辦事要認真要積極要忠心耿耿|論語之重新解釋

2021-01-08 儒家思想改革新探

10.2

君召使擯,色勃如也,足躩如也。揖所與立,左右手,衣前後,襜如也。趨進,翼如也。賓退,必復命曰:「賓不顧矣。」

【筆者注】本章講的是孔子被任命接待外賓時的行為與神態。國君命令孔子去接待外賓,孔子接到命令後怎麼樣呢?色勃如也,足躩(音覺)如也。按照現代的理解,就是來勁頭了,像打了雞血一樣,非常興奮,走起路來腳步輕盈快捷。李澤厚先生譯為「面色馬上變得莊重」,不合適。一是與「勃」字的意思不匹配。勃,精神旺盛、精力充沛之意。二是與後文的「走路快速」不匹配。面色莊重的同時,應該走路矯健或穩健,而不是快速。

後面幾句,也是孔子接到命令後的表現。先是向站在自己身旁的同僚作揖行禮,左右手拱在前面,身體快速地一俯一仰。衣服隨著身體的動作,一會兒前一會兒後,就像穿著裙子一樣。這算是打個招呼,告訴同僚,自己要去辦差了。接著,快步如飛,去接待外賓。由於走的快,衣服隨風飄起來,好像鳥兒展翅飛翔一樣。這幾個動作生動地刻畫出孔子接到命令後不敢怠慢雷厲風行的神態。

從孔子的前後表現,我們可以得出一些有益的啟發。一是人們應該如何做官,特別是高官。一般而言,人能做到高官,已經不容易了,可以享受一下做官的風光了。在下級面前,可以擺擺架子,抖抖威風。但是,不要陶醉於其中不能自拔。千萬不要忘了,你的後面還有更大的官,還有你的上級。在你的領導面前,你仍然是一個下屬。你要收起你的官架子,樂此不疲地跑前跑後,為領導辦事。只有在你的下屬面前,你才是領導。孔子當時的職位已經不低了,但在國君面前仍舊是個小當差的。接到國君的命令後,孔子誠惶誠恐,一溜小跑地去辦差。這就是當官的另一面。二是人們應該如何為國君做事。孔子以身示範,告訴我們兩條原則。第一,為國君辦事要認真,要態度積極,不能敷衍應付;第二,為國君辦事要無私,要忠心耿耿,不能有私心。

【筆者譯】國君命令孔子去接待外賓。孔子接到命令後來了精神,像打了雞血一樣,非常興奮,走起路來腳步輕盈快捷。回到自己的位置,向站在自己身旁的同僚作揖行禮,左右手拱在前面,身體快速地一俯一仰。衣服隨著身體的動作,一會兒前一會兒後,就像穿著裙子一樣。接著,快步如飛,去接待外賓。由於走的快,衣服隨風飄起來,好像鳥兒展翅飛翔一樣。接待完外賓,送賓客走後,孔子一定回來復命,向國君報告說:「客人已經離開遠去了。」

附:【李澤厚譯】國君命他迎接外賓,面色馬上變得莊重,起步快速。向站著的人們作揖行禮,或左或右,他的衣服前後飄動,都很整齊。很快地行走,像鳥展開翅膀一樣。賓客走後,一定回來報告說:「客人已經不回頭了。」

相關焦點

  • 楊逢彬答澎友:我為何要重新注《論語》
    為了解釋「揖讓而升下而飲」的第二個「而」字,楊逢彬搜遍《左傳》《論語》《國語》《孟子》中5736個「而」字,書中收錄了考證《論語》疑難詞句的論文162篇。他說,注釋《論語》一定要做窮盡性的研究。如何正確注釋《論語》?如何依託現代語言學的方法考釋古籍?古漢語中有哪些容易被誤解的疑難詞句?以下是楊逢彬教授做客「澎湃問吧」與澎友的精彩互動集錦。
  • 讀懂這些成語,就理解了《論語》
    20.當仁不讓 解釋:原指以仁為任,無所謙讓。後指遇到應該做的事就積極主動去做,不推讓。 出處:《論語·衛靈公》:「當仁不讓於師。」 33.各不相謀 解釋:謀:商量,計義。 各自按照自己的意思辦事,不互相商量。 出處:《論語·衛靈公》:「道不同,不相為謀。」
  • 孔子《論語》大全:10個風度翩翩的男寶名字,可鹽可甜,可奶可仙
    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費乎?擇可勞而勞之,又誰怨?欲仁而得仁,又焉貪?君子無眾寡,無大小,無敢慢,斯不亦泰而不驕乎?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視,儼然人望而畏之,斯不亦威而不猛乎?子張說:「怎樣叫要給百姓以恩惠而自己卻無所耗費呢?」孔子說:「讓百姓們去做對他們有利的事,這不就是對百姓有利而不掏自己的腰包嘛!選擇可以讓百姓勞作的時間和事情讓百姓去做。這又有誰會怨恨呢?
  • 一部《論語》竟然藏有60個成語典故
    後指遇到應該做的事就積極主動去做,不推讓。【出自】:《論語·衛靈公》:「子曰:『當仁,不讓於師。』」各自按照自己的意思辦事,不互相商量。【出自】:《論語·衛靈公》:「子曰:『道不同,不相為謀。』」要做好工作,先要使工具鋒利。比喻要做好一件事,準備工作非常重要。 【出自】:《論語·魏靈公》:「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賢者,友其士之仁者。」
  • 【國學】記住這110個成語,你就讀懂了《論語》!
    後指遇到應該做的事就積極主動去做,不推讓。  出處:《論語·衛靈公》:「當仁不讓於師。」  21、道不同,不相為謀  解釋:走著不同道路的人,就不能在一起謀劃。比喻意見或志趣不同的人就無法共事。  出處:《論語·衛靈公》:「道不同,不相為謀。」
  • 《論語》中的100個成語典故,完整釋義,感悟智慧
    後指遇到應該做的事就積極主動去做,不推讓。 出處:《論語·衛靈公》「當仁,不讓於師。」 21.道不同,不相為謀 解釋:走著不同道路的人,就不能在一起謀劃。比喻意見或志趣不同的人就無法共事。 出處:《論語·衛靈公》「道不同,不相為謀。」
  • 論語起名大全:婉約可人的女寶名字,美醉了
    自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之後,《論語》被尊為「五經之輨轄,六藝之喉衿」。南宋時朱熹將《大學》《中庸》《論語》《孟子》合為「四書」。解釋:可提取「容」取名,寓意著從容不迫,身體力行,吉祥如意等意思。2. 雅然出自《論語》:吾自衛反魯,然後樂正,雅頌,各得其所。
  • 大國之道?5個老百姓翻譯《論語》1.4-1.5
    一、《論語》1.4-1.5節原文:1.4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1.5 子曰:「道千乘之國,敬事而信,節用而愛人,使民以時。」朋友之交二、《論語》1.4節讀經群各家長的翻譯,原文如下:1.4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 孔子《論語》大全:20個天姿絕色的女寶名字,你最喜歡哪一個?
    《論語》以記言為主,「論」是論纂的意思,「語」是話語,經典語句,箴言,「論語」即是論纂(先師孔子的)語言。《論語》一書比較忠實地記述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也比較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今本《論語》共二十篇。
  • 《論語》名句全集:面若桃花的女孩名字,一眼就讓你心動
    解釋:致美用於女孩名就有兩層含義,其一是希望女孩子外表美麗動人,其二是寓意心靈之美。2. 壬斐出自《論語》:「斐然成章」。解釋:斐,斐然、才能、俊才、良才意指妙筆生花、名列前茅、出類拔萃。仁美出自《論語》:「子曰:裡仁為美。擇不處仁,焉得知?」釋義:孔子說:「跟有仁德的人住在一起,才是好的。如果你選擇的住處不是跟有仁德的人在一起,怎麼能說你是明智的呢?」解釋:仁和美兩個字都是寓意十分不錯的字。仁代表著仁慈,仁愛。
  • 徐州碩德重型機械解讀論語:不要懲口舌之能
    每日論語解讀:或曰:「雍也仁而不佞。」子曰:「焉用佞?御人以口給,屢憎於人。不知其仁,焉用佞?」這句論語教育我們不要逞口舌之能。結合商業解讀,我們在工作中面對下屬,除了有自己獨立的決斷能力,敢於做決策的同時,也要善於聽取別人的意見和建議,不要隨便搞一言堂,覺得下面的人都不如您。因為能夠看清別人身上優缺點的人很多,但能夠看清自己的人實在太少了。人人都有自己的盲區,下屬的意見尤其是中層以上管理幹部的意見一定要仔細考量,認真周密的判斷,聽不進別人意見的人與話多的人,都不可能是笑到最後的人。
  • 男寶取名:論語大富大貴的小男孩名字,一旦愛上,餘生便不棄
    「達」有兼濟天下之志,也有獨善其身之美。寓意孩子將心比己,推己及人的美好品德。也從另一個角度看到孩子心胸開闊,豁達大度的積極健康的處事心態。2. 賢億出自《論語》:不逆詐,不億不信,抑亦先覺者,是賢乎。
  • 老人臨終時的「胡言亂語」,兒女要不要聽?專家:必須認真聽
    人之將死,其言也善。——《論語·泰伯》 關於人性,中國自古便有兩種觀點,一種是孔子的人性善,他認為人在最開始的時候都是善良的,只不過後來隨著他接觸到的人和事越來越多,他的心性發生了改變。 而荀子則支持人性惡。
  • 論語求義|《論語》中孔子的「君子固窮,小人窮斯濫矣」怎樣解釋
    《論語》中孔子說: 「君子固窮,小人窮斯濫矣」這句話的難點在「固、窮、濫」三個字上,下面我們將從這三個字的本義入手來解釋這句話。「固,造字本義:動詞,給盾甲綑紮或加層,使之牢不可破」——《象形字典》「窮,造字本義:身居洞穴,身體被迫彎屈、不自由」 ——《象形字典》「窮,極也」——《說文解字》「濫、造字本義:比喻溪谷中山洪暴漲」 ——《象形字典》「濫,泛也(洪水漫延)」——《說文解字》「窮」是達到自身的極限、遭遇困境。「固」是加固。
  • 使民以時;行有餘力,則以學文:「《論語》新言」「學而篇」之三
    使民以時;行有餘力,則以學文:「《論語》新言」「學而篇」之三,蘿蔔/攝影  子曰:「道千乘之國,敬事而信,節用而愛人,使民以時。」「道」更多的意味,也許是「門道」,「治理之道」等意。本節應該就是孔子談治國之道,治理的方法。  「乘」,有說八百戶人家供養一乘車打仗或公用,也有說八十家。不論八十還是八百,再乘以一千,都是不小的數目,所以千乘之國,在戰國時代,也是不小的「國家」了。  孔子說:治理一個國家,要引導人民做事恭敬認真,對各種國家的事務篤信不疑。
  • 曲阜市「背論語遊三孔」活動走進北大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9月21日的北京大學27號樓下,儼然是現代版的孔子門徒誦讀會,《論語》經典名句此起彼伏。當日,孔子故裡——曲阜市組織開展的「背論語遊三孔」活動走進北大,不少燕園學子慕名而來,用實際行動支持振興國學的新舉措。  排隊背誦人數多  「背論語遊三孔」活動於今年「五一」起試運行。
  • 人生在世要學會說話的藝術,辦事的能力,做人的境界
    有一本書裡這樣寫到:人生在世,無論處哪個階段,都離不開說話,辦事,做人。誠然,並不是所有的人都能把話說好,把事辦好,把人做好。但是每個人都可以通過後天學習來獲得理論上的正確認識和行為上的靈活方法。我們要學習和掌握能言善道,精明處事,完美做人的本領。就必須知道會說話是一種藝術,會辦事是一種能力,會做人是一種境界。
  • 孔子論語全集:帝王霸氣的男孩名字,個個都恰似狂放不羈美少年
    「致誠」選自大學,意思是要想使自己的意念真誠,先要使自己獲得知識,而後一句便是格物致知,探究事物的原理,從中獲得智慧。3. 慎行出自《論語》:「慎行其餘,則寡悔」。才先出自《論語》:先有司,赦小過,舉賢才。「才」表示有才能,有本領的人。「先」有先進,卓越之義,取名「才先」寓意孩子處事能力強、本領卓越。5. 彬仁出自《論語·雍也》:「文質彬彬」。
  • 讀四書·論語丨子曰:「君子欲訥於言而敏於行。」
    摘自:《論語·裡仁第四·第二十四章》 原文:子曰:「君子欲訥於言而敏於行。」 朱子解讀:行,去聲。謝氏曰:「放言易,故欲訥;力行難,故欲敏。」
  • 女孩取名:論語清秀大方的女寶名字,真的是好聽又好記
    《論語》涉及到多方面的內容,從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之後,《論語》被尊為「五經之輨轄,六藝之喉衿」。《論語》是研究孔子以及儒家思想,特別是先秦儒家思想的一手資料。選擇《論語》中符合男孩性別特徵的字取名在從《論語》中選擇霸氣的單字時,還一定要注意所選的字是否符合男性的性別特徵,這也是最基本的要求了。而且,在選擇這樣的單字之後,與其它字搭配時既要彰顯男孩霸氣的個性,還要注意新穎個性,這樣才能讓名字更符合男孩氣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