌。稱呼自己的親屬,則用謙稱。語用上向來有「家大舍小令外人」的說法。「家」和「舍」是謙詞,「令」是敬詞。稱呼家裡人,應該是家父、家母、舍弟、舍妹等;稱呼別人家裡人,則為令尊、令堂、令郎、令愛等。電視中,劉黑七稱呼戴二哥的母親,應該用「令堂」才符合禮儀規範。

    「家慈」也是一個謙詞,是用來對別人稱呼自己母親的。「慈」的本義為「愛也」。古代訓詁學家孔穎達解釋說:「上愛下曰慈。」引申為「慈母」的省稱,多用以自稱其母。如王安石的詩《寄虔州江陰二妹》:「庶雲留汝車,慰我堂上慈。」我國傳統文化中,父母在子女眼中的角色是有區別的。《漢語大詞典》注釋「慈」字時說:「古謂父嚴母慈,故稱母為慈母。」

    順便說一下,與「家慈」相對的一個謙詞是「家嚴」,用以對人稱呼自己的父親。

責編:李秀偉

相關焦點

  • 山西王家大院,比喬家大院大十倍
    說起山西大院,人們首先想到的是喬家大院,因影視片《大紅燈籠高高掛》《喬家大院》等而名揚天下,喬家大院名氣很響,但其實真正的晉商大家,當屬王家排第一。王家歸來不看院,王家大院是晉商大院群體中的傑出代表,其地處晉中盆地,是依山而建的全封閉城堡式建築群,素有「華夏民居第一宅」之美譽。
  • 什麼喬家大院王家大院都靠邊,山西民宅常家大院,才是東方明珠
    說起山西省的財主大院,一般人都以為靈石的王家大院和祁縣的喬家大院最出名。當我以為王家大院應該就是最大的山西民宅的時候,後來一查資料才知道山西最大的晉商民宅是常家莊園。
  • 《喬家大院》:挖中國商人的根
    《喬家大院》編劇朱秀海說,「一直到最後一個妻子死了,他還活著呢。」  喬致庸只敢續弦,不敢納妾,因為納妾是喬家家訓禁止的事情。相傳喬致庸的祖父喬貴發因為家貧,年紀很大還沒娶上媳婦。為了生計,喬貴發推著一輛獨輪車越過殺虎口,像當時很多山西商人一樣,到包頭打天下。喬貴發在包頭給喬家賺下了第一桶金———創立了「廣盛公」  商號。
  • 在中國北方山西非常出名喬家大院有何來頭
    喬家大院石牌坊喬家大院並不是一次建成的,而是幾代人共同努力的結果,時間跨度長達160餘年,最初是從喬家先祖喬貴發開始。喬貴發出生於乾隆年間,家裡很窮,但很勤勞,能吃苦,先是給地主家做工,後來走西口成為一名夥計,挖到了第一桶金,開始經商。
  • 為什麼到山西旅遊,很多人推薦王家大院,而不推薦喬家大院?
    晉商有喬家大院,王家大院,常家莊園,李家大院,三多堂,以及日升昌等建築遺產。晉商大院,最有名的就是喬家大院了,曾幾何時,身為國家5A景區,成為晉商建築的代表傑作,喬家當然有錢,還曾在1900年前後,接待過西逃的慈禧太后,並且捐銀30萬兩,可見喬家實力之雄厚。喬家大院,被譽為北方民居建築的一顆明珠,國家二級博物館,建築面積是4175平方米。
  • 古代中國的八大豪宅,山西有王家大院、喬家大院、皇城相府
    王家大院位於山西省靈石縣城東,恐怕中國沒有哪一家有王家那麼大了,王家大院的院子總面積在25萬平方米以上,容納了百餘座院落、千餘間房屋,真不愧「民間故宮」的雅號。牟氏莊園,又稱牟二黑莊園,坐落於山東省棲霞市城北古鎮都村。
  • 我國「最大」的私人住宅,比喬家大院大4倍不止,你知道在哪嗎?
    不知道各位有沒有在電視上看過這一段炫富橋段:一個人向對方說到:「你的家還沒我家衛生間大。」其實對方的家裡並不小,這不就是赤裸裸的炫富了嘛。但是俗話說「藝術來源於生活」,很多電視劇中的橋段在現實生活中也是存在的。的確有一些人的家裡,自家的衛生間就比正常一個人家大了,今天小編跟你們說的這個私人住宅就是如此。
  • 著名的喬家大院,為了吸引遊客前來決定擴建,網友:人造古建築?
    走在祖國的每一寸土地上,看看各地的風土人情,有時間的話,我總是想出去散步,拿著照相機,記錄生活中的風景,雖說閉館後10天後重新開放,但5A景點的名字變少了,這裡的遊客越來越少了,喬家對喬家沒有興趣,於是就放棄了去喬家附近玩。
  • 日軍進攻山西時,看到喬家大院不進去反而轉頭就走,是何原因?
    日軍進攻山西時,看到富裕的喬家大院不進去反而轉頭就走,這是為什麼呢?對於這件事,流傳很廣的一個版本是因為當時喬家大院當時救了幾個義大利的修女,然後義大利送給了喬家大院一面義大利的國旗,喬家大院就把那個國旗掛在了門口。
  • 喬家大院摘牌「封燈」:一代巨商之宅的前世今生
    喬家大院亮起「紅燈」希望喬家大院的燈籠,早日掛回來。國人對經典景區的心,也能亮起來。——度公子1「二院點燈!」陳老爺有四房姨太太,他去哪兒過夜,哪房便亮起紅燈籠。2一部頂好的電影,把多少人帶進了喬家大院。但其實,這處處浸染著百年人文風味的院落,被電影喚醒的同時,也成就了這部電影。原著小說《妻妾成群》中的背景,本是氤氳著霧氣的江南水鄉,也沒有點燈封燈的儀式。張藝謀把故事放進了這座氣勢宏偉、威嚴高大的山西院落。
  • 山西常家莊園,面積是喬家大院30倍,國家4A,遊客不多性價比很高
    比如大名鼎鼎的喬家大院,王家大院,還有三多堂等等。還有一類是文化人,靠著讀書,中進士,入仕,最後成為豪門大戶的。比如說拙政園,主人是御史王獻臣。滄浪亭的主人,集賢院校理蘇舜欽,還有古松園的主人蔡少漁,以及虹飲山房的主人木瀆文人徐士元等等。這世上,好宅子的主人,非富即貴!也只有這樣的人,才能住得起這樣的房子。好馬配好鞍,這話一點不假。
  • 山西有哪幾個代表性的大院?這三個大院不容錯過!
    晉商文化影響著山西幾代人,近年來也有很多影視作品取材於晉商精神,比較有名的《喬家大院》想必大家都看過,那麼,山西有哪些知名的大院呢?1、王家大院王家大院有著「華夏第一民居」的美譽,其宏偉壯觀讓人嘆為觀止,王家大院位於山西省靈石縣城東12公裡處的靜升鎮。與介休、平遙距離不遠。
  • 他是《保密局的槍聲》阿紀,《喬家大院》劉黑七,為何後來出鏡少
    保密局的槍聲》中的阿紀,他是電影《赤橙黃綠青藍紫》中的何順,他是電影《佩劍將軍》中的劉正元,他就是著名演員、導演朱德承……」說起朱德承這個名字,估計知道的人不是很多,但作為演員、導演,他的影視作品還是不少的,比如,從演員方面看,他先後出演過《創業》中的油娃、《金光大道》中的朱鐵漢、《保密局的槍聲》中的阿紀、《黃英姑》中的周小龍、《佩劍將軍》中的劉正元、《開國大典》中的齊振雲、《喬家大院
  • 住宅超喬家大院
    在平津的老戶中,提起「京東第一家」,恐怕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京東第一家」劉氏,是河北樂亭最早闖關東的商業淘金者,一直被看作歷史上樂亭經商者的代表。
  • 山西太谷最有名的3個景點,其中1處是曹家大院,你去過嗎?
    山西人善於經商,晉商文化,名揚天下,尤其是《喬家大院》的熱播,讓很多人對山西晉商文化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以至於喬家大院成為了熱門的旅遊景點。其實山西的晉商大院非常多,不只有喬家大院,還有曹家大院、渠家大院、常家莊園等等,而太谷、祁縣、平遙並稱為山西晉商故裡,下面要說的曹家大院就位於太谷。太谷以前稱之為太谷縣,現在撤縣設區,已經是太谷區了。
  • 王家大院竟然排名第一
    莊園建築為高牆深院封閉式院落,山牆壓頂,重門深巷,迂迴曲折,宛若迷宮,充分體現了近代川西富豪之家的奢侈和排場…… 4.凝聚600年旺氣——牟氏莊園 600年風雨之後,莊園「旺氣」仍在…… 5.中國古建築裡的「影視明星」——喬家大院
  • 山西晉商最「任性」的豪宅 整體形狀是個「馬」字 平遙馬家大院
    遊平遙古城之後,突然對山西的晉商大院和大院文化產生了濃厚的興趣。這些有錢人可真會玩兒。平遙古城裡有個馬家大院,大院的整體形狀專門修成了一個「馬」字,就是這麼任性。更任性的是,這馬家的最高建築幾乎和平遙城裡縣太爺的「瞭望塔」修得一樣高,站上去,可以看到平遙古城裡密密麻麻的屋頂。那麼這馬家大院裡住的是誰呢?
  • 不到山西大院 便不知何為富貴
    祁縣的喬家、渠家,靈石縣的王家,榆次市的常家,其庭院建築都極盡豪華繁複之能事,令人嘆為觀止,難怪在民間流傳有「不到山西大院,便不知何為富貴」的說法。從明朝起,中國最有錢的一部分人是山西商人。因為當地人多地少,許多人背井離鄉,到處經商,這些發了財的晉商衣錦還鄉後,便在自己的故裡紛紛大興土木,極盡奢華地營造住宅,於是有了這些「大院」。
  • 中國十大歷史著名大院,這些古代豪宅至今保存完好,你去過幾個?
    中國著名大院介紹1、晉中市喬家大院喬家大院,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二級博物館,國家文物先進單位,國家級青年文明號,山西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喬家大院是一座雄偉壯觀的建築群體,設計之精巧,工藝之精細,體現了中國清代民居建築的獨特風格,具有相當高的觀賞、科研和歷史價值,是一座無與倫比的藝術寶庫,被稱為「北方民居建築的一顆明珠」,素有「皇家有故宮,民宅看喬家」之說,名揚三晉,譽滿海內外。2、靈石王家大院王家大院位於山西省靈石縣城東12公裡處的中國歷史文化名鎮靜升鎮。
  • 慈禧逃難路上,喬家給了10萬兩,問要什麼賞,喬家:賞4個字吧
    慈禧逃難路上,喬家給了10萬兩,問要什麼賞,喬家:賞4個字吧提起晚清,在大多數中國人心裡,就是一個恥辱的時代。所以慈禧經常會忍飢挨餓,無奈之下,甚至要去途徑的百姓家去要一些吃食。她絕對想不到,在晚清一片頹勢的籠罩下,百姓們過的日子何其艱辛,糠咽菜已經算是日常果腹不錯的食物,善良的百姓只以為她是普通逃難的婦人,也會在拮据的情況下分她一些,但過慣了錦衣玉食,吃遍山珍海味的慈禧豈能咽的下這些糟糠,嘗了一口就轉頭扔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