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咽通氣管處置不當,醫院賠償上百萬,這四點需要護士引起注意

2021-01-11 騰訊網

導讀

鼻咽通氣管處置不當,患者發生窒息、植物人狀態直至死亡,這起醫患糾紛需要護理人員引以為鑑的地方有很多。

案例

張某某因左腦出血15ml被收入x總醫院。因鼻咽通氣管處置不當,氧飽和度下降至60%並發生窒息,心肺驟停長達一個小時餘。此後一直處於植物人狀態,後死亡。法院經審理認為,患者在診療活動中受到損害,醫療機構有過錯的,由醫療機構承擔賠償責任,認定x總醫院的過錯在患者死亡後果中承擔70%責任。精神損害撫慰金酌情認定為70000元,賠償共計1340854元。

點評

患者發生窒息的導火索是鼻咽通氣管處置不當。讓我們來細究一下這個案例:

患者張某某因左腦出血15ml被收入院。入院後患者病情穩定,高血壓被控制、呼吸、心率、心跳正常,氧飽和度維持在96%左右。入院當天院方給患者自二側鼻翼分別下胃管和鼻咽通氣管各一根,下鼻咽通氣管為了改善患者打鼾。

患者入院當天,兩個鼻孔都下了管子,一個胃管,一個鼻咽通氣管。危重病人下胃管,自不必說,鼻飼、用藥,都是可以的。但另一側鼻孔下鼻咽通氣管,就為解決患者的打鼾問題,真的有必要嗎?站在院感控制的角度,患者身上帶的管道越少,患者感染的機率越小。站在患者舒適的角度,兩個鼻孔都被插管,昏迷患者還好,清醒患者會為這兩個管子痛苦難忍,不堪其擾。

站在護理的角度,這兩個管道,要保持通暢,要及時吸痰,要妥善固定,要做好口腔護理,護理工作量自然不輕。

我們來看事發當天發生了什麼?

那日中午患者護工發現患者氧飽和度下降至84%便找來值班護士。

1、護士吸痰不當?

案例中說到:值班護士在未請示醫師的情況下,擅自採取不當吸痰措施,造成患者呼吸困難,氧飽和度進一步下降至60%並發生窒息,心肺驟停長達一個小時餘。

《護士條例》告訴我們:患者危急狀態下,護士在醫生未到來之前,要採取必要的救護措施。當日值班護士就是這樣,來不及請示醫生,她看患者氧飽和度下降,立即為患者進行吸痰,雖然在事後被定為「不當吸痰」,但在當時的情況下,並無大過。

2、護士不知所措?

「此期間正值中午午休,值班護士一人面對此緊急情況,不知所措,既不懂立即拔出鼻咽通氣管,也不按患者床頭的緊急呼叫器,事後解釋為緊急呼叫器壞了。當時只有患者的母親兩次衝到樓道大聲呼叫數次,才陸續過來數人,但無一人想到要立即拔出鼻咽通氣管」。

護士緊急情況下,見患者血氧飽和度低,忙於吸痰,難以脫身,分身乏術,而患者又處於危急狀態,可讓患者家屬去醫生值班室呼叫醫生。當時確實是患者家屬去呼叫的醫生,也很合理。事後分析的是,護士還可以按響呼叫器。但當事護士沒按,這一點,就對護士有些苛刻了,別說緊急情況下,護士有些慌亂,想不到這一點。但病區裡的呼叫器,大家捫心自問一下,是不是只有護士對這種呼叫器的響聲做出反應?其他人等,還有誰會聽到呼叫器的聲音,會循聲而動?

患者家屬去呼叫醫生,護士守在患者身邊,即使救護措施並不算得力,也總好過離開患者,去喊醫生強。不然,患者家屬的意見更大。

3、護士不懂需要立即拔管

當初置管的目的就為解決患者打鼾,現在,這個管子卻成了堵塞患者呼吸道的罪魁禍首,那這個管子,不置也罷!護士不懂立即拔出鼻咽通氣管?有人事先對護士培訓鼻咽通氣管的使用注意事項了嗎?護士不懂拔管,那後來問訊趕來的人員也不知道拔管怎麼說?最後醫院劃分責任的時候,希望不要揪住護士這一點不放。

4、後續管理、基礎護理跟不上?

以上這些,結局是患者窒息過久,腦部缺氧,處於植物人狀態。這是前話。後續的診療護理患者家屬意見很大:認為醫療護理措施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不積極、部分醫務人員防範院內感染意識薄弱,病人入院期間不止一次的院內感染:「胃管、導尿管、氣切套管長時間不更換,造成病人泌尿系統長期感染。發生褥瘡後由於不積極治療和護理導致化膿感染。氣切管外露部分幾乎不清晰,已經汙染髮黴。吸痰不按無菌操作,吸痰後用霧化水涮吸痰管……」為此患者家屬多次提出異議並向有關人員反映。

很顯然,患者家屬對後來院方的救治護理是很不滿意的,因為患者本身疾病就很嚴重,加之植物人的長期臥床患者基礎護理任務繁重,最後疾病轉歸走向死亡的結局是必然的。但患者家屬對醫療護理質量不滿意,之前搶救不滿意,之後的基礎護理也一大堆意見和證據,最終引發一場醫患糾紛並訴諸法院,於是就有了我們後來看到的醫院最終賠償百萬巨款了結的結局。

前車之鑑

之所以囉嗦這麼多,就是想把大家的注意力從患者發生危急,當值護士的身上引開,當值護士的應對雖有瑕疵,但過錯不大,在事後的算總帳時,不要對該護士重拳暴擊。

站在護理人員的角度,仍有需要注意的地方:

1、專科護理能力的提升

患者置有鼻咽通氣管,科室護理人員要掌握置管護理的注意事項,必要時進行專題培訓。

2、培養應急能力

案例中可以看出,護士的臨場應對存在的不當與不力,這是工作中的短板和不足,需要在以後的工作中改進。

3、總結經驗和教訓

事情過後,涉事科室和當班護士及其他醫護人員,都要進行事後反思,以改進以後的工作。

4、跟進護理管理

患者最終成了植物人,既然患者家屬和科室人員都認為當時處置不當,就有發生醫患糾紛的隱患和可能,那麼,在後來的患者護理上,為什麼護理管理、基礎護理卻並未得到有效的改進,護理工作存有不到位、不規範之處,乃至讓家屬不斷積怨、爆發,收集了大量醫護人員治療護理不給力的缺陷和不足,成為打贏這場醫療官司的重要證據呢?個中緣由,值得深思!

來源:華醫網

作者:納洛酮

責編:楊蓓

-THE END-

現代護理報

中國護理第一報 最權威護理公眾號

《醫院管理論壇報·現代護理》

每周二四六出版,全年定價198元

郵局訂閱請認準郵發代號17-18

相關焦點

  • 贛州市腫瘤醫院成功為氣管和聲門移位患者氣管插管
    氣管插管(圖文無關,不是同一次手術)  中國江西網贛州訊 通訊員袁磊報導:日前,患者舒某在贛州市腫瘤醫院接受巨大甲狀腺腫瘤切除手術,該院麻醉科克服患者氣管和聲門移位的困難  舒某19歲時發現頸前腫物,約「小指」大小,不伴疼痛,無吞咽,無呼吸困難等症狀,未行檢查及治療,30年過去了,腫物逐漸增大,今年在縣醫院就診,但考慮患者有氣管插管困難(俗稱困難氣道)可能會插管失敗無法手術,建議其轉院,輾轉多家縣醫院,皆因困難氣道未能手術。  患者在贛州市腫瘤醫院入院後,CT檢查提示頸部氣管和聲門明顯向左側移位。
  • 醫療糾紛:酒精中毒昏迷給予氣管插管搶救,致患者氣管破裂後狹窄
    2019年4月15日法院經審理認為,根據司法鑑定意見書,並結合本案案情,確定被告xx市人民醫院承擔的過錯賠償責任比例為28%,亦即94246.77元。並于于2014年3月6日至2018年3月2日至3月8日先後八次入院,八次手術治療,以治療氣管插管導致的氣管破裂後的氣管狹窄。三.裁判結果根據司法鑑定意見書,結合本案案情,本院確定被告xx市人民醫院承擔的過錯賠償責任比例為28%。
  • 帶貓咪去醫院看病需要注意這四點
    貓咪生病,大家第一時間會想到帶貓咪去醫院看病,可是這裡有幾點大家可千萬不能大意,小編在這給大家提個醒! 1、記得帶上個墊子 據小編觀察,寵物店的輸液臺基本都是用金屬的材質做的,如果醫生判斷貓咪這個時候需要輸液的話,可能就需要一些外物給貓咪保暖了。
  • 長期留置氣管導管要警惕氣管狹窄的發生
    作者:一葉飄零  來源:醫脈通
  • 北京哪個氣管狹窄醫院好
    北京哪個氣管狹窄醫院好,當氣管切開部位過高,損傷第1軟骨環,可引致環狀軟骨糜爛、炎性病變和難於糾治的環狀軟骨下重度狹窄。後兩種情況死亡率均很高,因此施行氣管切開和插管術時應注意氣管切開的部位,切除氣管前壁組織不宜過多,選用的氣管導管大小及長度要適宜,氣囊充氣壓力不可過高,連接的管道宜輕而柔軟,以降低氣管狹窄的併發症發生率。  氣管、支氣管狹窄也常見於氣道內病變,如氣管支氣管內良性或惡性腫瘤、炎性肉芽腫和氣道內異物。
  • 【前線醫護日誌】氣管插管、無法說話的他一直煩躁不安,接通媽媽的...
    ,有不少人都需要氣管插管。 文字整理/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陳輝 通訊員 陳曉霖圖/由醫院提供講述者:南方醫科大學第三附屬醫院援鄂醫療隊隊員、關節外科護士楊會新冠病毒重症患者由於普遍存在血氧低的問題,有不少人都需要氣管插管。一旦插管後,他們就無法說話了,只能通過書寫來和醫護人員溝通,對於身體特別虛弱的連書寫都很困難。
  • 讀護士需要什麼要求—醫院待遇好嗎?
    對於學歷方面來說,專科本科都可以,但是最重要的就是做護士還需要考取護士資格證。 護士就業注意事項: 1、做護士學歷越高越好,以後晉升職稱就可以縮短年限。
  • 「練為戰」|氣管插管接呼吸機使用患者意外脫管應急預案演練
    原創 市中醫院 為提高重症醫學科年輕護理人員對氣管插管意外脫出的快速響應及處置能力,加強醫護之間協調配合,最大限度地降低意外脫管對患者造成的危害,保障醫療安全,我們於2020年08月24日組織氣管插管脫出應急處置演練。通過演練提高醫護人員對氣管插管意外脫出事件的應急處理能力。
  • 這家世界最刺激的醫院,護士著怪異服裝,進門需要籤生死狀
    這其實是一座鬼屋,還曾被世界吉尼斯紀錄認定為世界上最大最恐怖的鬼屋。與一般鬼屋不同的是,兩層高的大樓之內沒有特定的行走路線,諾大的一個醫院任你行走。實際上這就是一家真正的醫院,廢棄後被改造成鬼屋,內部場景非常真實,置身其中如身臨其境,讓人心驚膽戰。
  • 護士需要知道的35個急救知識點
    答:常見的人—機對抗原因有:(1)病人不習慣;(2)呼吸機輕微漏氣或壓力調節太高;(3)通氣量不足;(4)嚴重缺氧;(5)疼痛;(6)存在其他引起用力呼吸的因素,如氣胸、心力衰竭等;(7)氣管內有痰液集聚;(8)呼吸參數和通氣模式選擇不當。 12、停用呼吸機的指徵?
  • 農大動物醫院無證經營被判賠償
    農大動物醫院無證經營被判賠償 原標題 [農大動物醫院無證經營被判賠償]
  • 醫療糾紛:器械故障中止手術致患者四級傷殘,醫院賠償近兩百萬元
    同日,在局麻下行氣管切開術,術後給予脫呼吸機。2018年1月30日,留置胃管治療。2018年2月1日,轉入神經外科常規護理,予以抗感染、營養神經、清除腦自由基、改善腦循環、霧化化痰、營養支持及補液對症治療。轉入後,江某某出現頭痛,偶有低熱,間斷有鼻腔流液,口腔分泌物多,考慮腦脊液漏致低顱壓頭痛可能,於2018年2月7日行腰椎穿刺術,未見到腦脊液流出。
  • 中農大動物醫院被訴非法行醫
    、診療過錯為由,起訴中國農業大學賠償財產損失170 650元。近日,海澱法院一審作出判決,判令中國農業大學承擔管理責任,向袁先生退還醫療費並賠償財產損失1.5萬元。  袁先生訴稱,2011年10月20日,他因自養德國牧羊犬吃了餵食的海棠果後出現氣喘、乾嘔等症狀,於下午4時帶其到中國農業大學動物醫院就診。經對喉頭部位及胸腔進行X光片檢查,發現靠近喉頭部的氣管內有一個海棠果大小異物,其他部位正常。
  • 手養鸚鵡雛鳥餵食過程中,操作不當會導致鸚鵡死亡
    如果雛鳥還是不吃,那麼你可能需要獸醫或其它有經驗的飼養者的幫忙,因為雛鳥可能生病了,需要做一系統的檢查,不要浪費時間,因為雛鳥的病情會惡化得很快,只有反應速度夠快,並作出正確的處理才有機會拯救一隻生病的雛鳥。人工餵食雛鳥常見嗉囊疾病。人工餵食操作不當一、嗉囊梗塞嗉囊梗塞是指食物從嗦囊到消化系統之間的這段時間過長,表現為嗉囊食物結塊,長時間滯留。
  • 男子反覆咳嗽2周,去醫院一查竟是氣管堵塞!醫生:吃飯小心點
    當一些小的意外發生之後,有些人就會選擇自行解決,但是卻沒有注意這次意外所遺留的後遺症。30多歲的杭先生在兩周前進食羊肉的時候出現了嗆咳的情況之後,之後反覆咳嗽、氣短、胸悶,實在無法得到解決,他只能去到醫院進行檢查。醫生則發現在他的左主支氣管的下端竟然有骨性異物。
  • 寵物咳咳咳氣管塌陷惹的禍
    專家坐診    專家簡介:吉才回,瑞鵬寵物醫院主治醫師,畢業於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臨床獸醫學專業,研究生期間在臺灣國立中興大學進修小動物外科學、影像學及動物醫院經營管理等課程,曾多次參加北京、上海、臺灣等地的國際國內小動物醫師學術研討會。
  • 一市婦幼保健院使用過期藥,已有8人立即停職,出事不能只怪護士!
    即使輸到患者體內的藥液未出現不良反應,但這些藥液畢竟是板上釘釘的過期藥,且牽涉到多名患者,不嚴查並嚴肅處理,不足以平民憤,因此,這起過期藥事件帶來的負面影響,不僅對當事人員,對當事醫院的損失,也是慘重的。這就是當事醫院對當事人員嚴厲處理的主要原因,影響之大,後果之重,不可謂不慘烈!
  • 醫院領導者應該怎麼關心護士?美國專家提了三點
    在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之前,護士群體出現職業倦怠的概率就已經相當高。在面對疫情帶來的情感和身體巨大壓力之時,一線護士和護士領導者的職業倦怠感變得更為複雜,可謂達到了職業創傷的程度。由於疫情持續蔓延,越來越多的護士暴露於新冠病毒環境中,她們不得不暫停工作進行隔離。「這對護理部門來說是巨大的損失,也會增加醫院工作護士的負擔。
  • 江西省腫瘤醫院護士體會提高穿刺成功率
    中國江西網訊 徐志清 報導:每天的工作是繁忙的,當去完成打針這一工作時,最先想到的是如何順利和迅速把病人的針打完,而且希望很順利。接受穿刺的病人,有著各自不同的心理,當給病人打針時,沒有病人的配合是無法順利完成的。    雖然穿刺是一個簡單的操作,可不同病人卻有著不同的複雜心理,如護士能一針見血嗎?她是剛參加工作嗎?
  • 煙臺福山區人民醫院開展狂犬病暴露處置和破傷風預防處置專項培訓
    魯網12月18日訊為進一步規範狂犬病暴露處置和外傷後破傷風預防處置工作,提升犬傷門診醫務人員狂犬病暴露預防處置業務水平,12月16日下午,福山區人民醫院醫務科、破傷風預防及患者傷口處置的實際情況,給予了開展下一步規範化工作的合理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