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兄弟入室盜竊,遇偷情男女殺親夫而施救,如何評價本案?

2021-01-09 法制雲播報

【基本案情】何濤和何華(均為化名)系親兄弟,哥哥何濤為給弟弟何華湊齊學費,兩人進入某小區一戶有家實施盜竊,被女主人林月嬌當場發現大聲呼救,屋內男子段成持菜刀衝向何濤,兄弟倆一起將林月嬌和段成治服並捆綁,拿走3000元離開。路上,何華打開搶來的錢包,發現錢包內身份證與屋內男子段成不是一個人,突然想起,剛才段成拿的菜刀上有鮮血,而自已和哥哥兩人並未受傷,覺得事有蹊蹺,兩人決定返回看個究竟。當兩人返回時,發現段成正舉刀欲砍躺在血泊中的男子,兩人便當場將段成菜刀奪下,救了男子一命。經查,段成與林月嬌正在偷情,被返回家林月嬌丈夫當場捉姦,持刀欲砍段成,段成奪下菜刀後與林月嬌一起將男子砍倒並拖進衛生間,剛好遇到兄弟倆入室盜竊,兄弟倆走後,段成與林月嬌商量欲將丈夫殺死,正舉刀欲砍時,被返回的兄弟倆當場治服。

本案例源自真實案件,筆者對原案例稍作改編,略去無關情節,但仍尊重了原案件基本事實,對案件定性不會產生影響。以下結合案例,根據刑法相關規定及理論,展開分析,敬請指正和討論。

法院判決認定

● 兩兄弟構成搶劫罪

《刑法》第二百六十九條 犯盜竊、詐騙、搶奪罪,為窩藏贓物、抗拒抓捕或者毀滅罪證而當場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脅的,依照本法第二百六十三條的規定定罪處罰。

搶劫罪是以非法佔有為目的,壓制被害人反抗,強行取財的行為。本罪侵犯的法益是他人對財物的合法佔有權和人身權,為雙重法益。

本案中,兩兄弟入室實施盜竊行為,被林月嬌當場發現並呼救,兄弟兩人一起將林月嬌及段成制服並捆綁。根據《刑法》第二百六十九條規定,兩兄弟實施盜竊行為,為窩藏贓物、抗拒抓捕或者毀滅罪證而當場對林及段使用暴力的行為,依照搶劫罪的規定處罰,此為轉化型搶劫的情形。何濤被判決有期徒刑十年,何華被判處有期徒刑三年。

● 林月嬌和段成構成故意殺人罪(未遂)

《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條 故意殺人的,處死刑、無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節較輕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故意殺人罪是故意非法剝奪他人生命的行為,本罪侵犯的法益是他人的生命權。生命是刑法最值得保護的法益,故意殺人罪是傳統的重罪,歷來為我國刑法打擊的重點。

本案中,林月嬌與段成正在偷情時,被臨時回家拿東西的林的丈夫當場發現,並捉姦在床,林的丈夫持菜刀欲砍段成,被段成將菜刀奪下,並與林月嬌一起將林的丈夫砍倒,後將淹淹一息的林的丈夫拖進衛生間,兩人商量欲殺死林的丈夫,正當段成舉刀欲砍林的丈夫的頭時,被返回的兄弟兩當場治服,救了林的丈夫一命,而林月嬌與段成本欲殺死林的丈夫,基於意志以外的原因未能得逞,構成故意殺人罪(未遂)。

本文觀點

《刑法》第二十一條 為了使國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財產和其他權利免受正在發生的危險,不得已採取的緊急避險行為,造成損害的,不負刑事責任。

本案例並非筆者杜撰,是發生於現實中的一起真實案例,鑑於篇幅所限,筆者略去了不少情節,但凡讀過此案例者,都會認為,兄弟兩雖然入室盜竊,轉化為搶劫,只是拿了三千元錢,沒有傷人,卻意外地救了一條人命,感覺不應該處罰兄弟兩,可是,當行為符合某一犯罪的犯罪構成時,就應受到刑法的否定評價,除非有正當化的事由,如行為存在違法阻卻事,或責任阻卻事由時,否定犯罪的成立。本文試圖從這方面找出點不處罰兄弟兩的理由,敬請討論和指正。

緊急避險是法定的違法阻卻事由,如果一行為雖然造成了結果,但符合緊急避免條件時,阻卻行為的違法性,不具有法益侵犯性,因此,不能評價為犯罪行為。

緊急避險的成立,特別強調避險行為造成的損害結果與保護的法益的大小比較,因為,緊急避險行為是採損害一個法益而保護另一個法益的行為,當然有嚴格的限度要求,因此,緊急避險採「法益衡量」原則,不同於正當防衛。即因避險行為保護的法益大於或等於損害的法益時,為緊急避險行為,阻卻行為的違法性,否則,為避險過當,應負刑事責任。

關於緊急避險要不要避險意識,目前,我國有說服力的觀點存在爭議,行為無價值論認為緊急避險要求行為人有避險意識,而結果無價值論觀點則採避險意識不要說,承認偶然避險也成立緊急避險。本文採結果無價值論觀,認為刑法的目的是保護法益,當一行為偶然地保護了法益,雖然其行為不具有正當性,但根據法益衡量原則,行為保護了更優越的法益時,阻卻行為的違法性。

本案中,當兄弟兩入室盜竊被發現時,段成持的菜刀上沾有血跡,且兄弟兩搶劫走的錢包內身份證與段成不是同一人,而刀上的血並不是兄弟兩人所留,因此,引起了兄弟兩的懷疑,可能有血案發生,兄弟兩基於保護人命的動機,再次返回林月嬌家中時,奪下了段成正砍向林月嬌老公的刀,偶然地救了其老公的命,雖然兄弟兩沒有緊急避險意識,卻因搶劫行為偶然地保護了林月嬌老公的命,在林月嬌財產法益與其老公的生命法益面前,生命更值得刑法保護,因此,本文認為,兄弟兩的行為系偶然避險,阻卻其行為的違法性,不應再評價兄弟兩人的搶劫行為。

結語:關於偶然避險是否具有正當性,是否阻卻行為的違法性,目前,主流刑法理論尚存在爭議,因此,法院判決合理合法。但本文認為,行為無價值重在評判行為的惡,而結果無價值重在評判如果的好壞,在認定犯罪時更具有客觀性,尤其在當前,公民權利極易受到公權力的侵犯時,採結果無價值認觀點,更有力於保護人權,因此,本文認為,偶然避險雖然避險行為看起來是惡的,但卻意外地保護了更優越的法益,因此,承認偶然避險成立緊急避險,阻卻行為的違法性,更具有合理性。

來源:身邊的刑法

相關焦點

  • 預防冬季入室盜竊,這份防範「秘籍」請查收!
    預防冬季入室盜竊,這份防範「秘籍」請查收!還要注意的是,夜間入睡前,一定將門從內反鎖至保險位置,以防案犯捅門入室。外出時,更應將鎖舌全部用上,以增加防盜門的「防盜」性。同時為了防止小偷攀爬落水管入室盜竊,對靠近落水管的窗子尤其要嚴格檢查,切忌疏忽大意,以防盜竊案發生。5、學會擺「迷魂陣」晚上全家短時間外出時,最好家中亮上一盞燈,或打開收音機。
  • 男子持刀殺妻,妻子死前含淚質問丈夫為什麼殺我,如何評價本案?
    本案中,黃某因其殺人行為,被人民法院判處無期徒刑。本文旨在通過本案件,闡述相關刑法原理,也想談一點法律之外的看法,藉以引起人們警醒。以下結合案例,根據刑法相關規定,展開分析,敬請指正和討論。留守婦女的困境留守婦女是一個歷史性概念,指丈夫外出後單獨或與其他家庭成員居住在戶籍地的婦女。隨著改革開放和城市化進程的加快,中國人口的流動性不斷提高。
  • 小偷入室盜竊突然鬧肚子 剛脫褲子房主就回家了 結果悲劇了
    隨著天氣暖和,很多小偷趁市民朋友晚飯遛彎進行入室盜竊。小偷入室盜竊,被當場逮到的也不少。前段時間,重慶大學城,一小偷居然偷到了警察家裡,看到衣櫃裡的警服,嚇得當場跪下。而最近在南京發生的這起入室盜竊,也讓人有些哭笑不得。
  • 故城縣一農村青年入室盜竊近兩年作案80餘起
    長城網衡水12月1日電(吳偉 楊燕超 扈煒)12月1日從故城縣公安局獲悉,打擊「兩搶一盜」百日攻堅行動開展以來,該局刑警大隊成功破獲重大系列入室盜竊案,抓獲犯罪嫌疑人蔣某,破獲入室盜竊案件80餘起,涉案金額20餘萬元。
  • 當著男人的面親吻其妻,並多次挑釁被當場捅死,如何評價本案?
    醉酒的王某多次騷擾梁某的妻子李某,期間還當著梁某的面親了李某的臉一口。梁某看見心裡很不舒服,但因為王某喝了酒沒有說什麼。 王某借著酒勁,還要梁某陪他飲酒,遭拒絕後二人發生了爭執。 擔心醉酒的王某會在家裡鬧事,梁某上樓拿了用來防身的刀,放在衣兜裡以防萬一。王某繼續在超市內喝酒,見李某出門洗頭,跟了上去。
  • 入室盜竊被堵謊稱來送快遞 民警一眼認出他是慣偷
    入室盜竊被堵現行 竟謊稱是送快遞的 據兩路口派出所辦案民警介紹,30歲的小石租住在28樓。10月28日下午3點,小石出門到附近的醫院給女友送飯,3點49分回到家,當他將鑰匙插進鎖孔時,就立即察覺到有點不對勁。
  • 「蜘蛛賊」爬管道入室盜竊被警方抓獲
    在全社會共同抗擊疫情的關鍵時刻,個別不法分子趁市民群眾疏於防範,入室盜竊民居與臨街商鋪。近日,海珠警方在全力打好疫情防控阻擊戰的同時,立足「小案多破護民生」,持續加強對影響轄區群眾安全感的入室盜竊等侵財類違法犯罪的打擊力度,全力維護疫情防控時期轄區治安穩定。
  • 男子頭套紙箱凌晨入室盜竊
    揚子晚報網2月23日訊 (通訊員 黃在貴 記者 朱鼎兆)22日凌晨4時許,一頭套紙箱的男子如幽靈般地出現在淮安漣水黃營一手機賣場內,憑藉手機燈光在賣場內翻箱倒櫃,實施盜竊,這番掩耳盜鈴的操作被店內監控給全程拍了下來,目前,漣水警方正在全力偵破此案。
  • 兩兄弟盜竊30多盞殺蟲燈 造成損失近10萬
    本月,警方將涉嫌盜竊的兩兄弟抓獲。去年5月17日開始,不斷有果農向乾縣公安局陽峪派出所報警,稱去往梁山街道大路兩邊果園裡的多個殺蟲燈電瓶電板被盜。民警經勘查發現,被盜走、破壞的太陽能殺蟲燈達16個。  據悉,太陽能殺蟲燈是乾縣果業局的惠民工程,專門為乾縣果農免費安裝,用於殺滅害蟲幼娥,在果園的防蟲增收方面作用巨大。
  • 原房產中介「轉行」入室盜竊,熟門熟路連續作案5起
    辭去工作後,「轉行」入室盜竊,熟門熟路地從門前地毯下拿取備用鑰匙,溜進業主房間內實施盜竊。近日,浦東警方破獲一起入室盜竊案,成功抓獲了犯罪嫌疑人。圖說:許某竊取到的備用鑰匙。浦東警方供圖(下同)3月31日,浦東公安分局川沙派出所接到轄區居民報警,發現屋內財物被盜。接報後,派出所民警立即來到案發現場進行勘察。
  • 警犬以一隻鞋為嗅源 二十分鐘抓住入室盜竊者
    訓導員指引「楚傲」聞嗅源  人民網十堰9月19日電 兩男子臨時起意入室盜竊,正巧遇戶主回家,慌亂中將一隻鞋落在現場,湖北省房縣警方在警犬「楚傲」的幫助下,僅用二十分鐘便將藏身於閣樓內的兩名犯罪嫌疑人抓獲
  • 光天化日 入室盜竊!別慌,犯罪嫌疑人已被捕
    近日,安康市公安局高新分局縝密偵查、快速出擊,成功偵破系列入室盜竊案,抓獲犯罪嫌疑人一名!11月19日下午,創新路派出所接到轄區某社區一群眾報警,稱家中財物被盜。民警迅速出警達到現場,經現場調查,初步判斷該犯罪嫌疑人應是採取強行破門入室的方法行竊。民警遂即進一步深入調查,對周邊居民逐一走訪,因該案發地不在城區範圍,監控設備覆蓋稀疏,偵查工作一時間猶如大海撈針般的困難了起來。正當民警們苦苦追查之際,該犯罪嫌疑人又出來頂風作案。11月23日,轄區某村接連發生兩起入室盜竊案,且該兩起案件作案手法與19日盜竊案如出一轍。
  • 「奇葩」男子入室盜竊被刑拘:我就想偷點東西去坐牢
    樂清公安供圖中新網溫州1月2日電(見習記者 周悅磊 通訊員 胡依依)年關將至,本應是闔家團聚,其樂融融的時候,而浙江樂清一男子毛某卻因與家人吵架,一時賭氣入室盜竊被當地公安局刑事拘留,而更令辦案民警哭笑不得的是,毛某在審訊中還聲稱:「我就想偷點東西去坐牢。」目前,犯罪嫌疑人毛某、韋某因涉嫌入室盜竊被刑事拘留,案件正在進一步偵辦中。
  • 理察哈蒙德與妻子在法國別墅遭氣體麻醉與入室盜竊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英國《每日郵報》9月2日報導,《瘋狂汽車秀》(Top Gear)前主持人理察哈蒙德和妻子明迪等人在法國聖特羅佩斯別墅度假,期間他們遭到盜賊氣體麻醉,與入室偷竊。哈蒙德,明迪和其他15位客人當時在別墅內,竊賊先是使用麻醉氣體將他們燻倒,然後進入別墅的房間內盜竊現金珠寶。明迪透露,在聽到走廊裡有聲音後,她前去查看,並差點與盜賊撞個正著,但她當時以為響動來自別墅裡的另一對夫婦,便轉身離開了。明迪在《每日郵報》採訪時說:「那真的讓人不寒而慄,如果我撞上竊賊,後果不堪設想。」48歲的理察哈蒙德本人在盜賊盜竊過程中一直酣睡。
  • 葫蘆島東城,小夥入室盜竊,戶主遠程看得一清二楚,網友:傻了吧
    葫蘆島連山區東城,一小夥入室盜竊,戶主遠程監控看得一清二楚。網友:傻了吧!這到了年底,各種小偷就跟老鼠一樣,出來囤積「糧食」準備貓冬了!近日,在我們葫蘆島就發生一起這樣的盜竊案件,一男子在中午休息的時候,拿起手機遠程查看了一下自家監控,忽然發現屋裡有個陌生男子,左右翻找東西,估計是個小偷。這下子,小偷的行竊全過程都被戶主看得一清二楚。於是這位戶主便報了警。報警後,民警很快便趕到了這位男子待家裡,而此時那位入室盜竊的小夥還在屋子裡翻箱倒櫃地找東西。民警一前一後對男子進行包抄。
  • 兄弟入室盜竊,卻救下被女主情夫砍傷的男主,4個行為人均被判刑
    出軌,偷情,被捉姦,砍殺,反殺,小偷,盜竊,救人,一個案件能把這所有的關鍵詞都串在一起,也是非常離奇了。兄弟二人凌晨行竊不料屋內人並未熟睡被發現 搏鬥後將人捆住拿錢逃離近日,央視一法制節目,公布了這樣一起兇殺案件。事情發生在2017年3月這天的凌晨。
  • 6年前三人入室盜竊2人被抓1人潛逃,膠州警方窮追不捨……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記者 張國桐 11月25日,家住膠州市膠西辦事處的王先生、張應鎮的劉先生來到膠州市公安局鋪集派出所,將一面寫有「神警雄風罪犯剋星」的錦旗送給辦案民警,感謝他們6年來窮追不捨、堅持不懈,成功偵破系列入室盜竊案,抓獲犯罪嫌疑人
  • 家裡出現找錯門的「追債人」 監控還原入室盜竊真相
    明明是入室盜竊,男子卻惡人先告狀,說是尋找欠錢的人,隨後逃之夭夭,近日,家住南京六合東溝的吳小姐報警稱自家被盜,而家裡的監控錄像鎖定了這名犯罪嫌疑人。經詢問,包某對入室盜竊的犯罪事實供認不諱,他說自己沒有工作,平時會打打零工,因為最近下雨沒去打工。18日那天他騎電動車四處轉,經過吳小姐家的時候發現門開著沒人就進去。「我看到房間裡有個包就拿走了,還沒出房門就遇到主人家回來,我也很慌張,就隨便編了一個找人的藉口溜了。」包某交代。目前,包某已被依法刑事拘留。民警提醒市民外出時一定要關好門窗,不給犯罪分子留下可乘之機,保證人身財產安全。
  • 盜竊不慎從四樓摔下 他拄著拐杖繼續偷
    近日,浙江麗水雲和縣公安局破獲一起入室盜竊案件,讓人吃驚的是,落網的嫌疑人雙手拄著拐杖,走路都還不利索,竟依然「堅持」潛入四樓一戶居民家中盜走手機。據了解,11月7日,雲和縣公安局接到報警稱,張某家中一部手機被盜。
  • 女子僱人強姦朋友,卻錯把自己強姦了,如何評價本案?
    答案是對於教唆犯孫某與張某來說,沒有被侵犯的法益,教唆他人強姦自己不就是對自己性的自已決定權放棄的承諾嘛,被害人承諾是超法規的違法阻卻事由,阻卻行為的違法性,因此,男子的行為不具有法益侵犯性,不會被評價為犯罪,作為教唆犯的孫某與張某當然也不能評價為犯罪(針對孫某被強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