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起柑橘病蟲害發生的原因是什麼?
黃宗輝
隨著柑橘種植面積的不斷擴大,其病蟲害的防治也越來越困難。果農管理的不科學,防治方法不當,導致病蟲害集中爆發,甚至有毀園的情況。柑橘常見病害包括黃龍病、炭疽病、黑斑病、潰瘍病、流膠病等,常見蟲害包括蟎類、蚜蟲類、蚧類、粉蝨類、吸果夜蛾及實蠅類等。整體而言,柑橘病蟲害發生特點表現為種類多、發生條件複雜、危害持續時間長等特點。由相關資料 可知,柑橘病蟲害的種類多達 450 餘種,其中 50種會對柑橘整個生長周期產生嚴重影響,不僅影響柑橘的產量及品質,嚴重者會導致植株死亡;且常見病蟲害的種類也不斷增多,一些病蟲害對化學藥劑產生的抗藥作用,直接影響到病蟲害的防治效果。
1 柑橘病蟲害發生特點
1.1 病蟲害種類多
經過調查,柑橘病蟲害種類較多。病害可分為侵染性病害和非侵染性病害兩大類。據調查,柑橘病害近 100 種,其中侵染性病害主要有柑橘黃龍病、潰瘍病、炭疽病、瘡痂病、樹脂病、衰退病、腳腐病、碎葉病、立枯病、煤汙病、青黴病、綠黴病、黑腐病、根線蟲病等30 多種,有生長期病害和貯藏期病害兩大類。非侵染性病害主要有柑橘缺素症,如缺氮、磷、鉀、鈣、鎂、硼、鋅、錳、鐵、銅、鉬等。由於受黃龍病和市場等影響,果農種植柑橘的積極性降低,果園管理粗放,柑橘缺素症非常嚴重。此外,還受水澇、乾旱、凍害、日灼和大氣汙染等的影響,非侵染性病害有近 20 種。柑橘蟲害有介殼蟲、粉蝨、木蝨、潛葉蛾、天牛、椿象、橘實癭蚊、蝸牛等 200 多種,其中常見的有 30~50 種。蟎害有葉蟎、癭蟎和附線蟎等。危害較嚴重的蟲害有 30~50種,主要有紅蜘蛛、黃蜘蛛、鏽壁蝨、矢尖蚧、黑點蚧、蚜蟲、灰象甲、柑橘木蝨、黑刺粉蝨、柑橘粉蝨、柑橘大實蠅、柑橘實癭蚊和花蕾蛆等。
1.2 危害嚴重
柑橘病蟲害可以危害葉片、枝梢、果實及植株等,輕者造成柑橘減產、減收,減少果農經濟收入;危害嚴重的,可造成柑橘樹大量死亡,給柑橘產業帶來毀滅性的打擊。
2 柑橘病蟲害發生趨勢
據調查,柑橘園原來以蟲害為主,現在蟲害、病害同時發生,甚至有時病害比蟲害發生更嚴重;柑橘病蟲害由一些常見的、傳統的種類向一些新、奇、少見的種類轉變,如柑橘黃化脈明病;原來不是主要病蟲害的現上升為主要病蟲害,如柑橘灰象甲;由單一病蟲害種類向多種病蟲害同時發生轉變;病蟲害發生呈逐年加重的趨勢。
3 柑橘病蟲害發生原因
3.1 對病蟲害防治認識不足
病蟲害防治是果樹生產中的關鍵環節,對果樹生長及果園效益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但部分果農重栽輕管,存在著靠天吃飯的思想,對病蟲害防治工作重視不夠是柑橘病蟲害危害嚴重的主要原因。在病蟲害防治過程中,由於對農藥的認識不足,常存在用藥不當,連續使用單一藥劑以及隨意加大使用濃度等因素從而造成病蟲抗藥性和耐藥性產生。
3.2 環境因素
地形、氣候條件也是引發病蟲害的重要因素,一般以冬季暖和,春季雨水來得早的年份,病蟲危害較大。果園地勢低洼、土壤瘦薄、空氣溼度大、通風透光差的果園病蟲危害嚴重,反之則危害較輕。
3.3 管理粗放
由於市場因素,柑橘的價格不穩定,有些年價格非常低,如 2018 年蜜橘價格低至 1 元 /kg ,沙糖橘價格2 元 /kg ,甚至滯銷現象,嚴重挫傷了種植經營者的積極性,造成果園投入少,管理粗放,病蟲害發生嚴重。一是果樹缺肥、缺水,不進行果樹整形修剪和冬季清園,導致果樹樹形差,通風透光不好,樹勢衰弱,造成對病蟲害的抵抗能力較弱;二是栽植時,沒有針對性地選擇抗病蟲品種。三是缺乏勞動力及年輕有技術的人才,隨著農村勞動力的大量外出,經營群體年齡大,老年化現象嚴重。一些年輕有技術的人員外出打工,導致一些先進的農業技術和方法很難在生產中得到推廣和應用。
3.4 果園樹齡較大,嚴重老化鬱閉
現在還有少數果園是 20 世紀 80 年代發展起來的,樹齡都在 30 年以上。樹齡較大,而且當初都採取的「矮、密、早、豐」技術定植的,現在果園已經嚴重鬱閉,通風透光條件不好,病蟲害發生重,防治難度大。
4 柑橘病蟲害綜合防控措施
4.1 統一思想,加強病蟲害防治
對於政府部門來說,一定要認識到新形勢下進一步提高柑橘病蟲害防控工作的重要性,制定確實有效的政策、措施,為「精品」農業保駕護航。技術部門需進一步開展柑橘病蟲害的調查,弄清病蟲害發生的種類、特點和規律,制定確切有效的防控技術措施,並使各項防控技術措施落實到千家萬戶,落實到具體的果園中。農戶作為主體和受益者,一定要按照政府及技術部門的要求,把各項技術措施落實到位,真正履行經營主體應盡的責任。
4.2 樹立「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植保方針
貫徹落實農業農村部提出的「一控、二減、三基本」的農業發展目標,把柑橘病蟲害的防控與國家的大政方針有機結合起來,提高病蟲害防治的效果,減少和降低農藥對環境的影響和汙染。
4.3 積極落實各項綠色防控新技術
4.3.1 農業防治 加強果園冬季管理,做好清園消毒工作。果園噴施石硫合劑,樹幹刷白。採果後或春季萌發前,清除柑橘園樹冠上下的枯枝落葉等病蟲害的越冬場所,降低越冬蟲口基數;清理果園的排水溝,防止根系腐爛;合理施肥和及時深翻(合理耕作),提高樹體營養水平,增強樹體對病蟲害的抵抗能力;合理修剪,通風透光,創造不利於病蟲害發生的環境。
4.3.2 物理防治 利用一些害蟲對光、色、波的趨性進行誘殺。在果園內可懸掛殺蟲燈誘殺金龜子、甲蟲、粉蝨、蛾、蝶和葉蟬等害蟲。每 1~2 hm 2 果園懸掛殺蟲燈一盞,懸掛高度高於樹冠 30~50 cm 。在 4~11 月果園懸掛黃色誘蟲板誘殺粉蝨、蚜蟲等害蟲,每 667 m 2果園懸掛黃板 20~30 張。
4.3.3 生物防治 利用、保護或施放瓢蟲、捕食蟎、草蛉、寄生蜂等天敵,使天敵在果園中的種群數量保持較高的水平,從而控制柑橘病蟲害的發生。
4.4.4 生草栽培 果園可以種植百喜草、藿香薊等草種及套種光葉苕子、黃豆、綠豆等一些矮稈豆科作物,以保持水土、改良土壤和改善果園生態條件。
4.4.5 化學防治 化學防治是最後的選擇。應加強柑橘主要病蟲害的預測預報,減少農藥施用次數,講究施藥方法;可懸掛紅糖、醋、敵百蟲藥液誘殺害蟲或噴霧誘殺實蠅、吸果夜蛾類害蟲;化學防治時,要注意防治時期,應在病蟲初發期施藥防治,同時要注意用藥安全,一般在高溫、乾旱天氣條件下不施藥,不隨意加大用藥濃度,不隨便混用農藥,要現混現用,以免造成藥害。化學防治最好採取統防聯控,以提高防治效果。
總之,柑橘病蟲害的防治要遵循「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原則,全面落實「綠色植保」的理念,採用農業防治、生物防治、物理機械防治及化學防治等多種防治方法相結合的策略以提高防治效果,減少病蟲害的發生率,實現農作物病蟲害的有效防控,最終達到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產品質量安全的生產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