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死後弟子不敢去弔唁,辛棄疾不但去了,還留下一則經典悼亡詞

2021-01-20 美詩美文

宋代文壇,在經歷了北宋範仲淹、歐陽修、蘇東坡的高峰之後,後世難有佼佼者。直到南宋後,又湧現出辛棄疾、陸遊這樣的巨子。論家國詩詞,辛稼軒、陸放翁絕對是文壇領袖。更令人肅然起敬的是,這兩位文人都曾上過戰場,尤其是辛棄疾,他的更重要的歷史身份似乎不應該是文人,而是優秀的抗金將領。

然而南宋朝廷屈辱苟安,這讓辛棄疾壯志難酬。在意氣風發時,他的詞汪洋恣肆,豪邁灑脫;在絕望時,他的詞沉鬱頓挫,悲涼滄桑。在人生起落之間,辛棄疾常常把自己的心收束起來,以婉約、清麗的詞作文字聊以自我慰藉。這就是辛棄疾詞作風格多樣的根本原因,其中浸潤著的,是他一生的生命情感和血淚體驗。

然而,這樣一位優秀的文壇領袖,近年來卻不斷被人指出一些小毛病。有人說,辛棄疾適合戰場殺敵,但不適合做官。他為官任上,常常對百姓有苛責之處。不僅如此,據史料記載,光宗紹熙五年(1194)秋,辛棄疾任福建安撫使,被人舉報貪財。當時的諫官黃艾因此要彈劾他,在彈劾文書上赫然寫著「殘酷貪饕,奸贓狼藉」這樣的評價,讓我們很難聯想到辛棄疾。

僅僅過了一年,又有一位御史中丞何澹,相當於今天的檢察官,斥責辛棄疾是「酷虐裒斂,掩帑藏為私家之物,席捲福州,為之一空」。這還不算最嚴厲的批評,後來還出現了諸如「以臣僚言棄疾好色貪財,淫刑聚斂」的官場傳聞。

雖然上述史料言之鑿鑿,不過很快就有研究兩宋文史的專家出來解讀。在宋代,官員互相申斥,有時候僅僅是政治遊戲,不過是要誣陷政敵。因此,辛棄疾的這些小毛病究竟成不成立,今天不好下論斷。不過,都說一個人為官如何,關鍵看人品。從家國情懷這一點而言,辛棄疾可謂是無可挑剔;而他的人生態度和情感,透過他的詞作,也可窺見一二。雖然他的感情世界豐富,育有九子二女,但他對妻子範如玉的愛,也是歷史佳話。

還有一件小事最能體現辛棄疾人品的大事,那就是他與朱熹的莫逆之交。當年朱熹被韓侂胄打壓,朱之學問甚至被斥為異端邪說。從此,朱門冷落,甚至朱死後,弟子們都不敢前來弔唁。恰此時,辛棄疾去了,不但去了,還留下了一首經典悼詞。怪不得雖然也有不少小毛病的辛棄疾,卻擁有超多鐵粉,真是小事見他真性情。我們來看看當年他寫了什麼:

所不朽者,垂萬世名;孰謂公死,凜凜猶生。

說起來,朱熹也是實慘。他一生致力於傳授弟子,弘揚理學的朱熹,死後這些弟子居然不敢前來見師父最後一面。而辛棄疾留下這16字的悼詞,著實給他們好好地上了一課。這16個字,就是對朱熹一生的概括。從遣詞上來看,辛棄疾寫得頗有氣勢。而從精神內核上來看,也一語中的。歷史最終還是給了朱熹一個公道的評價,他的理學對後來元、明、清的文風,都有很大的影響,他也成為了我國教育史上繼孔子外的另一位先賢。

辛棄疾和朱熹,一個「人中之龍」,一個「文中之虎」,堪稱南宋文壇「雙子星」。兩人雖相識多年,但朱熹卻沒少為難辛棄疾。公元1181年,辛棄疾在江西任職,他用商船運過牛皮,這在當時是不允許的。本來辛棄疾這事做得挺謹慎,但船路過九江時,卻被朱熹發現了。雖然二人是好友,但朱熹還是秉公處理了此事。雖然他相信辛棄疾只是圖一時方便,並非為了自己,但還是嚴肅地告訴他萬不可再行此事。

所做之事被好友揭發,辛棄疾當然是氣得很,據說兩人因此事幾年不曾往來。可是朱熹死後,辛棄疾卻完全不忌諱,也不怕有心之人說三道四,從江西親自前往武夷山悼念。有人說他任性,不知道保護自己,但這正是他剛正義氣的體現。

從這件小事上,我們就能看出辛棄疾的人品,雖然他身上有不少小毛病,但卻很講義氣,這也是為何他能收穫一眾超級鐵粉的原因。這些鐵粉包括他的好友陸遊,南宋詩人劉克莊,甚至連康熙也表示:「君子觀棄疾之事,不可謂宋無人矣,特患高宗不能駕馭之耳」。大家喜歡這樣的辛棄疾嗎?歡迎討論。

相關焦點

  • 蘇軾的一首悼亡詞,無一情字,卻句句含情,讀之令人潸然淚下
    蘇軾的一首悼亡詞,無一情字,卻句句含情,讀之令人潸然淚下提及宋代著名詞人蘇軾絕對可以說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人們對蘇軾的印象可以說是從衣食住行皆有蘇軾的影子。蘇軾寫衣服寫出了風度與性格;蘇軾更是一個美食家以他的名號命名的東坡肉和東坡肘子,想想就覺要流口水了;蘇軾所住的每一所房子幾乎在詞中都有房屋的痕跡;行就更不用說了,蘇軾一生都在被貶與被貶的路上一生去過90多個城市,也算是個旅遊達人了。蘇軾的詞既有豪放的千古之情,也有哀婉悲切的悽涼,如果說哪一首詞是蘇軾最悲傷、最蘊含深情的詞我想一定是這一首悼亡詞《江城子》。
  • 詩詞丨不讀辛棄疾,你就不知道什麼是「真正男子漢」
    這一年,一個叫辛棄疾的人出生了,兩年後,嶽飛去世,如果嶽飛能活得久一點,一定會和這個叫辛棄疾的人成為知己。對於辛棄疾,你了解多少?別人家的孩子,將軍,能臣、打仗好、詞寫得好……詩詞君卻覺得,「真正男子漢」更適合他。01 千古江山,英雄無覓孫仲謀處。舞榭歌臺,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
  • 蘇軾最經典的悼亡詞,情真意切,讀來無限傷感!
    他能很好的看開人生的沉浮榮辱,以超然的心態去面對人生。他還是個重情之人,他無法忘記髮妻,公元1075年的正月二十日,蘇軾在密州夢見已故的愛妻王弗,遂寫下了一首千古傳誦的悼亡詞《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李白曾在《三五七言》中寫道:「早知如此絆人心,何如當初莫相識。」但我想如若時光能夠倒流,沒有一個人會選擇不與那個人相識。
  • 深夜夢見亡妻,他寫下「千古第一悼亡詞」,開頭13字讓人淚崩
    我相信也沒有問題,因為我們都學過北宋大文豪蘇軾一首著名的詞——《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這首詞的題材就是能讓人不忍卒讀的——悼亡詞。  所謂「悼亡詞(詩)」,一般指的是丈夫追悼亡妻之作,其中「悼亡」二字,包含了經年不改的思念、悱惻纏綿的深情,以及深入骨髓的愴痛,讓人讀後思緒萬千,久陷傷情,難以自拔。
  • 辛棄疾不算豪放的一首詞,末尾一句很經典,多數人聽說過
    辛棄疾是我國南宋最著名的豪放派詞人,也許正因為經歷和性格的原因,才使得辛棄疾的詞豪邁雄宏,在以婉約風格為主的詞壇開闢出了另一片新天地。辛棄疾的詞多詠祖國河山之壯美,多嗟世道政局之多變,筆觸大氣有力卻不失細膩。辛棄疾是南宋著名的愛國詞人,由於年幼生長於金國,目睹了金國統治下,漢人所遭受的屈辱,終辛棄疾一生都希望能夠光復宋朝。
  • 辛棄疾經典送別詞,寫盡人生艱難險惡,最後兩句,引發無數人共鳴
    南宋著名大詞人,辛棄疾,字幼安,號稼軒,他和前輩易安居士李清照,被合稱為「濟南二安」。雖然如此合稱,但兩個人的詞作風格卻迥然不同,李清照是和柳永等人被詞家尊為婉約派代表人物的,而辛棄疾則和蘇軾等人被稱為豪放派的領軍人物。
  • 辛棄疾的一首妙詞,每句都有「笑」字,但讀完後卻怎麼也笑不出來
    辛棄疾在我們課本中也算是老熟人,他的很多作品都是中小學必學內容。作為一個讀書人,辛棄疾的身上有著和其他文人不同的錚錚鐵骨,用他自己筆尖做刀劍,一往無前地將抗敵詩詞帶入了一個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境界。不同於常見的詩詞歌賦大多圍繞著花容秋思、落葉哀唱,辛棄疾的作品帶著戰場的廝殺和蕭肅。
  • 賀鑄《鷓鴣天》,比肩蘇軾《江城子》的悼亡詞,哪個更能戳中淚點
    蘇軾的《江城子·十年生死兩茫茫》被近人視作千古悼亡詞第一,與這首《江城子》齊名的,還有一首宋人賀鑄的《鷓鴣天·重過閶門萬事非》。上海辭書版《唐宋詞鑑賞辭典》評價賀鑄悼亡詞,認為它與蘇詞各擅勝場。蘇詞勝在藝術性,而賀詞勝在其思想性。恰是: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
  • 辛棄疾有首「冷門」詞,句句用典,充滿了諷刺自嘲,又不失灑脫
    經,是儒家所崇奉的經典著作。在當時人的心中,「經」是位置極高的聖賢之教。以儒學為主體的文化在人類古文化中從未中斷,甚至延續至今。自漢武帝之後,儒家經典書籍在古人心目中佔著舉足輕重的位置。大多人對於儒學和孔子都抱著敬畏之心,但有些人卻偏偏要「反其道而行之」。
  • 這是一首悼亡詞,借詠梅表現詞人對亡故之人的緬懷、悼念之情
    不知道各位讀者欣賞完這幾首詩詞有什麼不同的感受?好了,咱們話不多說。下面咱們先來欣賞他的這首詩作。《孤雁兒·世人作梅詩》這首詞原見於《梅苑》卷一。這是李清照晚年卜居杭州期間所作的一首悼亡詞,詞作借詠梅表現了詞人對亡故之人的緬懷、悼念之情。這首《孤雁兒》詞前有小序:「世人作梅詞,下筆便俗。予試作一篇,乃知前言不妄耳。」
  • 辛棄疾的戒酒詞,讓人啼笑皆非,一首詞讓人感到風趣幽默
    無論是哪一方面,從李白、王維到蘇軾、辛棄疾,都可以說是豪情壯志,卻又壯志未酬的存在,所以,他們的詩詞驚豔世人,那種憂愁和煩悶讓人心疼不已,空有一腔熱血,卻一生碌碌無為。辛棄疾的一生讓人充滿了傳奇色彩,能文能武,可以說是一個不可多得的人才,但是,他依然終不得志,留下了很多的經典詞作。
  • 辛棄疾短短的一首詞,卻識盡愁滋味
    少年不識愁滋味,愛上層樓。愛上層樓,為賦新詞強說愁。而今識盡愁滋味,欲說還休。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醜奴兒 · 書博山道中壁》一詞是辛棄疾的代表作之一,全詞言淺易深,情感真摯,語言深沉婉麗,以一個「愁」字道盡平生,以昔襯今,以無愁寫有愁,以憂愁憶無愁,結構工致,大巧若拙,實是古今難得之作。少年時代的辛棄疾,雖身處中原淪陷之地,見多了金兵擄掠,見多了烽火硝煙,但卻樂觀自信,對收復中原飽含熱情與希翼。
  • 蘇軾最感人的詞:生離死別,開篇讓人潸然淚下,不愧為千古悼亡詞
    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岡。一日夫妻百日恩,百日夫妻似海深。幼年期時兩小無猜,無拘無束,不知道許下了多少天真的誓言,總算在長大之日結為連理。做夫妻這麼多年,你對我體貼入微的照顧,在意我的冷暖,分攤我的憂愁,整顆心除了我,便連人世間的一花一木都無法放下。
  • 五首納蘭性德悽美悼亡詞:愛他明月好,憔悴也相關
    今天小編給大家分享五首納蘭性德悽美悼亡詞。1、《臨江仙·寒柳》飛絮飛花何處是,層冰積雪摧殘,疏疏一樹五更寒。愛他明月好,憔悴也相關。最是繁絲搖落後,轉教人憶春山。湔裙夢斷續應難。西風多少恨,吹不散眉彎。賞析:一首看似詠物詠寒柳的詞,乍看不及細思,細思則不可思量,兜兜轉轉,仍是一首借物詠人的悼亡詞。
  • 蘇軾臨死前,給兒子留下一首詩,首尾兩句相同,卻被後世奉為經典
    作為宋代文壇最負盛名的大文豪,蘇軾不僅在作詞方面有很深的造詣,還精通儒、釋、道,創作了很多帶有深刻哲理的禪意詩。蘇軾臨死前,曾經就給兒子留下了一首充滿禪意的詩作,它就是《廬山煙雨》:廬山煙雨浙江潮,未到千般恨不消。到得還來別無事,廬山煙雨浙江潮。
  • 納蘭性德最美的一首詞,最後2句成經典名句,讀後讓人陶醉
    納蘭性德的名字,讀來就是「溫柔」、「恬靜」、「美好」卻又充滿著「傷感」,經過歷史的洗滌和沉澱,他就成了「愁」、「淚」、「恨」的最貼切的表達,「人生若只如初見」讓人夢到了再也回不去的曾經,「風一更,雪一更」讓人看到了當年與那人相識相知時的畫面。
  • 辛棄疾連作兩詞,只因戒酒不能,極盡滑稽,令人忍俊不禁
    杯再拜,道麾之即去,招則須來。01戒酒詞妙趣橫生這首詞翻譯過來大概是這樣的:酒杯!你快過來聽我說,我今天要反省自身,不讓自己的身體再被酒所害。我這些年飲酒作樂時常喝得酩酊大醉,我的喉嚨也幹得快要冒煙一般,真是難受!
  • 辛棄疾:本意只想當個古惑仔,卻成了南宋文聯主席
    正如這首詞裡所說,我們都是在那個沒有多少煩惱的時候,故弄玄虛地想弄出個與眾不同的舉動來,博得他人的誇讚及喝彩。真正人到中年,這時上有老下有小,中間事業已到天花板,家庭兩頭跑時,你就算有無數的委屈,也是含著熱淚往肚裡咽。哪裡還說得出來,欲說還休、欲說還休。
  • 辛棄疾對南宋忠心耿耿,朝廷卻有一個詞專門稱呼他們,讓人傷心
    幾乎所有的近支皇族都被擄去北方,成為金人的階下囚。中原之地,盡皆落入金國之手,萬裡的錦繡河山,都面臨著空前的災難。然而,康王趙構成功南渡,並且在臨安建立了南宋,好歹也延續了宋朝的國祚。只不過這個南宋朝廷,卻讓人同樣失望。雖然在初期,有過中興四將,特別是嶽飛率領的嶽家軍,戰無不勝,攻無不克,大小几百戰,未嘗敗績。
  • 辛棄疾為了戒酒,寫下最滑稽的一首詞,只讀了幾句就笑出了眼淚
    瀟灑浪漫的李白自是不用多說,「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豁達的蘇軾也不例外,「醉飽高眠真事業,此生有味在三餘」;連「第一才女」李清照也是個「酒鬼」,「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當然他們也知道「舉杯消愁愁更愁」,只是「戒酒」太難了。黃庭堅在妻子去世後,曾發誓戒酒,然而在被貶黔州時卻忍不住破戒,「遠山橫黛蘸秋波,不飲旁人笑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