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咬呂洞賓」與「狗」無關,與呂洞賓的朋友苟杳有關
傳說中的呂洞賓是八仙之一,然而呂洞賓在歷史上確有其人,他是唐朝一個科考失敗的文人,最後對功名利祿看淡,便放棄儒家去學道。
呂洞賓有個同鄉朋友叫做苟杳,此人家境貧寒,一心刻苦讀書,希望通過科舉改變自己的命運。呂洞賓聞之此事,主動與苟杳結拜為兄弟,從此讓苟杳吃住在家中,這樣做,呂洞賓就是為了讓苟杳沒有後顧之憂,能夠好好安心讀書,爭取早日鯉魚躍龍門。
一日呂洞賓一個姓林的老友登門拜訪,剛好看到苟杳正在讀書,苟杳的一表人才讓姓林的覺得與自己妹妹十分般配,故而與呂洞賓說要將自己妹妹許配給苟杳。呂洞賓認為苟杳正在刻苦讀書,不宜過早娶親,這樣容易分散精力,便拒絕這門婚事。
後來苟杳聽說此事,心裏面十分同意,便於呂洞賓說知此事。呂洞賓心想既然苟杳已經知道此事,自己再加阻攔,就有悖天理。便對苟杳說:他必須答應一個條件就行。苟杳讓呂洞賓說來聽聽。呂洞賓道:你們結婚前三夜,我替你洞房。苟杳想了想便狠心地答應下來。
結婚那日,呂洞賓家中好不熱鬧。等到婚宴結束,暮色降臨。苟杳履行諾言沒有踏入婚房半部。呂洞賓拿著一本書坐在新娘旁邊看書,到了後半夜新娘實在熬不住便躺在床上睡覺。呂洞賓心無雜念地看到天快亮的時候,才起身離去。
連續三夜都是如此。呂洞賓在婚房裡看書,天亮就走。這讓新娘情以何堪。忍不住偷偷流淚。第四夜的時候,苟杳踏入新房要與新娘魚水之歡。新娘質問道:前三夜你為何如此不搭理我啊,做著看書能看一夜,天亮你就走。這個時候苟杳才明白呂洞賓的良苦用心,原來他這樣做,就是為了激勵我奮發圖強認真讀書啊。
從此以後,為了不辜負呂洞賓的好心,苟杳更加廢寢忘食地讀書。參加科考,終金榜題名,得到官職,與呂洞賓灑淚而別。
過了幾年,一天夜裡,呂洞賓家中失火,由於火勢沖天的緣故,把呂洞賓的房屋燒成灰燼。家中所有的積蓄也葬身火海之中,從此以後,呂洞賓為了生活,不得不沿街乞討。有一日剛好路過苟杳的大門前。呂洞賓便進去尋找苟杳,希望他還能念及舊情給自己一些盤纏好回家。
苟苟讓呂洞賓安心住下,好好休息幾日再走也不遲。起初呂洞賓天天在苟杳府中天天大魚大肉地吃著,日子過得很快活。但是時間一久,呂洞賓才想起家中還有一個妻子,忍飢挨餓著。因此與苟杳提出回家。狗咬不讓他回家,只是讓他安心住下來。最後呂洞賓實在住不下去,自己一聲招呼未達就原路返回老家。
呂洞賓回到家中,鄰居就告訴他,如今他的新家在村東頭
帶著疑惑呂洞賓來到村頭,果然看到一座新屋。走到裡面,看到妻子正在棺材旁邊大聲哭泣。妻子見到呂洞賓回來。連忙詢問:是人是鬼?呂洞賓答:當然是人了。咱們的新家何人所蓋。妻子就把呂洞賓走後的情況告訴呂洞賓。呂洞賓連忙把棺材撬開,裡面是金銀珠寶。不用說就是苟杳所為。
呂洞賓把棺材裡面的一封信打開,上面是這樣寫的:「苟杳不是負心郎,路送銀,家蓋房,你讓我妻守空房,我讓你妻哭斷腸!」呂洞賓看完,如夢似醒,懊悔不迭。自責自己不該如此誤會苟杳。
從此以後,狗咬(苟杳)呂洞賓——不是好人心。就在民間傳開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