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萱媽(戳↑關注,你想了解的的育兒知識都可以在這裡找到答案~)
總是有家長說:「我的孩子小的時候特別厲害,現在長大了,膽子卻小了。」年齡越大膽子越小這種事情在孩子小的時候是普遍存在的。甜甜的媽媽就發現,最近甜甜睡覺總是說害怕,小的時候自己在一個房間睡都不用人陪,怎麼長大了自己睡就害怕了呢,媽媽很疑惑。
類似的情況在生活中並不少見,很多初為父母的家長都會有這種感覺,孩子小的時候明明是初生牛犢不怕虎,可是長大了卻越來越慫了。這究竟是為什麼呢?
孩子為什麼膽子越來越小了?
孩子無理取鬧,家長嚇唬他
孩子在執拗期的時候,經常會出現無理取鬧的行為,大聲的哭喊、經常性的拒絕家長的幫助、一意孤行的去做事情,這些頻繁的無理取鬧的行為總是引起家長的憤怒。很多家長為了儘快將這件事情平息,通常會用孩子害怕的事情來阻止他們哭泣。比如說「你再哭怪物就會來抓你了」。父母用這樣的方式欺騙孩子,也許能讓孩子停止哭鬧,但是父母並沒有意識到。他們這樣做會讓孩子因為害怕晚上不敢一個人睡覺,甚至不敢一個人獨處。
孩子犯錯,家長只會一味的責備。
孩子還小的時候,經常因為肢體不協調的問題把東西打碎。樂樂今天就是不小心把手中喝水的杯子打在了地上,媽媽在廚房聽到聲音馬上就衝了出來,大聲的呵斥他:「跟你說了很多次喝水的時候不要玩兒,現在把玻璃弄得滿地都是,多危險呀!你怎麼就不學乖呢?」,樂樂覺得很委屈,因為他真的只是在認真的喝水,只不過是因為沒有拿住水杯才讓杯子掉在地上摔碎了。因為媽媽大聲的斥責使得樂樂今天晚上都很少說話,他甚至在想,媽媽是不是不愛他了呢?
過度保護孩子,讓孩子失去勇敢的機會。
甜甜家的樓下有一群流浪貓,她的鄰居姐姐經常會拿貓糧去餵它們。甜甜每次看到姐姐的時候都想和她一起喂,但是因為父母擔心貓會抓傷她,所以每次都阻止她。甜甜每次看到小貓在吃貓糧的時候都渴望的看著父母,但是得到的還是父母的拒絕。父母總是用他們認為安全的方式來呵護自己的孩子,但是他們不知道,孩子成長的路程中有很多時候都是需要他們自己去嘗試,自己去體驗的。過度的保護孩子,會讓孩子缺少對生活的體驗,更缺失面對挫折的勇氣。這樣孩子就缺少了解決問題的能力,遇到問題也會變得越來越退縮,因此看起來就變得越來越膽小了。
孩子越大膽子越小,很大一部分原因都出在父母身上,父母性格過於強勢,指令性動作過多,孩子犯錯還不給孩子解釋的機會,使得孩子的膽子越來越小。
父母錯誤的行為會產生什麼樣的影響呢?
過分斥責孩子,使孩子內心受挫。
孩子每次做錯事的時候,他自己也是明白的,並且他自己內心也會害怕。有的時候孩子並不是故意這樣做的,所以當大人不問緣由的去罵孩子的時候,孩子就會受到打擊,失去信心,甚至會產生逆反心理,長期下去孩子和父母矛盾激化,就會使得親子關係出現危機,更多的後果表現在孩子在青春期階段。
過度否定孩子,這樣的孩子不敢表達。
孩子在小的時候。思維比較跳躍,天真爛漫,想法很多。很多時候總會有一些奇思妙想想要和家長分享。但是有的時候家長會覺得孩子的想法過於幼稚,有的家長甚至會在孩子面前指責孩子做的事情是在浪費時間,原本孩子的想法是很豐富的,但是由於家長不斷的去否定孩子。使得孩子有很多想法都不敢去和家長去溝通。到了學校有自己的看法也不敢和老師分享,尤其是上課的時候,老師提問時,由於害怕自己被否定,都不敢舉手回答問題了。
經常比較,使孩子缺乏自信。
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是需要家長不斷的鼓勵和培養的,那孩子作比較會讓自己的孩子覺得自己的能力很弱。這會使得孩子產生自卑心理。明明孩子已經表現得很棒了,但是他仍然會覺得自己很失敗,明明可以是優秀陽光的,但是卻因為自己被而變得沒有自信。
每個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陽光的,可以大方的去展現自己的魅力。但是怎麼才能幫助孩子?克服膽怯,勇敢的去面對困難呢?
轉換思維,幫助孩子克服膽怯!
用鼓勵代替呵斥。
孩子在家中是可以幫助家長來做很多事情的,這時候就需要家長用商量的口氣尋求孩子的幫忙。通過孩子幫助自己,然後鼓勵孩子去展示自己。這讓孩子知道自己是能幹的,是有能力的,是被大家所需要的,進而提升了孩子的自信。
用體驗來代替制止。
很多時候,孩子在要觸碰危險性環境的時候,家長通常會用制止的方式阻止孩子與危險接觸,殊不知這是孩子了解危機,勇敢解決的機會被家長扼殺了。家長不如用體驗的方式,提前為孩子製造困難,引導孩子解決問題,面對危險的情況試著讓孩子思考怎麼去面對。同時可以引導孩子去探索自己感興趣的事情,比如在和孩子一起看動畫片的時候,也可以和孩子一起去討論其中的故事情節,和他分一下你的觀點。
用欣賞來代替比較。
很多時候,孩子的奇思妙想是非常有趣的。雖然在父母的眼中這是很幼稚的,但是這也是孩子開始獨立思考,表達自己的體現。這時候家長應該以欣賞的視角去看待孩子。鼓勵孩子勇敢地去表達自己的想法。例如,當孩子畫了一個十分抽象的畫的時候,可以讓孩子講解一下他畫的內容。不要一味的去拿其他人的畫和他的圖畫進行比較,即使別人的畫作更符合這期的主題,但是孩子也是有自己的思路的。
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是需要父母的理解的,更多的時候父母的行為影響著孩子的心理,所以發現孩子變得膽小的時候父母不如想一想,是不是平時對孩子過於嚴厲了呢!
您有發現孩子變得膽小了嗎?孩子都會害怕什麼呢?歡迎留言討論!
-----------------------
在育兒過程中,無論遇到任何問題都可以找我,希望我的一點建議,能幫助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煩惱與困惑。我是萱媽,一位高級育嬰師、家庭指導教師。關注萱媽,關注更多育嬰知識。您所想要了解的,剛好是我所專業的,我將盡我所能分享更多育兒知識,喜歡就請關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