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陶盆養金魚是很適合金魚生長的,但畢竟盆體粗糙,只宜點綴庭院,不易放在臥室裡觀賞。而精緻典雅的瓷缸或瓷盆完全不同,瓷質如玉,放在紫檀架子上,盛一泓清水,飼養數尾金魚,置於室內,極具觀賞價值。
然而,瓷盆或瓷缸缺乏陶盆的透氣性,內壁非常光滑,不易著菌藻類,水質不像陶盆那樣容易控制,因此養金魚的瓷盆或瓷缸有其不同於陶盆之處。所以下面對瓷質魚缸為例,談談瓷缸養金魚的方法。
一、開缸養水
用清水徹底衝洗新缸。將自來水注入盆中。打開過濾器。瓷盆養金魚建議使用過濾器。有過濾輔助餵養的金魚更容易管理,水更容易維護。
過濾器可選擇頂濾、內濾或桶濾,頂濾和桶濾都會破壞缸體的整體美,故而不作推薦。
內濾的選擇應注意功率與缸體水量的匹配。此外,還需要選擇出水緩的內濾,使盆內的水體保持平靜。這樣,金魚就會感到舒服,觀賞的人也會有一個悠然的心鏡。
把自來水放在水盆裡晾曬兩天後,就可以選擇健康的金魚入缸,這就是所謂的開缸。也可以在同一時間(根據說明)向盆中添加適量的硝化細菌,並在此時進入養水階段。
注意選擇健康的金魚入盆,只有健康的金魚才能養好水,而不健康的金魚不僅不能發揮良好的養水作用,而且還會破壞水質。
所謂的養水,很多人都認為是把自來水放置或晾曬幾天就是養水。這種理解是錯誤的。所謂的養水是只金魚入盆,依賴水中的有益菌,逐步分解水中的有害物質,建立生物過濾系統。這個建立過程就是養水的過程。
注意,養好的水是清澈透亮的,這種清澈的水比自來水的清澈要油膩一些。在金魚進入盆後的第二天和第三天,盆內的水就會出現不同程度的奶白色,如果方法得當,大約七到十天,水就會養至清澈。
建議開缸選擇少量而健康的金魚,金魚越少,奶白色的程度就會越輕。此外,金魚應該正常投喂,但投量應該適度減少。下一步就是日常維護了。不同情況下的養護也應該有所不同。
二、日常換水
有過濾器而盆內不點綴奇石。優點是省事,水容易管理。缺點是不夠美觀。
當金魚的密度合適並適當餵養時,金魚遊動時會將缸底的排洩物帶入過濾器進水口,這樣每周只需更換一次水就行,春秋兩季每次換水不少於1/4且不超過1/3。當然,取決於水溫,夏天則可以換更多。
換水應避免整缸全換。注意:過濾器中的過濾棉不要清洗的泰國頻繁。當濾棉上布滿汙垢時再做清潔。清潔時請勿使用熱水,直接使用原缸水就行,無需消毒殺菌。
三、餌料投餵
投餵的原則要考慮兩點:一個是金魚兒的食量,另一個要考慮的是水體對排洩物的承載能力。
盆養金魚通常每天只餵一次,最多上下午各餵一次,因為瓷盆水體小,過濾有限,過多的排洩會導致水質不佳。
總之,每次都要根據金魚的大小、水體的大小以及是否有過濾進行定量,做到飼料清潔、投食定時、定量。
四、缸內造景
瓷盆中養魚不僅是滿足人們對養魚的興趣,也是滿足人們對觀賞的興趣。因此,在瓷盆中配上合理的草,石頭將創造出獨特的意境。
盆中可以搭配的草通常有:水榕草、鐵皇冠及蜈蚣草等,這些草皮實而好養護
草的布置應注意草的高度與水體的高度,草的數量與水體體積的協調。如果草太高或太多,會使觀賞者感到擁擠和壓抑,也會爭奪魚的生存空間。
因此,適當的點綴一些奇石和水草就可以了,否則會給日常維護帶來麻煩。即使盆內有過濾器,石塊下的縫隙仍會含有汙垢,所以兩三天要用吸管把藏在石縫中的糞便清理乾淨,並向盆內注入等量的水。
如果您是新手,建議起初裸缸,等積累了一定經驗,有了一定的水質把控能力,再來缸內造景。
五、還需注意以下幾點:
首先要注意魚的密度。密度過大不利於養水,也不利於觀賞。通常,缸口的直徑為60釐米左右,高為40釐米左右的魚缸。適合養約15釐米左右的金魚四尾。
其次,注意魚的大小與魚缸尺寸的比例。如果魚大水體小,就會很難養好,從觀賞的角度來看,它們也會感到不暢快。
最後,瓷質魚盆內色有白、黑、黃等顏色,配置瓷盆時儘量選擇與金魚色差較大的,這樣才能交相輝映,提高欣賞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