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Mark、粗人等 醫學界腫瘤頻道 來自專輯腫瘤每日情報
每天1分鐘,給你腫瘤圈內的專業「談資」!(如需文獻原文,可加小編微信yxj-oncology獲取)
界哥說
身為腫瘤領域專業人士,晚上睡前會不會習慣刷一刷腫瘤圈精彩大事?
開會時遇到學術界大佬,想湊上去搭個訕,卻不知從何談起?
周圍的腫瘤醫生都在談論快上市的神藥和剛發的神文,而你卻一臉懵逼?
沒關係,「腫瘤情報」就是為您量身打造的新聞專欄。從7月13日開始,我們將在每個工作日更新,為您推送最新鮮、最專業、最重磅的腫瘤圈新鮮事兒!
不想錯過每日專欄的朋友,請「星標」本公眾號哦!
Ps:本專欄長期招募兼職「情報員」,有意者請加小編微信yxj-oncology詳聊~
要點提示
Nature:NSCLC最大規模傘式研究探索不同基因變異靶向治療的預後
JAMA Surgery:一線FOLFIRINOX對比吉西他濱聯合白蛋白結合型紫杉醇用於局限性胰腺導管腺癌,患者預後接近
JAMA Surgery:胰十二指腸切除術後不放置鼻胃管減壓安全可行
JCO:CAR-T細胞治療藥物Axi-cel治療復發侵襲性B細胞非霍奇金淋巴瘤真實世界數據與臨床試驗結果相似
CCR: 帕博利珠單抗治療局部晚期可切除HPV無關性頭頸癌安全有效
新藥:HLX01(利妥昔單抗注射液)再獲批兩項適應證
新藥:雙抗藥物卡妥索III期臨床試驗即將開啟
新藥:AK104聯合侖伐替尼一線治療晚期肝癌Ib/II期臨床研究完成首例給藥
1
Nature:NSCLC最大規模傘式研究探索不同基因變異靶向治療的預後
7月15日,頂級期刊Nature雜誌刊登了一項迄今為止最大規模的非小細胞肺癌(NSCLC)傘式研究——國家肺癌矩陣研究(NLMT,National Lung Matrix Trial)。
論文封面截圖
該項傘式研究通過二代測序的方法,篩選患者腫瘤具有的腫瘤基因組變異,並匹配至相應的靶向藥物臨床試驗。此次報導了這項研究中19個藥物生物標誌物隊列的臨床預後。
在5467例篩選患者中,有2007例患者進行了分子檢測,最終有302例伴隨基因變異的患者進入了匹配的靶向藥物研究。
研究結果顯示出了兩類不同臨床預後的治療方案:一部分患者如伴有T790M突變接受奧希替尼或ROS1/MET變異接受克唑替尼的患者客觀緩解率可達60%以上;另一部分患者靶向治療則不那麼成功,如CDK4/6抑制劑治療細胞周期相關基因變異的患者客觀緩解率不到1%。
研究簡介圖
NLMT研究的結果將為未來精準治療研究的開展提供重要證據。
DOI:10.1038/s41586-020-2481-8
2
JAMA Surgery:一線FOLFIRINOX對比吉西他濱聯合白蛋白結合型紫杉醇用於局限性胰腺導管腺癌,患者預後接近
2020年7月15日,JAMA Surgery在線發表來自MD Anderson癌症中心的研究結果,該研究對比一線FOLFIRINOX與吉西他濱聯合白蛋白結合型紫杉醇(GA)用於初治局限性胰腺導管腺癌(PDAC)。
論文封面截圖
研究納入485例未經治療的局限性胰腺導管腺癌,以FOLFIRINOX(285例)或GA(200例)作為一線化療,至少三個周期。中位隨訪時間為33(2-28)個月。
結果顯示,接受FOLFIRINOX治療的患者通常更年輕(診斷時的中位年齡:61歲 vs 71歲,P=0.001)。FOLFIRINOX組的部分緩解率更高(19% vs 6%,P=0.001),行胰腺切除的患者比例更高(27% vs 16%,P=0.01)。但兩種方案治療的患者的總生存時間相似(HR:1.48,95%CI:0.97-2.26,P=0.07)。
研究者認為,作為一線方案治療局限性胰腺癌,FOLFIRINOX與GA相比具有更高的部分緩解率(RECIST標準)和胰腺手術率,但兩種方案患者的總生存率相似。
DOI:10.1001/jamasurg.2020.2291
3
JAMA Surgery:胰十二指腸切除術後不放置鼻胃管減壓安全可行
2020年7月15日,JAMA Surgery在線發表隨機對照試驗IPOD的研究結果。該研究對比胰十二指腸切除術後鼻胃管防止與否對患者術後併發症的影響,結果顯示術後不放置鼻胃管對患者主要併發症的發生無顯著影響。
論文封面截圖
研究納入111例年齡在18歲到75歲之間,因良惡性疾病需要胰十二指腸切除術(PD)的患者進行隨機對照,將患者隨機(1:1)分為鼻胃管減壓(NGTD)組和無NGTD組,隨訪至術後90天。無NGTD患者定義為術後立即拔出鼻胃管,NGTD組患者則在術後3-5天拔出。
結果發現,兩組患者術後Clavien-Dindo II級及以上併發症發生率相似(RR:0.99,95%CI:0.66-1.47,P>0.99),肺部併發症發生率(RR:0.59,95%CI:0.18-1.95,P=0.44)和胃排空延遲率(RR:1.07,95%CI:0.52 -2.21,P>0.99)在兩組間同樣無顯著差異。
術後主要併發症二者無明顯差異
研究者最終認為,胰十二指腸切除術後鼻胃管的放置與否對於術後患者主要併發症無顯著影響,術後即刻拔出鼻胃管是安全可行的。
DOI:10.1001/jamasurg.2020.2291
4
JCO:CAR-T細胞治療藥物Axi-cel治療復發侵襲性B細胞非霍奇金淋巴瘤真實世界數據與臨床試驗結果相似
Axicabtagene ciloleucel(Axi-cel)因其在臨床試驗ZUMA-1受試者中達到約40%的完全緩解(CR)率而獲批用於復發性侵襲性B細胞非霍奇金淋巴瘤。7月15日,JCO雜誌在線發表了該藥的真實世界使用數據,描述了藥物的功效和安全性相關結果。
論文封面截圖
文章納入了美國7個醫療中心的122位有治療意向的患者(其中76位不符合ZUMA-1試驗入選標準)接受Axi-cel治療並進行改良意向性治療分析(mITT),中位隨訪時間為10.4個月。
在有意向進行治療的患者當中,最佳的總體和CR率分別為70%和50%。所有患者的中位緩解持續時間(DOR)和無進展生存時間(PFS)達到11.0和4.5個月,1年生存率為67%。≥3級細胞因子釋放症候群和神經毒性的發生率分別為16%和35%。
在真實世界中,符合ZUMA-1入組標準的患者與不符合的患者其緩解率相似,但前者的CR率(63% vs 42%)、DOR(5個月 vs 未到達)、PFS(3.3個月 vs未到達)和總生存率(89% vs 54%)更好。
作者表示,儘管CR和DOR在有著嚴格入選標準的ZUMA-1試驗中表現更優,但是在實際應用中,Axi-cel的總緩解率和毒性與臨床試驗相似。
DOI:10.1200/JCO.19.02103
5
CCR:帕博利珠單抗治療局部晚期可切除HPV無關性頭頸癌安全有效
2020年7月14日,Clinical Cancer Research雜誌公布了一項帕博利珠單抗治療可切除局部進展期人乳頭瘤病毒(HPV)無關性頭頸癌(HNSCC)的II期臨床研究結果。
論文封面截圖
在本研究中共有36位患者入選,給予帕博利珠單抗(200 mg)新輔助治療,並在2-3周後進行手術腫瘤消融,高危病理患者接受帕博利珠單抗輔助治療。研究將病理腫瘤緩解(pTR)量化為具有腫瘤壞死、角質碎片和巨細胞/組織細胞的切除床的比例:pTR-0(<10%)、pTR-1(10%-49%)和pTR-2(≥50%)。
結果顯示,帕博利珠單抗新輔助治療後,未發生嚴重(3-4級)不良事件和意外的手術延遲/併發症。22%患者發生pTR-2,22%患者發生pTR-1。18名高危病理患者的1年復發率為16.7%。pTR≥10%與基線腫瘤PD-L1、免疫浸潤和IFN-γ活性相關。pTR-0患者的抑制性檢查點上調,某些患者克隆丟失。
作者認為,在局部晚期HPV無關的HNSCC患者中,使用帕博利珠單抗是安全的,在病理完全緩解率為0%的患者中,有44%觀察到病理緩解。高危病理患者的1年復發率較低。
DOI:10.1158/1078-0432.CCR-20-1695
6
新藥:HLX01(利妥昔單抗注射液)再獲批兩項適應證
2020年7月14日,上海復宏漢霖生物技術公布,漢利康HLX01(利妥昔單抗注射液)的新適應證補充申請獲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批准。
此次獲批的適應證包括:(1)初治濾泡性淋巴瘤(FL)患者經利妥昔單抗聯合化療後達完全或部分緩解後的單藥維持治療;(2)與氟達拉濱和環磷醯胺(FC)聯合治療先前未經治療或復發性/難治性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CLL)患者。
該藥曾於2019年2月22日獲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批准用於:(1)復發或耐藥的濾泡性中央型淋巴瘤;(2)先前未經治療的CD20 陽性III-IV 期濾泡性非霍奇金淋巴瘤;(3)CD20 陽性瀰漫大B細胞淋巴瘤(DLBCL)的治療。
至此,該藥共有5項適應證獲批。
7
新藥:雙抗藥物卡妥索III期臨床試驗即將開啟
據「醫藥魔方」報導,近日,全球上市第一款T細胞銜接(T cell engager)雙特異性抗體藥物卡妥索(Catumaxomab)獲得中國藥品監督管理局(NMPA)等臨床試驗批准進行胃癌適應症的拓展,即將開展一項用於伴腹膜轉移胃癌的國際多中心III期臨床試驗,主要研究者將由北京大學腫瘤醫院副院長沈琳教授擔任。
卡妥索雙抗是Lindis Biotech公司開發的一款雙特異性抗體藥物,該藥物可結合腫瘤相關性抗原EpCAM和T-細胞的CD3,並通過FcɣR招募免疫附屬細胞,協同T細胞來殺傷腫瘤細胞,同時,通過與特異性的Fcɣ受體結合,卡妥索雙抗可以誘導產生長久的腫瘤疫苗作用。
2009年,卡妥索雙抗獲得歐洲藥品管理局(EMA)批准上市用於惡性腹水的治療,成為第一個上市的T cell engager雙特異性抗體。
8
新藥:AK104聯合侖伐替尼一線治療晚期肝癌Ib/II期臨床研究完成首例給藥
據「康方生物」報導,該公司旗下全球首創PD-1/CTLA-4雙特異性抗體(AK104)聯合侖伐替尼一線治療晚期肝細胞癌的Ib/II期臨床研究完成首例患者給藥。該項研究由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腫瘤中心焦順昌教授及腫瘤內科白莉教授牽頭。
AK104旨在實現與腫瘤浸潤淋巴細胞(TIL)而不是正常外周組織淋巴細胞的優先結合。AK104同時靶向PD-1 及CTLA-4,已在中國及全球開展針對胃癌、宮頸癌、非小細胞肺癌、肝細胞癌、高度微衛星不穩定性(MSI-H)實體瘤、鼻咽癌、食管鱗癌、黑色素瘤、外周T細胞淋巴癌等的多項Ⅱ期註冊性臨床或探索性臨床研究。
參考資料
[1]Middleton, G., Fletcher, P., Popat, S. et al. The National Lung Matrix Trial of personalized therapy in lung cancer. Nature (2020). https://doi.org/10.1038/s41586-020-2481-8
[2]Perri G, Prakash L, Qiao W, et al. Response and Survival Associated With First-line FOLFIRINOX vs Gemcitabine and nab-Paclitaxel Chemotherapy for Localized Pancreatic Ductal Adenocarcinoma. JAMA Surg. Published online July 15, 2020.
[3]Bergeat D, Merdrignac A, Robin F, et al. Nasogastric Decompression vs No Decompression After Pancreaticoduodenectomy: The Randomized Clinical IPOD Trial. JAMA Surg. Published online July 15, 2020.
[4]Jacobson CA, Hunter BD, Redd R, et al. Axicabtagene Ciloleucel in the Non-Trial Setting: Outcomes and Correlates of Response, Resistance, and Toxicity [published online ahead of print, 2020 Jul 15]. J Clin Oncol. 2020;JCO1902103.
[5]Uppaluri R, Campbell KM, Egloff AM, et al. Neoadjuvant and Adjuvant Pembrolizumab in Resectable Locally Advanced, Human Papillomavirus-Unrelated Head and Neck Cancer: A Multicenter, Phase 2 Trial [published online ahead of print, 2020 Jul 14]. Clin Cancer Res. 2020;clincanres.1695.2020.
[6]https://www.fosunpharma.com/uploads/202007151409.pdf
[7]https://www.henlius.com/NewsDetails-2666-26.html
[8]https://mp.weixin.qq.com/s/v9JLOFxoMNSnpZ6SF7bP0A
[9]https://mp.weixin.qq.com/s/yhyozW89tntgvfxNwJmbAQ
本文首發:醫學界腫瘤頻道
本文作者:Mark、粗人、放瘤娃、可樂、Summer Days
原標題:《NSCLC最大規模傘式研究數據出爐;胰腺癌術後即刻拔除鼻胃管安全可行|腫瘤情報》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