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有句老話「不捉下山雞,不追上山兔」是啥意思?有何道理呢?

2021-01-08 網易

  農村有句老話「不捉下山雞,不追上山兔」是啥意思呢?有什麼道理嗎?

  偉人領袖說:「群眾是真正的英雄,而我們自己則往往是幼稚可笑的,不了解這一點,就不能得到起碼的知識。」因此,要虛心向人民群眾學習。

  我國勞動人民在長期的生產生活實踐中總結出了很多寶貴經驗,懂得了很多道理。並且,他們還把這些經驗和道理進行通俗易懂的概括,形成了口口相傳的諺語、俗語。

  

  一直以來,農村老人大多都能隨口說出幾句富有人生哲理的諺語、俗語。這不僅是人們在書本上很難學到的,而且能讓人們在生產生活中少走彎路少吃虧。我們在農村常聽到的「不捉下山雞,不追上山兔」這句俗語,就很有道理。

  「不捉下山雞,不追上山兔」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

  「不捉下山雞,不追上山兔」這句俗語的意思是說,不要追捉下山的野雞,也不要追索上山的野兔。

  這裡的「雞」「兔」,指的是山上的野雞、野兔,並非家雞、家兔。如果是家雞家兔當然就是另外的理解了。

  

  在鄉下山山嶺嶺中,野雞和野兔是很常見的野生小動物。這兩種動物一般不會給人帶來什麼危害,但為什麼不要追捉下山的野雞和上山的野兔呢?

  為什麼不能追捉下山野雞和上山野兔?

  俗話說「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野雞野兔味道鮮美,真正是營養豐富的山珍,因此山區農村不少人便喜歡農閒時節上山抓野雞打野兔,或者自己家裡吃,以改善生活,或者拿到市場上去賣賺點錢花。

  「不捉下山雞」這句俗語告訴人們,在山上捉野雞時,如果野雞往山下飛,最好就不要再追了。因為,野雞受到驚嚇,連跑帶飛,速度比較快,特別是往山下跑的時候更快,人很難追上。

  並且,如果人從山上往山下追,野雞慌不擇路,可能會從陡坡、懸崖上往下滑翔,野雞掉下去可能問題不大,但人要是只顧追野雞,不注意看腳下,萬一滑進深淵,後果不堪設想。

  「不追上山兔」這句俗語同樣告誡人們萬萬不可追逐上山野兔。俗話說:「靜若處子,動若脫兔。」說的是看起來兔子安靜柔弱,實際上兔子一旦跑起來速度卻是非常快的。

  認真觀察過兔子的人可能會注意到,兔子上肢短小,下肢發達,兩隻後腿比前腿有力得多,有很強的蹬地力。加上兔子能接二連三的蹦跳,一蹦一跳速度很快,尤其是第一下,非常快,後腿一蹬,就能跑幾米。

  

  兔子在平地上速度快,到了山上,後腿強壯的優勢更是如魚得水。人在平地上的速度大不如兔子,爬起山來就更是望塵莫及了。所以,上山的兔子,一般人是追不上的。

  保護生態環境,包括保護野生動植物,特別是珍惜動植物。

  古時生產力落後,生活條件差,人們為了生存,「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採野果,打野獸,捕河魚。那時也沒有保護生態環境的意識,因此,自然環境和生態平衡不斷遭到破壞。正因為如此,人類也不斷受到自然的報復。

  社會發展到今日,人們需要充分認識到保護生態環境和極端重要性,要正確處理好發展與保護的關係、眼前利益與長遠利益的關係、人與自然的關係,不能再「靠山吃山」,而是要保護綠水青山。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環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麗,藍天也是幸福。擁有天藍、地綠、水淨的美好家園,是每個中國人的夢想。

  生態環境是人類生存、生產與生活的基本條件。長期以來,黨和政府十分重視生態建設與環境保護,將其作為一項基本國策。

  保護生態環境,就要從我做起、從身邊事做起。要自覺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在日常生活中厲行節約,防止浪費,珍惜資源,植綠護綠,減少汙染。

  保護生態環境,就要珍視動植物,保護動植物,特別是保護珍稀動植物。「野雞、野兔」之類的動物儘管不是珍稀動物,但它們是人類的朋友,理應保護!

  回歸自然,得與自然友好相處,傷害自然,將受到自然懲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農村有句老話「不捉下山雞,不追上山兔」是啥意思呢?有什麼道理嗎?
    農村有句老話「不捉下山雞,不追上山兔」是啥意思呢?有什麼道理嗎? 偉人領袖說:「群眾是真正的英雄,而我們自己則往往是幼稚可笑的,不了解這一點,就不能得到起碼的知識。」因此,要虛心向人民群眾學習。
  • 俗語說「不捉下山雞,不追上山兔」是什麼意思,有什麼道理嗎?
    這句話是有經驗的大人經常用來告誡小孩的,就是說如果野雞往山下飛,兔子往山上跑的時候,就不要白費力氣去追趕了,鐵定追不上的。雖然這句話是經驗的總結,但卻是非常有科學道理的。在我小的時候,常看到驚起的野雞往山下飛,野兔往山上跑。都說好奇害死貓,正好父親在家就向他問了個這個問題。
  • 農村老話「春不撿雞,臘不撿兔」啥意思?冬天為什麼不能撿兔子
    冬天為什麼不能撿兔子呢?有什麼不能說的「秘密」嗎?在農村,有很多的老話或者俗語流傳下來,有些比較有意思,有些則表達了一定的深意,現在還適用。「春不撿雞,臘不撿兔」這句老話,不知道有多少朋友聽過,反正小幫手是聽村裡面的老人說過這樣的話,說是冬天遇到死掉的野兔,不能撿回來,會有不好的事情發生,不吉利,問具體什麼原因,他們也不肯說。
  • 農村老話「凍死不烤燈頭火,餓死不吃貓叼飯」啥意思?看完明白了
    導讀:農村老話「凍死不烤燈頭火,餓死不吃貓叼飯」啥意思?看完明白了在農村流傳甚廣的眾多俗語中,有不少的俗語都是從農村的一些小事中來表達出一些生活的道理和為人處事的方式,同時也說出了一些做人的態度和底線。
  • 農村俗語「窮人腳上無毛,富人頭頂有光」是啥意思?有何道理?
    大家都知道,祖祖輩輩流傳在農村民間的俗語老話,因為它們是勞動人民生活的經驗總結,和人生的智慧結晶,所以大多通俗易懂,簡單明白,且生動形象。只是有的多少會帶上一點偏面性,雖然談不上完全準確和符合科學,但是卻是有一定道理的。那麼,農村俗語老話「窮人腳上無毛,富人頭頂有光」是啥意思?又有何道理呢?
  • 農村老俗話:「上山的甲魚,下山野雞不能碰」,說的什麼意思?
    前言:生活在農村,對於野兔、山雞、甲魚來說,大家如數家珍,經常在田間勞作,有時也能遇到,尤其是在農忙的時節,經常能看到一些村民牽著「細狗」在地裡溜達,為的就是在一片農忙時,野兔逐漸被驅趕到很小的範圍內,而「細狗」善於奔跑和捕獵,這也成了農村捉野兔的一種習俗
  • 俗語「上山兔子下山雞,離水甲魚莫去追」,啥意思?為什麼不能追
    提要:俗語「上山兔子下山雞,離水甲魚莫去追」,啥意思?為什麼不能追文/二狗在農村有好多俗語是農民一代一代經過長時間的經驗總結,或者是觀察得出來的一些精闢的諺語。這些諺語、俗語對於後來人祖祖輩輩的流傳至今,對於後人的確有一定的指導意義或者教育意義,有時能夠警示後人少走彎路,或者是認識到某種現象的發生的規律性。農村俗語:「上山兔子下山雞,離水甲魚莫去追。」這句農村俗語從表面上來看是非常明白的一句通俗的話語,也就是說上山的兔子,下山的雞,離開水的甲魚就不要再去追了,也就是說不要再去逮了。
  • 農村俗語「上山兔子下山雞,離水甲魚莫去追」,啥意思?
    俗語「上山兔子下山雞,離水甲魚莫去追」倒不是什麼民俗禁忌,與民俗禁忌中的「樹上的魚,河裡的麂」是有區別的。因此,這句就沒有迷信色彩,而是一種經驗。準確地說,這句話是一句歇後語,全句是這樣的:「上山兔子,下山雞,離水甲魚——莫去追」。
  • 農村老話「順手捉只雀,不死脫層殼」是什麼意思,該如何理解?
    導讀:農村老話「順手捉只雀,不死脫層殼」是什麼意思,該如何理解?自古以來農村就是野生動物的天堂,在農村最多的就是野生動物,不但數量多而且還各式各樣應有盡有!自然關於野生動物的傳說就不少了,就比如農村有句老話「順手捉只雀,不死脫層殼」,我們都知道麻雀這類鳥,人們一直把它當做四害之一,可為什麼這句話卻在告訴我們,不要輕易去招惹麻雀,這到底是為什麼呢?這句老話究竟是什麼意思呢?究竟該如何理解呢?為此,小編專門諮詢了農村的老農,接下來我們就聽聽老農是怎麼說的。
  • 提個醒,甲魚離水,上山野兔下山雞,遇見別去捉!為啥,在理嗎?
    當然,不止是野兔,像甲魚、野雞之類的在農田也常見,尤其是在南方一些水田旁,經常會有甲魚的出沒,為啥在農村,老人告誡晚輩說,「甲魚離水,上山野兔下山雞,遇到不能捉呢?」這裡面有何講究,在理嗎?其次,上山野兔生活在農村,對於野兔大家最熟悉不過了,兒時經常會在田間去跟隨著牽著細狗的農民在田地裡溜達,為得也是看一看「狗捉兔子」的盛況!而且,野兔比較美味,更是很多食客中的珍饈,對於野兔來說,遇見都想捉住它,為啥老農告誡,上山野兔遇見不要捉呢?
  • 農村老話「順手捉麻雀,不死脫層皮」什麼意思?
    農村老話「順手捉麻雀,不死脫層殼」是什麼意思?農村當中有很多俗語都值得人們細細回味,俗語中包含了很多的人生哲理,它是農民生活的展示,是一種更加貼切的表達。我們也可以從中學習到很多道理,那麼上面這句俗語很值得思考。
  • 俗語「上山兔子,下山雞,離水甲魚不要追」,啥意思?古人經驗
    曾經有這樣的一句當代俗語:每個中國人往祖山數三代,其祖先都是農民。這是因為中國歷史上,農耕社會長達數千年。也因為這樣,很多和農耕生活有關的俗語得以流傳至今。比如本文要說的這句:上山兔子,下山雞,離水甲魚莫去追。
  • 農村俗語2不摸:上山甲魚,下山野雞,有什麼深層含義?
    俗語的涉及範圍也十分的廣泛,比如說有農業生產、家庭、婚姻、房屋、天氣、節氣、動物等等,貫穿了人們生活的各個方面。比如說,筆者接下來要為各位介紹的俗語,就是跟動物有關的俗語,它就是「不捉上山鱉,不逮下山雞」。我們的古人們將動物融入俗語中,給我們揭示了一定的道理,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 農村老話「女人當家驢耕地,母雞打鳴不吉利」啥意思,為啥這樣說
    歡迎大家來到《三個老頭》欄目,如想了解更多的農村人和事,請點擊右上方藍色「關注」訂閱!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話題是:農村老話「女人當家驢耕地,母雞打鳴不吉利」啥意思,為啥這樣說我們每天的生活都是在大自然的規律下,每天按部就班的。村民們每天都在忙碌著同一件事情,如果碰上一些比較反常的現象,村民們都認為那是一種不吉利的表現。就像我們覺得在農村,男女之間就應該分工明細,要按照規矩來參考。
  • 農村俗語:「上山兔子,下山野雞,離水甲魚不能追」,這是為啥呢
    在農村從來都不缺少老話俗語,很多老話俗語都是採取大白話的方式進行闡述。寓意簡單明了,很容易被大家所熟知,這也是為什麼很多的老話俗語,一直到今天還被大家廣為傳頌。也有因為這些俗語具有一定的道理存在,作為經驗傳承還是值得我們去借鑑和學習的。
  • 「色字頭上一把刀,石榴裙下命難逃」,這句農村老話是啥意思?
    文/玉濁清「色字頭上一把刀,石榴裙下命難逃」,這句農村老話是啥意思?每個人生活的環境可以說都是有一定差異的,在農村不僅有好山好水好風景,還有好人好事好故事,同時還有一些通俗易懂的古話在民間流傳,這些老話不僅歷史悠久,還是老人一輩輩傳流下來的,同時也是在生活中總結出的經驗,還蘊含著一定的道理,並且還有一些古語是教育人們如何做人的,那小編要介紹的這句古語是:色字頭上一把刀,石榴裙下命難逃,可能大多數人都聽說過這樣的話語,是否能夠真正領會其中的含義就不得而知了
  • 俗語:「中不餵狗,晚不餵貓」,是啥意思?老話背後有何講究?
    文/青山綠水俗語:「中不餵狗,晚不餵貓」,是啥意思?老話背後有何講究?出身在農村的小編雖久居城市,但還是會時常回想起那農村芬芳的土地,想起小時候那些愉快的生活。也有的是村裡的祖先們傳給我們的,不聽會吃大虧。因為當時太小也不認識幾個字,有很多話也沒太理解,但是大一點的孩子都是可以理解的,畢竟這些話也不是很難理解。這些話種類繁多,有介紹人情風俗的也有介紹日常勞作技巧的。今天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句在農村十分流行的話叫做「中不餵狗,晚不餵貓」。
  • 農村俗語「窮不丟書,富不丟豬」是什麼意思?又有何道理呢?
    #爆款創造營#農村俗語是咱們的老祖宗們,祖祖輩輩世代流傳下來的歷史民間文化,是祖先們生活經驗的總結,也是他們聰明智慧的結晶,有許許多多都是啟發人生的寶貴精神財富,雖然很多俗語說得很通俗簡單,但是有時還是值得我們細心揣摩,用心品味,才能弄明白其中較深刻的道理的。
  • 在農村,老人常說「山上不撿肉,水中不撿魚」啥意思,有何道理?
    歡迎大家來到《三個老頭》欄目,如想了解更多的農村人和事,請點擊右上方藍色「關注」訂閱!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話題是:在農村,老人常說「山上不撿肉,水中不撿魚」啥意思,有何道理?以前,有很多地方的農村都是靠打山上的野味為生,有一些地方是靠打魚為生。我們都知道,古時候的時候也沒有那麼多打農藥的東西,很多都是天然食品。記得小時候,經常看到人們在山上挖一些野味,或者是在水裡打魚。但是,在農村,流傳著這樣一句老話「山上不撿肉,水中不撿魚」啥意思,有何道理?
  • 農村老話「母在不慶生,父在不留須」是啥意思,老農說的有道理嗎
    歡迎大家來到《三個老頭》欄目,如想了解更多的農村人和事,請點擊右上方藍色「關注」訂閱!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話題是:農村老話「母在不慶生,父在不留須」是啥意思,老農說的有道理嗎我們都知道父母生我們養我們是很不容易的,除了天大地大以外,就是自己的父母最大。父母的養育之恩是我們永遠都不能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