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讀王君老師的詩歌整合課,起初感受到的是「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的靈光誘惑,漸讀漸進,眼前呈現「豁然開朗」的深廣境界。讀罷整個課堂實錄,不覺掩卷感嘆:王君老師的整合教學,大眼光,大智慧,大氣魄,創設出語文教學的大美之境。
她率性又帶點調皮,敢於在全國的課堂教學大會上以別樣的開頭當場賦詩一首,點評教育老前輩的課堂教學「老了真好,可以不用再裝了......」
她真誠而又不失天真,敢於在就餐時第一次見到教育名家錢夢龍時,硬拉著拍照合影當場拜師,並發文《錢老,是我的師傅啦》告知天下......
她踐行和倡導著名為「青春語文」「青春教育」的教學理念,帶領著一批優秀的語文名師成立工作室並出版專著18部,獲得首屆國家級教學成果,多次獲得全國課堂教學大賽一等獎......
她身上披著諸多的榮譽和頭銜:語文特級教師、首屆全國中語十大學術領軍人物。全國著名班主任,全國初中語文名師工作室發展聯盟理事長、兼職碩士生導師......
01初識王君老師
這樣的一位年輕而有名的王君教師,我在參加全國第三屆詩詞教學大會上,有幸初識。在課堂上,她展現了「大美」的群詩教學,展現了「青春語文」的活力和激情。她把七年級上冊的《詩詞五首》(曹操《觀滄海》、王灣《次北固山下、白居易《錢塘湖春行》、辛棄疾《西江月》、馬致遠《天淨沙·秋思》)這些互不相連的詩詞揉成了一個整體,基於個人智慧,切入精準,巧析深探。她讓零散的語文知識更成序列,讓零敲碎打式的語文教學更具有整合性。在她的課堂,你會驚訝,原來語文可以這樣講,原來語文課竟然這般的令人沉醉和美好。
02課堂現場採擷
王君老師的詩歌整合課,最妙的是議題的選擇和確立,她從兩個維度來研讀文本:一是以讀者身份,體驗學生閱讀的真實狀態,揣摩學生自主閱讀的深度,立足學情設計教學;二是以教師的身份進行專業化閱讀,發現多個文本之間的關聯點、融合點,形成整體性、靈動性的教學設計。整節課王老師設置了兩大板塊,每個板塊分別以一個主問題引領學生思維,給學生以充分閱讀文本和自主學習交流的時間,引導學生品析美。
讓我們來欣賞第一個板塊的片段:
老師先帶領學生從最簡單的元曲學起,巧妙地切入,讓學生仔細觀察課文的插圖,拋出問題,「你覺得這幅插圖畫的好嗎?」學生興致甚濃,踴躍地表達著自己獨到的見解,在學生們的討論中,老師把學生帶入到了「小美」和「大美」這兩種中國古代審美的境界。然後從這另個角度來議一議這幾首詩。
師:好,現在請大家交流一下自己的感受。先從整體上談談。
生:我覺得這四首詩歌和《秋思》一樣,寫的都不是國家大事歷史風雲,寫的都是比較私人化的生活和感受。曹操是剛剛統北方,在歸途中經過碣石山的時候寫下這首詩,抒發的是英雄的抱負吧。王灣寫的其實也是一種遊子情懷,白居易是春遊之後讚美西湖的春天,辛棄疾寫的是一次鄉村之遊。
師:說得好,從寫作題材來看,和《秋思》一樣,這四首詩都和國家民族沒有直接關係。寫的都是個人的私生活,表達的是個人的「私感情」。請四個同學分別用句比較凝練的話來表達你對詩人情感情緒的理解。比如馬致遠孤苦伶仃,夢落天涯......
生:曹操一腔抱負,壯志凌雲。
生:王灣思念家鄉,感懷時光匆匆。
生:白居易沉醉春色,樂不思返。
生:辛棄疾為豐收喝彩,情趣盎然。
師:哦,看來這些私人化的情感還是很不一樣的,能各自用一個詞來既括嗎?比如馬致遠是愁。
生:曹操是「壯」。
生:王灣是「憂」。
生:白居易是「喜」。
生:辛棄疾也是「喜」。
生:辛棄疾用「驚喜」的「驚」比較好,從「路轉溪頭忽見」嘛。
師:這就對了。看來同學們是很聰明的,藉助注釋和參考資料,基本能弄懂詩意詩情。那現在咱們回到主題上來,私人化的情感能用「大美」的方式來表達嗎?哪首最好說?
生:《觀滄海》是最典型的私人情感大畫面,這首詩歌表現得很突出。你看,「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著出其裡」,好大的氣派。
......
這樣的精彩片段,在課堂上隨處可見,引導學生在字裡行間感悟詩人的「小美」與「大美」,聚焦一個點深挖下去,這樣點點相連,讓語文教學呈現出深邃寬廣的境界,也創造了大開大合的大美之境。
03同行高度評價
看一看幾位老師對王君的群文教學課例的評價,見一葉而知森林----
射陽縣初級中學周忠玉:王君的群文教學,擴大了課堂的教學容量,在師生共同構建的課堂閱讀場中,既宏闊了學生的視野,又讓課堂有厚度,有寬度,有深度,實現了青春語文從「小我」到「大我」,從「我」到「我們」」的精神追求。
許昌市襄城縣斌英中學孫秋備:品讀王君老師的詩歌整合課,起初感受到的是「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的靈光誘惑,漸讀漸進,眼前呈現「豁然開朗」的深廣境界。讀罷整個課堂實錄,不覺掩卷感嘆:王君老師的整合教學,大眼光,大智慧,大氣魄,創設出語文教學的大美之境。
陝西省城固縣城關中學房衛華:王君老師不炫技法,不煽情,而像一條靈動的溪水時而飛花濺玉,時而靜水流深。這份靈動表現在「用教材教」,通過小群文閱讀的形式,上下勾連,抵達語文的內核和生活的本源。她具有無窮的創造力和高遠的創新追求,她總能給我們帶來驚喜的好課。
群文互溶、互相聯結的閱讀場
王君老師的「群文」教學,由單文本走向了多文本,內容由閱讀的點延展為閱讀的線、面和立體空間,在一個個「閱讀場」中,從讀懂一篇走向讀通一類。無論是常規的語文教學內容,如古詩文、現代文、整本書,還是影視劇、名著等生活元素與語文的聯結,都會她的巧妙設計,以多元、生動的文本營構出靈氣飛揚、靈韻氤氳的閱讀空間,讓孩子們和任何的聽課者都會來一場心靈之旅,由語言而及人生,由眼前的苟且而及詩意的遠方。
初識王君,就被她的才學深深吸引,源於對教育的熱愛,更源於王君老師給語文教學帶來的青春與活力,生命與激情,讓我們看到了語文也會這般的沉醉而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