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產養殖飼料推動了水產養殖的產業改革,實現了從養殖規模、養殖模式和養殖理念的全面創新,但養殖規模的擴大和飼料的使用導致養殖產量增加,而水產品市場價格也受到市場供需關係的顯著影響,水產養殖經濟利潤下滑甚至朝向微利方向發展。在此背景下,養殖戶傾向於選擇價格低的飼料,以控制養殖成本,提高經濟效益。但水產養殖中飼料的使用要綜合係數和價格等多種因素進行分析,價格低的飼料並不一定等同於高效益。
如何有效控制水產養殖成本
水產養殖成本的主要構成是飼料成本佔據70%,魚種10%,水電、人工等固定成本20%。雖然不同的養殖品種和地區差異會對成本構成有一定影響,但飼料成本所佔的比例總體變化不大。因此,可以說水產養殖的主要成本是飼料成本,近年來隨著經濟的發展,池塘租金、水電和人工成本都有所上漲,且漲幅較大,如果水產養殖中單產的產量和效益不提高,固定成本的分攤比例就會增高。要想控制養殖成本,需要從飼料成本上下功夫。 養殖產品的產量最終能體現飼料的質量,也就是通過養殖過程中消耗的飼料總量和飼料係數來反應。水產品養殖中消耗的飼料成本=飼料價格×飼料係數。飼料係數是反應飼料質量的主要要素。
水產養殖經濟效益=飼料投放量÷飼料係數×養殖品種市場價格-飼料成本-魚種成本-固定成本(水電、人工和魚藥等,整體不會出現較大變化)。 根據公式可以看出,影響經濟效益的主要變量在於飼料係數和飼料價格,飼料係數指的是飼料消耗和養殖產品淨增重量的比值,能反應出養殖產品的質量。僅從公式可以看出,飼料價格越低,經濟效益也越高,但並不是說飼料價格低,係數高,水產養殖的經濟效益就一定好。
假設A.B兩個養殖戶同樣用海水養殖對蝦,A選用價格為2400.0元/t的甲飼料,B選用價格為2200.0元/t的乙飼料,每個養殖區域各投餵1t飼料,同時其他開支固定不變,都為a元,設定每千克對蝦的市場售價為60元,年終統計,A池塘飼料係數為1.8,B池塘飼料係數為2.0,則在各自投餵1t飼料的情況下,兩戶養殖的效益如下: A=1000.0kg飼料÷1.8×60元/kg-2400元-a=30933-a元; B=1000.0kg飼料÷2.0×60元/kg-2200元-a=27800-a元; 兩戶利潤差為:A-B=(30933-a)-(27800-a)=3133元。
從這個例子可以看出,A、B兩戶的飼料係數相差不大,只有0.2,乙飼料的價格比甲飼料的價格低200元/t,但在飼料投餵量同等的情況下,使用甲飼料卻比乙飼料多3133元收益。所以飼料係數即飼料質量對水產養殖經濟的影響比飼料價格的影響作用更重要,更能起到關鍵作用,水產養殖效益會隨飼料係數的升高而出現大幅度下降。假設使用同樣的飼料,為了提高水產品經濟效益,也應圍繞如何降低飼料係數而努力。
總之,綜合來說,飼料成本是決定養殖成本和養殖效益的重要變量,而飼料價格、飼料係數是影響飼料成本的關鍵要素,結合生產實踐,飼料價格低並不一定帶來高收益,因此,飼料係數對飼料成本的作用較大。在選擇飼料時應採取有效措施降低飼料係數,選擇適合不同品種和不同生長階段的優質飼料,並在水質水溫、投餵率、投餵次數、放養方式等內容上下功夫,有效降低飼料係數。飼料係數受較多因素影響,除了養殖戶通過其他方法進行有效控制之外,飼料廠家也需控制好飼料原料的質量,研發飼料配方,提高加工工藝等。研究飼料係數和價格對水產養殖效益的影響有助於部分養殖戶走出低價格等於低成本等於高效益的認知誤區,合理選擇高質量飼料可以提高水產養殖的經濟效益,推動水產養殖升級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