獵豹移動還是一家中國公司嗎?

2021-01-16 donews

獵豹移動今天發布了2014 Q1財報,這是CMCM成功IPO後的第一張成績單。

不廢話,直接看數據:

l 收入:近3億人民幣(292847千元),同比增長132%,環比增長17%;

l MAU:月活躍用戶2.23億,年增長385%;

l 收入構成:移動服務的收入佔比從11%(2013 Q4)提升至17%(2014 Q1);

l 用戶數量:達到歷史新高5.02億(截止2014.03.31),63%來自海外市場(美國、亞洲、歐洲)。

單就營收數據來講相對於巨頭可以說不足十一,然後這數據卻蘊藏著一些與其他網際網路公司不同的東西,在國內缺乏先例可循,也正是這些「不同」也揭示了獵豹為何目前被嚴重低估的原因所在。

用戶構成不同

財報中提到獵豹移動的5.02億用戶,有63%都是來自海外,而其他國內的網際網路公司用戶基本上都在國門以內,比如同樣在美上市的巨頭百度、奇虎,其用戶構成和收入來源基本上都來自國內的強大用戶基數。

而獵豹移動目前最著名、成功的產品Clean Master就是在海外獲得了過億用戶之後才開始正式進入國內市場。雖然現在已長期在多個國家的Google Play工具榜中霸佔第一的位置,在國內卻因為沒有一個統一的商店分發渠道而並未有異常凸顯的成績,而其他網際網路企業的基柱產品都在國內。

發展方向不同

由獵豹移動的收入構成可以看到移動服務的收入佔比呈增加趨勢,而移動正是獵豹的優勢,先有Clean Master雄霸第一,後有CM Security僅半年就衝進第二。

傅盛曾談過獵豹移動整個公司的資源和人力也都會根據產品需要傾斜,這對於其他巨頭公司來說卻很難,巨頭的勢力紮根在PC互聯上,再加上尾大不調的大公司特性,資源傾斜必然引起公司內鬥,所以雖然都有進軍移動互聯的願景,但實際進展我這個看客沒看到名頭,巨頭們本身可能也不曾滿意。而獵豹雖然公司量級和收入均不足巨頭十一,承擔的外界壓力大,而發展方向的自由度卻也更大。在移動互聯的道路上更容易走得更遠。

變現潛力不同

國內的網際網路用戶傾向於免費+增值的模式(其實更喜歡免費+破解),就消費習慣來看,海外用戶更願意為好的產品或者用戶體驗直接付費;雖然獵豹移動目前的並未從海外用戶身上獲得收入,但是這2億多的具有良好的消費習慣和付費意願的海外用戶,潛力是非常巨大的。巨頭們由於國內PC市場的飽和,雖然目前收入和量級都遠遠高於獵豹,不過未來發展趨勢卻會下降。而獵豹移動的由於海外用戶的強大基數與良好消費環境,未來潛力將更加巨大。

這在以後將會成了一個有意思的話題,當客戶主要在海外、主要收入來源在海外,你還能說獵豹移動僅僅是一家中國公司麼?

兩頭在外,製造在內

實際上獵豹有點類似網際網路行業的外貿企業,兩頭在外,製造在內。只不過獵豹製造的是移動網際網路產品,服務的是全球市場,而未來收入和結算也將來自海外。

獵豹搖身一變變成了跨國公司。能支持獵豹這樣做的內在邏輯是在網際網路應用領域的軟體迭代開發上,中國的開發團隊實際上對全球形成了比較優勢,能吃苦,成本低。中國企業在國外拓展弱在文化熟悉程度,但獵豹涉足的移動網際網路應用工具領域不受制於對西方文化和生活方式的理解。

國際化搶佔先機

實際上,明眼人都可以看出獵豹上市的目的就是為了國際化。獵豹創始人傅盛也曾表示,上市後獵豹移動將致力於進一步擴大移動用戶群、擴大全球市場,並提高貨幣化能力、尋找戰略投資和收購機會。另外一方面因為獵豹的第一大海外用戶是美國,次之是歐盟,因此獵豹需要更好的品牌和知名度,來搭建國際一流人才隊伍,上市能快速完成這些目標。

獵豹的全球化是一個戰略選擇,這是在當初跟360在國內市場拼殺時候,傅盛在舊金山意識到在國內市場和360頭碰頭競爭沒有結果,於是他召集團隊立足全球市場把清理大師做成了全球第一。這有點東方不亮西方亮的感覺,但事實就是獵豹選擇了一條全球化的路並靠並摸爬滾打走了出來。在產品選擇上,獵豹瞄準了工具領域,包括收購了photogrid,獵豹意圖在多個細分類工具市場做到全球領先,這是符合國際市場的打法。傅盛表示他不會學360做搜索,事實上在國際市場上,也很難如中國這樣通過關聯流量互導的方式來做一個新業務。而現在的Clean Master等CM系產品在海外的成功,體現了傅盛單點突破海外突圍的戰略正確,成就了一個國際化、全球化的獵豹移動。

時也勢也,其實是獵豹選擇了全球市場,也是全球市場選擇了來自中國的獵豹!

相關焦點

  • 其實獵豹移動是一家真正的數據公司
    梳理這家公司的脈絡,從三年前抓住安卓全球爆發的紅利,如賭徒般對Clean Master的打磨,到如今以全球海量用戶基數為底座,從移動工具公司轉向移動廣告平臺,獵豹逐漸顯露出一個面目清晰的轉型樣本。 商業模式決定了一家公司天花板的高度,在這樣一個迅速變革的時代,技術轉捩點的不確定性讓工具型產品的生命周期同樣充滿不確定性,於是依託工具型產品的公司若想保持旺盛生命力,活在趨勢裡,在合適的時機完成商業邏輯的躍遷似乎是不二之選。 那麼問題來了,獵豹「工具起家,廣告立命」所仰仗的資本是什麼?答案或許稍顯老套——大數據。
  • 獵豹移動其實是一家真正的數據公司
    財報顯示,Q3獵豹移動總收入為10.09億元,同比增長110.7%;移動收入為7.03億元,同比增長522.0%,環比增長25.6%,佔總收入的比重達69.7%。值得一提的是,本季度獵豹移動海外收入為5.38億元,同比增長891.6%;移動月活用戶數新增7300萬至5.67億,各方面數據都可謂超出預期。無需贅言,獵豹財報亮麗的背後,受益於其順應趨勢的戰略性轉型。
  • 這是一家「被廣告事業耽誤的遊戲公司」——獵豹移動
    文 | 手遊那點事 | 虹彤在近幾年全球移動遊戲市場上,提到輕遊戲就不得不提及獵豹移動。這家被「廣告事業耽誤的遊戲公司」,因為輕遊戲的突出表現而在全球市場大放異彩。2017年7月的APP Store的中國免費排行榜上,這四款輕遊戲均進入前20,其中,《鋼琴塊2》排名第九。二、這些輕遊戲爆品的共性:足夠簡單,也足夠難從玩法上看,獵豹移動的這幾款輕遊戲具有一定共性。首先是簡單的遊戲設定和易上手的作業系統。
  • 移動營收佔比過半 獵豹是如何在三個季度做到的? -獵豹移動,移動...
    如今的獵豹,已然從一家傳統的PC公司轉型成為真正的移動網際網路公司,不管在商業模式還是戰略布局上,都進行了大刀闊斧的革新。解密工具產品如何變現?2014年6月,獵豹收購了移動廣告平臺香港品眾互動;今年,3月16日,宣布以5800萬美元收購全球移動營銷公司MobPartner;3月26日,宣布領投全球領先社交移動廣告軟體提供商Nanigans B輪融資,並與其達成戰略合作夥伴關係。這些布局極大地完善了獵豹的移動廣告全球銷售能力和大數據分析能力。
  • 獵豹移動緊急闢謠:強調無意於私有化或與小米合併
    2018年9月5日消息,獵豹移動私有化或將與小米合併的新聞鬧的是沸沸揚揚,無論是獵豹移動的前途命運,還是小米自身所賦予的流量載體,都註定了這件事兒本身的轟動效應。據悉,證券時報4日報導,獵豹移動正在接觸買方財團,尋求以每股14至16美元的價格進行私有化。而主導方是同為雷軍系的小米集團,且後者將通過收購整合獵豹移動(CMCM)成為一家真正的網際網路企業,業務上可形成較大的協同效應。9月4日晚間,又有新消息傳出,獵豹移動緊急闢謠,強調目前無意於私有化或與小米合併。
  • 獵豹第六年:一家「賣榔頭」的公司碰了內容的奶酪
    「大家都在問,一家『賣了六年榔頭』的公司要怎麼做內容。其實我們一開始也恐懼,心裡沒底。」
  • 獵豹移動股價下滑趨勢明顯?
    在其股價最高時,獵豹移公司的股票達到了每股36.63美元,但收盤時該公司股票跌至1.96美元,總市值更是只有2.73億美元,記起首日上市時的市值為19.5億美元,現在縮水近86%。據悉,在獵豹公司的鼎盛時期,總價飆升至51億美元。
  • 獵豹移動從海外「戰略性撤退」
    《中國經營報(博客,微博)》記者注意到,近日在獵豹移動2020年Q2季度的財報分析師電話會議上,獵豹移動董事長傅盛宣布了公司將重心從海外轉移到國內的決定,並宣布未來將繼續重點關注國內市場以及商場AI機器人(300024,股吧)業務,打造長期增長引擎。獵豹移動是中國網際網路公司最早進行出海探索的企業之一。然而在現如今多重因素交錯下,其出海戰略亦被迫按下暫停鍵。
  • 獵豹移動
    關於獵豹出海獵豹移動是Facebook官方在中國大陸地區的認可廣告代理商,其業務涵蓋電商、遊戲、應用、品牌等。從當初在國內力爭上遊,到今天公司海外上市,用戶遍布全球,一路走來,我們更深知如何走出國內網際網路紅海,如何探索海外。
  • 獵豹移動澄清:目前無意被小米私有化
    9月4日晚間,針對被小米私有化傳聞,獵豹移動公告稱,本公司希望向市場澄清,截至目前獵豹移動董事會及管理團隊無意進行類似交易。獵豹移動董事會及管理團隊將致力於服務公眾股東,並繼續將獵豹作為一家上市公司來運營。
  • 雷軍離職獵豹移動董事長職務,但獵豹移動與小米合推AI機器人!
    現在提到雷軍,大家很容易就把他和小米科技聯繫在一起,在這個網紅經濟的時代,任何一家公司的品牌負責人都能夠成為自家企業的「品牌代言人」,雷軍自然也不例外。在創辦小米科技之前,雷軍曾在國內知名軟體公司——金山網絡工作,此後可能是處於各種人事變動的原因,金山網絡更名為獵豹移動,而雷軍則是獵豹移動的董事長。直到今年3月份,雷軍才正式向獵豹移動的董事會遞交辭呈,辭去獵豹移動的董事長及董事職務,但還會繼續擔任獵豹移動的顧問,而金山網絡CEO傅盛將會接替雷軍,擔任獵豹移動的董事長。
  • 獵豹移動與中南傳媒成立合資公司 共同打造優質內容資源平臺
    紅網時刻4月3日訊 (記者 王詩穎 李慧 郭薇燦 攝影 楊楊 李長宏)4月3日,獵豹移動與中南傳媒在「2019網際網路嶽麓峰會」的智能新媒體高峰論壇上舉行籤約儀式,正式宣布在長沙合資成立「湖南獵豹移動文化有限公司」,雙方將在內容領域展開深度合作。湖南出版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黨委委員、中南出版傳媒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丁雙平,獵豹移動董事、高級副總裁肖潔上臺進行現場籤約。
  • 海外被下架,回國難突圍,獵豹移動還有未來嗎?
    近期股價的下跌,是因為獵豹移動披露的最新一季財報營收在繼續減少,從2019年至今,獵豹移動的營收已經連續7個季度出現同比和環比下滑。 11月24日,獵豹移動發布2020年三季報,公司總收入為3.65億元,同比下降60.3%。
  • 金山騰訊放權:傅盛獲獵豹移動48.5%表決權!
    9月13日,金山軟體(03888-HK)發布建議轉授獵豹移動(CMCM-NYSE)表決權的相關公告。公告內容顯示,在達成若干先決條件的情況下,金山軟體和騰訊將向獵豹CEO、董事傅盛轉移部分獵豹B類普通股所附帶的表決權。
  • 獵豹移動憑什麼上市?
    產品矩陣獵豹移動招股書顯示,截至2014年3月31日,獵豹移動全球移動端用戶達5.021億,與去年12月底約3.446億的移動用戶量相比增長了44.9%。 2014年3月,月活躍用戶數達3.62億,移動端月活躍用戶數2.23億;63%的移動端月活用戶為海外用戶。
  • 【獵豹移動智慧機器人專區】報價 評測 導購 圖片(獵豹移動)獵豹...
    獵豹移動智慧機器人
  • 獵豹移動蒙眼狂奔十年,終究逃不過時代魔掌?
    獵豹是在陸地上奔跑得最快的動物,時速可以達到115公裡,但是最多只能跑3分鐘。傅盛掌管的獵豹移動大概也是取"獵豹"之"迅即"、"變動"之意。觀察此後獵豹移動的發展軌跡,可以發現其確實繼承了獵豹的優勢,求變之心,從未間斷;但似乎也繼承了其無法長跑的缺點,而這個缺點出現在一家公司身上是很致命的。求變!求變!還是求變!
  • 獵豹移動CEO傅盛:後網際網路時代來臨,獵豹用 AI 構建大腦
    獵豹移動 CEO 傅盛作為嘉賓出席並發表主題演講—— AI 點亮營銷,闡述在後網際網路時代,獵豹如何用 AI 構建大腦,助力商業品牌升級。 獵豹移動大概在 2010 年創辦,做 PC 和移動上的軟體和工具。2014 年在紐交所上市。從創辦到上市,時間還是比較短的。這裡面有著非常多的創業小故事,也有我們自己、我個人和團隊成長的歷程。 今天我想跟大家分享的是,獵豹這幾年創業在業務全球化的過程中所學到的一些知識。
  • 中國網際網路溢出效應加速 獵豹移動多款產品落戶「一帶一路」
    ■本報記者 賀 駿  在高鐵、基建、電信等行業大舉布局「一帶一路」的同時,以民營企業為主的中國網際網路公司也是不甘落後,行動支付、新聞客戶端、直播、遊戲等產品正在加速落子「一帶一路」沿線國家。  在業界看來,這些產品在國內的競爭已是紅海,隨著市場空間接近飽和,溢出效應開始顯現。
  • 獵豹移動股價下滑趨勢明顯!與解約Facebook、Google離不開關係
    在其股價最高時,獵豹移公司的股票達到了每股36.63美元,但收盤時該公司股票跌至1.96美元,總市值更是只有2.73億美元,記起首日上市時的市值為19.5億美元,現在縮水近86%。據悉,在獵豹公司的鼎盛時期,總價飆升至51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