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世界奉獻「一杯好茶」
黃金茶全國推廣100萬畝
華聲在線3月30日訊(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張尚武)黃金茶——這種利用古老茶葉種質資源,培育的地方珍稀茶樹良種,正風靡主產茶區,引領綠茶升級,讓「五彩湘茶」大放異彩。
眼下,從海南至山東,各省茶區忙於擴種黃金茶。省茶葉產業技術體系首席專家包小村今天宣布:省農科院茶葉所培育的黃金茶系列良種,在全國種植面積達到100萬畝,推廣速度居全國第一。
據省茶葉研究所提供的數據,今年湖南黃金茶種苗銷往外省接近1億株。近幾年,重慶、江西、四川、貴州、湖北等省市每年從湖南購買大量黃金茶種苗。僅湖北恩施,黃金茶已擴種10萬畝。
黃金茶是湖南為世界奉獻的「一杯好茶」。10餘年來,包小村帶領省內茶葉專家團隊,開展茶葉良種選育攻關。從保靖黃金茶群體單株選育出黃金茶系列良種,具有「高胺基酸、高茶多酚、高水浸出物」的特點。經檢測,早春黃金茶胺基酸含量高達7%,是同期綠茶的2倍以上;茶多酚含量高達20%,加工的茶產品香氣怡人、湯色透亮、滋味鮮爽。短短幾年,黃金茶就在國內高端綠茶市場聲名鵲起。
「種植3畝黃金茶,脫貧摘帽奔小康。」如今,在省內的保靖、花垣、吉首等地,農民種植黃金茶的勁頭持續高漲。目前,自治州黃金茶麵積已達50萬畝。
良種配套良法,拉動黃金茶升值。根據黃金茶的品種屬性,包小村科研團隊摸索出整套加工工藝,以捲曲型毛尖為主,炒青等工序精準控制,最大限度保留黃金茶「牛奶香、雞湯味」的鮮爽口感。
據測算,農民種一畝黃金茶,早春鮮葉加工高檔綠茶,收入不低於5000元。去年以來,專家團隊又以夏秋採摘的黃金茶為原料,加工製作紅茶、黑茶、黃茶、白茶,帶動茶農增收,每畝黃金茶實現效益翻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