鴯鶓:2次擊敗皇家炮兵團,橫掃澳洲9年,如今卻成澳大利亞國鳥

2021-01-08 漢史鉤沉

澳大利亞國徽上,有兩種澳洲特有動物:左側的是袋鼠;右側的是鴯鶓。其中鴯鶓是世界上最大的鳥類之一,成年後體重可達50公斤,身高1.6米——2米,一步可以越過3米,最高速度接近80km/h。

在上世紀30年代,2萬多隻鴯鶓,甚至擊敗過兩次皇家炮兵團,一度贏得過「鶓戰爭」的勝利。致使當時的澳大利亞國防部長,喬治.皮爾斯爵士,後來在參議會上被戲稱為「鴯鶓戰爭部長」。

這場「鶓戰爭」的起源,是人與動物對生存資料的爭奪。在澳大利亞內陸地區,淡水資源和農耕用地是珍貴的。當地人們圈建農場,靠種植小苗滿足溫飽。鶓性格溫和,不會主動襲擊人類,雙方原本並無衝突。

但食量極大,且以植物嫩芽為食的鶓,毀掉了大量的麥田和水源。這讓處於經濟大蕭條時期的民眾,生活壓力倍增。2萬多隻鶓,消耗大量淡水的同時,也踏破了許多農場護欄,又引來了野兔對麥田的破壞。

於是農場工作者們,就請求澳大利亞軍隊,對付大批出現的。當時的國防部長喬治.皮爾斯爵士,對機關槍的威力十分自信,就接受了農場的請求。

第一次「鶓戰爭」的指揮者,是皇家炮兵團的馬裡帝茲(G.P.W.Meredith)少校。行動之前,少校先生自信滿滿,帶著兩名機槍手、兩挺路易士機槍和10000發子彈就動身了。澳大利亞軍方也相當樂觀,他們早早就與農場達成了協議:農場要將100隻擊殺後的鴯鶓毛皮,製作成澳洲輕騎兵的帽子。

但信心滿滿少校先生,卻發現鶓遠比想像中的要難獵殺。當路易士機槍開火時,敏捷的鶓迅速以70km/h的速度,一瞬間便跑到了機槍射程之外,而後向四面八方逃去。3天的獵殺行動中,全副武裝的機槍手,僅僅幹掉了12隻鶓。

認識到鴯鶓「可怕」之處後,少校先生又調來了卡車,將路易士機槍架在卡車上追擊鴯鶓。但地貌複雜的追擊過程中,卡車完全跟不上鶓的腳步,顛簸環境下機槍手更是難以瞄準。在長達6天的第一次「鴯鶓戰爭」中,皇家炮兵團消耗了2500發子彈,擊殺鶓數量不到50隻,2萬多隻的鶓大軍獲得最終勝利。

鳥類學家Dominic Serventy評價道:「射手們向靈活的開火的夢想是十分荒唐的」!同時,澳大利亞眾議院的議員們,也對荒唐的「鴯鶓戰爭」提出了異議。

認識到問題嚴重性後,皇家炮兵團出動了1個連隊捕獵鴯,這就是第二次「鴯戰爭」。在這次長達一個多月的交鋒中,軍方消耗了上萬發子彈,也僅僅獵殺了900多隻鶓。這對澳洲總數50多萬,每次產蛋8——25隻的鴯鶓族群,顯然是微不足道的,第二次「鴯鶓戰爭」再次宣告失敗。

此次戰鬥過後,炮隊司令馬裡帝茲少將感嘆:「假使我們有一個師團有這些鶓的載彈能力,這個師在世上便無往而不勝了」!

兩次強制獵殺行動的失敗,使得當時的澳大利亞國防部長,喬治.皮爾斯爵士,有了「鶓戰爭部長」的戲稱。無法遏制鴯鶓族群的皇家炮兵團,最終以向民眾懸賞的方式,發動了第三次「鶓戰爭」。

短短6個月內,澳大利亞各地的民眾就領取了57034份獎金,鶓數量迅速減少。各地的農場工作者,為了保護麥田,還建造了1100公裡的圍牆,阻擋不能飛行的鶓。面對高牆阻隔,無法遷徙的鴯鶓族群,足足有5萬多隻渴死、餓死。

自此,澳大利亞的鶓族群,數量開始迅速下降。曾經橫掃澳洲的鶓「大軍」,消失在了人們的視野之中。幾十年後,由於人們的捕殺,原本總數超過50萬的鶓,成了澳大利亞的瀕危動物。

1988年,澳大利亞政府專門立法,保護幾乎絕跡的鶓,並將鶓設計到了國徽之上。

相關焦點

  • 巨鳥橫掃澳洲,六萬發子彈才打死三千多隻,如今卻成國鳥
    鴯鶓是澳大利亞的國鳥,大體外形比較類似於鴕鳥,因此也被人們稱作澳洲鴕鳥,其主要分布在澳大利亞的草原和叢林地區。大旱來「相聚」眾所周知,澳大利亞是個連兔子都可以「欺負」的國家,更別說比兔子厲害了不知道多少倍的鴯鶓了。1932年澳大利亞出現了一次頗為嚴重的大旱,鴯鶓為了尋找水源能夠在這場大旱中活下來,於是各個「部落」的鴯鶓聚集在了一起,組建了一個大部落,足足有兩萬多隻鴯鶓。
  • 揭秘史上腦洞大開的奇葩戰爭:皇家炮兵VS兩萬鴯鶓大軍,人類慘敗
    為了隱蔽起見,白天出來的不要,晚上悄悄地幹活,就這樣小心翼翼的行進,8天時間終於到達了澳大利亞西部的弗裡曼特爾。在1995年的時候,這艘掃雷艇還被荷蘭海軍博物館買下來成為了一個博物館軍艦。講完了人與人之間的奇葩,意想不到的戰爭,虎哥再來給大家講講大半個世紀前的那場人禽大戰!
  • 人兔大戰慘敗,澳大利亞又向自家國鳥宣戰,結果這些鳥更可怕
    看來澳大利亞現在不得不接受這個外來物種了,沒辦法把它徹底地趕出去,現在只能通過一定的手段來控制兔子的數量。因此這場持續了150年的人兔大戰,人類是以完敗收場。  就在於兔子打的熱火朝天的時候,澳大利亞在1932年以後又對自家的國鳥鴯鶓宣戰了。澳大利亞真的很神奇,本土上沒有發生過人類之間的戰爭,卻發生了兩次人和動物的戰爭。
  • 20000隻鴯鶓橫掃澳洲,軍隊用機槍瘋狂掃射,1萬發子彈僅消滅12隻
    ——《寡人之於國也》 地球是人類賴以生存的家園,同時也是眾多野生動物共同棲息的家園。而人類與自然如何和諧相處,自古以來就是備受爭論的問題。隨著工業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無數古老的物種都消失在人類的槍炮之下,現在只有澳洲這座脫離大陸的巨大島嶼,才保持著最豐富的多彩的物種。
  • 鱷魚、袋鼠、鴯鶓都成菜餚,澳洲土著至今保存哪些奇葩餐食習慣?
    ▲澳大利亞超市裡面各種袋鼠肉,有做成肉丸的,有做成肉片的不同種類的袋鼠其口味也會有差異,其中,紅袋鼠幾乎沒有羶味,肉質也是最嫩的。袋鼠雖然被稱為澳洲國寶,實際上,土著民食用袋鼠的歷史可以追溯到數萬年前。而直到1980年,澳洲才開始在南澳地區率先將販賣袋鼠肉作為食用肉品合法化。
  • 澳大利亞「人鳥」大戰,皇家部隊投降2次,還立法保護它們
    它們所到之處幾乎毀滅了一切莊稼,所以,為了防止農田在遭受到破壞,政府決定採取一些手段把鴯鶓「消滅」掉。同年年底,時任澳大利亞國防部長的喬治·皮爾斯爵士決定向這一支由2萬鴯鶓組成的軍隊宣戰,並派出「皇家炮兵部隊」前去解決。皇家部隊投降2次,澳大利亞最終決定立法保護鴯鶓實際上,這一支「皇家炮兵部隊」只有一個少校、兩名士兵和兩挺機槍。
  • 吃袋鼠、吃鴯鶓,澳大利亞的國寶為什麼混的這麼慘
    雖然並不是所有國家的國寶都這麼誇張,但是你絕對想不到,澳大利亞的國寶是用來「吃」的。袋鼠和鴯鶓是被印在澳大利亞國徽中的兩種動物,尤其是袋鼠,幾乎已經成了澳大利亞的代表。袋鼠不會後退也象徵著澳大利亞是一個永遠邁步向前的國家。就這樣一種動物,每年在澳大利亞要有超過150萬隻被捕殺並送上餐桌,這到底是人性的扭曲還是道德的淪喪?
  • 史上最奇葩的戰爭,澳大利亞出動軍隊和鳥類大戰,結果還打輸了
    鴯鶓和袋鼠也是澳洲最具有代表性的動物。不過對於澳大利亞的國民來說,面對著這隻上了國徽的鳥類,不少人可並沒有什麼好感,實際上,澳大利亞政府和鴯鶓之間,還爆發過一場史上最奇葩的「人鳥大戰」。鴯鶓棲息在澳洲森林開闊地帶,靠吃樹葉和野果為生,在本土環境比較封閉的澳大利亞,鴯鶓幾乎沒有天敵,因此可以大規模生存和棲息。
  • 澳大利亞的鳥,膽也太肥了……
    澳大利亞的鳥,簡直就是一幫流氓,沒有TA們不敢做的事情,喜鵲追著人跑的場景在澳洲9月-12月簡直就是常態,簡直就是人不如鳥啊……根據The Guardian這場始於2019年9月的澳洲山火,持續到2020年,燒了將近4個月的時間,愈演愈烈,已經到了失控的境地,猶如世界末日一般。
  • 澳大利亞一農場遭大火侵襲 國鳥鴯鶓成唯一倖存動物
    來源:海外網圖源:每日郵報海外網1月16日電據英國《每日郵報》網站16日報導,近日有人在澳大利亞新南威爾斯州拍下令人心碎的一幕:一隻倖存的澳大利亞國鳥——鴯鶓,孤獨地走在被大火燒焦後的農田上。據悉,這隻鴯鶓是附近的農場上唯一倖存的野生動物。
  • 澳大利亞有鴕鳥嗎?在澳洲的大鳥原來叫鴯鶓(er miao)!
    這貨的兇殘程度簡直難以想像,身高能達到2.5米,體重能達到150千克,相當於兩個成年人的重量,壽命更是嚇人,能活到60年呀,這還能叫鳥嗎?鴕鳥有大翅膀但不能飛,脖子長,腦袋小,眼睛大,還有眼睫毛,足有二指,這是和鴯鶓的區別之一。鴕鳥極其善於奔跑,時速能達到70公裡,能翻越5米高的障礙。
  • 澳洲鴯鶓「飛」到星城
    本報訊昨日,湖南美姬生物有限公司在國家級長沙經濟技術開發區正式投產,這是長沙引進的首個澳資項目,也是率先將澳洲鴯鶓油和澳洲茶樹油綜合應用於中國化妝品行業的高科技生物項目。  湖南美姬公司是我省重點招商引資項目,由澳大利亞美姬鴯鶓生物化學品有限公司、湖南金天科技有限公司、廣州湘澳化妝品有限公司和銀泰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等4家公司共同投資。
  • 鴯鶓:你聽過但不熟悉的澳大利亞國徽上的"神獸"
    ,古老的鳥種鴯鶓是鳥綱鴯鶓科的唯一物種,它是世界上第二大的鳥類,僅次於非洲鴕鳥,因此也有人把它叫做澳洲鴕鳥,它擅長奔跑,是大洋洲獨有的動物。,草原以及沙漠地帶,可以說在澳洲這一塊與世隔絕的廣闊土地上,它澳大利亞的野外幾乎隨處可見。
  • 澳大利亞人這麼喜歡考拉,為什麼它沒有出現在澳大利亞的國徽上?
    澳大利亞的國獸是袋鼠,國鳥是鴯鶓(非官方),而國寶沒有明確規定,袋鼠、鴯鶓、考拉、鴨嘴獸都可以視為澳大利亞的國寶。可以代表國家價值的東西都可以視為國寶,比如著名人物、文物、建築、技藝、地理事物、動植物等均可視為國寶,而且國寶通常不止一個。
  • 洛陽動物園也有澳大利亞國徽上那隻「大長腿」,不是鴕鳥而是鴯鶓
    這裡還有來自遙遠的澳洲大陸上的土特產——鴯鶓(Dromaius novaehollandia)。會念這兩個字的嗎?哈哈,挑你看得懂的那半邊念基本就沒錯了。鴯鶓也算是一種長得挺萌的動物,還記得澳大利亞的國徽之上那兩隻動物嗎?你一看肯定知道左邊站的是袋鼠,右邊站著的是鴕鳥嗎?別人錯了,那可是長睫毛彎嘴角的鴯鶓。
  • 喜歡吃莊稼的鳥,曾兩次戰勝澳大利亞士兵,現在70塊錢一斤
    許多士兵被分配到西澳大利亞的珀斯地區,地處邊緣,土地貧瘠,幾乎不能使用。再加上,由於1929年的經濟大蕭條,小麥價格的大幅下跌,士兵們的生存困難重重。政府為了安撫生活拮据的退伍士兵,承諾了提供小麥補貼,但是一直沒有兌現,士兵們的生活非常艱難。
  • 澳大利亞鴯鶓泛濫,派遣軍隊開槍射殺,結果反被這群鳥給上了一課
    澳大利亞的國徽,左為袋鼠,右為鴯鶓鴯鶓,是一種擅長奔跑且不能飛翔鳥類,它的體型也是全球僅次於鴕鳥的鳥類,最高能長成185的大高個,體重最重能達到45公斤。該鳥是目前全球最為古老的鳥種之一,澳大利亞便是鴯鶓主要的棲息地,因此澳大利亞將其稱為國鳥,並把它的形象印到了國徽上。誰能想到,這樣的大鳥竟然是引起戰爭的生物。
  • 2000士兵大戰蝗蟲碩果頗豐,100年前,一群鳥卻把這國軍隊玩死
    此外,巴基斯坦、印度等國空軍也參與到了抗擊蝗災的行動中。目前來看,各國軍隊在抗擊蝗蟲的戰鬥中都是挺給力的,讓害蟲見識到了人類的厲害。不過今天要說的,是一個動物打敗人的故事。故事發生在很久很久以前……今年,澳大利亞發生了持續數個月的森林大火,很多跑得慢的動物吃了大虧,比如國寶考拉,那被燒得叫一個可憐啊,幾乎面臨滅絕的危險,就這樣澳大利亞還不當回事兒呢。
  • 地球上最大的鳥——象鳥、恐鳥、鴕鳥和鴯鶓
    古顎總目中有我們已知的世界上最大的幾種鳥:生活在馬達加斯加的象鳥(又稱隆鳥);生活在紐西蘭的恐鳥;生活在非洲的鴕鳥;生活在澳大利亞的鴯鶓。今天來認識一下這些不會飛的巨鳥。第一個出場的是象鳥(又稱隆鳥)(aepyornis maxim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