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8日,獵豹移動被Kochava爆出它的旗下7款應用程式涉嫌廣告欺詐,涉及的應用程式分別是清理大師、CM文件管理器、CM Launcher 3D、安全大師、電池博士、CM鎖和獵豹鍵盤,其中幾款甚至是整個Google Play中最流行的生產力應用程式。這一事件也是讓獵豹移動處在輿論的風口浪尖,最嚴重的影響莫過於股價暴跌32%,市值蒸發近三分之一。
其實應用程式廣告欺詐在移動廣告行業確實是個灰色毒瘤,雖說像Google Play有禁止應用程式存在廣告欺詐和服務濫用的操作,但畢竟還是不能徹底根絕。對於獵豹移動這類在全球擁有不少用戶的公司來說,這次陷入這麼大的醜聞中,尤其是一家出海有一定成績的中概股,將會給它帶來哪些無法估量的影響?未來獵豹移動的廣告業務是否也會受牽連?獵豹移動面臨的信任危機該如何解決?
獵豹移動被爆出旗下應用涉嫌廣告欺詐 股價暴跌逾32%創歷史最低紀錄
雖說獵豹捲入廣告欺詐的事件其實在國內並不算新鮮事,畢竟國內移動廣告行業的作弊欺詐行為遠遠比國外更嚴重,但這次它在海外被人抓到把柄,要想洗清旗下軟體的嫌疑並不是很容易。根據Kochava對於獵豹移動的指控,它們的證據似乎也有很大的說服力。
根據Kochava的發現,獵豹移動和Kika的App追蹤用戶下載新App的時間,並利用這些數據稱是自家的App促使用戶下載了新App,用這種點擊刷量的作弊方式騙取廣告收益。Kochava的客戶分析主管GrantSimmons評價稱,沒有什麼別的說辭,這種行為就是盜竊。一些公司的的確確在大規模這麼幹,不是公司裡隨便某個人的行徑。
這個消息一經曝出也讓獵豹移動處在風口浪尖,首當其衝的就是對它的股價造成了巨大影響。根據華爾街見聞的報導,獵豹移動的股價小幅高開約0.4%,後直線下跌,一度跌破5.40美元,創盤中新低,日內跌幅超過34%,最終收跌32.84%,收報5.48美元,收創歷史新低。
當然獵豹移動為了證實公司的清白,也很迅速的發布了澄清聲明,並且還對爆出它涉嫌廣告欺詐的公司Kochava予以起訴。從它的聲明中,獵豹移動提到它的App的廣告變現收入主要來自第三方SDK,而非獵豹移動App自身的行為。並且它的海外工具廣告收入中,第三方廣告收入佔到97%,自有廣告平臺業務的收入不足總收入的1%。言下之意,獵豹移動不會為了區區的1%的收入而去進行廣告欺詐。
在國內,一般媒體想獲得廣告推廣的費用,都有去做搶歸因的可能,但要想獲得這個費用,所有的廣告平臺都想方設法爭取把自己的廣告渠道標識傳遞給甲方公司,或甲公司僱傭的效果監測平臺。因此,這次獵豹移動爆出這樣的事件也並不覺得很意外,但是事情發生在國外它的性質就變得不一樣了。
假設Kochava對獵豹移動的指控屬實,根據自媒體黑奇士的報導,這種可能性主要有兩種情況。其一就是App作弊,這就表明ADSDK提供的SDK被破解或業務邏輯被繞過;其二就是ADSDK作弊(獵豹的聲明中暗示可能是SDK存在問題):表明SDK本身暗藏的作弊程序或遠程操控的後門。但現在獵豹移動很難擺脫監管不力的職責,很難在海外市場挽回外界對它的信任。
獵豹移動被爆出這樣的醜聞估計也並非空穴來風,但要想力證清白估計還是很不容易,畢竟不論問題是出在app還是ADSDK,獵豹移動都難逃其責。這次負面風波,將會給它帶來哪些影響?
獵豹移動因廣告欺詐雖說能很快平息輿論 但這種醜聞讓它的業務面臨很大的危機
雖說國內不少媒體有在做搶歸因的操作,但在北美地區它們對於反欺詐的手段更為健全。據悉,北美市場的大環境對廣告主相對友好,整體市場發展比較成熟,反欺詐手段相對健全。在與TUNE合作前,一些品牌發現其應用程式安裝行為中的欺詐率已高達50%。因此獵豹移動這次在海外爆出這樣的醜聞,這也會讓投資者對於它的業務發展產生不信任。
雖說關於獵豹移動涉嫌廣告欺詐暫時還沒有一個最終的定論,但作為已經上市在海外擁有不少的用戶量,旗下應用程式也是Google Play上受歡迎的生產力應用程式,這種負面新聞爆出對於它產生的負面影響肯定是無法估量。
第一, 這將大大影響廣告客戶對獵豹移動的數字精準廣告投放產生不信任
不管這次爆出的廣告欺詐行為,獵豹移動是有意還是失誤,亦或是被誣陷,但不得不說這將會影響廣告主對於它的不信任。雖說應用程式廣告成為移動營銷人爭奪流量的戰場,這也是廣告主備受青睞的營銷宣傳途徑之一,但獵豹移動爆出的這種廣告欺詐事件,勢必也影響到了廣告選擇投放的力度。一旦獵豹移動沒有足夠的證明來證明自身的清白,廣告主也會斟酌對於它的選擇,畢竟都不希望推廣費用無功而返。因此,後續多多少少都會影響廣告主跟獵豹移動未來的繼續合作。
第二, 受負面新聞的牽連一定程度上也會影響獵豹移動的應用軟體的下載數量
獵豹移動在今日發表聲明稱,該公司十分重視該問題,目前正在聯繫所有的SDK提供商,以調查該問題。雖說現在涉及廣告欺詐的應用程式並未在谷歌下架,但不得不說這些負面新聞還是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獵豹移動在海外的聲譽。雖說國內用戶對於廣告已經見怪不怪,但國外用戶對這種行為卻無法忍受。目前谷歌也並未對獵豹移動的產品做出什麼動作,但一旦不能很好的處理,受負面新聞的牽連,也有可能會影響這幾款熱門產品在谷歌應用平臺的下載。
第三, 廣告收入是獵豹的營收來源之一,業務上有影響自然也影響營收
根據獵豹移動發布的2018年Q3季度的財報,作為獵豹移動的核心業務,工具產品及相關服務收入8.36億元。這方面的營收主要還是得益於獵豹清理大師和獵豹安全大師的用戶數,但根據App Annie提供的數據,獵豹推出這兩款核心應用在海外的MAU和下載量竟出現了嚴重的下滑。這次又涉嫌廣告欺詐,一定程度上肯定會影響廣告主對於獵豹的選擇,自然也會讓它的廣告營收也相應受影響。
發生廣告欺詐事件後,雖說獵豹移動也在第一時間發聲明澄清,但不得不說負面輿論已經產生,未來如何用實際行動來證明自身才是最關鍵的。
應用程式廣告欺詐也許並非獵豹移動一家 未來行業仍要樹立強有力的自律意識
這次獵豹移動爆出廣告欺詐的事件確實給它帶來很大的負面影響,但這也並非是它一家會發生。之前新聞聚合網站BuzzFeed News調查發現了一個龐大而複雜的數字廣告騙局,125款非常受歡迎的安卓應用被詐騙者用於追蹤用戶行為,進而幫助騙走數億美元的廣告收益。但不得不說,應用程式廣告欺詐確實是這個行業的亂象,也再一次讓外界對於這些有影響力的平臺產生更高的要求。
對於平臺跟應用程式開發商來說,未來仍然要更加完善監管流程,只有平臺制定的審核機制更嚴格,才能最大化的減少廣告欺詐app或者SDK損害廣告主跟用戶的權益。就像獵豹移動一方面要拿出來更多證據來證明它的清白;另一方面也要再次對旗下的應用以及第三方SDK平臺做一個完整的安全性審查,最大程度的降低這些負面影響對於公司信譽的損害。
對於廣告主來說,未來它們也要化被動為主動,自身要應該加強自己的廣告反欺詐能力,不要過於依賴於廣告分發商、媒體自帶的反欺詐功能。未來選擇的合作夥伴也要更具有權威性,儘可能的有針對性的選擇幾家進行綜合評判。同時通過獵豹移動的這次事件,廣告主也要更加重視廣告營銷的後續作用,推廣費用要花在刀刃上,採取更好更合適的營銷方案。畢竟移動端只是一方面,多方面的進行營銷宣傳也許也能減少損失。
對於技術平臺來說,要解決移動網際網路應用與服務的安全問題,就要從安全的本質——信任問題出發。通過將網絡安全技術(如:區塊鏈、人工智慧、大數據分析及移動安全等)的有機結合,對移動網際網路應用場景中的用戶、設備、移動應用環境以及用戶行為等進行可信度判斷,從而構建一種全方位的移動網際網路應用與服務信任基礎體系。
就此次事件來看,獵豹移動的回應仍顯得有些底氣不足,暫時也沒有拿出強有力的證據回擊Kochava的質疑,事件仍在持續發酵中。不管最終的事實真相是什麼,這仍然給獵豹移動敲了一個警鐘,出海雖說取得了一些的成績,但無論如何一定要守住一些基本的底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