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鞘刺身好吃嗎?一種越發育越退步的生物,就連自己的腦子也吃掉

2021-01-08 怪羅科學

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賽。

說起刺身美食,第一時間想到的是日本和韓國,新鮮的魚貝類切片後,就能蘸著調料直接生吃。

由於飲食文化的差異,在我們國家,直接生吃並沒有像其他國家這麼普及,但也不乏追隨者,他們酷愛這樣的美食,無論是口感細膩的三文魚,還是回味甘甜的海膽,只要是能生吃的海鮮,都願意去嘗試。

然而,唯獨有一種海鮮,是一直無法克服的,就是海鞘。

海鞘是什麼味道?

海鞘在中國市場是比較少見的,若你有幸見過這樣的生物,就會被它的外表驚到。

在市場中常見的海鞘呈橘黃色,有時也有點帶紫色,它的體型大小,乍一看像百香果,剖開後發現更像百香果了,裡面是黃色的,吃的也正是黃色部分。

據說,生吃的海鞘,雖然味道甘甜,但伴有苦味,而且腥味也比較重,因此很多人無法接受這樣的美食。

海鞘是什麼?

海鞘看起來像物,但實際上是一種動物。別看它們外表軟軟的,實際上它們屬於脊索動物門尾索動物亞門,它們與脊椎動物的關係,比與海綿和珊瑚這些無脊椎動物的關係更近。

在世界各地的海床上發現了超過3000種已知的海鞘物種,類似百香果的海鞘只是其中一種,一般呈圓柱形或花朵狀,顏色很多,可以是綠色、黃色、紅色、橙色、粉紅色、藍色、棕色或白色,這取決於物種及其棲息地,大多數海鞘物種是在溫暖、營養豐富的熱帶水域發現的。

為了不用出去覓食,海鞘「吃掉」了自己的內臟和腦子

海鞘成年後常年附著在巖石和船底底部,也不主動覓食,非常佛系,每天的任務就是不停將水吸入體內,再吐出,過濾水中的浮遊生物和有機物,並以此為食。

這是一種越活越退化的生物,雖然尾索動物亞門是脊索動物中最低級的,但它仍具有脊索,在發育過程中,海鞘自己放棄了這些特徵,就連腦子都不要了。

原來,海鞘會經歷一種罕見的逆行發育,也就是說它沒有進化,反而倒退了。

大多數海鞘是雌雄同體的,但是異體受精,受精後的幼體有脊椎動物的許多解剖特徵,看起來像蝌蚪,尾巴、脊索、神經管以及腦泡,然而這樣自由的生活只經歷了幾個小時,幼體就會遷移到海底,尋找合適的地點,在那裡它們將在附著在其他物質上度過餘生。

幼體附著在巖石或其他固體上後,開始消化自己的身體部分:尾巴、原始的眼睛、腦神經節和脊索。這一過程通常持續36個小時,最終演變成營固著生活的囊狀生物。

最後

從高等的脊索生物變成無脊索生物,如此退行性的變化,在動物中非常罕見,因此具有很大的科研價值。

對於這種不思進取的改變,很多人紛紛表示海鞘是懶到家了,為了不用出去覓食,寧可變成低等生物。

相關焦點

  • 自己吃掉自己的腦子,海鞘是有多想不通
    世界上最狠的生物是什麼?是斷尾求生的壁虎?噴出內臟以求自保的海膽?都不是,是海鞘,別的生物傷害自己也要求生,它是為了生存不惜一切代價,比如說,吃掉自己的腦子。海鞘一般生存在海洋中,通常把自己固定在船隻的底部或者是海底的巖石上,在生物學分科中,它被劃分為脊索動物。
  • 活了6億年的奇葩生物,一旦找到宜居地,海鞘就會吃掉自己的大腦
    與人類相比,雖然很多動物的腦子都只是「裝飾品」,但幾乎不會有動物認為自己的器官是一個障礙,只有一種生物例外。科學家認為它是地球上對自己最「狠心」的生物,因為當這種動物長大之後,它們會主動「吃掉」自己的腦子。
  • 地球上最「詭異」的生物成年後就吃掉自己的腦子
    對於動物來說大腦是非常重要的,在一定程度上它可以被作為是直接粗略判斷動植物的參考標準,自從生命誕生進化出智慧以來,各種動物都在不短爭先恐後的進化、開發大腦,人類憑藉高度開發的大腦而成為地球當之無愧的霸主,然而就有那麼一種動物讓人難以理解,它們不僅不努力進化大腦,反而成年之後就會吃掉自己的腦子變成植物
  • 長大了就吃掉自己的腦子,為了營養敢對自己下口的動物,驚呆了嗎
    今天要跟大家介紹我知道的會吞噬自身的罕見動物,有種動物甚至長大了就會吃掉自己的腦子。就算被天敵吃掉自己的觸手,也能在短時間內重新生長,可見其強大的生存能力。但章魚雖然是生命力強大的動物,但也是極為敏感的動物之一,對環境的變化相當敏感。尤其是被飼養的章魚可能會因為飼料不夠或是空間太過擁擠,使章魚感到強大的壓力,而章魚疏解壓力的方式就是吞噬自己的觸手。令人奇怪的是,具有強大再生能力的章魚在高壓的環境之下,竟然會失去再生的本能,被自己吃掉的觸手將無法再生。
  • 地球上唯一「吃掉」自身大腦的生物,你敢擠一下,噴你一臉內臟!
    海鞘數量眾多,各有不同的顏色和形態,目前已知發現的海鞘超過3000多種,成年後通常生活在海床上珊瑚礁附近或附著在一些固體物體上,以過濾浮遊生物和水中有機物維生。ps:海鞘綱又可分為單海鞘和復海鞘兩大類。單海鞘類獨居,體長1-20釐米。復海鞘類群居,個體較小,各個體間連在一起。海鞘的一生多半以植物的形態生活,所以看上去很像植物,但確實是「貨真價實」的動物。
  • 最愚蠢的動物,吃掉自己的腦子變成植物,最後還被人類端上餐桌
    大自然的生物千奇百怪,有著無數奇珍異獸,它們為了能夠在自然界中生存進化出了各種各樣的技能,比如說壁虎當它在遇到危險的時候,會斷掉自己的尾巴逃生。還有一種動物為了生存,不惜付出一切代價,那就是海鞘,海鞘在幼年的時候其實是有腦子的,但是它的成長期只需要一天,然後便開始尋找自己的家園
  • 它們咬斷尾巴,吃掉自己的腦子和爪子
    大約在2.89億年前,地球上的生物界出現了最早的斷尾求生技能,開闢這條全新求生之路的是大鼻龍——一種古老的爬行動物。數億年後,它們的近親進化成了蜥蜴、壁虎,同樣將這項技術傳承下來,爭取了巨大的生存機會。實際上,斷尾求生的最高境界並不在此,蚯蚓和渦蟲才是其中的佼佼者。
  • 最「心狠手辣」的動物,為退化不惜吃掉自己大腦,真「無腦行為」
    人類的作為地球上最聰明的物種,生理結構形態發育的極為完整,但是有些結構比較簡單的動物可不是這樣,有些動物可能從出現到死亡都不過一天的時間,而今天就講講最「心狠手辣」的動物,為退化不惜吃掉自己大腦,真「無腦行為」。
  • 這怪異的海鮮,吃自己「大腦」,但少有人見過,更不知其營養功效
    此海鮮怪異,吃自己「大腦」,可惜少有人見過,更不知其營養功效提到海鮮,很多人都會想到經常吃的螃蟹、海魚、海蝦、海螺、扇貝、鮑魚等,而不會想到海鞘。海鞘是什麼?海鞘在海鮮市場並不是很常見,就連不少生活在海邊城市的人都沒有見過,也沒有吃過,更別提內陸人了。
  • 女網紅野外直播吃牛歡喜刺身,網友越看越不對勁,直呼:快停嘴
    今天我們就來分享下,一位女網紅在野外直播吃牛歡喜刺身,網友卻越來越不對勁,直呼快停嘴!說到牛歡喜,可能很多人都沒有見過,其實它和牛鞭一樣,裡面含有一股非常難聞的腥臭味,讓很多人聞到味道就直接噁心想吐,所以很多人對於牛歡喜也是避之不及,可是這位女網紅卻要直播吃牛歡喜刺身,這一下子就吸引眾多網紅的關注。
  • 攝影師拍下英國北海絢麗海底生物:燈泡海鞘等
    這是在北海海域發現的海鞘,因為很像一個個燈泡,故稱為燈泡海鞘(Lightbulb Sea Squirts)。海鞘形狀很像植物,廣泛分布於世界各大海洋中,從潮汐到千米以下的深海都有它的足跡。但海鞘幼體的尾部有脊索,而脊索正是高等動物的標誌,這樣使海鞘跨入了脊索動物的行列。海鞘對研究動物的進化、脊索動物的起源有重要作用。它通過入、出水管孔不斷地從外界吸水和從體內排水的過程,由鰓攝取水中的氧氣,由腸道攝取水中的微小生物作為食物。 2.紫色海蛞蝓
  • 世界最「愚蠢」的動物,長大後吃掉自己的大腦,變成植物繼續生活
    世界最「愚蠢」的動物,長大後吃掉自己的大腦,變成植物繼續生活大自然中存在各種各樣的生物,而每種生物也都有自己獨特的地方,雖然現代人類科學技術越來越發達,我們對大自然中各種生物的了解也越來越深入,因此很多奇特的生物也都陸續展現在我們面前,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看世界上最愚蠢的動物,長大後吃掉自己的大腦,變成植物繼續生活。
  • 男子撿到一隻「無毛生物」,本以為是刺蝟,結果越養越不對勁
    男子撿到一隻「無毛生物」,本以為是刺蝟,結果越養越不對勁我們在生活中總能聽到這樣一句話,你以為你以為的就是你以為的嗎?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被表面現象給迷惑,意識不到事情發展的內外性質,就像接下來的這位腦子,撿到了一隻「五毛生物」,本以為是刺蝟,結果越養越不對勁。想必各位小夥伴一定感到很好奇吧,跟著我們一起去看看吧。
  • 韓國街邊現做海鞘和海參刺身,味道美味還很香,網友:真過癮
    韓國街邊現做海鞘和海參刺身,味道美味還很香,網友:真過癮,當你去到韓國和日本當地的時候,你會發現當地的海鮮資源非常的多,大多數海鮮看起來非常的新鮮,每一種海鮮能夠品嘗不同的味道。大多數韓國和日本朋友都很喜歡將這些海鮮拿去生吃,畢竟,這樣才能完全吸收到海鮮裡面的營養。你們喜不喜歡生吃海鮮?
  • 世界上最「狠」的生物,為了生存,一找到棲息地,就對自己下手
    對於自然界中的動物,不管是陸地上的動物還是海洋上的動物,它們都有著自己的生存方式,有時候我們人類看起來的確有些殘忍,但是對這些動物而言想要繼續生存下去,就必須這樣做。世界上對自己最狠的生物為了生存,一旦找到棲息地,就會把自己的腦袋吃掉。
  • 簡單美食之《海鞘(qiào)拌飯》的做法 及 海鞘的處理法
    昨天朋友說買了海鞘,因為自己第一次聽說這海鞘,一時好奇,跑去看了,原來是海裡的食材,她給我做了這道《海鞘拌飯》,很好吃,而且很特別。拌飯我吃過不少種類,《海鞘拌飯》可以排前10。順便也學會了《海鞘拌飯》的做法。臨走朋友還送了我不少海鞘。
  • 在泉州你吃過好吃的日料嗎?在這裡,連一滴醬你都會捨不得浪費!
    在這一刻,終於可以卸下生活的重重包袱和美食,來一場浪漫的邂逅了~你吃過好吃的日料嗎?你感受過好吃的壽司?那種魚料和飯在口腔裡融合融化,然後衝上頭頂的美妙感覺嗎?還有店裡每一處的日式裝飾都讓人產生一種穿越到日本的錯覺這個季節再也沒有了些許期待的理由直到遇到了它
  • 動物界有沒有狠起來連自己都吃的動物?答案是肯定的
    那麼,自然界中,有沒有「狠起來」連自己都吃的動物呢?答案是肯定的,在自然界中,還真有這種「狠人」,它們連自己都不放過。下面我們來說一下,這麼狠的角色到底是誰?吃自己的動物在我們的認知中,同類相食都是一種殘忍的行為。其實,在自然界中,同類相食的動物只是一小部分,大部分的動物為了自己種群的發展是不會同類相殘或者相食的。
  • 自食行為探究:為什麼有的動物會吃掉自己的身體
    但事實的確如此:有些動物會吃掉自己身體的某些部分,這種行為被稱為「自食主義」(autocannibalism)。動物學家塞琳娜·託馬斯·康金(Selina Tick Konkin)指出,「我並不認為動物會故意吃掉自己身體的某些部分以維持生命,不會有那種絕望中求生的自食行為。但事實上,許多動物會為了從陷阱或獸夾中逃生,而咬斷自己的腿或尾巴。」事實的確如此。
  • 海洋裡的「葛優躺」,探尋一種海洋裡會把自己變成植物的動物!
    海洋裡逆生長的生物--海鞘。海鞘屬於脊索動物門,它是一種海鞘綱動物,目前在全世界海鞘的種類大概存在1200多種,包括玻璃海鞘、柄海鞘、擬菊海鞘等,在這些海鞘種類中,玻璃海鞘是最為神奇。剛出生的玻璃海鞘(圖片僅供參考)玻璃海鞘是一種全身透明的生物體,分布生活在海港碼頭上。之所以說玻璃海鞘是一種非常神奇的動物,是因為它的逆生長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