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8月,美國在日本人身上做的事情,完美的詮釋了什麼叫沒有什麼事情一顆原子彈解決不了的,如果一顆解決不了,那就來兩顆。
當美國人的第1顆原子彈在廣島爆炸後,日本上下並沒有對這顆蘑菇蛋表現出太多的恐慌與關注,於是美國人毫不猶豫的在長期的頭上再砸了一顆蘑菇蛋。這一發原子彈再次收割了數10萬日本人的生命,徹底打碎了大本營硬扛到底的決心。
如果日本人吃了兩發核彈仍然繼續頑抗的話,美國人還是有後手的。其實不光是美國,在我們中國戰場上,蔣委員長也已經準備好了聲勢浩大的代號為冰人的反攻計劃,湯恩伯等人早已躍躍欲試。而在北面,百萬蘇軍早已按捺不住,日本人將會面臨最大的困局。
而且日本人根本不知道美國人手中到底還有沒有原子彈,包括東條英機以及天皇這個老鬼子,都對美國的原子彈心存忌憚,唯恐下一個原子彈就落在了自己的頭上,再狂熱的軍國主義分子,終究還是怕死的!
當廣島原子彈爆炸的時候,日本人在於賭,博美國只有一顆原子彈,如果美國人拿不出第2發原子彈,那麼日本人將維持本土決戰的原計劃,通過大量的炮灰,擴大美軍的傷亡,直到美軍無法忍受為止,迫使美軍做到談判桌前,這樣一來,日本的高層就會贏得一個體面的投降的機會。
可是長崎上空的原子彈爆炸,宣告大本營的賭博又一次失敗而告終,美國有原子彈,而且有不止一發原子彈,日本的高層開始惶恐,他們不知道下一秒到來的是美國人的原子彈,還是明天的太陽。
事實上美國一方面在集結兵力,準備登陸日本,另一方面美國的手中還有原子彈。本著美國人人比物貴的打仗精神,能夠用先進武器解決的絕不用人命來填。
此時此刻美國人所必須做的一道選擇題是,是一顆一顆的扔原子彈,還是湊滿7顆原子彈,直接召喚神龍,炸癱日本,可以說這是一道幸福的選擇題。
所以說日本人沒得選,要麼就是直接投降,要麼就等著一顆一顆的挨原子彈,而且東京的名字已經出現在了美國圈定的下一波原子彈投放目標之中。
而且美軍在投放了原子彈之後,蘇聯人也開始下山摘果子。在蘇軍的強大攻勢之下,關東軍被打的落花流水,丟盔棄甲。日本人意識到自己必須要做個了斷,否則等到蘇聯人一旦跟著美國人登陸日本列島,這些日本的高層,日本的大財閥都只能去挖礦。
對於日本人來說,向美國人投降,至少這些高層還能保持一個體面的下場,所以日本人搶在蘇聯人登陸日本之前,宣布了投降。
事實上日本這麼做還是比較明智的,天皇制度被保留了下來,不少戰犯也沒有得到清算。在美國的佔領之下,尤其是在韓戰爆發的這一歷史契機之下,日本迅速崛起,走上經濟騰飛之路。
應該說現在的日本人非但不應該記恨美國那兩顆原子彈,這兩個原子彈應該被日本人請進靖國神社,沒有這兩顆原子彈,日本將會多死上千萬人。
而且這兩款原子彈阻止了蘇軍登陸日本,使得日本避免了像朝鮮那樣被南北分割的局面,看看現如今朝鮮人的生活日本人真應該好好的感謝這兩顆原子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