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9-06 13:3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1、置管前的評估
置管前評估患者的一般情況,生命體徵、心理狀況、疾病情況:了解病人有無上消化道出血史、嚴重的食道靜脈曲張、食管梗阻、鼻腔出血,以防發生損傷。鼻腔有無畸形,鼻中隔有無偏曲,了解施行胃腸減壓的目的,置管前告知患者置管的目的及重要性,多與其交談,介紹置管的方法,消除患者的緊張、恐懼心理,取得患者的合作。
2、置管時
針對普外科患者的特點及置管的目的,置入長度一般是45~55cm,即耳垂至鼻尖再至劍突部,再加上從鼻尖至髮際的長度。因為插管在45cm以上者,能提高胃腸減壓效果,引流出較多的胃內容物,減輕患者腹痛、腹脹的症狀,排氣排便時間縮短。
3、對患者心理護理
心理護理貫穿於胃腸減壓的整個過程,心理護理的好壞直接影響到整個操作和留置胃管的時間。大多數患者及陪人一提起要插胃管,內心緊張、害怕、難受、不能接受。因此,先告知他們插管的必要性及目的、意義。強調胃管是"救命管",不是可有可無之物,有時還可以適當地威脅患者,如不插可能帶來的後果等,要讓他們從主觀上接受。同時,暗示陪人協助做好患者的思想工作,使患者只能接受。或者聽以前插過胃腸減壓的患者現身說法,效果更佳。其次,插管時囑其一定要配合好,放鬆,告知時間1~2min便可插好,不適時深呼吸,同時加以適當地表揚與鼓勵,一般插管均成功。再次,待插管到所需長度,確定在胃內後妥善固定。告知患者在減壓期間一定不能自行拔除,否則,再置管時更痛苦。囑其少說話,少做吞咽動作,儘可能減少咽部不適。
4、置管後的護理
①妥善固定:妥善固定,防止打折,避免脫出。
A.固定胃管應用T型3M膠布貼於鼻尖部,二次固定於面頰部,膠布應每天更換。
B.胃管插入的長度要合適,成人一般約45—55cm。若懷疑胃管脫出,應及時通知醫生,鼻飼者應暫時停止,待確定胃管在胃中方可進行鼻飼。
C.保持胃管的通順,防止打折。搬動或翻動病人時應防止胃管脫出。定時衝洗、抽吸胃液。衝洗時注意用力不可過猛。若有阻力不可硬衝,以免損傷胃壁或吻合口,造成出血或吻合口瘻。衝洗時若有阻力應先回抽胃液,如有胃液抽出表示胃管通暢,可再衝洗。若抽不出胃液、衝洗阻力大,應及時通知醫生,及時處理。
D.保持有效引流,如出現噁心、嘔吐、腹脹者應考慮到引流不暢,及時檢查原因,調整角度或長度,同時檢查是否堵塞,必要時重新插管。
E.注意觀察引流液的性質、量、顏色,的顏色,胃手術後胃液呈紅色或暗紅色,陳舊性血液為咖啡色,膽石症患者胃液為草綠色,腸梗阻患者胃液呈淡黃色,如胃內引流出大量鮮紅色液體,說明有胃出血,需立即告知醫生處理,每天詳細記錄引流量並做好交班。
5、拔管的護理
拔管前告訴患者及家屬因病情穩定,胃腸道功能恢復可拔除胃管,並說明拔管步驟以取得患者合作,拔管前先將胃管摺疊捏緊,邊拔邊用紗布擦胃管,拔到咽部處快速拔出,及時清潔患者口鼻面部。
重症監護室來稿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