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的文章講了糖尿病腎病的部分知識,主要學習了糖尿病腎病發病的一些特點和如何早期篩查。今天我們繼續學習它的發病機制和分期的一些特點。
糖尿病如何導致腎臟病變呢?根據目前的醫學研究,主要有以下幾方面原因:
遺傳因素
糖尿病患者,為什麼有些人血糖控制得很好,仍然發生了腎病,有些人血糖一塌糊塗,腎臟卻沒事,主要跟遺傳有關係。這個結論來自於臨床上統計的一些數據,比如,男性發生糖尿病腎病的比例比女性高;在相同的生活環境下,非洲人及墨西哥人比白人更容易發生糖尿病腎病;同一種族中,某些家族容易患者糖尿病腎病,1型糖尿病患者比2型糖尿病患者患糖尿病腎病的比例更高。這些數據都提示遺傳因素可能起重要作用。
腎臟負荷大
幾乎任何糖尿病腎病均伴有高血壓。高血糖、高血壓導致患者的腎小球出現高灌注和高濾過,並且增加蛋白攝入後升高的程度更顯著。所以腎功能不全的患者需要限制蛋白質的攝入。
代謝異常導致腎臟病變
糖尿病本身就是一種代謝性疾病,體內存在多種細胞因子的異常,另一方面血糖過高也可以直接導致腎臟損害,主要是影響腎臟的代謝功能,促進腎小球逐漸發生病變。
上次說過,糖尿病腎病由輕到重分為5期,我們今天來分別了解一下各期的特點:
1期的患者,主要是生理學上的改變,就是腎臟的負荷增加,腎臟的結構還沒有出現明顯的改變。2期的患者,腎臟開始出現一些輕微的病理學上的變化,這些變化主要是通過病理解剖發現的,醫院的常規檢測還是正常的。到了3期,尿中開始出現微量白蛋白,有些患者血壓會逐漸升高。尿中也出現持續的微量白蛋白尿。常規的糖尿病併發症的篩查就可以發現異常。但是患者大部分仍然是沒有症狀的。所以我們強調的早期篩查,其實是為了查出有沒有3期的腎臟損害,這個階段的患者,如果積極治療,腎臟的病變是有可能逆轉的,如果控制得好,至少也能保持情況的穩定,不影響生活質量。
而到了糖尿病腎病的4期。病情往往進行性發展,基本沒辦法逆轉,這時候的治療,往往只能延緩病情的發展,血壓逐漸升高,患者的抵抗力逐漸下降,生活質量也會受到影響。到了糖尿病腎病的5期,也就是終末期腎衰竭,俗稱尿毒症期,這個階段的患者,腎臟基本喪失功能,需要定期透析治療,或者做腎臟的移植治療,生活質量大大下降。好了,今天我們學習了糖尿病腎病的發病機制和分期的一些特點,下次講一下治療的問題,歡迎大家關注。有問題歡迎給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