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坐冥想5分鐘,等於床上睡覺1小時!

2021-01-10 身體自我修復研究者

作者:(美)裡克漢森,(美)理察蒙迪恩

仰望頭頂的星空,你就體驗過冥想了!

如果你想獲得更多的幸福快樂、內在力量、智慧思想和內心安寧,當然應該向那些冥想修行者取經。

近來,人們對冥想這種方式也愈發關注。幾千年來,傳統的冥想方法幫助人們深入大腦深處,讓大腦寧靜深沉,足以聽清楚默默低語,並以精細的方法對大腦加以優化。

如果你想掌握某種技巧,通常最好的辦法就是向那些已經掌握了這種技巧的人學習,這就好比你想燒一手好菜,就應該向頂尖廚師討教廚藝一樣。因此,如果你想獲得更多的幸福快樂、內在力量、智慧思想和內心安寧,當然應該向那些冥想修行者取經。這裡的冥想修行者,就是指那些虔誠信徒和修道和尚。

雖然「冥想」這個詞聽起來很深奧,但是只要你祈禱過,或者懷著好奇的心情仰望過星空,那你就已經體驗過冥想了。世界上有很多的冥想形式,其中大部分都和宗教派別有關,包括基督教、猶太教、伊斯蘭教、印度教和佛教。當然,其中和科學體系最接近的是佛教。

這些重大的發現和經驗可以幫助你切實優化你的大腦。你可以運用這種能力減輕痛苦,減緩各類生理功能紊亂,增強你的幸福感。這其實就是佛教修行中所說的「覺醒之路」的核心,沒有什麼書能讓你讀完之後就直接成佛,但是如果能讓你對佛陀的大腦和意識有更深入的理解,藉助佛陀在這條「覺醒之路」上留下的種種經驗和教訓,你就可以充分發掘自己大腦的潛能,充滿快樂和關懷,具備更敏銳的洞察力。

冥想,就是大腦的覺醒

對於那些每天24小時、一周7天被工作折磨得根本沒時間進行精神鍛鍊的上班族來說,更需要學會冥想,讓大腦覺醒起來。

究竟是什麼導致了誕生整個宇宙的大爆炸?如何才能協調量子力學和廣義相對論,從而產生一個大統一理論?大腦和意識,尤其是自我意識,究竟是什麼關係?最後這個問題之所以可以和其他兩個問題相提並論,是因為它們三個一樣難以回答。這已經成為當今世界的幾大科學謎團。

人類的大腦是在孩童時期發育成熟的,意識也是如此;如果大腦受傷,那麼意識也會因此而受損。大腦在化學成分上的微小變化都會引起人類情緒、注意力以及記憶力的變化。越來越多的研究顯示,意識是牢固依存於大腦的。

當然,目前還沒有任何人知道大腦是怎樣被意識塑造的。在這裡,你不需要腦電圖,也不需要神經科學博士學位,只要直接觀察、體驗你自己和這個世界,你就會變得更加快樂、更加友善、更加健康。當然,如果能理解究竟大腦是怎樣受到影響的,肯定會更有幫助。特別是對於那些根本沒時間進行有意識的精神鍛鍊的上班族,每天24小時、一周7天被工作折磨著,更需要學會冥想,需要優化大腦,讓大腦覺醒起來。

佛在冥想前,一樣有痛苦

我們人類的大腦極度發達,它提供了肥沃的土壤讓這些痛苦長成參天大樹。利用冥想優化大腦,就可以鋸斷痛苦之樹。

儘管生活中有很多愉快和喜悅,但同時也有很多不適和悲傷——這些不幸其實都是由基因,或者說是動物(包括人類自己)進化產生的三種不同求生策略所決定的。儘管單純從求生的角度來看,這些策略的確有效,但它們也帶來了痛苦。

簡單來說,這些策略就是要保證,當動物(或者人)遇到麻煩、感覺不舒服或者極端痛苦的時候,神經系統會立即發出警報信號,讓動物(或者人)遠離麻煩。但是由於求生策略本身存在著內在矛盾,所以在實施下述三種策略時,麻煩還是會伴隨我們。

切斷聯繫,在自己和外界環境之間建立一個邊界;

試圖阻止正在發生的改變,以便在小範圍內保持內在系統的穩定;

趨利避害,接近機會,擺脫威脅。

大多數動物的神經系統都沒人類發達,不會讓這些策略產生的警報演變成巨大的悲痛。人類會為未來而擔憂,為過去而悔恨,為當下的所作所為而自責。當無法得到想要的,就會失落;當失去鍾愛的,就會失望。會因為那些帶給我們痛苦的事物而飽受折磨;面對痛苦,我們心煩意亂;面對死亡,我們憂憤交加,一天天地在憂愁中醒來。這些被我們的不愉快和不滿所圍繞的痛苦,實際上是由我們的大腦營造出來的。注意,是被營造出來的,而不是本來就有的。

因為它們是被營造出來的,所以有希望被解決。之所以這麼說,是因為既然大腦是這些痛苦的根源,那麼毫無疑問,也可以通過大腦來解決。

相關焦點

  • 靜坐冥想,是自己的事,5分鐘或一須臾都是自己的道
    每個人對靜坐冥想的態度都是不一樣的。有的充滿了好奇,有的收穫了益處,有的滿腹的懷疑、甚至是鄙視,有的不斷地證偽、科學研究實驗證明。靜坐冥想5-10分鐘,可以有些什麼好處呢?美國伊利諾斯大學的科學家們對40名學生進行靜坐生理實驗觀察表明:只要靜坐5至10分鐘,人的大腦耗氧量就會降低17%,而這個數值相當於深睡7個小時後的變化,同時發現受試者血液中被稱為「疲勞素」的乳酸濃度,也在不同程度上有所下降。5-10分鐘,零碎的時間,充分地利用起來卻可以快速體驗靜坐冥想,瞭然「冥想的初相」。
  • 靜坐10分鐘勝過跑步兩小時,40歲後就要學起來了
    02 靜坐可以帶來5個好處1、放鬆肌肉靜坐之時,全身肌肉必須放鬆,這樣可以降低肌肉的緊張程度,減少血清乳酸量的分泌。2、緩解焦慮有人得出結論,每天靜坐20分鐘,堅持一周後,焦慮、低落等負面情緒會減少出現。原因是靜心坐下來時,全身的細胞都會跟著放鬆,尤其大腦不再那麼緊繃,精神問題也慢慢開始消除。
  • 練瑜伽,靜坐冥想用什麼「口令引導詞」?
    最近,有很多新伽人老師諮詢,在靜坐時候,該說什麼引導詞,其實瑜伽的最高境界,是不需要任何音樂以及引導詞的。不過,瑜伽初學者在剛開始覺知力比較差,無法自我控制進入狀態的時候,音樂以及引導詞可以用來很好的輔助。
  • 為什麼靜坐冥想在西方那麼火?你也可以將它納入你的人生工具箱中
    學術界也有上千篇研究,支持主流靜坐人士對於冥想益處的主張。冥想帶來的好處找回內心平靜:減輕壓力、焦慮,降低血壓透過呼吸冥想的練習,人們可以間接幹預我們遇到刺激時的動物本能性「戰鬥或逃跑」,改變且重整自己受到壓力時的臨場反應。
  • 清靜經.修行密鑰.靜坐冥想
    心清淨諸雜念、煩勞、貪念、執著、虛妄就會自然屏息或消散,那本覺自然也就清淨「無垢、無雜、無染、無欲」,覺也就自然回歸(定覺、圓覺、覺覺)無上正等正覺的大道。靜坐冥想:修行方法廣大,以修禪為最佳,但修禪說簡單不過當下,說複雜真是迷了不知多少痴心人。
  • 靜坐能帶給我們很多
    如果說靜坐能帶給我們情緒和身體方面的改善,那這僅僅是副產品。下面有三個關於靜坐冥想的特別實驗——【實驗1】目 的:冥想如何影響應試能力?實驗人:美國加州大學聖塔芭芭拉分校方 法:一些大學生被要求先參加一次GRE(美國研究生院及商學院入學考試)。
  • 好的生活從冥想開始,那麼如何冥想呢
    分為專注冥想和專念冥想兩類:專注冥想時人們把注意力集中在呼吸和調節呼吸上,採取某些身體姿勢(如瑜伽姿勢),使外部刺激減至最小,產生特定的心理表象,或什麼都不想;專念冥想時人們讓思想和回憶自由地穿行,而心理不對其做出反應。」,並談到「冥想對大腦本身有積極的作用。……,MRI掃描結果發現,冥想組參與者的聽覺皮層、感覺運動皮層更厚。」「研究者認為,冥想有助於減緩神經元的自然損失。
  • 100本書,200個訓練音頻,30天冥想體驗,開啟正念生活的正確姿勢
    《內觀基礎》.pdf5.《當下的力量》.pdf6.《當下的覺醒》.pdf7.《生命的重建·冥想篇》.pdf8.《擁抱你的內在小孩》.pdf9.《改善情緒的正念療法》.pdf10.《冥想5分鐘等於熟睡一小時》.pdf11.《正念之道:每天解脫一點點》.pdf12.
  • 億萬富豪、橋水基金創始人:我經常靜坐冥想,進入空無的世界
    無意中看到一個關於橋水基金創始人達利歐聊潛意識和靜坐冥想的視頻。這段視頻是造就的創始人湯維維採訪達利歐的。視頻一開始,湯維維問達利歐:「您曾說每天要做20分鐘的靜坐冥想,為什麼您認為這種鍛鍊非常重要?」看到這裡,直覺告訴我,達利歐的回答應該是與打通潛意識有關。
  • 「冥想」與身心健康
    可想而知,代謝緩慢的身體一定積存了許多毒物與廢物,而冥想所要求的深呼吸則可打開被禁錮的橫膈膜,加快毒物與廢物的代謝,這不僅是一次有效的心靈排毒,對瘦身、舒緩並喚醒肌膚也大有益處。三、「冥想」的功效每天花10~40分鐘靜坐,把注意力集中到一次呼吸、一個詞語或一個形象上,你便可訓練自己不對過去和未來胡思亂想,而是將注意力集中在當前的時刻,通過完全接受現實而超越它。
  • 道德經第10章教我們修身之法靜坐冥想
    (冥想時)清楚妄見,能沒有雜念嗎?  道德經第十章,從修身和修德兩方面來講。我們知道儒道釋都講修身,而道德經這一章涉及到了修身之道。修身最常用的方式是什麼?就是蓮花坐!儒家王陽明曾國藩叫靜坐,道家叫打坐,佛家叫坐禪,瑜伽叫冥想。我們去看看佛像就會發現所有佛像都是一個坐姿,手放的位置都是一樣,不要小看這個姿勢,這是儒道釋共同的修行手段。
  • 靜坐冥想,虛極靜篤,要蓄積足夠的能量才能去「爭」
    輕輕地閉上眼,緩慢、深透的呼吸,仿佛一下到了另外的時空,自己靜坐在這裡蘊養,……靜,在《說文解字》中是「自審內省」,與靜坐冥想很契合。在夜晚,反觀自照,修復身心能量。靜下來,身體不再消耗外洩,氣血調和,心神安寧,這就是最好的自然療養了。虛極靜篤。在靜坐冥想中可以很好地體驗到,虛極中那股靜篤之力,強大的能量。
  • 美國人扔掉手機去靜坐
    我們都知道現在的科技發展也是越來越快了,相信很多人在生活中都是習慣性的,每天都在玩手機,而且有的人真的是無時無刻不在玩手機,就在吃飯的時候睡覺的時候都在玩手機,可是經常玩手機肯定會導致我們的眼睛出現問題,甚至可能會造成自己變得越來越笨的,那麼就應該儘快的去扔掉手機去靜坐才行。
  • 正念冥想:一種讓你變得更有智慧,更加幸福的簡單方法
    我們每個人的潛意識是一個巨大的庫存,通過冥想可以打開潛意識之門,為我們創造強大的內心力量。通過靜坐冥想,可以安撫我們的思緒,釋放過去的傷痛,幫助我們活在當下,享受當下的快樂,升華我們的思想,由內而外撫慰我們的心靈。1冥想是什麼?冥想在英文裡是指禪修的意思,它是一種古老的修行方式。
  • 冥想學科:社會冥想學,冥想與社會的秩序實驗
    案例一:祈禱和平的冥想實驗(摘引自:無量之網)在一個祈禱和平的實驗中,其研究結果清楚地顯示:一段時間內,當參與祈禱的各種冥想者每天進行祈禱後,冥想者們所在的區域內,各種交通事故,醫院急診,犯罪率,打架鬥毆等發生的頻率從數據統計上顯示,有明顯的降低。當實驗終止之後,那些暴力事件又捲土重來,甚至嚴重程度更甚於實驗前。
  • 如何開始你的瑜伽冥想?(給初學者的10個建議)
    冥想可以在消除壓力的同時帶來內心的平靜。年輕人普遍生活在壓力中,消除這些壓力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是冥想。練習冥想遵循恰當的方法很重要。冥想最簡單的方法是有意識地關注呼吸模式,放空大腦,保持平靜。1、了解冥想的目的冥想並沒有特定的目的。
  • 靜坐冥想,為什麼腿腳發麻?感覺頭頂有氣在冒,是不是頂輪開了?
    靜坐冥想時,腿腳發麻、疼痛是什麼原因呢?時冷時熱,是不是「著魔」了?感覺到頭頂有氣在冒,是不是頂輪開了?諸如此類的問題,在你的靜坐冥想中有沒有遇見呢?會不會感覺驚恐或慌亂?或者,不知所措。古人對此早有觀察,總結為兩個八觸,即「十六觸」景象。
  • 科學發現,每天十分鐘的冥想就能減輕痛苦,對身心產生多種利益
    之後,各大院校,開始從神經科學的角度研究正念,通過各種途徑比如核磁共振,發現練習正念的人和不練習的人,大腦的運行模式是完全不同的,同時發現,諸多生理和心理的上的好處。現代冥想最初以「超覺靜坐」的形式首先在20世紀60年代中期的美國流行。
  • 不吃燕窩只吞口水,靜坐冥想飲瓊漿玉液,美顏護膚,祛病延年
    量少而濃稠的唾液易於滯留和助長牙菌斑形成、黏附在牙齒上,而且夜間睡眠時唾液分泌減少或者張口呼吸睡眠也會助長牙菌斑形成。所以,睡覺前一定要刷牙,清潔口腔。病從口入,口腔健康是萬病之源,我們都可以用做油漱法來保持健康。
  • 冥想或許是個方式
    冥想或許是個很好的方式。冥想是一項相當奇妙的技能,它有著改變我們人生的潛力。某種意義上來說,冥想既是一種技能,又是一種體驗。你只有去踐行冥想,才能充分體會它的價值。那麼怎樣習得和運用冥想呢?這需要一些專業的指導。《簡單冥想術》是一個很好的入門。在冥想最初流行之時,一些親近冥想的醫生試圖將冥想引入主流醫學界。但是這自然會遭遇諸多質疑與挑戰,冥想的佛教色彩也令不少人保持觀望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