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90後,在記憶中,經歷過的全國性的災難莫過於2003年的非典,2008年的汶川地震,2020年的新冠病毒。過完這個月,2020年已經過去了一半,這六個月,很多人都見證了歷史,有人曾開玩笑:「以後的考生考歷史的時候,2020年的知識點似乎比往年多一些。」
2020年,我們目睹了澳大利亞山火持續燃燒四個月,英國正式脫歐,阿富汗戰爭停戰又爆發,新冠疫情大爆發改變了世界格局,美國四次熔斷全球金融市場引發大震蕩,,奧運會延遲舉行,成為了首屆在奇數年舉辦的奧運會,東非蝗災直逼中國境內,中國高考17年來首次延遲。
2020年是多災多難的一年,2020年也是動蕩不安的一年,2020年作為一個普通的個體我們究竟應該持有什麼樣的生活態度呢?我想《動物農場》給了我們答案。
《動物農場》是英國作家喬治·歐威爾創作的中篇小說,1945年首次出版。該作講述農場的一群動物成功地進行了一場「革命」,將壓榨他們的人類東家趕出農場,建立起一個平等的動物社會。然而,動物領袖,那些聰明的豬們最終卻篡奪了革命的果實,成為比人類東家更加獨裁和極權的統治者。
喬治·歐威爾,英國著名小說家、記者和社會評論家。喬治·歐威爾一生短暫,但其以敏銳的洞察力和犀利的文筆審視和記錄著他所生活的那個時代,做出了許多超越時代的預言,被稱為 「一代人的冷峻良知」。
讀完《動物農場》有以下三點深有感觸,想和大家分享一下。
一、自己才是改變未來的核心競爭力
白巖松曾在一次採訪中提到:有人把失業歸咎於疫情,但事實上可能沒有疫情,你不改變自己,照樣找不到工作,反倒是疫情,會倒逼你去思考,重新認識自己。
這段採訪大概發生在2020年3月份,當時看到這段話的時候不以為意,直到身邊有人失業後,才明白這句話的道理。
有身邊有一個朋友失業了,認為是疫情影響了公司效益,所以導致自己失業,之後便自甘墮落,每天除了吃就是睡,除了睡,就是吃,認為前公司會幫自己找好工作,把希望寄託於上家公司,結果沒有等到上家公司的通知,發現自己沒錢了,出門去面試,結果沒有公司願意要他。
在《動物莊園》中提到這樣一個有意思的情節:在農場主瓊斯被趕出莊園後,動物們盲目地崇拜和相信黑豬拿破崙,把自己的幸福生活寄託於拿破崙的道德與仁慈,而不對拿破崙加以約束,完全放棄了自己當家作主的權利。然而拿破崙卻攛掇了勝利的果實,成為比農場主更加殘暴的統治者。
每個人都在想著改變未來,未來應該是牢牢掌握在自己的手裡,而不是寄希望於他人。像我之前那個朋友,在失業後不應該寄希望於上家公司,在動物莊園中,動物們聯合起來趕走了農場主,想要過上平等的生活應該行使自己的權利,而不是把權利拱手讓給豬,來統治整個農場。
疫情到來,的確讓很多行業措手不及,但它也催生很多新型行業,比如:直播 在線教育、醫生、心理諮詢師、健身、保健、人工智慧及數據分析、遠程辦公及視頻處理、快遞外賣、無人零售機器人、公共事務管理、自媒體短視頻、直播及VR/AR,線上娛樂。
馬雲曾在白巖的採訪中說到:「以前網際網路的作用是錦上添花,能讓一個企業發展得更好,而經過2020年,證明首先復工的企業是對網際網路有著極高的依賴性的企業。所以,2020年標誌著網際網路將會成為整個國家的基礎建設。」所以,失業不要抱怨疫情,不要寄希望於他人,思考疫情過後的變與不變,或許你可以從中找到轉機,但只有自己才是改變未來的核心競爭力。
二、正確看待成長路上的變故
幾乎每一個畢業季,總會看到這樣的新聞報導:「今年是最難就業的一年。」然而,今年格外難。
每年畢業生的出路大概有四條:出國,就業,考研,考公。
然而今年,考研成績推遲公布,複試推遲,上岸的還好,沒有上岸的找工
作沒有實習經驗,沒有面試經驗,沒有信心,春季招聘無法按時進行,讓他們覺得更加絕望。
「出國黨」面對的是雅思,GMAT等一系列出國考試取消,籤證拒籤,國外形式嚴峻,如果6月底沒有獲得籤證,「出國黨」的這一年就浪費掉了。
每年最穩妥的當屬考公務員的同學,而今年一再延遲,教師資格證也一再延遲。
就業同學不僅要面臨企業形式岌岌可危,而且還有年前辭職,想在年後招聘旺季找到的工作的一批人,還有年前發了offer年後企業倒閉的一批人。
面對這樣的形勢,不少人覺得自己很崩潰!
在《動物莊園》中,動物們之所以把會把農場主趕出莊園,是因為他們聽了老少校一番慷慨激昂的演講。老少校在演講中強調了動物們正在遭受的苦難,只為喚起動物們心中的仇恨,促使動物們成功將農場主趕出莊園。但趕出去之後,整個莊園應該如何建設,老少校含糊其辭,它根本不會預料到變革路上的變故。先驅之所以是先驅,就是因為他只是一個事件的開頭,推波助瀾,一呼百應,更多的工作還需要後來人的精神繼承和開拓創新,就這一點,先驅是做不到的。
在《人際關係心理學》中,心理學家海德第一次提出「歸因理論」,歸因理論是指:在日常交往中,人們往往有意識或者無意識的對發生在周圍環境中的各種社會行為做出一定的解釋。事件的原因分為兩種:一是內因,比如人格、情緒、魅力等,二是外因,比如外界壓力,情境等。
誰也沒有預料到2020年會產生如此大的變故,作為一個普通人,我們真的無法改變這一切的發生,只能學會接受。5月上旬吉林高三剛複課不久的學子因為疫情反覆不得不重新回家上網課,對於高三學子,這是至關重要的一年。面對這樣的變故,高三學子也很無奈,如果高三學子能把取得成功的原因歸咎於自己而不是環境,他們一定可以取得更好的成績。
三、不要放棄學習
打開知乎,在搜索框中打出六個字:「如何走出迷茫?」知乎的提問機制是如果有類似問題或者答案,在提問時會主動展現。這個問題自從2015年開始就有人在提問,直到現在,似乎大家都沒有得到一個滿意的答案。
其中一個最有意思的回答:「迷茫了你就去多看點書,你現在遇到的這些事,前人都把答案寫在書裡了,你找就好了。」
《用一年時間重生》這本書中,作者娜裡跑曾在書中提到:其實世界上沒有那麼多新鮮的事,你遇到的很多事在某個角落曾經發生過,前任把這些事都記錄在了書中,你無須糾結,無需迷茫,只要翻書從中尋找答案就好。
在《動物莊園》中提到,在動物莊園裡只有豬是最好學的了,它們被設定為是動物莊園裡最聰明的動物,積極學習各種理論與技能。相比於其他動物在背誦字母表上都舉步維艱,豬的聰穎與學識確實為它們坐穩了領導地位,讓它們從一開始就佔有極強的話語權。
20歲為未來迷茫,30歲為家庭迷茫,40歲為孩子迷茫,50歲為年老迷茫,每個階段都有該迷茫的事情,迷茫的時候,不妨去讀書,從書中找到迷茫的原因,走出迷茫。就像動物莊園中豬很好學,在變故之時,因為豬有了知識,所以豬掌握了整個農場的話語權。也許你在迷茫期讀的書,在面對變故時,成為有利的武器,可以掌握未來的話語權。
結語
有人說《動物莊園》一書反諷了當時的時代,因為我們並沒有生活在當時,所以對於事實反諷並沒有很深的體會。但是從書中我明白了,在面對「黑天鵝」事件時,每個人應該把改變未來的希望寄托在自己身上,而不是依賴外界,面對變故的時候能夠正確看待變故,而不是因為變故消耗自己的負面情緒,無論在什麼時候都不要放棄學習,學習是一個人走向成功的最短路徑。
2020年是最壞的一年,2020年也是最好的一年,最壞是因為它讓很多人失去希望,看到了生活最黑暗的一面,最好是因為這是充滿機遇的一年,生活格局正在重整,很多新型的產業和行業正處在萌芽階段,如果能把握住機遇,你就是下一個成功人士!
(文中圖片均來源於網絡,侵權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