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文章收入近萬,數千人付費!微信付費閱讀如何養活網文作者?

2020-12-04 新榜

1萬字,這是老魚給自己一天的碼字工作定下的目標。

新書《小鎮青年的逆襲》連載在老魚的個人公眾號「釣人的魚本尊」上,目前已更新了9章。之所以定下1萬字的目標,是因為他想先讓讀者看到這本書,吸引讀者,然後開始付費,「1萬字是為了從字數數量和質量上彌補讀者」。

他所說的「付費」即為微信上線不久的付費功能。從3月11日開始使用付費功能到3月27日更完小說《商梯》番外,「釣人的魚本尊」用這種模式日更一篇,16篇文章下來,總收入超過5萬元。

據了解,微信付費功能灰度近3個月以來,已有2萬個公眾號開通了付費閱讀,其中近400個帳號將付費當作日常功能使用,主要領域包含財經、文學、教育、科技。目前最高收入的一篇文章,收入23.3萬。

新榜數據監測到截至3月末有6621篇付費內容被發布,其中小說連載類內容成為付費內容的幾大主要類別之一。據了解,除了上文提到老魚單篇收入五千,也有的小說作者單篇收入近萬。

在公眾號寫連載小說與其他網文網站有什麼異同?付費功能會帶來公眾號連載小說的春天嗎?我們與幾位在公號寫付費小說的創作者聊了聊。

微信付費小說1元起步,

讀者是「真香」還是「棄坑」?

老魚是第二批被灰度測試微信付費功能的。3月11日,老魚更新了小說《商梯》的番外篇《番外30(六千字,相當於三章)》,第一次嘗試微信付費,設置的金額為1元,讀者可試讀前20%的內容。

截至3月末,這篇番外付費人數超過1000人,收入達到5700元。

與老魚類似,我們發現不少開通付費閱讀的連載小說帳號,如「丁凡的奇妙世界」「大白菜的作家夢」等,設置的單篇付費金額皆為1元。

1元,是微信付費閱讀的最低收費檔位。微信提供了1-208元之間共35個收費檔位,且不支持自定義金額。

據新榜數據監測1月15日-2月5日期間發布的付費內容中,53.2%嘗試公眾號付費閱讀功能的創作者選擇了1元檔位,多數帳號處於新功能嘗鮮期,選擇以低額的收費溫和開場。

而對於許多小說創作者而言,1元付費已是「不菲」的收入。

據「丁凡的奇妙世界」主理人丁凡透露,網文網站的籤約作者,1000字價格為5分-8分,他每次更新一章的字數為2000字左右,放到網站上,一章收費不足1元。

也正因如此,最開始在公眾號嘗試付費閱讀時,他對1元錢並不適應,擔心會對讀者造成負擔。丁凡在1月16日第一次嘗試微信付費功能時,當天就流失了六七十個讀者。

付費之後有些讀者就不看了,這種情況丁凡並不是個例。在付費閱讀功能上線之前,不少讀者已經習慣閱讀免費內容,即便越來越多的讀者是願意為好內容付費的,但面對突如其來的付費,仍然不排除一些人直接棄坑。

不過也有許多讀者堅持追隨。一些讀者在沒有付費功能時,就一直通過打賞方式表達對作者的喜愛和鼓勵,也有讀者甚至會擔心作者沒有收入而「餓死」,不斷為作者提供各種增收思路,付費閱讀倒是讓這些讀者為作者「少操了點心」。

創作者也在為讀者適應付費功能而調整運營思路。

丁凡正在連載的《東北詭仙錄》最開始更新在知乎專欄,粉絲可以免費閱讀。從2019年7月開始在公眾號更新,但他也沒放棄知乎專欄。

考慮到許多讀者已經免費閱讀了很久,也不想因為付費問題將公眾號粉絲導進知乎,因此,他將付費頻率定為每個月2次,一般選擇劇情高潮章節作為付費內容,同時付費的章節也會在第二天免費放出,讓不願意花錢的讀者,也能看到更新。

「我的公眾號有變現能力,知乎專欄目前沒有,如果2選1,我肯定選擇養公眾號粉絲。」

現在,丁凡發現最新付費章節發布的當天,粉絲增加了70人。在他看來,這意味著越來越多的讀者已經接受了付費閱讀的模式,而且他們知道即使不花錢,第二天也可以免費看。

據了解,在微信付費功能下,不少小說類公眾號已經取得不錯的付費收入,比如某一連載小說帳號,從1月末開始共發布近30篇付費內容,收入超5萬元,累計購買人數近2萬。

單價低、更新快、受眾穩定,

付費閱讀能帶來持續可觀的收入嗎?

開通付費閱讀功能後,有讀者問老魚「為什麼收費」,老魚對這個問題也很坦然,寫作並非易事,而他也以寫作為生。

從受訪創作者的微信收入數據來看,付費閱讀功能確實可以創造更多的收入。

這一功能未上線時,小說創作者在微信公眾號的生態裡主要依靠打賞、廣告和廣點通獲得收入。以打賞為例,丁凡的公眾號目前有275篇原創推文,總打賞收入為2.2萬元,平均每篇收入100元,但是8篇付費閱讀,最高付費1500人,平均每篇有1000人付費。

對於如何通過付費閱讀獲得長線穩定的收入,最早試水的創作者也已摸索出一些經驗。

在老魚看來,最能影響付費閱讀收入的因素是文字質量。一個坑沒挖好、問題沒有交代好,都有可能影響讀者付費的意願。質量高的內容,不僅讀者下次也願意付費,更有機會讓讀者通過「在看」或者轉發的方式介紹其他人來看,這樣會為文章帶來更高的流量。

據新榜數據監測1月15日-2月5日期間發布的付費內容中,平均單篇內容的付費閱讀比為8%,這也就意味著平均100個閱讀帶來8個付費者,流量越高,付費閱讀的收入也越高。

丁凡也將影響付費閱讀收入的因素落點於文字內容本身,他認為「斷章」是最關鍵的一點。

比如,《東北詭仙錄》第24章閱讀和付費收入都較高,這與前一章的「斷章」有密切關係。前一章中主角面臨著嚴重的生存問題,天雷劈下,很多讀者會好奇主角接下來的情況,「斷章與小說整體的節奏感有關,留得好肯定讀者多」。

此外,未付費可試讀的百分比,也是「斷章」的關鍵。

如果與前一章節銜接緊密、劇情局勢緊張,丁凡只會留下前言的文字,不會給讀者提前閱讀正文內容;但如果銜接處氛圍不夠,那就要在付費章節補上這部分。

不過,付費試讀比例是否真的能影響閱讀人數,丁凡倒不這麼認為,他覺得只要情節內容到位,想看的讀者自然就會付費看,試讀比例的影響微乎其微。

還有一些創作者,在受眾穩定之後,嘗試提高付費單價以獲得更高的收入。

「天下亦客2」從1月26日嘗試付費閱讀功能,一開始付費金額為1元。3月8日開始,作者將單篇付費金額上調為3元,並加快更新速度,這一舉動並未影響粉絲付費意願,甚至有粉絲表示願意花錢買快速更新。

公眾號會成為小說內容的新沃土嗎?

老魚原先在一些網文網站更新,但由於題材等原因,他會在文章中留下自己的公眾號,告訴讀者如果沒有寫完,就會去公眾號寫。目前,「釣人的魚本尊」公號粉絲數達6.7萬。

除此之外,在公眾號上連載小說跟在網文網站寫作,還有幾點不太一樣的地方。

第一,小說內容和收費完全由作者本人掌控,一旦出現問題也是個人擔責。

在網站上寫文,籤約、收費價格、收費時間點、內容長度等都需要和平臺方商量後決定,每個月有更新字數要求,收入也有平臺方參與分成。而公眾號是只屬於作者本人的,怎麼更新、如何收費,都是由作者自己決定。

當然,自由和風險也是相對應的。比如作者與網站籤約,內容出現問題時,首先找到的一般是網站,由網站和作者一起解決。而公眾號這種獨立而非籤約的模式,也對作者的內容創作提出了更高的標準和要求。

第二,在公眾號上更新有穩定受眾,競爭壓力較小,但讀者容易被固化。

網文網站上的流量很大程度上由推薦位決定,還會面臨其他同類題材內容的競爭。而在公眾號上更新,內容一旦發出就會被粉絲收到,有一批穩定的讀者,不過也面臨著受眾群體固化,來源比較單一等問題。

雖然所有問題都有兩面性,但對於丁凡這樣自認為佛系的小說作者來講,公眾號的確是一個更加自由的創作平臺;而付費功能的上線,不僅讓丁凡這樣的創作者獲得收益,也激發了老魚等人在公號創作的積極性,還有創作者對付費功能提出了更多的建議。

比如「天下亦客」主理人亦客希望之後可以自定義價格,這樣的話,他可以按照每1000字5分錢的價格設置收費,與市場價格接壤。

不過不可否認的是,公眾號付費閱讀功能確實為一批小說創作者提供了一個新的選擇,能夠完全由自己掌控內容,並從中獲得收入。

對於之後的創作,丁凡計劃將一個月的付費章節從2篇提高到4篇,這也就意味著更新任務或許比現在更重。

但這對於2012年至今已累計寫了1000多萬字網文的丁凡來說,並沒有太大壓力,長年的寫作讓他練就了一小時更新4000-5000字的手速,更重要的是,「我喜歡寫作,一種莫名的情結,這能帶給我快樂」。

相關焦點

  • 閱文付費時代結束,騰訊的IP艦隊降臨
    吳文輝創業近二十年,除了在資本巨頭之間長袖善舞,建立起一個龐大的網文帝國,更重要的是,他是網文付費模式的開創者和旗幟人物,這也是吳文輝養活了一大批草根網文作家而舉足輕重的原因。如果不是吳文輝和起點中文網,中國網文的繁榮恐怕要整體推遲五到十年。
  • 在線閱讀的分岔口:漫畫還是網文?
    從去年開始,網文江湖風波不停,在線閱讀這個小生態圈話題不斷,不少初創企業與老牌勁旅頻頻發招,對在線閱讀的盈利模式進行新的探索。有些東西我們認為永遠不會改變,比如文字。我們閱讀的文字和數千年前並無本質上的區別。為了培養從閱讀圖形符號到文字的能力,人類進化了近萬年。
  • 微信付費訂閱是傳統報刊雜誌訂閱形式的回歸
    ,各種猜測分析,如何看待微信付費訂閱這個事情?但是,騰訊曾經跟進的產品最終不成功的情況也不少,在免費內容盛行的情況下,微信如何能夠為內容付費的改變作出新的嘗試,這也是未知的。現在探討微信付費閱讀之路,第一個問題便是微信只是想嘗試一下,走一步看一步,還是打算將對內容生產的改變作為一個重大的任務來堅持下去?這個勢必決定了微信付費閱讀的資源投入力度及運營保障力度。至少從目前的信息來看,這個問題還是不夠明確的。
  • 內容付費的生與死 | 人人都是產品經理
    在微信團隊的回應中,這個功能面向的是註冊超過 3 個月、近 3 個月內無嚴重違規記錄、已發表至少 3 篇原創文章的訂閱號,運營者可以設置1~208元間的35檔定價,且僅支持單篇圖文形式的內容付費。2017年,Keso曾在朋友圈表示將進行一部分付費內容的嘗試,馬化騰評論應該等微信訂閱號付費功能的上線。
  • 底層網文作者:過半月入2000元,「賣身契」已籤到去世後50年
    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IT時報(ID: vittimes),創業邦經授權轉載。中小網文作者舉起「苦霸權合同久矣」的旗幟,但內在的訴求在於對免費閱讀趨勢的反抗。而閱文等平臺的回應,在網文作者們看來,似乎是「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的姿態。中小作家們只能維護眼前可見的付費閱讀的分成,但平臺的意願開始向免費閱讀、IP多元化運營轉移。矛盾,一觸即發。
  • 騰訊計劃探索小說免費閱讀模式,閱文如何安撫作者們?
    閱文換帥之後,在網文圈引起了巨大的關注,特別是新合同條款讓人多作者十分憤怒,如不出所料,很多閱文旗下的網文作者也是正在蠢蠢欲動,積極維護自身的權益,希望可以逼迫平臺妥協。但結果是顯而易見的,平臺為作者們提供了創作基礎,大多是的用戶是沒有自主權的。
  • 作者修文要付費 晉江文學城惹眾怒
    不少作者紛紛通過公開渠道反映,在晉江文學城上若想修改自己的文章,需要另外付費,瞬間引起不少作者和讀者的質疑。儘管晉江文學城方面已回應北京商報記者稱,此舉是為了提升審核效率,並已根據反饋調整了相關政策,修文不再涉及付費。但近段時間風波不斷的現狀,仍不禁讓人們思考,晉江文學城怎麼了?
  • 百萬作者被「霸王合同」逼上梁山 「5.5斷更節」能改變閱文嗎?
    這對於很多作者來說,很難接受。在新合同裡,閱文聘請作者,但雙方不存在勞動關係或僱傭關係,閱文不為作者提供勞動和社會保障方面的福利。同時,合同裡明確提出,作者在籤約後要接受作品以免費閱讀的形式進行分發,相當於從此前的付費分成轉化成「免費閱讀+廣告分成」。但是,與付費相比,互動廣告分成在各個渠道的模式不再透明,這對於創作者的收入會有很大的打擊。
  • 網文的錢錢交易時代,免費風能把「豬」送上天?
    雖然網絡文學的嚴肅性依然是文學界重要的討論課題,但是在當下網絡文學市場已經颳起了一陣「免費」風,有關「免費」與「付費」的閱讀模式碰撞愈發激烈。 很多人堅信唯有付費閱讀模式才是網絡文學發展最為健康的模式;而那些攪局者則認為,付費閱讀模式已經過時,唯有免費閱讀模式才可保證網絡文學平臺可持續性發展。
  • 「80萬字、一個月」能長則長,網絡小說付費閱讀還有堅持的必要嗎
    免費閱讀與付費閱讀兩種模式爭論不休。今年五月份兩者之間的爭論達到高潮,起點新管理團隊上任後,新合同爆發出來的風波為爭論不休的兩種模式畫上句號。最終起點中文網迫於讀者的壓力、眾怒,堅持走付費閱讀付費文學之路,而番茄、七貓依靠免費閱讀搶佔市場,兩種運營方式並存。
  • 翻翻動漫沈浩:漫畫付費閱讀是大勢所趨
    原標題:翻翻動漫沈浩:漫畫付費閱讀是大勢所趨   近日,由數娛夢工廠,東方明珠新媒體股份有限公司聯合主辦,愛奇藝獨家戰略合作支持的「娛見未來·CETS2019中國文娛產業趨勢峰會」在上海虹橋錦江大酒店舉行。
  • 閱文被指「霸王條款」,810萬作者遇權益「梅雨天」
    回應與質疑一波接一波,如何留住810萬創作者,成為新任閱文管理層的一場考驗。「霸王合同」惹惱網文作家4月28日至4月30日期間,許多閱文籤約作家在社交媒體表示,自己收到了新作者籤約合同,並直指這是閱文對作家開出的「霸王合同」。5月5日,有網文作家針對網絡文學平臺閱文集團發起了一場「五五斷更節」,希望以停止更新的方式,抵制閱文集團的「霸王合同」。
  • 網文作者以不被盜版為恥?我只是自嘲,你卻當真了
    假如發生了以上的事,還會有視頻作者認為被盜是一種榮耀嗎? 退一萬步哪怕UP主的帳號收入都被盜版拿走了,網紅火了還能靠跑通告賺錢。 而作者的書火了,讀者基本不知道作者長啥樣,沒有刷臉的空間。 因為絕大部分的網文,尤其是男頻爽文,根本沒有IP改編空間。
  • 從閱文合同風波 看IP源頭與網文產業的下一站
    本次事件源頭在於,當付費閱讀進入疲憊期,打造爆款IP行得通嗎?網文產業的下一站是什麼?為什麼免費閱讀必敗要弄清楚這兩個問題之前,首先要回歸到網文江湖的源頭上來。網文產業之所以能夠出現,原因在於成功培育了一個細分市場。最早的網絡文學,是一種自發的業餘興趣創作,好的故事總有人愛看,大浪淘沙出了一些關注度很高的作品,有大量讀者在追更、催更,於是便具備了市場價值。
  • 為什麼阿里、京東、雲集都在布局「付費會員」?
    Costco 2017年銷售收入1261.72億美元,毛利率11.33%,會員總數9030萬,會費收入28.53億美元,佔收入2.26%,佔營業利潤的70.64%,2017年會費漲價的情況下,續費率90%。從上述材料中可以看出Costco的主要利潤來源就是付費會員,Costco針對的是這樣一類用戶:有省錢的需求,同時時間有限,希望較快地挑選到商品和服務。
  • 你這麼懶,還好意思為知識付費?
    隨著馬化騰在朋友圈留下一句「正加快上線微信公眾號付費訂閱」 的評論,以及知識分享平臺「得到」首次公開自己529萬用戶數據的新聞後,付費知識再一次成了大家熱議的話題。雖然擁有2000萬公眾號的微信還沒有入場,但是付費內容領域已非常熱鬧,大平臺如得到、分答、喜馬拉雅各家已坐擁眾多粉絲,細分小平臺如怒馬、三節課、一塊聽聽等專注特定領域的小群體,除此之外還有很多依靠個人 IP 來支撐的線上研習社。在各個知識分享平臺的主頁上,你都能看到銷售火熱的現象,比如已有591961人訂閱,已播放3200萬次,有127466人收聽等。
  • 騰訊音樂:付費牆驅動1Q20音樂付費用戶增長 疫情打壓直播收入增長
    在線音樂付費訂閱營收同比增長70%,超過去年4季度的60%和去年同期48%的增速。受益於用戶付費意願的提升,在線音樂付費用戶達到4270萬人,同比增長50%,付費滲透率從去年同期的4.3%提升至6.5%,ARPPU則同比增長13%。
  • 七貓、番茄小說輪番霸榜App Store,這一波閱讀App有何新門道?
    三、產品形態特點 上面提到,番茄、七貓的內容同QQ閱讀等付費產品在展示上的差異,付費閱讀為了提高付費率,會有詳細的作品介紹、書友圈點評,以及評判書籍質量的「收藏、讀過、讚賞」和作家簡介,以上內容都可影響用戶是否付費閱讀。  但免費網文目的就是讓用戶最快的沉浸閱讀,沒有過多的介紹,書籍簡介多摘取「世俗化」內容來吸引用戶閱讀,方便用戶理解並體驗爽文樂趣。
  • 網文推廣前三行,義務教育淚兩行
    我的朋友「火鍋」大致講述了這個關竅:這種網文廣告只要你看到第十行,爬出去的可能性就微乎其微。九年義務教育和陀思妥耶夫斯基都不能救你。這種文學的學術名詞以閱讀渠道命名——「新媒體網絡文學」,它顯著區別於晉江、紅袖網站中的古典網際網路文學。
  • 七貓廣告打到朋友圈,小米猛推免費小說,「閱文風波」後網文江湖...
    北京商報記者近日調查返現,梧桐中文網(七貓免費小說)將下載連結廣告打到了微信朋友圈;問答社區知乎低調招募作者,在網絡文學市場又進一步;小米這類看似低調的從業者,也拿出了應用商店開屏廣告、專門頻道等資源,為旗下全民小說App「造風口」。而這背後,是網文巨無霸閱文深陷的「作家合同」和「免費還是付費」爭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