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為什麼父母越冷淡,孩子越迎合

2021-01-08 艾菲說

為什麼許多從小不被父母寵愛的孩子,往往越懂事、越處處為他人著想、越懂得付出和貢獻?

這其實是一種迎合。

你過去一定是拼命地努力去做一個你母親可以輕視且折磨的孩子,因為你一直都害怕如果你不這樣做,你對她來說根本就是不存在的——《客體關係心理治療》謝爾登.卡什丹。

01

孩子為了得到父母的關注,從小就習慣了為家人奉獻

我想起了我媽,由於她在五個兄弟姐妹中佔老大,雖然從小就學習成績好,但卻只有小學畢業水平。聽她說她是主動給我外公說她不讀書的。在五六十年代,大多家庭都是重男輕女,我媽會主動承擔家務,照顧弟弟妹妹,所以幾乎就沒時間上學,後來長大後,我媽也是他們五個兄弟姐妹中對我外公外婆最好的那個子女,她也是最賢妻良母的那個。

我外公外婆經常給我們說,我媽小時候特別懂事,也從來都不向他們提要求,愛幹活,她幾乎就是我外公外婆誇大的孩子。在我們心中,我媽也是那個好媽媽,但我們也能明顯感覺到我媽愛抱怨,常常情不自禁的就把自己放在受害者的位置,她遇到事情也很消極、悲觀。

我長大後,學過心理學了,我才知道,人不可能無欲無求,只要是人,就會渴望更美好的生活,沒有誰是心甘情願的任勞任怨的,所以我更能理解我媽了。

沒有人願意接受父母不愛自己這個事實,所以就會拼命地在自己身上找原因,就會通過「表現好」來獲取父母的關注,所以現實中越不受寵愛的孩子反而越懂事,原因是他們對愛的渴求。

父母冷淡孩子,又是源於什麼呢?

由於社會環境的影響,大多父母都會重男輕女,加上小孩數量多,對父母而言,女孩的生命分量就更輕,所以,樂於奉獻的那個小孩通常是女孩,她也很少會引起父母的歉疚感,父母甚至會覺得是理所當然。在農村老家時,經常都會聽到一些年紀大一點的人說,越勤快的那個小孩,往往挨父母的罵還更多。

02

父母越冷淡,孩子越迎合

迎合父母的孩子,往往是他們靠近父母的唯一方式。為了靠近父母,他們只有去奉獻,為父母、為兄弟姐妹,哪怕家人對他們的付出視而不見。當家裡食物不夠的時候,也會主動的讓給弟弟妹妹吃,或者父母先吃,父母也幾乎習慣了他們的奉獻。

曾經很火的電視劇《歡樂頌》裡的樊勝美, 她家人重男輕女的思想,可以說是到了病態的地步。她對她家人的付出,她家人沒有半分感激,甚至覺得是理所當然,只會一味地向樊勝美索取,不會在乎她過得好不好,更不會在乎她的感受。

父母們不知道 ,每個小孩心裡都渴求被愛呀。渴望愛,所以不斷討好父母,卻得不到愛,於是不斷討好,如此循環。 甚至這些被父母忽視的小孩長大後,他們還是習慣於對父母百依百順,雖然他們心裡也常常對父母不滿,但每當父母繼續向他們索取時,他們往往控制不住自己的行為,仍然一邊抱怨一邊繼續奉獻。

《都挺好》裡的蘇明玉也是這樣,總是控制不住地去幫不爭氣的哥哥,我有好幾個女同事也是這樣,她們的工資她們都會攢起來,一直是個乖乖女,從不亂花錢,攢得差不多了就一起寄回家給父母,父母也覺得養那麼大,把錢寄回家是理所當然的。從小就表現得很優秀,其實心裡是想得到父母多一點的愛,但並沒有。以前常聽村裡人說過一句話:「恨哪個,靠哪個,」意思是孩子們都小的時候,父母最不喜歡的那個,等父母老了,卻是最不喜歡的那個小孩對父母最好。

樂於奉獻的孩子們,早一點接受無論如何父母都不會更愛你的事實吧,因為只有接受了這個痛苦的事實,你奉獻的行為就可以終止了。

03

作為迎合者,我們應該怎麼做?

作為從小就練就的迎合者,常常會過分在意他人的感受,善解人意,更不允許自己給別人帶來不便或麻煩。為了改變這種慣性行為,要學著去洞察自己的心理模式,敢於承認這種討好模式不是自我的需要。要學著去放棄偽裝,勇敢表達自己。如果我們怎麼做,別人都認為是應該的,這時,我們就要選擇什麼都不做。

END。

【原創文章,盜版必究。作者,堅果媽。如果喜歡,歡迎點讚與關注,持續輸出育兒原創好文,與大家一起成長,讓孩子擁有更美好的未來。】

相關焦點

  • 為什麼「父母越禁止,孩子越要做」?「白熊理論」告訴你答案
    養娃的家長經常被不聽話的孩子氣得頭疼,很多時候不讓孩子做什麼,孩子偏要做;尤其是那些父母越禁止的事情,孩子越會去嘗試,這是為什麼呢?"白熊理論"告訴你答案。女大學生笑笑準備開學了,幾個闊別許久的舍友們聚在一塊,打算去聚餐聯絡聯絡感情。眾人來到一家火鍋店,坐在她們旁邊的是一家三口。那個小男孩讓笑笑印象深刻,因為他實在太能鬧騰了。
  • 心理學:越愛一個人,越要懂得「放手」
    作者臥龍心術,燃夢文化執行董事兼經理,創始人:兩性相處為什麼會出現矛盾,為什麼會有家暴、冷暴力?兩性共處,若被欺辱,該怎麼守護好自己的未來幸福人生?孩子做錯了事情,父母對孩子的嚴厲責備,真的能讓孩子真正知錯?父母打罵孩子,會讓孩子內心之中的恐懼感植入骨子裡,而在這種恐懼感的影響下,孩子做錯了某件事,想到的不是自己做錯了事情,想到的是自己爸爸媽媽會打罵自己。
  • 孩子越大膽子越小,為什麼孩子膽量小?原因其實和父母有關
    文|萱媽(戳↑關注,你想了解的的育兒知識都可以在這裡找到答案~)總是有家長說:「我的孩子小的時候特別厲害,現在長大了,膽子卻小了。」年齡越大膽子越小這種事情在孩子小的時候是普遍存在的。類似的情況在生活中並不少見,很多初為父母的家長都會有這種感覺,孩子小的時候明明是初生牛犢不怕虎,可是長大了卻越來越慫了。這究竟是為什麼呢?孩子為什麼膽子越來越小了?
  • 為什麼對喜歡的女生越熱情,反而她會越冷淡?
    那為什麼,你們故事的開始,就是你對她越好,反而她會越冷淡呢?古時就流傳一句關於男生追求女生的俗話,說是:好女怕纏郎。什麼意思呢?大部分人我想一看到這句話就從字面開始拆解起來。認為只有死纏爛打的追求女生,長此以往下去,不管女生怎麼想的,反正女生最後一定會為之感動。
  • 你越冷淡就越喜歡追你的三大星座!
    你越冷淡就越喜歡追你的三大星座! 就喜歡挑戰極限,你越冷淡越喜歡追你的星男!
  • 聊天中對女生越熱情她越冷淡,原因不過就是因為這個心理
    喜歡一個人沒有錯,可一旦把控不好自己的情緒,過分的熱情和示好會將本來對自己有好感的女生嚇跑,這就是咱們經常說的聊天中對女生越熱情她越冷淡的最好解釋。下面小編就給兄弟們分析下為什麼聊天中對女生越熱情她越冷淡?為什麼聊天中對女生越熱情她越冷淡?
  • 心理學:為什麼越愛一個人,越不能對他太好?
    然而,這些用感性來看待世界的人,最後得到的,只能是一個悲劇的結果,你會發現,在很多時候,你對一個人越好,非但越不能感動他,反而會使得自己與他之間的距離越來越遠,這是為什麼呢?其實,從心理學的角度看,兩個人在剛開始接觸時,他們之間的關係應該是平等的,而一旦其中的一方,向另一方表達了愛意,那麼,表達愛意的一方,便會不由自主地使自己陷入到「弱勢」的地位,以向對方尋求愛情,此時,你越向對方示好,那麼,你所處的地位便越低,越不會得到對方的重視和珍惜。因此,越愛一個人,越不能對他太好,不能讓兩人交往基礎的天平失衡,否則的話,這段感情便就很難再維持了。
  • 孩子越管越叛逆,父母如何避免「海格力斯效應」家長要懂以柔克剛
    記得美國的黑人作家鮑德溫說,孩子從來不會很乖地聽爸媽的話,但是他們一定會效仿大人的言行。當孩子犯錯後,面對爸媽嚴厲的指責,而且每天如此,孩子就會變得叛逆起來,不受管教。一、為什麼孩子越管越叛逆?1、孩子的天性愛自由,不受約束人的天性都是極其嚮往自由,追求自由的,自然孩子更是如此,孩子們的天性更是喜愛自由自在,無拘無束的感覺,隨著自己的意願去玩耍,去與人相處,不受父母和他人的管教。因此,當父母對於孩子的管教越嚴格時,孩子就會變得越叛逆。
  • 認真陪孩子玩的父母,會讓孩子「越玩越優秀」
    我們這一代人,大多是獨生子女,父母又基本都是雙職工,可能很少有機會認認真真地陪我們玩遊戲。我們的童年,要麼是在院子裡、馬路邊跟小夥伴們瘋跑瘋鬧,要麼是在家中抱著洋娃娃認真地「過家家」,雖然也很快樂,但終究會覺得少了點什麼。因此,當我們長大、為人父母之後,或許是潛意識裡那份童年的缺失,讓大多數父母都會有這樣的共識:陪著孩子一起玩很重要。
  • 越制止孩子越想做,是「白熊效應」在作祟,家長要這樣來化解
    孩子叛逆不聽話,越被制止越想做,跟父母反著來,是孩子進入叛逆期產生逆反心理了嗎?孩子年紀小,大腦尚未發育完全,父母一昧地跟孩子講大道理,孩子的理解能力跟不上,講了也是白講;年紀小的孩子比較脆弱敏感,家長如果在和孩子交流的過程中,不能控制好自己的情緒,對孩子大吼大叫,向孩子發洩情緒,就會讓孩子受到傷害。面對不聽話的孩子,家長不要急著發脾氣,冷靜一下,先看看是不是自己的問題,如果自己沒有問題,那就換個角度想一想,孩子為什麼不聽話?
  • 李玫瑾:越聰明的孩子越不好帶,孩子有這4個特徵,你就偷著笑吧
    李玫瑾教授各位父母應該都知道,她是中國公安大學的犯罪心理學教授,專注與研究青少年犯罪心理學,在育兒領域也有自己獨特的見解,她的育兒觀被廣大父母所認可。據說,只要她上課,沒有逃課的,甚至會有別的系、別的年級的同學溜來聽課,座無虛席。
  • 三大星座女只對高冷男生感興趣,你越冷淡,她越心動
    三大星座女只對高冷男生感興趣,你越冷淡,她越心動當男生喜歡上某個女生的時候,一定不會想要對對方冷漠吧?只想多多展示自己的熱情,比如找對方說話,約對方出去,約飯、約看電影,要多活躍就有多活躍,要多熱情就有多熱情。迫切的希望女方在自己的熱情攻勢下「融化」,自己就能得償所願了。
  • 心理學:越長大越自卑怎麼辦?改變自卑的兩個方法
    有的人隨著年齡的增長,閱歷和生活經歷的不斷豐富,他們找到了生活的規律和訣竅,面對殘酷的現實挺過來了,越長大越自信;而有的人沒能挺過來,越長大越自卑。1.越長大越自卑的人,主要受三個心理學效應影響①破窗效應(Broken windows theory)一扇窗戶被打破,如果沒有及時修復,不久後別的窗戶就會相繼被打破;一面牆被貼上小廣告,如果沒有及時清除,整面牆全是小廣告。破窗效應指出,如果不良現象被放任存在,會誘使人們去效仿,甚至變本加厲。
  • 越給孩子吃這2碗飯,孩子越沒出息,父母怪不得別人
    「而另一碗都是孩子喜歡吃的飯菜會讓孩子以為父母對自己的好是理所應當的,如果父母做得稍有怠慢,孩子就會滿腹怨言。」聽了婆婆的解釋後,王女士有些反應過來了,婆婆所說的這兩碗飯不就是她給孩子吃的飯嗎?當王女士把這段對話發到網上時,網友們也紛紛感慨,「老人說得太對了,十分贊同!這兩碗飯給孩子吃,越吃越沒出息,真的不香!」
  • 三大星座男只對高冷女生感興趣,你越冷淡,他越熱情
    三大星座男只對高冷女生感興趣,你越冷淡,他越熱情老話講「女追男隔層紗」,但有很多男生其實並不那麼喜歡過於主動和熱情的女生,比如以下三個星座男生,他們就對那些高冷的,對他們愛答不理的女生特別感興趣,人家越冷淡,他們越熱情,越巴巴的靠上去。
  • 越禁止孩子越想做?是被腦子裡的「白熊」綁架了,要這樣來解救
    孩子年紀小,考慮的範圍相對有限,父母不能激進地跟孩子一直講大道理,要求孩子面面俱到;孩子承受能力比較低,心智不成熟,比較脆弱敏感,家長如果沒能控制好自己的情緒,把不良的情緒發洩在孩子身上,孩子就會收到傷害,最後這些不好的情緒也會重新反饋給父母。孩子不聽話的時候,不要著急發脾氣,冷靜一下,如果真的覺得自己沒有問題,不如先搞清楚,想一想孩子為什麼不聽家長的話?
  • 心理學:一個女人層次越低,4個表現越赤裸裸!
    也就是說,層次越高的人,則越會把時間和精力投入到實現自我價值上,而不是花在負面情緒上。所以對於女人來說也是一樣的,站在心理學角度來看,一個女人層次越低,這四個表現越明顯。A女士 29歲 一個女人層次越低,越好高騖遠,高不成低不就看著我結婚嫁了一個普通的職員, 28歲的表妹撇撇嘴說,姐姐你真傻,怎麼這樣就嫁人了呢?姐夫那個工作能養得起你麼?
  • 孩子越催越磨蹭,知道真相後讓人心疼!
    每天都遲到,我都覺得丟人;發現,好像越催孩子,孩子就越磨蹭。其實,每個孩子磨蹭的背後,都有著不得已。但當家長單獨問孩子,才發現孩子自己對學習的安排做的井井有條,非常合理。家長表示不理解,為什麼孩子能處理好的事情,為什麼不主動跟我們說呢?為什麼非得我們催促呢?其實。家長催促和抱怨的之下,孩子會產生逆反心理,孩子根本不想聽。
  • 哈佛研究發現:家裡這3個地方越亂,娃大腦越發達,父母別太勤快
    孩子可以說是每個父母心中的頂梁柱,撐起父母精神世界,而家長對於孩子的期望也都很高,畢竟沒有哪個父母希望自己的孩子將來沒有出息,因此家長對於孩子的培養也從未停止過,但是很多家長表示自己明明已經很努力地培養孩子了,為什麼會這樣呢?其實主要原因是很多家長都沒有掌握正確的方法,也沒有將周圍的環境利用起來,要知道環境對孩子的影響不亞於父母對他的教育。
  • 兩性心理學:女人越這樣「鬧騰」,男人越喜歡
    人們總說喜歡是沒有理由的,可從兩性心理學的角度來說,感情從來都不是無緣無故產生的,只有在產生了吸引的情況下,才會慢慢滋生愛情。兩性心理學主要就是研究在一段感情裡,男女之間會出現的差異,男女只有在差異中找到觸發感情的機關,才真正能夠有一段美好的姻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