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一能進行光合作用的動物,小時候吃飽僅靠曬太陽就可活到老!

2021-01-13 探索訊

大家都知道一般情況下只有植物可以進行光合作用,但是世界之大無奇不有,海洋裡藏著很多不為人知的生物,這次我們要講的就是一個能進行光合作用的生物,它靠著小時候吃下海藻便可活到老。它就是海蛞蝓。

海蛞蝓是一種軟體動物,幼年的海蛞蝓全身透明,它們只能長到5毫米,身體表面長滿了「觸角」,面部像綿羊,所以他也被稱為葉羊。它們本來和蝸牛一樣擁有外殼,可是經過了退化後變成了內殼。

在自然界,如果沒有進化出帶有攻擊力武器那他們一定會進化出怎麼躲避敵人的體質,海蛞蝓就做到了這一點,他們小時候是透明的,很多捕食者並不能發現他們,這樣就能幾乎完全躲避敵人的捕殺,成年後他們全身綠色,依靠在綠色海洋植物身上,也能夠躲避捕食者。

海蛞蝓獨愛海藻,幾乎所有的海藻他們都吃,令人吃驚的是,他們懂得如何將海藻裡的葉綠素分離出來裝進自己的細胞中,這樣還可以遺傳給下一代,但是它們的壽命僅僅只有1年左右。

另外海蛞蝓還有一種我們把它叫做葉羊,他們和海蛞蝓是一種生物,但有著不同的區別,葉羊不能完全不進食,體內的葉綠素會慢慢進行消耗,所以還要隔三差五為自己補充能量。

他們自身是沒有辦法產生葉綠素的,也就是必須靠外部的奪取,科學家將這種方式叫盜食體質,將別人的能力轉換成自身的能力,不得不說這是一種神奇的生物,他們隨著環境的變化而變化,對人們來說他們可以屬於一種低級的軟體動物,但是對自然界來說,他們做出了自身的貢獻,不得不說它又是那麼的高級。

動物都有自己獨特的本領,他們適應這自然界,為之神奇的是海洋動物,不僅僅是海蛞蝓能做到神奇的光合作用,還有很有我們並不知道的物種他們都在努力的展現他們的神奇。

以上就是探索訊今天給大家介紹的海蛞蝓,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分享一些神奇的動物,想了解更多的神奇動物請關注我吧。

相關焦點

  • 能進行光合作用的動物,基因神偷,僅存在美國的綠葉海蛞蝓
    在初中學習生物課程的時候我們都知道,在植物的細胞中擁有一種叫做葉綠體的物質,這使植物能夠進行光合作用,在我們學識尚淺時也認為,僅僅只有植物才能夠進行光合作用,動物不能。然而,在人類科技與認識不斷發展以後,這種固有的思維也被打破了,科學家們發現了一種能夠進行光合作用的動物——綠葉海蛞蝓。
  • 奇葩神奇生物,綠葉海蝸牛,能進行光合作用一生只需進一次食!
    科學家在大海中發現了一種神奇的生物綠葉海蝸牛,這種蝸牛的身體比較小,只有1~3釐米長,神似一片綠色的樹葉,但它的身體不僅外觀像樹葉,並且也擁有像樹葉一樣能進行光合作用的神奇功能,在生物學上基本只有植物才會擁有光合作用的能力,這是迄今為止發現的x第一種能夠進行光合作用而產生能量的生物,不得不感嘆大自然的神奇
  • 一種顛覆認知的動物,一生只進一次食,而後曬太陽可終生不餓
    摘要:一種顛覆認知的動物,一生只進一次食,而後曬太陽可終生不餓。大家都知道,小編主要是以科普植物為主,其中尤其是野生植物,然而,最近一些時間時常會收到一些粉絲朋友的私信,叫我有時間的話可以稍微科普一些動物類。經過近些天的資料採集,接下來我想給大家科普一種較為稀奇的野生動物,如果要準確地說,應該是一種顛覆認知的動物。
  • 會進行光合作用的動物究竟是何方神聖。一生進食一次便能逍遙快活
    綠葉海天牛(一種會進行光合作用的動物)綠葉海天牛發現於美國東部各州沿海以及加拿大的新斯科舍省的鹽沼它們一生只需進食一次,隨後僅靠陽光便能飽食終日。這種海天牛以一種叫濱海無隔藻的海洋藻類為食。綠葉海天牛可以用自己的舌齒把藻類的細胞壁刺破,然後吸取裡面的內容物至消化系統進行吸收利用,藻類的葉綠體會保留並進入綠葉海天牛的腸細胞中繼續保持活力。科學家們把這種盜取葉綠體為己用的現象稱為「盜食質體」。從上個世紀 70 年代開始,有人就意識到,綠葉海蝸牛能從藻類&34;來葉綠體,並吸收入自己的消化細胞內。
  • 一生只進食一次的動物,靠曬太陽活命,能將植物基因據為己有!
    大家都知道,食物不管是對於人類還是其他動物都是必要的東西,有了食物,動物才能從中獲取能量活下去,而且絕大多數動物一天要吃好幾次才行,不過今天小編要說的這種動物就非常不一般了,因為它只靠曬太陽就能活下來。
  • 雌雄同體的海兔,交配方式很奇特,雖為動物,卻能進行光合作用
    海兔:能夠進行光合作用的動物有時候覺得吃飯就是為了活著顯然光合作用是植物的專利,動物是學不來的。但有一種生活在海洋底下的動物,卻能否進行光合作用,實在太神奇了(羨慕嫉妒恨)!這種動物就叫海兔。有一種身體成綠色的海兔,顯然是吃了很多綠色植物了,神奇的是它竟然可以光合作用,只要曬曬太陽就能存活。經過研究後,發現海兔在進食海藻等植物的時候,把其中的葉綠體保存下來,藏在自己的身體裡,利用它進行光合作用。海兔把自己改造成動植物混合體,以此來解決吃飯難的問題,有點懶得過分了,吃飯都省了。
  • 蝴蝶蘭的根系居然能進行光合作用
    敲重點:蝴蝶蘭主要是靠自身的氣生根從環境中吸收水分和營養,所以非常怕積水,養蝴蝶蘭,基質選擇很關鍵,常見的就是水苔和松樹皮,當然還有直接固定在枯樹上進行板植,對花盆美多大的選擇,常見的就是塑料花盆了,最好花盆的盆壁透水孔越多越好。
  • 會利用葉綠素進行光合作用的動物
    可能很多人聽說過這種動物,它是新世紀以來發現的第一種能利用葉綠素進行光合作用的動物了。它就是葉羊,也叫海蛞蝓,是藻類科。由於長相酷似披著樹葉的小羊,所以也叫葉羊。不知道這種動物能不能人工繁殖,要是可以的話那就發了。首先它光是外表就可以萌倒一片,再一個它也是一個很好的環境監控能手。不知道有沒有哪個團隊有在培育羊葉呢!拿回家裡養一定很好看,放魚缸裡和錦鯉一起養,但不知道魚會不會把它吃了?
  • 這種動物只需進食一次,之後靠陽光便能飽食終生,直到死去
    大部分的動物也是一樣,每天都是要進食維持生存,而雖然植物不用進食,但是它們也是要獲取養分維持生存。而這種動物只需進食一次,之後靠陽光便能飽食終生,直到死去,它是什麼動物呢? 我們都知道,地球上只有植物才能進行光合作用的,但是這種動物既然也可以。
  • 海蛞蝓能進行光合作用:「劫持」藻類基因(圖)
    綠葉海天牛的基因組中具有來自藻類的基因,這使得它們具有了光合作用的能力。新浪科技訊北京時間7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科學家發現,一種亮綠色的海蛞蝓能夠通過攝食來「盜取」藻類的基因,因而能像植物一樣從陽光中獲得能量。這種海蛞蝓名為綠葉海天牛,學名是Elysiachlorotica,是一種腹足綱海天牛科的動物。它們能將藻類的基因整合到自己的染色體內,從而獲得光合作用的能力。
  • 真正光合作用生活的動物,在海底吃掉藻類繼承人家的葉綠素和基因
    動物和植物能夠通過很多方式區別開來,比如一個是靜態的一個是動態的;一個是靠吃飯活著,一個是靠光合作用活著;一個有皮毛有血液,一個有纖維素等等,但是總有些動物具有植物的特徵,有些植物具有動物的特徵,能力超出人類知道的常識。這種動物就是很神奇,很獨一無二,科學家唯一在它身上發現了多細胞動物間的功能性基因轉移。聽起來好像很複雜,但是知道它是怎麼做的,應該就能理解了。
  • 真正光合作用生活的動物,在海底吃掉藻類繼承人家的葉綠素和基因
    動物和植物能夠通過很多方式區別開來,比如一個是靜態的一個是動態的;一個是靠吃飯活著,一個是靠光合作用活著;一個有皮毛有血液,一個有纖維素等等,但是總有些動物具有植物的特徵,有些植物具有動物的特徵,能力超出人類知道的常識。
  • 科學網—十大進行光合作用生物:水母觸手寄生藻類
    那麼為什麼魚類和哺乳動物,比如一頭牛,就不能進行光合作用呢?請看以下整理的內容,那些為陽光而生的動物們: 1 綠葉海蝸牛這種遠看就像是一片綠葉的生物是一隻綠葉海蝸牛(Elysia chlorotica),它能從自己吞食的藻類中獲取葉綠體。
  • 曬曬太陽就能活,為什麼人類不能進行光合作用?皮不夠厚
    為什麼我們不能像植物一樣進行光合作用?畢竟,這會省去我們很多麻煩。內共生理論——細胞住進細胞最熟悉的綠色生物當然是植物。植物是綠色的,因為它們的細胞中充滿了內部細胞器——葉綠體,葉綠體是光合作用的中心。葉綠體有著相當有趣的進化史,因為它們曾經是獨立於植物的自由生活的藍細菌,億萬年前被植物的祖先吞到肚子裡,開始了互利共生的進化生活。
  • 補充維生素D,靠曬太陽行麼?
    我就想知道,曬太陽是不是真的能補充維生素D嗎?還需不需要吃點啥?適當補充維生素D可以促進鈣和磷的吸收,對預防佝僂病,促進孩子生長發育是非常重要的。曬太陽是人體獲取維生素D的一種重要方式,人體所需的維生素D,其中有90%都需要依靠曬太陽來獲得。
  • 五種會光合作用的動物,最後一種只要有光,不吃不喝都能活一輩子
    如果有人說動物也會光合作用,有點生物學常識的人肯定都要出口反駁,說這是植物才有的功能,但事實上,自然界中還真有這麼五種動物通過寄生、共生或者巧取豪奪獲得了光合作用的能力。第一種動物是綠色水螅,水螅的個頭很小,只有幾毫米大小,本來它們是透明無色的,但有些水螅會和藻類共生,它們就會變成綠色水螅,從而獲得光合作用的能力。第二種動物是帆水母,帆水母的模樣非常有趣,它的頭頂有一個類似風帆一樣的身體組織,當海風吹來它們就會隨著海風四處飄蕩。
  • 它們是一群能夠進行「光合作用」的羊
    藻類海蛞蝓,一種可以進行光合作用的動物。藻類海蛞蝓,Costasiella kuroshimae,屬於海兔科。但它還有個別名,Leaf Sheep,直譯過來就是葉羊。它身長也只有5mm,不到一個指甲蓋大小,摸起來的觸感也軟綿綿的。在幼年時期,剛剛從卵裡孵化出來時,它們是個小透明,長得和父母並不像。
  • 盤點六種難得一見的動物,第二種居然可以像植物一樣進行光合作用
    是目前人類已知的猴類中體型最小的靈長類動物,它們因為呆萌的形象,深受人們的喜愛。而它們的日常也非常的無聊,除了睡覺就是在樹上發呆。它們的動作並不像其他猴子哪有機敏,但是它們的彈跳能力卻非常的強,它們不光會直線跳躍,就算在空中轉個彎,來個360度轉體也不在話下。1921年,最後一隻眼鏡猴被製成了標本送進博物館後,人們就再也沒見過它們,直到2008年,美國研究人員在印尼才再次發現它們!
  • 它是螞蟻養的「奶牛」,明明是動物卻能光合作用,被農民視為眼中釘
    既能從食物中獲得能量又可以通過光合作用產生養分的動物屈指可數,而蚜蟲就是其中之一。 這主要是因為,蚜蟲擁有孤雌繁殖的能力,也就是不依靠雄性也能產生後代,是名副其實的「女兒國」。
  • 又漲知識了,我們常吃的海藻類植物,是如何進行光合作用的?
    大家好,這裡是每天分享美食小知識的海錯坊,本文跟大家分享一下, 我們常吃的海藻類植物,在大海中是如何進行光合作用的。有幾米長的褐色葉片的海帶,有像小樹枝一樣的紅藻(紫菜就是其中的一種),有棕色的鹿角藻,還有外殼刻著精緻花紋的硅藻等等,看上去它們都不是綠色的,那又怎樣進行光合作用呢?實際上,海裡生長的植物也是有葉綠素的,只是含量相對陸生植物要少很多,一般生活在海面的海藻植物,葉綠素的含量要多一些,越是深海裡的植物,葉綠素的含量就越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