獵豹移動從海外「戰略性撤退」

2021-01-16 和訊股票

本報記者 李昆昆 李正豪 北京報導

在美國政商兩界的圍剿之下,不甘心的不只有TikTok,還有獵豹移動(NYSE:CMCM)。

《中國經營報(博客,微博)》記者注意到,近日在獵豹移動2020年Q2季度的財報分析師電話會議上,獵豹移動董事長傅盛宣布了公司將重心從海外轉移到國內的決定,並宣布未來將繼續重點關注國內市場以及商場AI機器人(300024,股吧)業務,打造長期增長引擎。

獵豹移動是中國網際網路公司最早進行出海探索的企業之一。然而在現如今多重因素交錯下,其出海戰略亦被迫按下暫停鍵。

從海外轉移至國內

獵豹移動的2020年第二季度財報顯示,獵豹移動總收入3.94億元,同比下降59.4%,但超出上個季度給出的業績指引;歸屬於獵豹移動股東的淨利潤為1.94億元,上年同期為4850萬元;Non-GAAP下歸屬獵豹移動股東的淨利潤為2.44億元,去年同期為8250萬元。

實際上,自2018年Q2至今,獵豹移動營收整體保持持續下滑態勢,並且幅度越來越大。獵豹移動財報數據顯示,在2019年第四季度,獵豹移動在海外市場的移動公用產品業務收入同比下降68.6%至0.93億元人民幣,主要由於該公司自2018年12月以來暫停了與Facebook的廣告合作,以及MAUs(月度活躍用戶)的下降。此外,谷歌亦單方面終止與獵豹移動的合作,此舉幾乎斷掉獵豹移動海外的收入來源。

在2019年財報公布後,獵豹移動就表示工具業務會將業務重心轉至國內,並將此前的純廣告模式逐漸轉型至會員付費與廣告相結合的模式,並小有成效。

財報數據顯示,獵豹移動2020年第二季度工具業務付費會員規模和業務收入繼續向好。安全工具金山毒霸2020年上半年會員業務收入為2019年全年收入3倍,會員規模提升至2019年的2.4倍。手機清理工具獵豹清理大師的會員收入、訂單量同比實現倍數增長,月均復購率超4成。

風雲資本合伙人侯繼勇對記者表示,現在獵豹移動的業務重心由海外轉向了國內,出現這種情況有三個原因,第一是他們在美國的合作夥伴Facebook和谷歌的政策發生了變化,而他們以前的商業變現主要依託於谷歌和Facebook。

第二個原因也跟中美貿易關係有關。「所以說中美關係日益緊張,那未來的中國網際網路公司在美國的發展肯定會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因此把重心轉到國內也算是比較自然的選擇。」侯繼勇說。

第三也跟獵豹移動的業務中心有關係。侯繼勇認為,現在獵豹移動業務的中心其實是人工智慧,其次是機器人,具體來說是To B的機器人,其市場主要在國內,雖然不排除今後出海發展的可能性,但是他們現在的業務中心必須在國內,然後驗證其商業模式。

內容與遊戲

回顧獵豹移動的發展歷程,其業務線從移動工具、內容與遊戲發展至AI領域。

獵豹憑藉移動工具出海起家,2012年發布獵豹清理大師,當時投入了100多人做清理大師。到了2014年3月,獵豹清理大師總用戶量突破了2億,在谷歌應用商店類排行全球第一,並在同年登陸紐交所上市。

其在面對移動工具出海產品盈利模式定義時,就打算主要依靠廣告市場來實現營收,但是工具類產品的天花板較低,用戶使用時長與黏性有限。自2015年開始,獵豹開始意識到內容領域的發展前景,遂推出了短視頻產品Shine,但是因為沒有盈利而被放棄。

後來,獵豹移動還投資了海外短視頻平臺Musical.ly,收購海外版「今日頭條」News Republic,在美國上線直播平臺Live.me。不過,在2017年,NewsRepublic以8660萬美元的價格賣給了字節跳動。同時,字節跳動收購Musical.ly,2018年,後者與TikTok合併。

在移動娛樂應用板塊有所布局後,2017年第一季度的獵豹移動就在財報中將收入分類從「在線廣告+網際網路增值服務+網絡安全及其他」改成了「工具及相關服務+內容驅動產品+手機遊戲+其他」。以此來突出內容和娛樂遊戲這兩大業務方向在獵豹移動體系中的重要性。2018年,其移動娛樂應用營收達17.79億元,同比增長19%。

然而到今年2月份,獵豹移動旗下45款應用在GooglePlay商店中被刪除,彼時其還有20%的收入來自於谷歌平臺。

盤古智庫高級研究員江瀚告訴本報記者,「對於獵豹移動而言,一方面,雖然受到了一定的影響,海外業務實際上還在發展;另一方面,國內的業務也在進行推進,我們看到在人工智慧領域,特別是機器人領域,獵豹移動一直都處於大規模發展的狀態,所以從長期來看,獵豹移動的業務還是有一定的發展亮點。」

押注AI

傅盛在分析師電話會議中解釋,為了縮減成本和支出,獵豹移動開始嚴控海外業務成本,提高運營效率改善運營虧損,此外重新回歸國內移動網際網路市場,把獵豹移動海外的移動工具和超級休閒遊戲帶回國內,開拓新的市場,以實現業績的增長。與此同時,押注AI業務。

獵豹移動在AI領域的發展已有4年歷史。2016年,其投資成立了人工智慧公司獵戶星空,全方位打造機器人產品所需的技術閉環,並推出了包括豹小秘、豹小遞、紅外測溫機器人和六軸機械臂等一系列產品。

至2020年7月,獵豹移動旗下獵戶星空智能服務機器人在全國落地超過11000臺,服務客戶近1800家。目前已為軌道交通、醫療機構、大型商場等20多個行業場景提供智能解決方案、機器人部署,幫助企業、產業降本增效。2020年第二季度財報數據顯示,獵豹移動AI業務實現收入1945萬元。此外,獵豹移動也在積極布局其生態企業,最明顯的一步是其對面向少年兒童的在線編程教育平臺編程貓的投資。

在傅盛看來,機器人的本質是AI+軟體+硬體+服務。做機器人業務和之前的工具業務存在傳承性,即「人機協作」,從PC時代的工具到智慧型手機時代的清理軟體、遊戲軟體,獵豹移動始終在解決一個問題,即如何讓機器更好用,如何讓人與機器的協作擁有更高效率,產生更大價值。

但現階段AI的商業模式還不夠成熟,這就要求打算提前布局的公司有大量的資金去投入,甚至在短時間內不計成本和回報。2019年,獵豹移動在機器人上的收入為1.4億元。對於獵豹移動來說,真正希望AI業務成長到可以與其他兩大板塊一樣甚至於可以撐起主要營收之前,還需要有長期作戰的打算和耐心。

「現在技術創新的空間很大,只要抓住一個方向把這塊吃透,然後把這些業務實現規模化,接下來就是智慧城市,垂直行業的人工智慧應用起來之後,獵豹移動的機會還是蠻大的。」侯繼勇說。

江瀚認為,「對於獵豹移動來說,當前最需要做的是穩定住工具,在內容領域應該還有空間,然後在人工智慧領域通過深入的研究和專業,做一些真正有效的產品出來,這樣才有可能實現整體的長期發展。從目前來看,獵豹移動的三個賽道還是有一定發展空間的,短期內會受到一定程度的市場影響和波動,但長期向好還是大方向。」

(責任編輯:王治強 HF013)

相關焦點

  • 海外被下架,回國難突圍,獵豹移動還有未來嗎?
    去年第三季度,獵豹移動完成了對海外直播業務LiveMe的剝離,獲得一次性現金收益,因此剔除剝離LiveMe的影響後,今年第三季度公司總收入同比下降46.7%。 獵豹移動董事長兼CEO傅盛分析了營收下滑主要原因是受海外業務的影響。「我們在海外遇到了很多困難。Facebook和Google都與我們暫停了合作。這導致我們失去了兩個重要的用戶獲取和商業變現渠道。」
  • 獵豹移動
    關於獵豹出海獵豹移動是Facebook官方在中國大陸地區的認可廣告代理商,其業務涵蓋電商、遊戲、應用、品牌等。從當初在國內力爭上遊,到今天公司海外上市,用戶遍布全球,一路走來,我們更深知如何走出國內網際網路紅海,如何探索海外。
  • 移動營收佔比過半 獵豹是如何在三個季度做到的? -獵豹移動,移動...
    財報數據還顯示,截止2015年3月31日,獵豹移動在全球的移動用戶安裝量已經超過13億,月度活躍用戶數達4.43億,同比增長99.4%;一季度總營收6.7億,同比增長113%;其中移動收入3.7億,同比增長584.1%;海外營收2.6億,環比增長84.2%,佔總營收38%,佔移動收入比重為70%。如果用一個字來形容獵豹的發展,那一定是「快」。
  • 獵豹移動憑什麼上市?
    產品矩陣獵豹移動招股書顯示,截至2014年3月31日,獵豹移動全球移動端用戶達5.021億,與去年12月底約3.446億的移動用戶量相比增長了44.9%。 2014年3月,月活躍用戶數達3.62億,移動端月活躍用戶數2.23億;63%的移動端月活用戶為海外用戶。
  • 獵豹移動還是一家中國公司嗎?
    用戶構成不同 財報中提到獵豹移動的5.02億用戶,有63%都是來自海外,而其他國內的網際網路公司用戶基本上都在國門以內,比如同樣在美上市的巨頭百度、奇虎,其用戶構成和收入來源基本上都來自國內的強大用戶基數。 而獵豹移動目前最著名、成功的產品Clean Master就是在海外獲得了過億用戶之後才開始正式進入國內市場。
  • 其實獵豹移動是一家真正的數據公司
    北京時間11月17日,獵豹移動公布了截止2015年9月30日的第三季度財報。財報顯示,Q3獵豹移動總收入為10.09億元,同比增長110.7%;移動收入為7.03億元,同比增長522.0%,環比增長25.6%,佔總收入的比重達69.7%。
  • 獵豹移動其實是一家真正的數據公司
    財報顯示,Q3獵豹移動總收入為10.09億元,同比增長110.7%;移動收入為7.03億元,同比增長522.0%,環比增長25.6%,佔總收入的比重達69.7%。值得一提的是,本季度獵豹移動海外收入為5.38億元,同比增長891.6%;移動月活用戶數新增7300萬至5.67億,各方面數據都可謂超出預期。無需贅言,獵豹財報亮麗的背後,受益於其順應趨勢的戰略性轉型。
  • 獵豹移動股價下滑趨勢明顯?
    獵豹移動不斷尋求轉型 在過去的10年裡,獵豹移動一直在尋求業務轉型,但是一直沒有找到一個明確的方向,就目前市場所面臨的難題,向公司總裁提出了疑問
  • 獵豹起訴Kochava因為什麼 獵豹移動發文揭示事件原委
    11月28日,針對7款應用被指廣告欺詐的問題,獵豹移動發文回應稱,由於廣告監測平臺Kochava向公開媒體提供了有關獵豹移動廣告系統的不實信息及判斷,造成獵豹移動股價劇烈波動及惡劣影響。對此,獵豹移動決定對Kochava予以起訴。
  • 獵豹移動「失速」,工具已黃昏,能靠AI拯救否?
    文|張書樂(人民網、人民郵電報專欄作者,網際網路和遊戲產業觀察者) 曾經作為雷軍創造的另一個商業奇蹟,成立於2010年的獵豹移動,至今已走過十個年頭。 在這十年間,公司曾多次尋求業務轉型,但目前從公司各項主營業務的經營情況來看,獵豹移動似乎尚未找到最終的轉型方向。
  • 獵豹移動蒙眼狂奔十年,終究逃不過時代魔掌?
    2010年11月,由傅盛創立的可牛影像公司與金山安全合併,成立金山網絡,這也是獵豹移動的前身。傅盛決定金山毒霸永久免費,通過網際網路模式變革自己,讓獵豹瀏覽器的發布,與金山毒霸、網址導航組合成為獵豹移動的"三級火箭體系"並實現盈利。2014年5月,獵豹移動在美國紐約證券交易所正式掛牌上市,之後的兩年時間裡獵豹移動市值一路飛漲,到2015年年底,獵豹移動月活躍用戶也超過6億。
  • 獵豹移動業務及股價「失速」下滑 回歸國內能否破解發展困局?
    2014年美國登陸紐交所的獵豹移動,時至今日市值相比上市首日已大幅縮水逾八成。在公司各項主營業務收入持續下滑的同時,大力投入的AI業務仍未能夠擔綱公司主要營收的重任。在海外市場屢次受挫的情況下,回歸國內或將成為公司考慮的一條途徑,不過,面對各路強手的激烈競爭,獵豹移動的前路依然充滿未知。
  • 獵豹移動業務及股價"失速"下滑 回歸國內能否破解發展困局?
    一個不可忽視的事實是,獵豹移動已連續四個季度出現業績下滑。  關於第三季度營收嚴重下滑的原因,獵豹移動董事長兼CEO傅盛在分析師電話會議上曾表示,主要是受到海外業務的影響。尤其是近幾年公司在海外經營遇到了很多困難,例如:Facebook和Google都與獵豹移動暫停了合作,導致公司失去了兩個重要的用戶獲取和商業變現渠道。
  • 傅盛的焦慮:獵豹移動2019年虧損3.14億,45款APP被下架
    自2018年12月獵豹移動與Facebook合作的終止,獵豹移動攻佔海外市場的頹勢便顯露出來,廣告業務、MAU均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下滑,甚至讓這一下滑態勢延續到了2019年。數據來源:獵豹移動財報從獵豹移動2019年的業績表現來看,海外市場顯然對公司非常不友好,甚至出現了主營業務慘遭腰斬的情況。而這,正透露出獵豹移動當下的危局。
  • 獵豹移動股價下滑趨勢明顯!與解約Facebook、Google離不開關係
    獵豹移動不斷尋求轉型  在過去的10年裡,獵豹移動一直在尋求業務轉型,但是一直沒有找到一個明確的方向,就目前市場所面臨的難題,向公司總裁提出了疑問,但是一直沒有得到答覆。  獵豹移動在2020第三季度的財務報告中,營收為3.65億元,同比下降了近60%,淨利潤也降至45%,與去年同期的2.66億元相比,相差甚遠。
  • 獵豹移動旗下應用深陷廣告欺詐漩渦,市值蒸發超 30% 敲響了什麼
    未來獵豹移動的廣告業務是否也會受牽連?獵豹移動面臨的信任危機該如何解決?獵豹移動被爆出旗下應用涉嫌廣告欺詐  股價暴跌逾32%創歷史最低紀錄雖說獵豹捲入廣告欺詐的事件其實在國內並不算新鮮事,畢竟國內移動廣告行業的作弊欺詐行為遠遠比國外更嚴重,但這次它在海外被人抓到把柄,要想洗清旗下軟體的嫌疑並不是很容易。
  • 北京網際網路企業獵豹移動開發的「清理大師」 全球累積下載量近30億次
    在「一帶一路」的倡議下,依靠成熟的海外市場運營方案和產品矩陣化的發展思路,獵豹移動用過硬的海外流量,樹立起中國網際網路企業出海的先行典範。印度小夥與中國軟體「結緣」去年上半年,在印度桑格利市,正上初中的Prasad Koli第一次遇到了這款名為「Clean Master」的軟體。當時,獵豹的產品團隊正在桑格利調研產品如何更好觸達用戶的方案。
  • 【獵豹移動智慧機器人專區】報價 評測 導購 圖片(獵豹移動)獵豹...
    獵豹移動智慧機器人
  • 中國網際網路溢出效應加速 獵豹移動多款產品落戶「一帶一路」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騰訊與阿里在支付領域的圈地大戰打到海外之外,獵豹移動的多款產品也開始在「一帶一路」上落地生根。財報顯示,獵豹移動2016年總收入為6.574億美元,其中海外收入3.956億美元,佔總收入比例超過60%。  「中國網際網路企業『走出去』有兩種路線:一類是以印度、巴西、東南亞為代表的新興市場,其與國內環境相近,人口眾多市場龐大,且相對落後於國內市場;另一類是以歐美為代表的成熟市場,市場門檻高,若能取得一席之地,可直接俯衝新興市場。
  • 這是一家「被廣告事業耽誤的遊戲公司」——獵豹移動
    文 | 手遊那點事 | 虹彤在近幾年全球移動遊戲市場上,提到輕遊戲就不得不提及獵豹移動。這家被「廣告事業耽誤的遊戲公司」,因為輕遊戲的突出表現而在全球市場大放異彩。獵豹移動是國內登陸全球iOS&Google Play月度手遊下載榜Top10最頻繁的廠商,此前進榜產品是《鋼琴塊2》及《滾動的天空(Rolling Sky)》;而之後推出的《弓箭手大作戰》和《跳舞的線》在全球各大市場緩慢攀爬的成績也符合長線遊戲的規律。一、獵豹移動的輕遊戲業務到底有多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