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是媽媽照顧寶寶,爸爸啥都不管,為啥寶寶喜歡爸爸?原因扎心

2021-01-10 等風來育兒

分享親子快樂,交流教育知識,歡迎關注「等風來育兒」 「陪寶寶讀童書」。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一個奇怪的現象,等到孩子出生之後,最開始叫的就是媽媽。很多媽媽都會無微不至地照顧自己的孩子,而且孩子的一舉一動都會牽扯媽媽的心。但是相對於爸爸來說,可能對孩子的關注就沒有這麼多了。不過,很多媽媽也表示,相對於無事不管的媽媽來說,爸爸反而會更受到孩子的歡迎。

有一個朋友就是這樣,今年孩子已經五歲了,原先她在一個非常有發展前途的公司上班,但是有了孩子以後就辭去了所有的工作,也安心在家帶孩子,生怕自己的孩子受到傷害。每天同事都殫精竭慮,如履薄冰,生怕自己的孩子受到了傷害。

但是,最近她發現,其實有的孩子並不喜歡事事都被管,孩子和自己的關係也不好,反而是看到天天不回家的爸爸親切得不得了。看到孩子這樣,同事內心的情緒再也控制不住了,然後經常和我們吐槽,不知道到底自己做錯了哪裡。

01 那些「啥都管」的媽媽。

正常的情況下,當孩子出生了,陪伴孩子最多的肯定就是孩子的媽媽了。包括給孩子換尿布,幫助孩子洗澡,餵奶等等各種各樣的任務都是媽媽來負責。相對於很多媽媽來說,爸爸對孩子的陪伴時間很少,這一方面是因為受到傳統的男主外,女主內的思想觀念的影響,另一方面則是爸爸的工作繁忙,在家的時間自然也就很少。

但是,越是管的孩子多,有時候越是讓孩子煩躁。就像是前段時間,一個孩子和媽媽吵架,直言說媽媽管得太寬了,讓孩子一點自由的時間都沒有。

等到孩子的媽媽看到孩子房間裡寫的「壞媽媽,殺」的時候,這位媽媽再也忍不住了,然後哭了出來。自己明明是想要對孩子好,但是最後換來的卻是孩子的不理解。相信每個媽媽看到這些刺眼的字,都會非常難受吧!

02 孩子為什麼會喜歡啥都不管的爸爸呢?

我們每個人都知道,最偉大的就是母愛了,媽媽對於孩子的愛,也真的是無法用金錢來衡量的。但是,好好地養活孩子,但是孩子卻像是一個白眼狼一樣,不知道誰對自己好,反而喜歡那些不管自己的人。這是為什麼呢?

原因一就是孩子長大了,他們需要自己的空間,不喜歡被別人約束。這在青春期的孩子的身上體現得最為明顯。因為很多媽媽都處處保護自己的孩子,生怕自己的孩子受到傷害。但是,對於青春期的孩子,他們更喜歡的是去冒險和放縱,對於有很多約束的媽媽來說,自然會引起他們的不滿和憤怒,親子之間的矛盾也會愈演愈烈。

原因二就是爸爸管孩子的時間很少。我們都知道,在相處的過程中,很多天天見面的朋友甚至比不見面不聯繫的朋友吵鬧的次數更多。這是因為只要是有交往的地方,就會有人與人之間的矛盾。這是正常現象。對於孩子和媽媽來說也是這樣。因為媽媽平時管孩子多,不順心和矛盾產生的次數就會很多,給孩子留下的印象多半也是不愉快的。

但是,相對於爸爸來說,他們和孩子接觸的時間不多,對孩子的飲食起居的照顧也比較少。這時候,孩子和爸爸之間的記憶基本上都是好的,是孩子喜歡的。但是,只要想起媽媽,可能就會有很多不愉快的經歷出現在眼前。相比於總是嘮叨的媽媽來說,孩子更加喜歡自己的爸爸也是正常的。

其實,我們發現,其實究其原因就是很多媽媽把孩子保護得太好了,管得太嚴了。這時候,矛盾就會增加,孩子和媽媽之間的關係也會越來越差。所以,我們應該適當地放手,這才是和孩子保持良好的關係的秘訣。

03 媽媽們避免過分保護孩子。

要想讓孩子和自己的關係更好,我們要做的就是避免過分保護孩子。因為剛才我們也提到了,因為很多媽媽把孩子保護得太好,有的時候就會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

當孩子可以獨立完成一些任務的時候,我們也要學會暗中觀察。這是對孩子的一種保護,監護孩子看看孩子是否能夠完滿地完成任務,防止意外情況的發生。另外,也是對孩子的一種尊重,也可以很好地鍛鍊孩子的獨立能力,畢竟孩子不可能一直在媽媽的保護下,總是要獨立的。所以,暗中觀察也可謂是一舉兩得。

同時,也要引導孩子自己反思。因為孩子遇到的問題很多,總不能總是需要爸爸媽媽的提醒。因此,反思就是總結的最好的辦法。總之,媽媽們也要學會放手,讓孩子更好地成長,獨立的成長。

04 孩子喜歡爸爸其實也是一件好事。

有研究表明,在一個爸爸媽媽和諧相處,相互欣賞的家庭中,孩子心理健康會更有保障。另外,對於很多媽媽來說,照顧孩子確實是非常勞累,這時候也可以讓爸爸幫忙帶一下孩子,媽媽也可以有更多的時間去完成自己的工作和任務了。所以我們發現,這也並不是一件壞事。

我們應該適當地給孩子自由,同時自己也能休息和充電,有助於親子關係的緩和。因此,媽媽們也不要和爸爸爭奪,看到底是孩子更喜歡誰,這樣久而久之就會把家庭氛圍搞得劍拔弩張,也不利於孩子的成長。

相信媽媽們都已經知道了應該如何看待孩子喜歡什麼都不管的爸爸這件事情了。其實,一個家庭中,爸爸媽媽互相欣賞,孩子才能更好地成長。

那麼,大家對此還有什麼好的觀點和看法嗎?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留言和一起討論!

圖片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寶寶多大才會真正叫爸爸媽媽?如何更快的教會寶寶叫爸爸媽媽呢?
    貓爸相信,很多父母都會說是寶寶第一次用稚嫩的聲音喊爸爸媽媽。而對於那些初為人父人母的人來說,最想知道的也是寶寶多大才會真正叫爸爸媽媽。那麼下面貓爸就跟大家聊聊這個話題。一般來說,在寶寶4-6個月的時候,就能無意識的發出「爸」、「媽」等音,但這會還不能叫做真正會叫爸爸媽媽。
  • 寶寶幾個月開始會叫爸爸媽媽?先叫爸爸還是媽媽?
    當寶寶第一次叫「爸爸」「媽媽」的時候,所有爸爸媽媽瞬間覺得心都融化了,恨不得向全世界宣布,我的寶寶會叫「爸爸」「媽媽」了,她多可愛、多漂亮呀!為了他傾盡所有都願意!其實很多寶寶第一次叫「」爸爸「媽媽」時 她並不知道其中的含義,也並沒有所指,他只是單純的在發「baba」"mama"的音而已。當孩子發現他在發「ba」「ma」的音時,身邊的人會表現出非常驚喜和愉悅的表情,這會鼓勵他繼續嘗試,因為這個時候他最喜歡看到親近人的笑臉。
  • 媽媽,你為啥總去爸爸房間?遇上睡覺淺的孩子,爸爸不厚道地笑了
    經常聽說我家的寶寶太精了,晚上我們都都不敢發出一點動靜,否則必醒,還開玩笑說,家裡進賊了也不怕,寶寶就是最厲害的「警報器」,聽到這裡不得不說這樣的寶寶真是讓父母感到無奈。有一個朋友的孩子三歲了,為了給孩子創造一個舒適的睡覺環境,夫妻之間分房睡了,因為爸爸總是打呼嚕,並且一打呼嚕孩子就醒,為了孩子能醒個安穩覺,兩人只好分房睡。
  • 爸爸獨自在家帶雙胞胎寶寶,媽媽不放心,爸爸發來照片,媽媽笑噴
    爸爸獨自在家帶雙胞胎寶寶,媽媽不放心,爸爸發來照片,媽媽笑噴 在以前,很多人在剛剛做了爸爸媽媽的時候,就會把自己的小孩子給自己的父母帶,因為他們覺得老一輩的人帶孩子會比自己有經驗,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越來越多的爸爸媽媽都會自己親自去帶孩子,因為他們覺得自己帶小孩子跟小孩子一起成長,小孩子的成長氛圍會比較好
  • 五個月寶寶還不會翻身?三個原因四種方式,爸爸媽媽學起來
    翻身是寶寶的大動作發育裡程碑,如果寶寶會翻身了,說明他的聽覺、視覺、觸覺等方面也都有了質的飛躍。很多媽媽會在意,我家娃啥時候會翻身呢?二寶剛開始學會翻身,是在六個月了。有天我在一旁掃地,他忽然就翻了過來,看的我一愣一愣的。
  • 媽媽確診→寶寶斷奶→爸爸慌了……
    2020年的最後一天北京市順義區南彩鎮出現兩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媽媽、奶奶同時確診新手爸爸獨自帶著8個月大的嬰兒集中隔離觀察在陌生的環境裡寶寶焦躁不安,拒絕喝奶粉為了讓孩子喝上母乳一場跨年愛心接力開始了↓↓↓△視頻來源:都視頻婆媳兩人確診新冠肺炎隔離寶寶拒絕喝奶粉2020年12月31日,順義區南彩鎮一小區,婆媳兩人確診新冠肺炎,救護車將她們轉運至北京地壇醫院接受治療。
  • 「爸爸媽媽,我是從哪裡來的?」給寶寶讀繪本,通過看圖解決問題
    在育兒的過程中,媽媽通常是主要照顧者,而爸爸則很少參與,甚至是「甩手掌柜」的角色。這樣的家庭關係,不僅不利於寶寶的身心健康,相比之下,還會更不利於男寶寶的發育。男性和女性在社會角色和性格上存在著一定的差異,寶寶需要多接受同性別人的薰陶。如果是女寶寶,媽媽應該作為主要照顧者,比如:多由媽媽為寶寶更換尿不溼、洗澡,媽媽和閨蜜出門時多帶上寶寶等。
  • 寶寶為什麼只喜歡黏媽媽,不喜歡黏爸爸?真相全在這了!
    不少媽媽表示,自己寶寶總是喜歡粘著自己,做飯、上衛生間他們也要跟著,根本幹不了一點事情。有的時候,寶寶一會沒見到自己,就開始大聲哭鬧,真是好氣又好笑。即便是打了寶寶,沒一會寶寶又像個跟屁蟲一樣跟著自己了。其實,寶寶總愛黏著媽媽,不外乎這4個原因,相信各位媽媽看完後,瞬間就沒脾氣了!
  • 「袋鼠爸爸」意外走紅,寶寶臥在寶爸爸的肚皮上睡覺,媽媽被暖哭
    導語:大家好,爸爸帶娃被很多人吐槽不靠譜,很多寶媽對此也是深信不疑,原因無他,就是因為爸爸帶娃的方式有點與眾不同,所以網上一直流傳著一句話:爸爸帶娃,活著就好!爸爸帶娃真的就這麼不堪嗎?其實,並非如此,最近就有一個「袋鼠爸爸」意外走紅,寶寶臥在爸爸肚皮上睡覺,媽媽被暖哭。
  • 寶寶哭鬧嚴重安撫困難?爸爸媽媽要注意了!這是高需求寶寶的表現
    06 總是精力充沛高需求寶寶似乎永遠不知道疲倦,媽媽哄著哄著自己都快睡著了,他還是一副精力充沛的樣子。以上就是高需求寶寶的一些主要特徵,各位爸爸媽媽可以對號入座了,你家裡那位是高需求寶寶嗎?其實照顧高需求寶寶是一件很困難、很辛苦的事,常常會讓家人很崩潰。
  • 寶寶為啥要「盤」著媽媽才能入睡?家長別拒絕,背後的原因很暖心
    自從有了寶寶後,好多寶爸、寶媽為了方便照顧孩子,就會讓小傢伙睡在自己旁邊。不過一般來說,寶寶對媽媽的依賴要持續好多年,並且在這個過程中,一些細心的家長會發現,孩子睡覺總會習慣性地「盤」著媽媽,不是抱著胳膊就是拉著耳朵,而媽媽往哪邊躲,孩子就會跟著往哪邊「盤」,即使媽媽直接移至床尾,寶寶仍舊會跟著移到床尾。
  • 4狗2貓成寶寶忠實護衛隊,爸爸換尿片都被強勢圍觀,真是壓力山大
    帶過娃的爸媽都知道,剛出生的小寶寶究竟有多難帶,特別是哭的時候,新手爸媽都表示相當頭大。如果這時候,有個月嫂保姆搭把手,該多好啊!網友@Huan Yu家有6個保姆兼保鏢,但是在寶寶哭,爸爸忙得手忙腳亂的時候,這一堆大神卻只是在旁邊圍觀!這是咋回事呢?原因其實很簡單,那就是這些大神,是四隻狗狗和兩隻貓咪!
  • 孩子生病後,爸爸和媽媽反應有啥不同?這幾方面有爹沒爹一個樣!
    孩子生病後,爸爸和媽媽都是啥反應?網友紛紛表示:「孩子是撿來的?」對於大部分家庭,孩子生病後,爸爸雖然什麼都不懂,但是依舊非常淡定。而寶媽,內心可不好過,甚是焦急。根據寶媽們的敘述,在以下幾種場景中,爸爸媽媽反應還是比較大的,對於背後的原因,我們也做了簡單的分析,網友戲謔:這幾方面有爹沒爹一個樣!1、就醫詢問區別爸爸:醫生診斷完,讓幹嘛就幹嘛。
  • 寶寶開口第一聲叫的是誰?是「爸爸」「媽媽」「奶奶」,並非偶然
    裡面的女主角抱著孩子讓孩子叫「媽媽」時,孩子回應總是「奶奶」,最後甚至冒出一句「媽媽,壞!」來。寶寶開口第一聲叫的是誰,看似順理成章的過程,實則並非偶然。從孩子呱呱墜地,到咿呀學語,每一個神眼,每一次發音都牽絆著父母的心。第一聲「爸爸、媽媽」還是「奶奶」,裡面暗含了多少心酸與幸福,或者是失落?
  • 流浪狗媽媽大冷天生產,狗爸爸不得已向人類求助:幫忙照顧寶寶吧
    無論你對流浪狗狗是什麼樣的態度,都不會有人說什麼,因為這是你自己的餓自由嘛,但是請求大家,如果實在是不喜歡流浪狗,大不了就走得遠遠的,千萬不要再次傷害它們,畢竟沒有家已經很可憐了。而狗媽媽就在小區一個角落裡把孩子生了出來,為了保護剛出生的寶寶,不會被凍傷,狗媽媽不顧自己的寒冷,將孩子藏在肚子下,還用自己的嘴巴蓋住寶寶的身體,而狗媽媽自己渾身發抖,仔細一看,屁股後面還都是血跡。狗爸爸不忍心,求助好心人幫助看到妻子兒女這麼難受,作為一家之主的狗爸爸怎能無動於衷。
  • 小寶提問:為什麼海馬是爸爸生寶寶
    寶爸的回答:小寶問這個問題之前,寶爸只是依稀記得海馬是海馬爸爸帶娃,海馬媽媽好像不管。被小寶一說,寶爸去查了一下資料,發現寶爸說錯了,小寶基本是對的。實際情況是,海馬爸爸其實不它們的孩子們一起玩耍的,但是小海馬卻是從海馬爸爸的育兒袋裡面孵化出來的。所以海馬的雌雄非常好分,長了育兒袋的就是雄海馬,沒有育兒袋的就是雌海馬。
  • 爸爸在兒子面前親媽媽, 寶寶的反應讓他懷疑人生, 寶媽得意了
    爸爸在兒子面前親媽媽, 寶寶的反應讓他懷疑人生, 寶媽得意了 爸爸在兒子面前親媽媽, 寶寶的反應讓他懷疑人生, 寶媽得意了
  • 寶寶皮膚「黑的發亮」,被爸爸COS包青天,媽媽:我也很無奈
    文/小雪媽媽寶寶剛出生的時候,因為在媽媽肚子裡泡的時間太久,皮膚皺巴巴的,看起來「醜醜」的,因此很多寶媽寶爸有些難以接受。甚至有位準媽媽做完四維彩超,被寶寶給醜哭了,邊哭邊說:「太醜了,沒見過這麼醜的孩子」。
  • 爸爸媽媽怎麼替寶寶選擇合適的拼圖圖案?
    最近做直播的時候,很多爸爸媽媽們會問我們說,我們在替寶寶選擇拼圖時,選擇什麼樣的圖案?在開始之前,爸爸媽媽要先了解寶寶拼圖的思維。我們成人的拼圖思維是先分類、拼邊,然後找單獨色塊,最後是最難的拼片,成年人在拼圖時會帶有一定的思維邏輯,但是寶寶在玩的時候,不會顧及太多,我見過很多寶寶在玩的時候他們是這樣的:1、首先,把整盒拼圖都譁啦倒一地;2、找出最喜歡的特徵(例如眼睛、顏色鮮亮的任務,比如樂迪、小愛)先拼上;
  • 爸爸媽媽與寶寶雞同鴨講?學會這5個技巧,促進寶寶語言的發展
    但是很多時候,寶寶能聽懂媽媽的話,媽媽反而聽不懂寶寶的話,所以為了讓寶寶和爸爸媽媽能更快地建立溝通,這個5個技巧家長一定要學會,它能促進寶寶語言系統和聽力系統的發展,讓寶寶更快聽懂爸爸媽媽的話。如果通過特殊的儀器我們甚至都可以聽到寶寶強有力的心跳聲,不僅如此寶寶還在媽媽肚子裡學會了打哈欠和吮吸自己的小拇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