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掏鳥窩」輿論反轉軌跡 大學生明知故犯被判十年半不冤

2020-11-23 大眾網

  

河南新鄉市中級人民法院就閆嘯天一案發布情況通報。(圖片來源於網絡)

  大眾網記者 樊思思

  12月3日,河南新鄉市中級人民法院發布《關於閆嘯天等3名被告人犯非法獵捕、收購珍貴、瀕危野生動物罪一案的情況通報》,明確重申法院對於該案的二審審理結果:閆嘯天等三被告人違反野生動物保護法規,情節特別嚴重,其行為已構成非法獵捕珍貴、瀕危野生動物罪及非法收購珍貴、瀕危野生動物罪,依法分別判處三被告人有期徒刑十年六個月、十年和一年。對於被告人家屬遞交的申訴材料,法院已登記受理,正式啟動了申訴審查程序。

  此時,閆嘯天長期通過QQ、貼吧等網絡渠道販賣獵隼等珍稀鳥類的信息被披露,無數網友如夢初醒,轉而痛斥偷獵分子的殘忍,抨擊閆案律師及部分媒體惡意引導輿論;相關專家、律師、知名大V等也紛紛發文,為公眾普及野生動物保護的相關法律法規。

  至此,一些網友戲稱的「掏鳥窩引發的撕逼大戰」似乎暫時告一段落。短短幾天內,閆嘯天從一個「可憐無助的大二學生」、「只因掏個鳥窩就被判刑十年半」的受害者形象,換上了一副「偷獵慣犯」、「私產槍枝者」的面孔。

  「掏鳥窩」案就此塵埃落定,然而,公眾還需對於「輿論強姦司法」的反思將是長期的。大眾網記者將幾天以來不同媒體對「掏鳥窩獲刑」事件的相關報導進行梳理,力圖探索這場輿論風暴的反轉軌跡,讓各位網友對「掏16隻鳥獲刑十年半到底冤不冤」有一個更明晰的判斷。

  「小題大做」的重刑「冤案」:

  「無知」大學生掏鳥16隻獲刑十年半 其父哭訴毀了全家

  12月1日,《鄭州晚報》刊登了一則《掏鳥16隻,獲刑10年半》的消息,報導稱:「90後」小閆(閆嘯天)是鄭州一所職業學院的在校大學生,2014年7月在家鄉的小山村過暑假時,和朋友掏了家門口一個鳥窩,並將掏得的鳥在網上售賣。2015年5月28日,新鄉市輝縣市法院一審判決,以非法收購、獵捕珍貴、瀕危野生動物罪分別判處小閆等三名被告人有期徒刑十年半、十年和一年。文中提到,「他們掏的鳥是燕隼,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文章篇幅僅五六百字,刊登在當天報紙的A10版左下角。《法制晚報》等也對該事件做了報導。經過網絡傳播和發酵後,「掏鳥窩獲刑」事件引發熱議。有網友認為法院不近人情,量刑過重;有網友評論,「他只是個學生,這樣判刑會影響他一生」;更有人驚呼「掏個鳥窩好似搶了銀行一樣」,「一個大活人還不如一窩鳥」……

  隨後,《北京青年報》等媒體刊發對閆嘯天父親的採訪報導:閆父稱,「不知道兒子掏出來的這些鳥到底是什麼東西,更不知道這些鳥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燕隼。」「我真的想不明白,兒子又沒有犯殺人那樣惡劣的罪,為什麼會被判刑這麼多?」報導中提到,閆父在接受採訪時哭訴,「十年半不但毀了他,也毀了我們這個家。」

  一個是「在家門口掏鳥窩被判刑十年半」的大二學生,一個是面對鏡頭痛哭流涕稱「孩子什麼也不懂」的父親,一時間,閆嘯天的「遭遇」引來大批網友同情。在新浪網的一次調查中,超過70%的網友認為量刑過重。輿論幾乎一邊倒地質疑判決結果:掏個鳥窩就被判刑十年半,對於一個還在上學的孩子來說,是太過分了!

  疑點重重的報導:

  「故意」販賣還是「無知」出售?閆氏父子是否撒了謊?

 

  閆嘯天當初掏的鳥。(圖片來源於網絡)

  閆嘯天的學生證。(圖片來源於網絡)

  閆嘯天和朋友獵捕、販賣的並非普通鳥類,而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燕隼,依法理當受到相應懲處,這一點在報導中均有提及。既然知道小閆的行為觸犯了法律,為何還有大量網友支持他呢?一部分原因可能出在媒體最初的報導上。

  《鄭州晚報》、《法制晚報》等媒體描述:2014年7月,小閆在家鄉輝縣市高莊鄉土樓村過暑假。7月14日,小閆和朋友小王發現自家大門外樹上有一個鳥窩,於是二人拿梯子攀爬上去掏了一窩小鳥共12隻。小閆將鳥的照片上傳到朋友圈和QQ群後,就有網友與他聯繫,說願意購買小鳥。小閆以800元7隻的價格賣給鄭州一個買鳥人,280元2隻的價格賣給洛陽一個買鳥人,還有一隻賣給了輝縣的一個小夥子。

  根據這一報導,不少網友認為閆嘯天並不知道他抓的是國家保護動物,屬無心之過,法院量刑不當。閆父也緊緊咬住這一點,在接受採訪時稱,「我們家門口樹上有很多喜鵲窩,就沒有別的鳥窩。農村孩子從小就喜歡逮鳥摸魚,我們都覺得挺正常,沒想到他會因為掏幾隻鳥就被抓了。我們都不認識燕隼,更不知道是二級保護動物,要不是因為這個案子,我都不認識那個『隼』字。」

  然而,這些報導的客觀性和閆父的說辭引起了部分媒體和網友的懷疑,大眾網記者經過梳理和總結,發現至少三處疑點或不合情理之處。

  疑點1:「一窩」就掏出12隻燕隼是否符合常理?

  報導稱,當事人閆嘯天和朋友「在鄰居家門口發現鳥窩,於是二人拿梯子攀爬上去掏了一窩小鳥共12隻」。很快有網友質疑:燕隼一般產卵2-4枚,平均3枚,十幾隻燕隼幼鳥至少要掏四五個鳥窩,他怎麼可能在一個鳥窩裡掏出來?中國政法大學資本金融研究院客座教授張捷說,像燕隼這種猛禽的生活範圍是很大的,至少要幾個平方公裡才有一窩。他們要把周圍幾十平方公裡的鳥窩都掏掉才可能掏到十幾隻,這是需要非常專業的技術的,不是簡單的小孩掏鳥窩。

  大眾網記者查閱相關資料得知,燕隼為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營巢於疏林或林緣和田間的高大喬木上,通常自己很少營巢,而是侵佔烏鴉和喜鵲的巢。巢距地面的高度大多在10-20米之間,每窩產卵2-4枚,多數為3枚。

  疑點2:閆嘯天真不知道他掏的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燕隼嗎?

  閆嘯天的上訴理由是,他不知道獵捕的隼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閆父稱「我們都不認識燕隼,更不知道是二級保護動物」。然而檢方提供的證據顯示,21歲的閆嘯天並沒有他的律師和家屬所說的那麼「無知」。

  本案檢方指出,被告人閆嘯天是「河南鷹獵興趣交流群」的一員,曾在網上非法收購一隻鳳頭鷹轉手出售,且在網上兜售時特意標註信息為「阿穆爾隼」。因此,被告人閆嘯天應該對隼類有所了解,也知道自己抓的是燕隼,這說明其主觀上是有故意的。

  當地警方指出,閆嘯天和其朋友在辦案民警的第一次詢問時,曾明確表示自己賣的是阿穆爾隼和蒼鷹,也知道這兩種鳥是國家保護動物。

  疑點3:是「故意」販賣還是「恰巧」有網友主動購買?

  在早先報導中,閆嘯天和朋友掏了鳥窩後,只是「將鳥的照片上傳到朋友圈和QQ群」,隨後「有網友主動與他取得聯繫,說願意購買小鳥」,閆嘯天才以一千餘元的價格將這批鳥出售。

  另據媒體報導,閆嘯天的父親稱「兒子一直很喜歡鳥,與兒子一起掏鳥窩的朋友王亞軍也很喜歡鳥,家裡還養著鴿子」,閆嘯天抓鳥只是因為喜歡,並不知道這些鳥值錢,更沒有故意販賣獲利。

  然而,正如上文提到的,閆嘯天曾在網上非法收購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鳳頭鷹一隻並轉手出售。更直接的證據是,案件辦理期間,警方從閆嘯天手機中找到了他和鷹隼愛好者的往來手機簡訊、QQ聊天記錄等,記錄顯示,他曾多次向他人介紹隼的生活習慣和特性。由此可見,閆嘯天並非在「不知情」的狀態下獵捕、販賣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燕隼。

  反轉的輿論:

  檢察院、法院稱量刑合理 閆嘯天長期獵殺販賣珍禽信息曝光

  網友扒出的用戶「嘯天1125」在貼吧發布自製槍枝的信息。(圖片來源於網絡)

  網友扒出的用戶「嘯天1125」在貼吧收購、販賣隼的信息。(圖片來源於網絡)

  今年8月21日,河南新鄉市中院對閆嘯天一案作出二審裁定,維持新鄉市輝縣市法院一審判決。

  針對閆案引發的廣泛關注,12月3日,新鄉市中級人民法院官方微博@新鄉中院發布《關於閆嘯天等3名被告人犯非法獵捕、收購珍貴、瀕危野生動物罪一案的情況通報》,明確重申了法院對於該案的二審結果,並稱已受理被告人家屬的再次申訴。

  根據相關法律規定,非法獵捕、殺害或收購、販賣國家重點保護的珍貴、瀕危野生動物,情節特別嚴重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並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從該案判決結果來看,法院認定閆嘯天的行為屬於情節特別嚴重。輝縣市人民法院在判決書中認為:「被告人閆某在判決宣告以前犯有數罪,應予數罪併罰。」輝縣市檢察院回應稱,捕獵、收購、倒賣「一條龍」,閆某多次實施上述犯罪行為,足以證明其主觀明知,十年半有期徒刑量刑合理。

  在檢察院、法院公開發聲的同時,網友也沒閒著,先後扒出了閆嘯天在貼吧中自稱「狩獵愛好者」,並長期通過QQ群等網絡渠道販賣獵隼等珍稀鳥類大量信息截圖。從這些信息中可以看到,他使用「嘯天1125」的帳戶多次在貼吧中徵購、販賣鷂鷹、隼鷹等各種珍稀鳥類,並在帖子中直言「我殺生很多很多,野兔、鴿子、刺蝟、各種鳥都殺過,請大師指點我會有報應嗎?」其中還包括其自製槍枝的照片,看到該圖片的網友問「會打傷人麼?」,他回復道「打死人都行」。

  閆嘯天所在的「河南鷹獵興趣交流群」及貼吧,也被懷疑在這背後有一個捕獵、收購、倒賣國家保護動物的「一條龍」組織。

  至此,由「掏鳥窩獲刑」引發的輿論事件劇情反轉,儘管依然有網友認為十年半量刑過重,但公眾眼中的本案主角閆嘯天,已經從一個「可憐無助的大二學生」、「只因掏個鳥窩就被判刑十年半」的受害者形象,換上了一副「偷獵慣犯」的面孔。

  「掏鳥案」的思考:

  依法判決為何引發輿論圍攻?科普和普法任重道遠

  燕隼屬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圖片來源於網絡)

  閆嘯天等人的行為已經構成非法獵捕珍貴、瀕危野生動物罪及非法收購珍貴、瀕危野生動物罪,法院依法作出判決,為何卻引起如此劇烈的輿論反響呢?有評論認為,最初的媒體報導在網絡轉載中,為了「取悅」讀者、擴大衝突性,網絡在轉載中逐漸使事實重點發生了扭曲。一些網站在傳播這一新聞時,未引用原報導副標題所強調的國家保護動物問題,為了吸引眼球,有些媒體甚至刻意在標題中加了「大學生」「家門口掏鳥」等容易博取受眾同情的詞。

  儘管傳播者需要為信息的扭曲負一部分責任,然而這場輿論風暴的核心,在於「是否量刑過重」,而不是「是否應該作出處罰」。許多網友也了解「閆嘯天獵捕鳥類系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燕隼」這一信息,但仍然認為,說到底也不過是幾隻鳥,判刑十年半無論如何都太嚴重了。

  這裡就不得不提到,涉及珍稀動植物的犯罪的特殊屬性。在很多人眼中,殺人放火、貪汙受賄等行為罪大惡極,判處數十年有期徒刑甚至死刑都不為過;獵捕、販賣幾隻國家保護動物,雖然也違法,只需給予罰款或拘留幾個月的處罰就可以了,無法將這類行為與十年半有期徒刑聯繫起來。事實上,哪些動物屬於「受保護動物」,要由《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以及國際上的《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家貿易公約》來界定,還涉及地方性動植物保護名錄,以及狩獵區劃定等規定,對於不具備專業生物知識和相關法律知識的群眾來說,要讓他們在這方面形成一定的法律意識,恐怕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相關焦點

  • 爭議:大學生掏鳥窩被判10年 判刑是否過重?
    最近一則新聞「大學生掏鳥窩被判10年」引發廣泛爭議,網友多覺得這名掏鳥窩的大學生是犯了錯,但是判10年也未免太嚴重了,甚至發出「人不如鳥」的感嘆來,也不乏有些網友責罵司法部門太嚴苛。雖然被抓捕的鳥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但是年輕人十年的青春也不該因此而荒廢了,何況這也不能全算學生的錯,因為學生也是「無心之過」,並不清楚事態的嚴重性,目前此案被學生父母請了律師,希望能啟動再審程序,大學生掏鳥窩被判10年,請繼續關注後續。
  • 掏鳥窩被判刑大學生閆嘯天長期獵殺販賣珍禽信息曝光
    短短幾天內,閆嘯天從一個「可憐無助的大二學生」、「只因掏個鳥窩就被判刑10年半」的受害者形象,換上了一副「偷獵慣犯」、「私產槍枝者」的面孔。  然而,「掏鳥窩」案掀起的軒然大波並未就此塵埃落定,公眾對於「輿論強姦司法」的反思將是曠日持久的。
  • 14年河南掏鳥案:兩男子掏了兩個鳥窩,最低被判10年
    相信很多農村孩子小的時候,都有過掏鳥窩的經歷,這是很多農村孩子童年為數不多的遊戲之一。但是,現在已經不是能夠隨便掏鳥窩的時候了。隨意掏鳥窩,很有可能會有牢獄之災。在2014年,河南就有兩個大學生,因為掏了鳥窩最低被判處10年的有期徒刑。
  • 掏鳥窩被判10年:大學生究竟掏的什麼鳥(圖)
    閆亮今年21歲,大學還沒畢業  抓了16隻鳥 大學生獲刑十年半  抓的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燕隼 10隻賣了千餘元 家人已向法院提請申訴  2014年學校放暑假的時候,閆亮(化名)發現自家大門外的樹上有個鳥窩,便和朋友王凱(化名)架個梯子將鳥窩「掏了」,裡面一共掏出12隻雛鳥。
  • 大學生「掏鳥窩」被判10年媒體稱重判 買大壁虎、捉青蛙被判刑輿論...
    近日,大學生掏鳥窩被判刑一事引發的輿論風波,令媒體的目光更多聚焦在了野生動物保護領域。根據中新網和中安在線消息,廣東一酒店採購員因採購40條「野生壁虎」被判10年,安徽一男子因捕捉百餘只青蛙被判6個月。同樣是捕捉野生動物,這樣的判刑您怎麼看?
  • 大學生掏鳥被判10年背後:盜獵猛禽的殘忍利益鏈
    「大學生掏鳥16隻被判10年半」一案,儼然又要變成一出俗套的網際網路新聞反轉大戲。官方披露的證據顯示,捕鳥大學生閆嘯天不僅利用QQ群、百度貼吧出售獵物,還能準確介紹獵物名字、習性,「不識國家保護動物」的說法早已站不住腳。
  • 大學生掏鳥被判10年嚇壞馬鞍山一撿鳥村民:他已經報警了
    大學生掏鳥被判10年嚇壞馬鞍山一撿鳥村民:他已經報警了 news.wehefei.com   發布時間:2015-12-07 20:10:36    來源:中安在線   資訊標籤: 撿鳥村民 馬鞍山一撿鳥村民
  • 就因為掏鳥窩,判了10年半?
    《新聞1+1》2015年12月3日完成臺本  ——就因為掏鳥窩,判了10年半?  節目導視:  解說:  既獵捕,又售賣,還收購,17隻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為他們分別換來十年半和十年的刑期。好了我們回到剛才的算術題,這一隻鳥×16隻,等於刑期10年,然後他又單獨買了一隻鳳頭鷹也是二級保護動物,等於半年,因此這小夥子落了十年半的刑期。於是輿論都在廣泛爭論,掏一個鳥窩就判了10年半?好吧,咱們先帶著這個問號往下走,看看。  解說:  獵捕16隻國家二級保護鳥類會換來什麼,對於鄭州職業技術學院在讀學生小閆來說,是十年零六個月的刑期。
  • 河南一大學生在家閒著沒事 掏鳥16隻被判10年半
    河南一大學生在家閒著沒事 掏鳥16隻被判10年半2015-12-1 15:16:32 來源:光明網 選稿:曾炟 原標題: 河南一大學生在家閒著沒事 掏鳥16隻被判10年半  大學生小閆發現自家大門外有個鳥窩,和朋友架了個梯子將鳥窩裡的12隻鳥掏了出來,養了一段時間後售賣,後又掏4隻。
  • 掏鳥被判10年半為何令人詫異?
    大學生小閆發現自家大門外有個鳥窩,和朋友架了個梯子將鳥窩裡的12隻鳥掏了出來,養了一段時間後售賣,後又掏4隻。11月30日,記者獲悉,小閆和他的朋友小王分別犯非法收購、獵捕珍貴、瀕危野生動物罪等,被判刑10年半和10年,並處罰款。(12月1日《鄭州晚報》)    掏鳥16隻被判10年半,引發網友譁然,紛紛認為判的太重了。
  • 掏鳥16隻獲刑10年半,不作死不會死
    河南輝縣市的大學生小閆發現自家大門外有個鳥窩,和朋友架了個梯子將鳥窩裡的12隻鳥掏了出來,養了一段時間後售賣,後又掏4隻。最近,小閆和他的朋友小王分別犯非法收購、獵捕珍貴、瀕危野生動物罪等,被判刑10年半和10年,並處罰款。「掏鳥16隻獲刑10年半,量刑過重嗎?」引發網絡熱議。
  • 大學生抓16隻鳥獲刑10年半 揭秘燕隼有多珍貴(圖)
    據《鄭州晚報》昨日報導,1994年出生的小閆是鄭州一所職業學院的在校大學生。放暑假在家時發現村外的樹林裡有鳥窩,和朋友架梯子將鳥窩裡的12隻鳥掏了出來,養了一段時間後售賣,後來又掏了4隻。然而因為這16隻鳥,小閆和他的朋友小王分別被判刑10年半和10年,並處罰款。  究竟是啥鳥這麼寶貴?原來這16隻鳥都是燕隼,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 大學生賣鷹隼被判10年半 極品獵隼可賣10萬美元
    16隻被判10年半」一案,儼然又要變成一出俗套的網際網路新聞反轉大戲。這次的案件中,仍有輿論質疑此案量刑過重,然而在野生動物保護者眼中,這恰恰是官方長期執法不嚴的後果。專家還指出,我國的法律不是太嚴,而是不夠,「保護瀕危動物不能只保護『生物塔尖』,生物鏈上的塔身和塔基也應一同保護」。
  • 萬萬沒想到 撿只鸚鵡被判兩年!別不小心吃了官司
    大學生掏鳥窩獲刑十年河南大一學生閆嘯天,暑假期間在河南省輝縣市高莊鄉土樓村先後掏了兩窩小鳥共16隻,分別賣給鄭州、洛陽、輝縣市的買鳥人,獲利1080元,被判刑十年半。馬戲團無證運輸珍稀動物被判刑十年河北滄州市東光縣國豪馬戲雜技藝術團跨省運輸虎、獅、熊、猴未辦理運輸證,團長李榮慶、執行團長李瑞升兩人因非法運輸珍貴、瀕危野生動物罪,分別被判有期徒刑10年、8年。
  • 回憶錄之九-那掏鳥窩的年代
    大人們常說,淌手汗是因為小時候抓麻雀的緣故,我不知道有沒有科學依據,因為我真的淌手汗,也真的掏過鳥窩,摸過麻雀。麻雀的窩大多都在屋簷下,我哥常會帶著我一起,他踩著東西去掏鳥窩,掏出來的麻雀都遞到我手裡。偶爾在我鬧騰的厲害的時候,會讓我過過癮,把我往前抱抱,讓我自己感受下掏鳥窩的樂趣。
  • 農村娃不再去山上掏鳥窩,成群的鳥,集體唱歌拉屎
    鳥窩既然小時候小孩子一般最喜歡玩的事情就是到山林裡掏鳥窩,那時候個個都是猴子,什麼樹都能爬上去,上面都會有鳥窩,而且一掏一個準,而且大部分都是比較大的鳥,像那種斑鳩,野雞,那種鳥蛋,都是比較大的,偶爾也會那種剛剛破蛋而出
  • 逮癩蛤蟆、掏鳥窩…這些行為要慎重
    2015年,大學生閆某和朋友王某暑假回家發現自家大門外有鳥窩,於是將鳥窩裡12隻鳥掏了出來,養了一段時間後售賣,後又掏了4隻。他們因犯非法收購、獵捕珍貴、瀕危野生動物罪等,被判刑10年半和10年。判決結果在網絡引發了軒然大波,不少網友質疑「掏鳥窩」販賣國家保護動物需要判這麼重嗎?有的網友甚至將此案件與貪汙案的判刑作比較。
  • 「鳥窩男孩」誕生,QUQU直播「掏鳥」被封,這個梗PDD也用過
    看到這裡直播間的粉絲都戲稱QUQU在掏鳥窩,而彈幕此時已經完全控制不住了,滿屏幕都是粉絲們刷的「鳥窩男孩」、「掏鳥窩」這樣的大節奏。甚至還驚動了虎牙的超管,將QUQU的直播間封了幾分鐘,隨後發現是一次烏龍事件,就又把QUQU的直播間給解封了。在解封之後QUQU也是跟直播間的粉絲們解釋說:「其實就是坐太久出汗了,想把貼太緊的內褲拉扯一下。」
  • 拆毀小區鳥窩折射出對生命的漠視
    近日有網友爆料,北京豐臺區某小區有鳥屎掉在居民車上,結果竟然不知動用了何方力量,調來了綠化隊,一天之內拆除了小區內所有的鳥窩。  輿論對此一片譁然,網上評論沸沸揚揚。「鳥屎掉在車上不是很正常嗎,就因為這個把小鳥的家給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