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島臺灣,不僅風景秀麗,而且還有很多美食。臺灣的美食種類是多種多樣豐富多彩的,它主要以福建閩南的飲食文化為特點,但是又結合了中國內陸地區的飲食文化特點,如此成就了臺灣美食兼容並包的特色,迎合多數人的口味。
臺灣美食包羅萬象,具體來說融合了閩南、潮州、客家、日本等飲食文化,儼然成為了臺灣名片之一。今天吃貨君就給大家來介紹一下赫赫有名的臺灣十大美食小吃,是成千上萬種臺灣傳統小吃中最能體現臺灣飲食特點的十種小吃,到臺灣旅遊沒吃過5種以上,算是白來了!快拿出小本本記下來吧。
一 薑母鴨
薑母鴨是80年代後期在臺灣流行起來的進補小食。薑母鴨除了是臺灣特產外,還是福建特產,它的起源地是在閩南地區。由於臺灣菜靠近閩菜的做法,所以在臺灣,薑母鴨同樣大受歡迎,而是口味正宗。
二 牛肉麵
雖然牛肉麵到處都有,在家自己也能做,但是到了臺灣卻沒有吃一碗正宗的臺灣牛肉麵,怕是會遺憾的。臺灣牛肉麵的湯香醇、鮮腴、淨清,不帶一絲其他作料味(如豆瓣、花 椒、肉桂、沙茶、番茄、醬油)。有的行家在吃麵時欲極盡酣暢淋漓,特囑牛肉另擱放一盤,只全心大口呼嚕吃麵,肉僅偶夾一兩片,所剩肉片打包帶走回家。做為一個專業的牛肉麵吃貨,臺灣牛肉麵都沒吃貨就別說自己是吃貨啦!
三 蚵仔煎
吃貨君對於蚵仔煎最初印象是來自臺灣偶像劇《轉角遇到愛》裡羅志祥在夜市擺攤,炒的就是蚵仔煎。其實蚵仔煎在臺灣是最最有名的,它經常榮登臺灣小吃銷售排行榜第一名。如今從臺灣頭走到臺灣尾,幾乎每到一地都可以找到蚵仔煎的影子。所以別愁到臺灣吃不到蚵仔煎,蚵仔煎自己會找上你哦!
四 甜不辣
在臺灣,有著50多年歷史的賽門甜不辣一直安穩地坐在臺灣本地小吃甜不辣的第一位的交椅上。這不僅僅是因為它的年頭長,更重要的是這種風味獨特的小吃它有著文化和歷史的底蘊,它充滿了變化與想像。
賽門甜不辣的招牌來自70年代風靡臺灣的國外電視劇《七海遊俠》,其中的男主角名叫賽門·鄧普拉,由於「鄧普拉」與「甜不辣」的發音接近,才有了這麼一個有趣的店號,一直沿用至今,名為響噹噹的招牌。賽門甜不辣的全手工製作工藝也是保證口感的重要因素,多少年來不曾改變,一碗甜辣醬混雜的美食就在這裡多年如一日地任憑風霜改變。
五 鳳梨酥
鳳梨酥是極為知名的臺灣點心,內餡用冬瓜醬,再用麵粉、糖、蛋、奶油製成外皮,口感酥滑細緻,因為在閩南語中的鳳梨音近「旺來」,所以一直以來都是很受歡迎的禮品。近年來有許多商家以土鳳梨做餡料,比冬瓜餡酸,適合怕甜的朋友。在臺灣到處都有可以買到臺灣鳳梨酥的店面,品牌也非常多,比較有名的老字號就有佳德、微熱山丘、李鵠、梨記,這些都是很熱門且味道很好的。雖然在別的地方也能吃到鳳梨酥,但是臺灣的鳳梨酥味道真的是不一樣的,錯過了就很可惜呀!
六 滷肉飯
滷肉飯,也叫魯肉飯。滷肉飯的做法比較簡單,就是在白飯上淋上碎豬肉和醬汁的料理。但它是臺灣最著名也最獨特的小吃,據說只有臺灣本土的滷肉飯才是最地道的。在臺灣街邊的飯館、各大夜市,隨處都可以品嘗到這道美味。一碗好的滷肉飯,它的五花肉被精心切過,但並不太碎,慢慢在有5種香料的汁裡燉製,之後將做好的肉澆在熱米飯上,一碗香甜,微鹹的滷肉飯就完美了。
七 鹽酥雞
鹽酥雞,還有一個名字叫做鹹酥雞,在臺北夜市很常見。在一般的夜市也能見到,但是臺灣的味道會比較特別。臺北街頭的鹽酥雞香氣濃鬱,外酥裡嫩,是最出名的休閒小吃之一。鹽酥雞在各大夜市,路邊攤和街邊小店都能買到。去到臺灣果斷嘗一嘗啊!
八 大腸包小腸
你可能不知道,大腸包小腸是臺灣獨一無二的獨創美食。簡單來看的話,會覺得大腸包小腸和熱狗有幾分相似,但其實還是很不一樣的,大腸包小腸需要把體積很大糯米腸切開,然後再加入一根地道的臺式香腸,最後塗上各種口味的醬料。口味也有很多種可以任君挑選。在臺北公館商圈、臺中逢甲夜市、臺北士林夜市的大腸包小腸最為出名,路過的時候必須來一根嘗一下這「原創」的滋味才不後悔啊。
九 珍珠奶茶
臺灣的珍珠奶茶也是出了名的,甚至有一些微微傳奇的網紅名氣店家,例如春水堂、陳三鼎、天仁名茶、墾丁蛋蛋奶等。珍珠奶茶是臺灣飲品界響噹噹的代表,據說它發源於臺中有名的春水堂。早期春水堂用搖搖杯泡茶並搖出茶的泡沫,發明了泡沫紅茶,後來又加入像珍珠的粉圓,因此誕生了珍珠奶茶。所以到了臺灣,尤其是到了臺中,不買一杯奶茶捧在手上拍張照片,怎麼對得起這趟臺灣之行呢?
十 棺材板
最後這道美食的名字有點嚇人了是不是?但其實它是非常好吃的一道甜品美食。做法就是把厚片吐司炸酥了之後把它的內褲挖空,然後填入牛奶麵糊、雞肉、馬鈴薯、青豆仁、蝦仁、花枝,最後再將挖去的麵包皮蓋上,如此就像一個棺材一樣了。名字聽著可怕,但味道是一流的,據說臺南夜市的棺材板味道是最好的,走過路過不要錯過呀!
以上這十種臺灣美食,不知道你吃過幾種呢?你去過臺灣嗎,還有什麼新奇的臺灣美食可以跟吃貨君一起來討論一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