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油一直是保健食品櫃檯上的「貴族」,受廣告的影響,動輒幾十元上百元一瓶的魚油是人們眼中的貴重保健品,還因為它與提高智力有關,也許值這個價。然而,不久前,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心內科主任醫師耿登峰教授在為患者講解《心血管疾病營養處方專家共識》時指出,魚和魚油(富含EPA和DHA)與減少心血管疾病密切相關,且該證據水平「令人信服」,但並不推薦大家食用。魚油既然對心血管疾病的防治效果明顯,為什麼醫生還持保留意見?
懷著好奇心,筆者對淘寶、京東銷售的國內外魚油產品進行了調查,發現出售魚油的店家多不勝數,澳佳寶、swisse、歐淬恩、湯臣倍健、安普生邦利……不乏我們熟知的品牌!但產品價格迥異,1g/粒規格的魚油膠囊價格從0.5元到8元不等。
在1g/粒售價為7.5元的某品牌旗艦店,客服告訴我,他們的魚油之所以貴,是因為Omega-3脂肪酸(主要是EPA+DHA)純度高達90%,其中EPA不低於40%,DHA不低於32%。根據這個思路,我再聯繫1g/粒售價為0.5元的店家,他告訴我,其Omega-3脂肪酸純度約為35%,其中EPA為18.3%,DHA為12%。原來奧秘在於魚油Omega-3脂肪酸的純度!
總體來看,市場上魚油Omega-3脂肪酸純度參差不齊,多在30%~70%,有的純度低至26%。耿登峰說低純度的Omega-3脂肪酸魚油含有較多飽和脂肪酸和膽固醇等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的成分。這些成分進入人體後,會和具有治療作用的EPA和DHA等Omega-3有效成分爭奪代謝酶,影響其正常代謝,進而降低療效。從這個層面來說,過多攝入低純度魚油,其作用有限。這就是耿登峰不推薦食用魚油的主要理由。
臨床研究也證明,低純度魚油在心血管病的防治中難擔大任。
國際權威醫學雜誌《新英格蘭雜誌》曾報導由荷蘭瓦赫寧根大學研究團隊進行的一項關於Omega-3服用情況與心肌梗死預防的雙盲對照研究,研究對60~80歲已發生心肌梗塞患者進行了40個月的研究。結果發現,每天給與低含量的EPA+DHA並沒有減少任何心血管事件的發生率。所以Omega-3純度較低的產品,低劑量補充並不能起到預防作用。
那麼純度多高的魚油會受到醫生推薦呢?
挪威科學家曾在國際脂肪酸及脂質研究學會官方期刊《PLEFA》發表了關於不同純度Omega-3有效性與生物利用度的雙盲、對照研究,這項研究入組了101名18~60歲的男性高血脂症患者,三組受試者每天服用不同純度、相同含量的魚油,且保證在受試期間,納入患者未攝入其他魚類補充或者使用其他降脂藥。14天後,通過不同純度且相同劑量的Omega-3脂肪酸的補充,最後發現在服用相同總量的Omega-3情況下,93.5%純度組的Omega-3吸收效果是71%純度組的1.35倍,降低甘油三酯效果是71%純度組的5.5倍。也就是說,用同樣總量的Omega-3,效果也迥然不同。試驗證明,服用少量高純度魚油的受試者相比服用更多量的低純度魚油的受試者,血漿中Omega-3含量更高,降低甘油三酯效果更好。
中華醫學會《中國成人血脂異常防治指南》指出,在血脂異常控制治療中,只有omega-3的純度大於85%的高純深海魚油才有功效。事實上,Omega-3純度在90%的魚油產品在我國有售,只是價格在很多人的承受範圍之外。
《食經》雜誌合訂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