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託頻逾期85億債券懸頂 南京建工產業再鳴債務警報

2021-01-13 中國經濟網

本報實習記者鄭娜 記者石英婧上海報導

曾以3天時間解決了逾12億元債務危機的南京建工產業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南京建工產業」,原名為「南京豐盛產業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如今債務警報再度響起。

4月3日,南京高科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南京高科」)公告稱,其控股股東南京新港開發總公司(以下簡稱「南京新港」)所持上市公司的部分股份被司法凍結。據悉,凍結事由為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對中融國際信託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融信託」)訴南京新港等合同糾紛一案的(2019)京財保9號民事裁定書。

事實上,3月份時,南京新港便出現過所持南京高科的部分股份被凍結的情況,南京新港為南京建工產業及其子公司的信託貸款提供擔保,而南京建工產業方面未按照約定兌付,導致南京新港所持股份被司法凍結。

據《21世紀經濟報導》報導,兩次股份被凍結的性質是一樣的,即南京新港為南京建工產業方面的信託融資提供擔保所致。不過,南京高科的公告中未詳細披露南京新港此次持股被凍結事宜與南京建工產業方面的直接關聯。

這只是南京建工產業債務危機的冰山一角。公開信息顯示,其目前11隻存量債券的總規模已達85億元;2018年底一則公告披露了南京建工產業的14家債權人、總計173億元的債務。

《中國經營報》記者就債務及經營等問題向南京建工產業方面發去了採訪函,截至發稿對方未予以回復。

南京新港53億元擔保受拖累

2018年底被曝光的《未能清償到期債務的公告》如節目預告一般,透露了南京建工產業接下來將持續面臨的流動性難題。上述公告除了披露南京建工產業(彼時名為「南京豐盛」)約12.78億元的未償還債務外,還羅列了其14家債權人、總計173億元的債務情況,到期時間從2019年3月到2022年4月不等。除長安信託及中融信託的貸款外,在2019年到期的信託貸款債務還有約49億元。

長安信託「踩雷」後,中融信託也出現了。4月初,南京新港所持南京高科的部分股份再度被凍結,被凍結時間從2019年4月2日至2022年4月1日,凍結數量約1.3億股,佔南京高科總股本的10.54%。此次的凍結事由為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對中融信託訴南京新港等合同糾紛一案的(2019)京財保9號民事裁定書。

南京高科公告中未披露此次南京新港的股份凍結事項與南京建工產業方面的具體關係。不過,聯合資信評估有限公司就凍結事項發布的公告稱,確定維持南京新港的主體長期信用等級為「AA+」。另據《21世紀經濟報導》報導,以上兩次股份被凍結的性質是一樣的,即南京新港為南京建工產業方面的信託融資提供擔保導致了此次事件。

南京新港未來可能持續被連累。據《眾華會計師事務所關於南京新港開發總公司2019年3月31日對外擔保情況的專項報告》,截至2019年3月31日,南京新港對外擔保金額為122.31億元,已逾期的擔保貸款金額為33.06億元。

該專項報告顯示,南京新港為南京建工產業及其子公司南京東部路橋、南京建工集團有限公司,擔保金額共約53.5億元,其中25.5億元的擔保尚未履行完畢且擔保債務已逾期。另外,南京新港為南京建工集團有限公司提供的28億元擔保,將在一年內到期。

值得一提的是,南京新港4月3日發布的公告顯示,其目前正在與中融信託方面積極溝通,爭取儘快達成和解,並提到南京市政府也正在就其擔保事項進行積極協調處理。

相較於2018年底,南京建工產業3天解決債務問題,此次政府的介入尚未促成其債務問題的迅速解決。記者就協調進展以及南京建工產業的債務情況,向南京市政府相關部門發去了採訪函,截至發稿尚未收到回復。

或喪失償債能力

南京建工產業接下來的債務壓力頗為龐大。記者查閱南京豐盛2018年債券半年度報告顯示,其11隻存量債券總規模達85億元。在這其中,應付債券「16豐盛01」「16豐盛02」共計10億元,將於2019年8月到期;「16豐盛03」「16豐盛04」「17豐盛01」「17豐盛02」「17豐盛03」「17豐盛04」「G17豐盛1」「G17豐盛2」共計70億元,將於2019年達到回售行權期,其短期債務償付壓力大。

同時,南京建工產業3月21日披露的《關於未能清償到期債務的公告》顯示,存量債券中有9隻債券涉及「提前到期條款」,總計60億元,這意味著如果不能及時付款,存在債券交叉違約可能。

此後,聯合信用評級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聯合信用評級」)於3月27日公告稱,將南京建工產業的主體長期信用等級由A下調至BBB,評級展望為「負面」。事實上,自2018年底債務危機爆發以來,南京建工產業已多次被下調了評級。

1月11日,聯合信用評級稱,南京建工產業對外借款及往來款大幅增長,佔資產總額的比重達25.93%。截至2018年6月底,南京建工產業其他應收款為163.83億元,較2018年初大幅增長75.45%,回收不確定性大。

同時,南京建工產業項目回款周期較長,資金壓力較大,其在手項目中墊資建設項目、PPP項目、BT項目規模大。截至2018年6月底,其應收帳款為91.04億元,長期應收帳款119.3億元,合計佔資產總額的33.3%。

短期償付壓力方面,截至2018年6月底,南京建工產業短期債務141.68億元,較年初增長29.94%;從短期償債指標來看,南京建工產業現金短期債務比為0.19。長期債務112.91億元,其中有合計70億元的應付債券在2019年達到回售行權期,如回售則將增加流動性風險,公司外部融資壓力大。

基於此,聯合信用評級將南京建工產業主體長期信用等級由AA下調至AA-,評級展望為「穩定」,「16豐盛01」「16豐盛02」的信用等級也由AA下調至AA-。

3月13日,聯合信用評級再度下調南京建工產業主體長期信用等級,由AA-下調至A,評級展望為「負面」。除了上述債務壓力外,聯合信用評級稱,據中國裁判文書網,華運金融租賃股份有限公司向法院提出財產保全。法院裁定,凍結嘉盛建設集團有限公司、南京建工產業、季昌群(南京建工產業前實際控制人)銀行存款約4471.5萬元或相應的股權(帳號5個、股權54個),並於2019年1月22日開始執行。目前,具體的銀行存款和股權凍結情況尚不明確。

中金固定收益研究近日發布的研究報告直言,整體來說,南京建工產業已基本喪失償債能力。

在債務連環爆雷的同時,南京建工產業手中還有市政項目待推進。2018年底,南京建工產業還中標了一個項目。2018年12月29日,南京市棲霞山廣廳文化廣場及配套設施PPP項目公開招標中標公告顯示,該項目的聯合體牽頭方為南京豐盛產業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南京建工產業),聯合體成員為南京建工集團有限公司,該項目的建設期為3年,總投資額約29億元。

南京建工產業此前還承接了「南京市浦口新城核心區江水源熱泵區域供冷供熱系統」「句容市赤山湖整體開發」兩個項目。截至2018年6月30日,句容項目投入7.08億元,後續投入還需3.92億元。

來源:中國經營報

相關焦點

  • 百億信託踩雷:深陷擔保旋渦 南京建工債務危機正在發酵
    摘要 【百億信託踩雷:深陷擔保旋渦 南京建工債務危機正在發酵】去年年底,南京建工產業集團爆發了近13億元的債務危機,當地政府緊急介入協調,還清了所有逾期借款,避免了危機的進一步發酵。
  • 百億信託踩雷深陷擔保鏈旋渦 南京建工產業集團債務危機發酵
    去年年底,南京建工產業集團爆發了近13億元的債務危機,當地政府緊急介入協調,還清了所有逾期借款,避免了危機的進一步發酵。而債務風波還未淡出人們的視線,債券違約、信託合同糾紛、借貸糾紛相繼曝出。南京建工產業集團擔保鏈旋渦背後,牽扯出逾百億元的債務問題。
  • 南京建工集團流動性告急:28.5億信託違約 今年80億債券兌付承壓
    3月19日、20日,南京高科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南京高科」)連發兩則公告披露,南京東部路橋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南京東部路橋」)、南京建工產業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南京建工集團」),向長安國際信託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長安信託」)累計申請信託貸款28.5億元,由南京新港開發總公司(以下簡稱「南京新港」)提供連帶責任擔保。
  • 南京建工再曝違約,國通信託被捲入!到底是誰的方正東亞資本?
    但國通信託工作人員回復《國際金融報》記者稱,這並不是真正的「持有」,而是通過信託計劃代持,實際控股的則是卓灃投資。國通信託對方正東亞資本實際管理、兌付方面的問題是沒有法律責任的。  誰的方正東亞資本  鵬信5號的融資主體為南京建工產業集團有限公司(下稱「南京建工」),而從半年前開始,南京建工就出現了嚴重的信用危機。
  • 南京建工再爆違約 8家機構踩雷長安信託28.5億懸了
    來源:雲巢金融 2018年末南京地區多家大型民營企業相繼爆發債務違約潮,其中豐盛集團亦走上了「違約路」,12.8億元的債務違約迅速引發市場關注。 不過,就在發布違約公告後的第三天,該公司就在當地政府介入協調幫助下還清了所有逾期借款。目前已更名為南京建工產業集團的豐盛集團並未因改名而走出困境。
  • 南京建工債務發酵,民營企業仍舊前僕後繼倒在還債路上?
    來源:財華網2018年年底,南京豐盛集團公告逾期債務12.8億元,當時南京政府非常給力,公告發布後的第三天就出手協調,豐盛集團也很快還清逾期借款。隨后豐盛集團改名南京建工產業集團,更名換姓並未帶來好運氣,時隔不到三個月又爆出28.5億信託違約,為什麼南京建工信用風險風波在起?
  • 南京建工又違約國通信託捲入 管理人責任如何判定?
    來源:國際金融報原標題:南京建工再曝違約,國通信託被捲入!到底是誰的方正東亞資本?南京建工深陷債務危機,牽連多家信託公司。近日,據報導,深圳方正東亞資本管理有限公司(下稱「方正東亞資本」)發行的鵬信5號南京建工私募投資基金(下稱「鵬信5號」),投資人到期未能得到利息兌付,造成違約。
  • 南京建工28.4億信託違約,民營企業遭難誰之過?
    來源:財華網2018年年底,南京豐盛集團公告逾期債務12.8億元,當時南京政府非常給力,公告發布後的第三天就出手協調,豐盛集團也很快還清逾期借款。隨后豐盛集團改名南京建工產業集團,更名換姓並未帶來好運氣,時隔不到三個月又爆出28.5億信託違約,為什麼南京建工信用風險風波再起?
  • 南京建工再起風波: 60億元交叉違約高懸頭頂
    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獨家獲悉,3月21日,南京建工向債券持有人發布一份關於未能清償到期債務的內部公告,記者發現,在11隻存量債券中,竟有9隻債券涉及「提前到期條款」,總計60億元。南京豐盛產業控股集團(簡稱「南京豐盛」)債務危機再起風波。
  • 500強民企南京建工產業負債480億,錢流到了哪裡?
    導讀120億違約之後,南京建工產業的債務大山又要加重了。小債統計發現,截至目前,南京建工產業存續債券還有11隻,金額總計85億元。已違約債券多達10隻,債券本金總額達到83億元,當期逾期利息總計6.52億元。
  • 江蘇這家「民企500強」再拉警報:28億債務違約,還有85億
    文/朱邦凌3月20日,上市公司南京高科公告稱,其控股股東南京新港開發總公司所持的公司2.49億股被司法凍結,而原因是南京東部路橋工程有限公司、南京建工產業集團有限公司向長安國際信託股份有限公司累計申請信託貸款28.5億元,由南京新港開發總公司提供連帶責任擔保。
  • 南京第三家大企業「爆雷」:豐盛集團近13億債務逾期
    南京市相關政府部門今天上午已召集相關債權人和豐盛集團召開協調會,力圖緩解豐盛債務風險。 今天上午,網傳一份南京豐盛產業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下稱「豐盛集團」)關於未能清償到期債務的公告,這是近期內第三家深陷債務問題的南京大型企業。
  • 南京建工債務風險迎來轉機:長安信託等機構抽身,紓困合夥企業浮現
    南京建工的債務問題似乎迎來轉機。2018年12月底,南京建工發生債務風險,至今已有一年多時間。2019年3月,長安信託「踩雷」28.5億,後來南京建工償還了3億元;同年4月,中融信託「踩雷」10億;由於南京新港開發總公司(簡稱「南京新港」)為南京建工信託融資提供擔保,其所持南京高科股份被司法凍結。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多方了解到,目前南京市政府已經介入,協調南京新港擔保事項,南京國盛紓困資產管理合夥企業(有限合夥)浮現其中,長安信託等金融機構得以抽身。
  • 南京建工流動性危機持續發酵
    2018年底爆發了債務危機的南京建工產業集團有限公司(原為「南京豐盛產業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南京建工產業」),時至今日,流動性緊張問題依然未能化解。
  • 南京百億民企豐盛集團近13億債務逾期,觸發45億交叉違約
    12月25日,南京豐盛產業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簡稱豐盛集團)發布公告稱,豐盛集團有12.78億元到期債務未及時清償,並由此可能觸發5隻債券總計45億元提前還款條款。豐盛集團及其旗下南京建工集團、南京東部路橋工程在內的5家公司由於流動資金緊張,「負有清償義務的已到期債務金額累計有12.8011億元未及時還款」(已支付247萬元),發生違約。
  • 長安信託踩雷南京建工項目 擔保方33億資產被凍結
    ,因南京東部路橋、南京建工28.5億元信託貸款違約,長安信託已向法院申請凍結了上市公司控股股東南京新港開發總公司近33億元的銀行存款與股票。長安信託回應證券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南京建工延期兌付涉及多家機構,長安信託所涉及項目主要委託人為幾家機構,不涉及其自主發行募集資金,項目逾期後啟動了司法措施進行訴前保全,保全資產價值足以覆蓋存量信託的本息。據了解,南京新港開發正在積極與長安信託進行溝通,尋求訴訟前達成和解。
  • 南京建工百億信託危局與豐盛控股資本想像
    而2018年豐盛控股的主營業務數據更為慘澹,2018年上半年,豐盛控股的房地產收入大幅度下滑至3500萬元,比去年同期減少了96%,合約銷售建築面積同樣較少96%。2019年3月20日,南京高科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南京高科」)公告稱,南京建工產業集團及其旗下南京東部路橋工程有限公司(下稱「南京東部路橋」),曾向長安國際信託股份有限公司(下稱「長安信託」)累計申請信託貸款28.5億元,由南京高科股東南京新港開發總公司(下稱「南京新港」)提供連帶責任擔保。因南京東部路橋、南京建工產業集團未按照約定兌付兌息,長安信託申請訴前財產保全。
  • 特別報導| 大型民企債務危機發酵 殃及南京高科股權遭凍結
    華夏時報(chinatimes.net.cn)記者王俊仙 南京報導3月19日和20日晚間連續兩則上市公司公告,將南京大型民企——南京豐盛產業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現名為「南京建工產業集團有限公司」,下稱「南京建工產業」)的債務危機再次曝光。
  • 南京建工26億風險項目終「解套」,這家信託的關鍵招數...
    ,輾轉一年多,長安信託最終化解了合計規模高達25.5億元的南京建工風險項目。因外部環境和自身投融資期限錯配、流動性管理不當等問題,2018年末以來南京建工持續發生債務逾期事件、南京建工產業集團有限公司(簡稱「南京建工」)向長安信託累計申請信託貸款28.5 億元,由南京新港提供連帶責任擔保,而南京新港是上市公司南京高科的股東。
  • 百億債務規模「建工系」預重整案獲受理,四家律所進場,實控人仍任...
    「建工系」是繼雨潤和三胞後,當地又一家陷入債務危機大型民企。有機構投資者爆料,其在平安信託購買的信託計劃優先受益權份額距今已經逾期近一年半,期間平安信託方面鮮有溝通,該機構投資者質疑為何平安信託一直未對主債務人及保證人啟動任何司法程序,並擬向銀保監會舉報。平安信託方面回應,兌付有進展,且在與受益人方溝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