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系富凱IPO財經解讀公司第226期,本期關注重慶四方新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四方新材)
富凱IPO財經(ID:ipofinance)
作者 | 宋旭光
編輯 | 李浩楠
重慶四方新材股份有限公司的主營產品是商品混凝土,同時生產建築用砂石骨料,這也意味著該公司經營的景氣程度嚴重依賴於固定資產投資。
財務數據顯示,四方新材2017年和2018年的營業額同比增速還分別高達31.23%和56.43%,淨利潤同比增速更是高達24.57%和118.45%,業績成長性非常高;但是2019年上半年公司的營業額只有6.7億元,僅相當於2018年全年14.52億元的46.14%,這指向四方新材的主營業務規模已經開始萎縮。
四方新材曾在近日證監會發審會上被展緩表決,這在當前註冊制發行的大背景下,並不多見,這也從側面反映出,四方新材的問題不少、也不小。
向「歇業」公司採購上億元商品涉嫌重大造假
招股書披露, 「重慶市勇夢建材有限公司」是四方新材的主要供應商之一,招股書披露,四方新材在2018年和2019年上半年,向該供應商採購河砂、機制砂、碎石等,金額分別為1.36億元、5849.37萬元。但據《天眼查》顯示,「重慶市勇夢建材有限公司」在其申報的2018年年報中顯示,該公司處於歇業狀態。
一家歇業公司,是如何為四方新材提供上億元河砂的?這樣的財務數據,能是真實的?四方新材到底有沒有財務造假?
製圖:富凱IPO財經 來源:四方新材招股書
製圖:富凱IPO財經 來源:工商信息系統網站
部分大客戶資信狀況快速惡化?
財務數據顯示,四方新材在2019年上半年末的應收帳款為11.4億元,同期的營業收入金額也不過才6.7億元,而且部分欠款客戶的資信狀況出現了明顯下滑。典型者如2019上半年末第2大欠款客戶「重慶建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企查查》顯示這家公司在今年已經多次因未按時履行法律義務被法院強制執行。
與此類似的還有第3大欠款客戶「重慶萬泰建設(集團)有限公司」,以及第4大欠款客戶「重慶拓達建設(集團)有限公司」,也「不約而同」地在今年下半年因未按時履行法律義務被法院強制執行。
事實上,四方新材應收帳款金額之高,一直備受質疑。截止到2019年上半年末,該公司的應收帳款淨值高達11.84億元,與之相比四方新材的貨幣資金餘額僅為1.39億元,流動資產總量也不過才13.46億元。這樣的財務數據,背後蘊藏了多大的風險,自然不必多說。
製圖:富凱IPO財經 來源:四方新材招股書
非法開採河砂的實際受益人,竟能全身而退?
四方新材在招股書中描述的自身業務優勢,就包括「基於重慶市巴南區豐富的石灰巖礦產資源優勢」,但問題是,四方新材的「礦產資源優勢」得來的是否合法?
中國裁判文書網公示的判決書(【2018】渝0116刑初438號)顯示,在明知2015年7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期間重慶市江津區珞璜鎮龍鬚沱長江河段屬于禁採區,並在未取得長江河道採砂許可證的情況下,重慶市巴南區生源運輸有限公司董事長餘大剛非法抽採河砂,非法抽採的河砂共計8190.98噸,其中7381.15噸河砂被銷售至四方新材,另有809.83噸尚未銷售的河砂被當場查獲。
也即重慶市巴南區生源運輸有限公司董事長餘大剛違法抽採的河砂,絕大部分都銷售給了四方新材。在「重慶市巴南區生源運輸有限公司董事長餘大剛」違法行為被認定的同時,作為違法行為最主要受益方的四方新材,竟然未收到任何處罰,這合理嗎?是否有保護傘或者其它原因?
富凱IPO財經找到近期案例。
《經濟參考報》8月4日發表了《青海「隱形首富」:祁連山(600720,股吧)非法採煤獲利百億至今未停》一文,揭露了祁連山南麓腹地的青海省木裡煤田聚乎更礦區仍存在大規模、破壞性的煤礦露天非法開採問題。
報導引發輿論關注。隨後,青海省紀委監委根據省委統一部署安排,成立專項調查組赴木裡煤田開展調查工作。青海省紀委監委網站通報稱:柴達木循環經濟試驗區黨工委原委員、管委會原專職副主任兼原木裡煤田管理局局長李永平涉嫌嚴重違紀違法,目前正接受省紀委監委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
青海省8月9日下午召開的媒體報導木裡礦區非法開採調查情況第二場新聞發布會披露,青海省紀委監委研究決定,對負有監管責任的海西州委州政府、柴達木循環經濟試驗區黨工委、管委會和省自然資源廳、省生態環境廳等地區、部門涉嫌失職失責的相關領導幹部立案審查調查。按照幹部管理權限,對海西州有關監管部門和天峻縣委縣政府及有關部門涉嫌失職失責的問題,海西州紀委監委也同步啟動調查核實工作。其中,3名負有責任的領導幹部已被海西州委免職,接受組織調查。
免責聲明:[富凱ipo財經]原創文章,轉載必究。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如內容侵權請聯繫。
文章推薦
原創:銷售劣藥、屢遭處罰,這樣的藥易購是怎樣騙上市的?
原創:華騏環保銷售全靠向外掏錢,遭保薦機構國元證券(000728,股吧)「摘桃」
原創:吉大正元身披軍工概念,卻重銷售、輕研發
本文首發於微信公眾號:富凱IPO財經。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責任編輯:李佳佳 HN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