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能自己吃飯,為什麼還要給予留置胃管呢?

2021-01-11 騰訊網

導語

一些腦卒中急性期患者損傷了吞咽功能,一般入院會常規對患者吞咽功能進行評估,為了保證營養和水分的供給,不能順利進食者除了靜脈補充還應該早期下胃管。很多患者及家屬對鼻飼有誤解及恐懼,即使患者進食有劇烈咳嗽,還要堅持從口腔進食,這樣容易導致吸入性肺炎的發生,引發反覆肺部感染。

什麼樣程度的病人需要留置胃管呢,應該怎樣評估患者的吞咽功能呢?

窪田飲水試驗

患者端坐位,取一杯30ml溫開水,讓患者喝下,觀察患者時間及嗆咳情況:

1級 能夠順利的一次咽下

2級 分兩次以上咽下,能夠不嗆咳

3級 能一次咽下,但有嗆咳

4級 分兩次以上咽下,也有嗆咳

5級 全量咽下,頻繁嗆咳

評定:

正常:1級,5秒之內;

可疑:1級,5秒以上及2級;

異常:3~5級。

患者評定結果屬於異常,告知患者及家屬病情,給予患者及家屬留置胃管相關知識宣教,消除患者及家屬恐懼心理,告知患者及家屬留置胃管的必要性。

患者及家屬同意留置胃管,籤署告知書,告知注意事項,那麼我們護士該怎樣護理呢?

1、臥位護理

取半臥位進食,進食30分鐘~1小時後放低床頭,避免劇烈運動或搬動患者,將患者頭偏向一側以免引起嘔吐引起誤吸引起吸入性肺炎。

2、鼻飼管護理

保證鼻飼管長度,一般常規的基礎上增加5cm。每次鼻飼前均應確定鼻飼管在胃內方可注入流質飲食。定期更換鼻飼管,一般胃管7天更換,矽膠管21~30天更換。告知患者及家屬活動或翻身時注意固定導管,以防止脫落。

3、營養護理

注意鼻飼液的溫度(38~40°),以免溫度太低引起腹瀉,溫度過高損傷黏膜。

不同腦卒中患者營養支持也不同。

臥床患者開始幾天以米湯、蔗糖、、水果汁、藕粉汁為主,每次150ml~200ml,每天4~5次,適應後逐漸加量。每次250ml~300ml,可給與混合奶,增加能量、蛋白質、脂肪,適當增加粗纖維食物。

合併感染髮熱患者,增加能量和蛋白攝入,每天按照30~35kcal/kg供給能量,增加免疫營養物質,增加機體免疫功能。適當增加水的攝入。

合併糖尿病患者可選用糖尿病專用配方,根據血糖變化改變用量。

4、併發症護理

胃儲留、腹脹 鼻飼前抽吸胃液,當胃內抽出大於150ml,可以適當減少食物量或者增加間隔時間或者增加胃功能藥物促進胃排空。

高血糖 定時監測患者血糖,隨時調整鼻飼飲食配方

經過專業技師的康復,患者吞咽功能恢復正常,即可拔除胃管。

一則重要通知!

美小護們

微信又改版啦

為了不在茫茫公眾號裡走失

請"星標"護士網官微

和420萬同行一起為自己代言

(已設的各位忽略哈~)

設置星標很簡單,只需三步走

圖文來源:原創;作者單位:周口永善醫院。

相關焦點

  • 舌後墜患者這樣下胃管,成功率大增
    小孫:「你算是說到點子上了,這些昏迷伴舌後墜的患者,通過體位的改變可以舌體由於重力作用而偏向前下方,從而暴露舌體和咽後壁、側壁之間的空間,從而增加置管成功率。」那麼,舌後墜患者如何增加置管成功率呢?3、床頭抬高置管法:孫娟、張莉、蓉趙坤的研究《腦卒中昏迷患者留置胃管方法的研究進展》中提到床頭抬高30度至80度可減輕患者的咽反射,增加置管成功率,因為處於此體位時食管和氣管近似於縱軸平衡,使胃管置人時能順利通過口咽部。
  • 鼻飼患者胃管到底應該插入多長?
    患者男,肺癌,進食困難,遵醫囑鼻飼流質飲食,護士小A給插胃管,測量前額發跡至劍突的距離,胃管順利置入 抽吸有胃液,聽診腹部有氣過水聲,給患者注入流質飲食,發現患者嗆咳,血痰量增加,小A護士很納悶,為什麼會這樣呢?
  • 讓患者趴著下胃管,護士的這種神操作你見過嗎?
    留置胃管在臨床護理操作中,是一項並不複雜的操作,但遇到特殊的患者,如昏迷、吞咽功能喪失、舌後墜的患者也會讓我們的護士很抓狂。往往這些患者採取常規的置管體位成功率不高,那麼您是否想過採取其他體位呢?案例回放每月一次的行政查房照例進行,本次查房科室是重症監護病房。
  • 吃飯不能用嘴,只有放鼻胃管一條路嗎?記藏區第一例內鏡下胃造瘻術
    據不完全統計有1/3的惡性腫瘤患者不是死於腫瘤本身,而是死於無法進食,而很多神經科的疾病比如運動神經元病,腦血管意外(腦梗死或腦出血)、腦腫瘤、腦外傷、帕金森病、老年痴呆也會導致病人無法經口進食。種情況下醫生往往需要通過胃管給予患者營養。
  • 胃管:小寶貝的「加油」管
    小寶貝的「加油」管因病情需要,留置胃管是一種常見的營養支持治療。給寶寶提供基本的營養支持,就像加油一樣,胃管就相當於小寶貝的「加油」管。胃管粗細長短均有不同規格,胃管分為口胃管和鼻胃管。其中,口胃管長約45Cm,是經口插入35~40cm即可。鼻飼管插入長度一般是髮際到劍突的長度,或鼻尖至耳垂再到劍突的長度,經由咽部,通過食道到達胃部,鼻胃管容易脫出,應妥善固定。一次性胃管型號的選擇與兒童體重有關。
  • 細細一根胃管,是吞咽困難重症病人的救命稻草
    面對這樣病人,我們不得不進行一種植入性操作——插胃管,進行鼻飼飲食。  先來講講人類吃飯離不開的吞咽運動。  吞咽運動是一種極其複雜的正常生理過程,它需要喉部數百條肌肉的相互配合才能完成,正常情況下它是一種流暢協調的連續動態動作。  簡簡單單的一個吞咽運動,事實上要經過以上複雜三步驟和五個階段。
  • 家人得了老年痴呆後,不愛吃飯怎麼辦?首先要知道他為什麼不吃
    晚期患者可出現情感淡漠、哭笑無常、言語能力喪失、以致不能完成日常簡單的生活事項,如穿衣、進食,四肢出現強直或屈曲癱瘓,長期臥床。如何延緩老年痴呆患者智力減退第一點可以給患者服用藥物治療,臨床上常用的是膽鹼酯酶抑制劑。第二點要多陪伴患者,多同患者溝通。第三,保證營養,多戶外運動。
  • 【護士專題】關於「胃管」的這些知識,你都Get到了嗎?
    鼻腔有無畸形,鼻中隔有無偏曲,了解施行胃腸減壓的目的,置管前告知患者置管的目的及重要性,多與其交談,介紹置管的方法,消除患者的緊張、恐懼心理,取得患者的合作。2、置管時針對普外科患者的特點及置管的目的,置入長度一般是45~55cm,即耳垂至鼻尖再至劍突部,再加上從鼻尖至髮際的長度。
  • 關於胃管的兩三事:什麼疾病需要插胃管?插胃管後要怎麼護理?
    一般來說,對於一些無法通過口進食吸取食物營養的患者,在臨床上可以通過插胃管等方式來實現吸收營養,保持身體正常的作用。 在醫學上來說插胃管也就是口飼或鼻飼,經過人工把胃管經口腔或鼻孔置入食道中,經由咽部,通過食管到達胃部,通過手動加壓注射器推桿和活塞往患者鼻胃管內和胃裡打水和食物,保證病人攝入足夠的營養、水分和藥物以利於早日康復,是一種臨床醫護必須掌握的基本技術。
  • 昨夜急診|老太心疼老伴插胃管吃東西沒味道,拔了管子差點闖大禍
    眾所周知,長期照顧中風偏癱的患者,需要多大的毅力。好在一家人齊心協力,老伴和女兒們都很貼心,親自照顧李大伯,翻身擦背,天氣好了還推著李大伯出去曬太陽。這7年來,一家人雖然辛苦,但也其樂融融。就在3個月前,由於李大伯無法自己吞咽食物,吃了東西就容易氣急,於是在醫生的建議下留置了胃管,本以為以後就可以避免發生這樣的事情,沒想到,這次還是因為吞咽食物的原因李大伯被送到了浙江綠城心血管病醫院。 急診科主任王賽英說,李大伯被送來時,嘴唇、手掌都已經發紫了,人也叫不應,呼吸困難,氣急明顯,還發燒了。
  • 七旬癱瘓爹爹更換胃管犯難,醫護每月上門幫忙獲點讚
    楚天都市報7月23日訊(記者鄭晶晶 通訊員胡興旺)「老伴經不起折騰,幸虧有你們幫忙每月上門換胃管,真不知道怎麼謝謝你們才好!」今日,梨園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東湖社區衛生服務站全科護士平星上門給癱瘓在床的何爹爹換胃管時,何爹爹的老伴不住地感謝。
  • 插鼻胃管多痛苦? 若可選擇患者不想插第二次
    華夏經緯網5月9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不少民眾疑惑,鼻胃管有餵食功能,應不會造成患者痛苦;醫師說,鼻胃管是維生管路,可快速灌食,但有引發感染風險,長期插管很痛苦,若給患者選擇,都不想再插第二次。 據報導,作家瓊瑤為了平鑫濤是否該插鼻胃管,與平鑫濤的兒女意見相左,彼此都在臉書上發表聲明、形同撕破臉。
  • 在家就能換胃管、導尿管?試試 「網際網路+護理服務」吧
    90歲老人需要更換胃管導尿管怎麼辦? 廣東省第二人民醫院(廣東省應急醫院)作為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患者的定點收治醫院之一,不僅合力抗疫,還正常對外開放「網際網路+護理MDT」服務,有就醫需求的患者或者保健指導的群眾都可以預約下單,請護士上門進行居家護理,特殊情況還可以申請多學科聯合會診服務以及實時在線問診。
  • 長期留置尿管如何護理
    長期留置尿管如何護理 2016-04-11 14:52:09 來源:水母網
  • 在家就能換胃管?可以!
    張女士的丈夫胡先生(化姓),今年66歲,去年11月因腦出血留下了後遺症,意識障礙,生活完全不能自理,家中只有張女士照顧,一天前,胡先生之前插入的胃管有堵塞現象,但由於肢體不能活動,張女士一人實在很難將丈夫送到醫院,「我給在外打工的兒子打電話
  • 留置針扎不好?關於靜脈留置針那些事兒,都在這篇!
    留置針那些事兒,送你4步單手退針 5大固定要點 3條封管注意 話題 @小洽 我是才輪轉到骨外科病區的護理小白,病區裡手術病人很多,科裡要求所有做手術的患者,都要留置留置針,可我翻遍護理教科書《基礎護理學》,並未找到專門講述靜脈留置針的使用相關篇章
  • 長期留置氣管導管要警惕氣管狹窄的發生
    2月22日患者出現吸氣性呼吸困難, 雙肺呼吸音粗, 自訴呼吸費力,急查胸部CT:雙肺感染好轉氣管上段狹窄,狹窄處直徑為4.6mm 。遂給予氨茶鹼和激素治療。 2月25日患者自訴呼吸時憋氣減輕,偶有咳嗽,血氣分析提示輕度呼吸性鹼中毒。28日患者呼吸困難加重,發音困難。
  • 埃索美拉唑聯合早期經鼻胃管腸內營養治療重症急性胰腺炎對肥胖...
    本研究通過觀察埃索美拉唑聯合早期經鼻胃管腸內營養治療SAP的效果和安全性,同時監測治療前、後患者Obestatin、miR-216a水平的變化,探討該療法改善SAP患者預後的機制,為臨床治療提供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