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上春樹丨我與幸福之間,只差一隻貓兒

2021-01-14 慢書房

『閱讀本是尋常事,繁華靜處遇知音』



上大學時,在夜裡打工回家的路上,看見一隻小貓咪。


一喊它,它便一邊叫一邊跟著走,一路緊追不捨,跟到了家門口。


無奈只好給它一點吃的。貓咪就在家裡住了下來。


並沒有專門起名字,有一天聽廣播,說有個人養的貓不久前失蹤了,名字叫彼得。於是想:「得了,就叫彼得吧。」


彼得就這樣生活在我家,長成了一隻有點兇的小公貓。早晨肚子餓了,它就啪唧啪唧地拍打我的臉。



那時跟相處的女孩子交往不順利,待在學校也沒勁,煩心事還真不少。可只要和貓兒一起坐在午後的陽光裡,靜靜地閉上眼睛,時間就會溫柔而親密地流淌過去。一天的工作結束後,夜裡,就把貓放在膝蓋上,一邊啜幾口啤酒,一邊寫起了我的第一篇小說,這至今都是美好的回憶。 我二十出頭,剛結婚沒多久的時候,囊中空空,連一隻暖爐都買不起。住在東京近郊一所四下漏風、寒冷徹骨的房子裡。一到早晨,廚房裡竟會結滿冰。當時,我家成了貓兒們的活動中心,時時有貓兒結隊來訪,有時候就把它們摟在懷裡,兩個人和四五隻貓兒摟抱著睡在一起。那是一段艱苦的日子,但由人和貓兒拼命釀造出的溫情,令人感動。

從那以後,我就想寫能釀造出溫暖的小說。


要說那十年間還記得些什麼的話,就是一天天拼命幹活、經常債臺高築、養了許多貓咪。而一想彼得,我就想起自己還年輕、還貧窮,不知恐懼為何物,卻也不知日後出路的時代,想起當時遇見的許多人。那些人後來怎麼樣了呢?我與安西水丸先生,常常因為書籍的裝幀和插畫合作,這種交往始於很久以前。但並非僅此而已。都是長期住在青山一帶,工作室也在那附近,一到晚間便經常在附近遊蕩,或是去酒吧喝上一杯。我也一直生活在以青山為中心的地域,時不時也會偶遇。走進附近的酒吧裡,酒保也會告訴我:「水丸先生昨天來過,還說這陣子沒見到村上先生來著。」東京雖說是大都會,但在一個地方住久了,就明白人的活動範圍很有限。大約七年前我蓋房子的時候,請他畫和室的隔扇外加掛軸,他一口應承:「行,我來幹。」於是不辭遠道趕到我家,親自動手磨墨,用毛筆畫上了漂亮的富士山和魚。然而,他一個人關在那間屋子裡畫隔扇時,一隻大得像美洲獅的貓兒把他畫的魚當成了真的,冷不防哇地一聲猛撲上去。水丸先生雖然身負重傷鮮血淋漓,卻還是緊握畫筆不放,堅持把隔扇畫完。這當然是無根無據的謊言。我家那隻暹羅貓只是踱過來,兜了一圈,舔了舔爪子而已。水丸先生害怕貓狗,一定把那隻暹羅貓看得像美洲獅一般大了。自那以來,我遇到好多人問:「聽水丸先生說,您家裡養了一隻非常兇猛的貓,是不是呀?」

但聽見那痛切悲鳴的鄰居們,聽說他當時是遭受兇猛的美洲獅襲擊,多半也會深信不疑。


有一天,我和貓咪一起躺著睡覺。繆斯就像人似的,也把頭放到枕頭上。我迷迷糊糊地閉上眼,剛要睡著,聽見一個細小的聲音在耳邊嘀咕:「但是,那種事……」可是身邊一個人都沒有,只有一隻熟睡的貓。「那個,難道你剛才說了什麼?」我認真地問。貓咪瞅了我一眼,打了個大大的哈欠,伸伸懶腰,搖搖頭走掉了。世上絕大部分的貓我都喜歡,不過生活在這世間的貓兒當中,我最喜歡上了年紀的大母貓。我和那隻貓咪一起生活,是在六七歲,剛剛升小學的時候。它的名字叫「緞通」。它有毛茸茸的毛、肥嘟嘟的後脖頸、涼涼的耳朵,喉嚨發出咕嚕咕嚕的聲音,像夏末的海浪聲 。當貓咪躺在灑滿陽光的廊子裡睡午覺時,我喜歡在它身邊咕咚翻身一躺,閉上眼睛,將所有思緒從腦袋裡趕出去,嗅著貓毛的氣味,感覺自己也變成了貓的一部分。我們從貓咪身上學到,幸福是溫暖而柔軟的東西。它也許就在身邊,不在別處。大概就沒有「彼得貓」,沒有《挪威的森林》,也沒有《毛茸茸》了。「如果有一天早上醒來,發現貓不見了,我的整顆心都會是空蕩蕩的,養貓與讀書對我而言,就像我的兩隻手,相輔相成,編織出多彩的生活。」「緞通」是只異常聰明的貓兒,認得回家的路。它的故事,寫在《毛茸茸》裡。村上春樹寫下貓兒的故事,安西水丸畫下一隻只貓兒的身影。怕貓兒的安西水丸,為何能畫出這樣毛茸茸的可愛貓兒呢?也許最終還是無法抵擋貓兒軟萌的魅力?至今依然不知是在什麼樣的契機下,兩位摯友一拍即合,創作了這本可愛的書。安西水丸已於2014年離世,《毛茸茸》也成了村上與安西的一份珍貴的友誼見證,一段不可再現的寶貴記憶。我們從貓咪身上學到,幸福是溫暖而柔軟的東西,幸福也許就在身邊,不在別處。這個世界是多麼冷酷,然而,待在貓兒身邊,世界也可以變得美好而溫柔。


相關推薦


村上春樹的日常生活是什麼樣子?每天在孤獨之中默默埋頭寫作?NO~!!


他愛爵士樂、威士忌,但同樣愛旅行,愛貓咪,愛惡作劇,愛奇思妙想,過著平凡的生活,坐坐公共汽車,漫無目的地散散步,在商店買買蘿蔔和大蔥。


村上春樹在《愛吃沙拉的獅子》中寫下這些溫馨的細節,52則隨筆流露出難能可貴的趣味和性情,配以大橋步52幅可愛插畫,溫暖又自由自在,讀起來像在屋簷下抱著貓看天,治癒瑣碎生活的煩惱憂愁。


如果說《大蘿蔔和難挑的鱷梨》是最美味的烏龍茶,《愛吃沙拉的獅子》就是最美味的壽司。壽司配烏龍茶,炎炎夏日給你帶來最清爽純粹的歡樂。


慢師傅第七期「30本-寄書予你」活動已啟動,如需寄書給最重要的人,請點擊左下角「閱讀原文」,則可進入微店進行選購圖書,我們期待為你包書。


—FIN—


| 村上春樹

排版 | 甌南(O'lan)

編輯 | Hienwey Lin


相關焦點

  • 為你讀書:村上春樹丨我與幸福之間,只差一隻貓兒
    我們養了兩隻貓兒,睡覺時人和貓緊緊摟在一起取暖。當時,我家成了貓兒們的活動中心,時時有貓兒結隊來訪,有時候就把它們摟在懷裡,兩個人和四五隻貓兒摟抱著睡在一起。那是一段艱苦的日子,但由人和貓兒拼命釀造出的溫情,令人感動。從那以後,我就想寫能釀造出溫暖的小說。二十多歲的時代就這樣手忙腳亂地過去了。
  • 朋友口中村上春樹「最差」的作品,卻是我最喜歡的作品
    所以我在上面標題裡給最差打了引號!上面這句源於昨晚朋友在看到我書架裡整整齊齊擺放著九個版本的未拆封的《挪威的森林》後說的一句話。《挪威的森林》和《沒有色彩的多崎作和他的巡禮之年》在朋友眼中,這兩本書是村上春樹作品中最差的。但朋友口中村上春樹「最差」的作品,卻是我最喜歡的作品。
  • 村上春樹:我與諾貝爾擦肩而過,卻與貓咪撞個滿懷
    而這個唱片店叫「老彼得」,是村上夫婦以前養的一隻老貓的名字。而這隻叫「彼得」的貓又出現在村上另一部作品裡,《尋羊歷險記》裡那隻虛弱又自負的貓身上就滿是「彼得」的影子。》,裡面寫道,「每當我緊摟著彼得,常常想,只暹羅貓就這樣創造了一個又一個奇趣。」
  • 村上春樹:大智若貓,那些貓教會我們的做人的道理
    朋友養著一隻橘貓,因為顏色是橘色的,帶了些許的白色,便取名叫「果粒橙」。這貓兒被她養了快要3年了,眼睛圓溜溜的非常有神採,脖子上掛了一塊玉石,顯得更像只有靈性的貓了。一道來欣賞一下同樣是愛貓人士的村上春樹的這篇文章吧,《大智若貓》,看看他筆下的可愛貓兒,他寫道:「貓深諳人類的喜怒哀樂,為人類展示了一個永遠零度的冷酷典範。」
  • 村上春樹:「我與幸福的距離,只差一隻貓!」
    同時報告顯示,中國城鎮養寵用戶已經達到7355萬人(含水族),其中城鎮養狗、養貓人數達5648萬人,全國城鎮犬貓數量達到9149萬隻。  村上春樹15歲撿了一隻叫「彼得」的貓,之後都要抱著貓創作,29歲開始寫小說,和妻子陽子開了間名叫「彼得貓」的酒吧,白天賣咖啡,晚上賣酒。
  • 村上春樹的寫作得益於爵士樂,更少不了貓咪陪伴
    一天晚上,村上春樹在住所附近散步,一隻小貓一直跟著他,一路緊追不捨,最後跟進了他家,從此村上春樹就在「鏟屎官」的路上越走越遠。8歲的村上抱著貓坐在自家院子裡。一隻灰白色的長耳貓,不很大,給村上雙手掐著脖子摟在胸前。村上在隨筆《給貓兒起名字》曾自述道:我養過很多貓,但從未花過時間給貓兒起名字。
  • 村上春樹的最新作品:終於完整談起了父親、自我與貓
    「某個夏日的午後,父親和我一同去海邊遺棄一隻貓。」故事始於貓,也止於貓。一件件生活中的小事,串起村上家族的往事,與他個人的成長經歷。「正是這一件件小事無窮地累積,才讓我這個人長成如今的模樣。」——閻連科在我讀過的村上春樹的作品中,這是最沉重的一篇,雖然篇幅無多。歷史的分量,現實的分量,記憶的分量,作為個體活著的分量,都是彌足珍貴、值得書寫的東西。——止庵原來村上此生也有繞不過去的一段路。他在這條真相之路上一步一步虔敬從容地走著,比他跑步時的身影還動人。——史航村上春樹這本新書有著十足的分量。
  • 村上春樹住在後海的貓
    墨墨總會在窗邊靜靜的聽著,它每天下午三點會趴在茶素材二樓西邊的窗前,因為對面屋簷這時候會走過一隻黃白相間的中華田園貓。2012年,在後海南沿48號什錦花園設計工作室門口,設計師FF遇到了有點兒狼狽的墨墨,它身上的毛結了痂,有傷,右耳缺了一角——作為一隻流浪的母貓,它不再能生育了。
  • 村上春樹的最新作品,終於完整談起了父親、自我與貓
    The Jury of Books評審團本期書目《棄貓 當我談起父親時》著者:[日]村上春樹譯者:燁伊 繪圖:Alichia版本:磨鐵圖書|花城出版社 2021年1月(點擊書封可進入購買頁面)作者簡介:村上春樹,1949年生於日本京都。
  • 村上春樹的棄貓與尋父
    《棄貓》書封村上春樹在《棄貓》中說,他父親每天早飯前都在佛龕前長時間地念經,為了死在戰爭中的人、他的同袍和敵對的中國人。作為一個普通人,政府發下徵兵令就不得不入伍,卻三次都死裡逃生,能做的也只有這麼多了吧。可能因為他二十多年沒跟父親面對面交流了,直到父親因為糖尿病和癌症去世以前二人才在病房裡有一場短暫的對話達成和解。
  • 村上春樹自曝「家醜」:我父親曾是侵華日軍
    沒有人知道這位作家究竟擁有怎樣的家庭,幾十年來流言四起,其中許許多多不乏懷揣著惡意,直到不久之前,村上春樹在自己的文章《棄貓——提起父親我要講的事》中正式地談論到了與父親有關的字眼,一直以來縈繞人們心間的迷惑才逐漸解開。
  • 村上春樹:72歲,身高五尺七寸,有恐高症,愛打麻將,祖父是和尚
    對我來說,電話是苦差一樁,在派對上跟別人交談也是弱項,回答採訪同樣令我心力交瘁,甚至連回封郵件都覺得疲憊不堪。假如命令我閉嘴,我可以永遠閉口不言,也不會感到絲毫痛苦。獨自一人看看書,聽聽音樂,去外邊逛逛,跟貓兒玩玩,一個星期很快就過去了。」
  • 村上春樹的作品《我的職業是小說家》
    第一次接觸村上春樹的作品,是幾年前學習英語時看的英文翻譯本《挪威的森林》。很喜歡的一本書,尺度很大,剛開始有些難以接受,看進去後發現有很多平時觸碰不到的角落也突然變得明亮,似乎一直陰鬱沉悶的情緒被無情地拽出,一下子赤裸裸地亮在眾人面前。
  • 村上春樹:與馬有關的少年足跡
    毛丹青(旅日作家 神戶國際大學教授)在最近揭曉的好書獎中,村上春樹的最新長篇《沒有色彩的多崎作和他的巡禮之年》頻頻受到關注,並最終進入新浪好書榜2013年度十大好書之列。村上春樹的創作中經常出現動物的意象,今年又是馬年,旅日作家毛丹青近日尋訪村上的少年時代,為我們揭秘村上春樹的創作,與馬的秘密關聯。
  • 「少年」村上春樹,生日快樂!
    村上春樹說,少年與年齡無關,只關乎三件事:穿運動鞋、每月去一次理髮店而不是美容室、從不一一自我辯解。在29歲之前,他從未寫過小說,也從沒產生過要寫小說、要當作家的念頭。1949年1月12日,村上春樹出生於日本京都,父親是一名語文老師。村上春樹12歲時,他父親和家附近的書店打了招呼,讓他能夠去書店自由地賒帳買書,每月給他結算一次。
  • 林少華:在臺灣講莫言與村上春樹
    臺灣淡江大學找我去用日語講講村上。我說講村上可以,但要用漢語或「國語」講。這倒不是我刻意凸顯主體性,主要是因為臺灣畢竟是講中國話的地方。再說我的日語終究不如漢語出口成章,何必揚短避長呢!同胞到底容易溝通,當即表示OK。我又提出不光講村上,要莫言村上一起講,比較兩者的同與不同。對方連聲叫好,鼓勵說大家肯定感興趣。是啊,哪能不感興趣呢!
  • 村上春樹4月發新書:事關父親和童年,附閱讀村上春樹節奏指導
    距離《刺殺騎士團長》(2017)已隔3年,村上春樹依舊按照老節奏,在下一部長篇中插入一個短篇或隨筆。在以往的寫作中,小說和隨筆給予人的是截然不同的感受和形象。小說是天馬行空,獨往獨來,我行我素,保持距離,而隨筆則娓娓道來,春風吹物,幽默頻發。一個是孤獨浪子,一個是鄰家大叔,這兩種形象共同構成了村上春樹文學作品筆下的整體形象。
  • 村上春樹和他作品裡特立獨行的貓
    2015年4月3日 村上小說中的每一隻貓都特立獨行,挑選幾隻具有代表性的吧。細心的讀者或許已經發現,在村上春樹的小說中,無論是優雅的咪咪,還是笨貓川村,抑或大冢和青箭,都完美地融合了貓和人的行為,時而是人,時而是貓。在村上小說中,而「我」是貓的同類,是貓的分身;貓也是「我」的同類,是「我」的分身。「我」和貓,分不清主從。貓可以佔卜貓引出的不可思議之事,大都仍是可以接受的。何況,貓會佔卜這種事,村上春樹也寫過。
  • 村上春樹「怒衝諾貝爾」的新作,人的心靈就是夜間的鳥
    連夜讀完了村上春樹「怒衝諾貝爾」的新作《沒有色彩的多崎作和他的巡禮之年》,寫一點簡單的感受,這次包括了全面的劇透,一來希望可以與同樣讀過這本小說的讀者好好交流討論,二來村上春樹這本新書不算是嚴格意義上的「偵探懸疑類村上小說」,懸念固然有,但不是這部新作的重中之重,而且新作情節也較前幾作更為簡單
  • 村上春樹:未獲諾獎,最令人心情沉重的是大家都來安慰我
    村上春樹說:「其實就算我得到了芥川獎,可是,既無法想像世界的命運會因此發生改變,也無法想像我的人生會由此面目全非。世界大概還是眼下這副德行,我也肯定還是這樣,三十多年來,大抵按照相同的節奏執筆創作至今。不管我是否獲得芥川獎,我寫的小說恐怕照樣被同一批讀者欣然接受,照樣讓同一批人焦慮不安。」村上春樹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