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6-26 14:2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智能製造、工業網際網路的大熱讓青島三足鳥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李佃鋒最近有點忙,從青島平度到省會濟南再到山西太谷,他馬不停蹄地出差。這和他前些年的感覺完全不一樣:「前幾年跟企業老闆一說智能製造,他們一頭霧水,但現在山東鑄鍛造企業前50強,至少有30家主動聯繫我,溝通交流智能工廠轉型升級需求。」
」
鑄鍛造是裝備製造業的基礎,
在工業網際網路賦能下,
這個有著上千年古老歷史的行業
正在煥發出新春,
從「苦、髒、熱、累、險」向智能化數位化的
鑄鍛智能工廠蛻變。
智能鑄鍛是大勢所趨
業內對智能製造、工業網際網路的理解還存在一定差異。在李佃鋒看來,工業網際網路簡而言之就是把智能工廠的集成數據放到雲端,藉助5G、人工智慧及大數據技術實現工廠物與物、人與人、人和物互聯互通,賦能工廠向自動化、信息化、數位化、網絡化、智能化轉型升級。
「相比傳統IT企業,我們優勢在於對鑄鍛造傳統製造業的了解,能及時準確找到行業痛點和問題。」李佃鋒介紹,剛來三足鳥科技的開發人員不是上來就能敲代碼,而是被拉到不同工藝的鑄鍛造廠,深入了解各個工序,如砂鑄的造型、制芯、熔煉、澆注、拋光、打磨等工藝。
儘管成立才短短三年,三足鳥科技卻依靠這樣接地氣的人才培養模式,同時加強與國外知名專家團隊合作,在智能工廠整體解決方案基礎上,打造出國內冶金鑄鍛行業首家工業網際網路平臺鑄鍛雲。目前,三足鳥科技已為幾十家鑄鍛造及衝壓加工廠進行方案設計、培訓指導及後期維護,並導入到鑄鍛雲平臺上,後期平臺目標導入全國數十萬家企業。
從全國行業發展來看,鑄鍛大省山東的產業規模約佔全國20%,但山東鑄鍛造行業發展總體水平不高,研發設計能力不強、中低端產品過剩、工藝與設備相對落後、高耗能高汙染低效益現象突出。此外,噪音轟鳴、「傻大黑粗」的傳統鑄鍛造車間已經越來越難吸引年輕人就業。
目前,三足鳥科技憑藉自主研發能力,聯合省內頭部企業HOWNSEA集團,打造山東第一家智能鑄造標杆工廠,該集團七個子公司實現「雲+網+廠」智能製造模式。疫情期間,通過工業網際網路平臺,集團管理者實時管控生產、採購、財務、發貨數據,管理更加集中,協同效率更高,尤其是設備故障率降低69%,生產效率提升32%,庫存降低56%,準時交貨率提高76%,生產周期縮短43%……
低成本擁抱工業網際網路
對眾多中小企業而言,上雲擁抱工業網際網路成為最有效的數位化轉型方式。
在山西太谷,全縣擁有瑪鋼鑄造企業110多家,整體信息化數位化智能化水平不高,三足鳥科技正在聯合當地兩家龍頭企業做示範工廠。「中小企業數位化轉型最缺的就是人才和資金。如果上了工業網際網路,這110家中小企業形成的產業群可以低成本共享數位化解決方案。」李佃鋒表示。
除了維護方便,工業網際網路的價值更在於挖掘生產、供應鏈、庫存等數據價值,實現鑄造過程的實時管控和信息追溯,從而實現效率提升、生產力提升、成本下降、利潤增長。
以庫存管理為例,一家大型鑄造廠一年採購的主輔料價值可達十幾億元,有的買早了佔用很大資金成本,有的排產之後又發現缺料。而通過智能工廠及工業網際網路,用技術手段分析預判,在缺料前就會提前「亮紅燈」,可以做到「零庫存」生產。
來源:青島日報/青島觀/青報網
原標題:《「雲上」鑄鍛造!青島三足鳥科技打造國內冶金鑄鍛加工行業首家工業網際網路平臺》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