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咬呂洞賓」與「狗」無關,與呂洞賓的朋友苟杳有關

2021-01-19 史家一絕

「狗咬呂洞賓」與「狗」無關,與呂洞賓的朋友苟杳有關

傳說中的呂洞賓是八仙之一,然而呂洞賓在歷史上確有其人,他是唐朝一個科考失敗的文人,最後對功名利祿看淡,便放棄儒家去學道。

呂洞賓有個同鄉朋友叫做苟杳,此人家境貧寒,一心刻苦讀書,希望通過科舉改變自己的命運。呂洞賓聞之此事,主動與苟杳結拜為兄弟,從此讓苟杳吃住在家中,這樣做,呂洞賓就是為了讓苟杳沒有後顧之憂,能夠好好安心讀書,爭取早日鯉魚躍龍門。

一日呂洞賓一個姓林的老友登門拜訪,剛好看到苟杳正在讀書,苟杳的一表人才讓姓林的覺得與自己妹妹十分般配,故而與呂洞賓說要將自己妹妹許配給苟杳。呂洞賓認為苟杳正在刻苦讀書,不宜過早娶親,這樣容易分散精力,便拒絕這門婚事。

後來苟杳聽說此事,心裏面十分同意,便於呂洞賓說知此事。呂洞賓心想既然苟杳已經知道此事,自己再加阻攔,就有悖天理。便對苟杳說:他必須答應一個條件就行。苟杳讓呂洞賓說來聽聽。呂洞賓道:你們結婚前三夜,我替你洞房。苟杳想了想便狠心地答應下來。

結婚那日,呂洞賓家中好不熱鬧。等到婚宴結束,暮色降臨。苟杳履行諾言沒有踏入婚房半部。呂洞賓拿著一本書坐在新娘旁邊看書,到了後半夜新娘實在熬不住便躺在床上睡覺。呂洞賓心無雜念地看到天快亮的時候,才起身離去。

連續三夜都是如此。呂洞賓在婚房裡看書,天亮就走。這讓新娘情以何堪。忍不住偷偷流淚。第四夜的時候,苟杳踏入新房要與新娘魚水之歡。新娘質問道:前三夜你為何如此不搭理我啊,做著看書能看一夜,天亮你就走。這個時候苟杳才明白呂洞賓的良苦用心,原來他這樣做,就是為了激勵我奮發圖強認真讀書啊。

從此以後,為了不辜負呂洞賓的好心,苟杳更加廢寢忘食地讀書。參加科考,終金榜題名,得到官職,與呂洞賓灑淚而別。

過了幾年,一天夜裡,呂洞賓家中失火,由於火勢沖天的緣故,把呂洞賓的房屋燒成灰燼。家中所有的積蓄也葬身火海之中,從此以後,呂洞賓為了生活,不得不沿街乞討。有一日剛好路過苟杳的大門前。呂洞賓便進去尋找苟杳,希望他還能念及舊情給自己一些盤纏好回家。

苟苟讓呂洞賓安心住下,好好休息幾日再走也不遲。起初呂洞賓天天在苟杳府中天天大魚大肉地吃著,日子過得很快活。但是時間一久,呂洞賓才想起家中還有一個妻子,忍飢挨餓著。因此與苟杳提出回家。狗咬不讓他回家,只是讓他安心住下來。最後呂洞賓實在住不下去,自己一聲招呼未達就原路返回老家。

呂洞賓回到家中,鄰居就告訴他,如今他的新家在村東頭

帶著疑惑呂洞賓來到村頭,果然看到一座新屋。走到裡面,看到妻子正在棺材旁邊大聲哭泣。妻子見到呂洞賓回來。連忙詢問:是人是鬼?呂洞賓答:當然是人了。咱們的新家何人所蓋。妻子就把呂洞賓走後的情況告訴呂洞賓。呂洞賓連忙把棺材撬開,裡面是金銀珠寶。不用說就是苟杳所為。

呂洞賓把棺材裡面的一封信打開,上面是這樣寫的:「苟杳不是負心郎,路送銀,家蓋房,你讓我妻守空房,我讓你妻哭斷腸!」呂洞賓看完,如夢似醒,懊悔不迭。自責自己不該如此誤會苟杳。

從此以後,狗咬(苟杳)呂洞賓——不是好人心。就在民間傳開而來。

相關焦點

  • 到底是「狗咬呂洞賓」,還是「苟杳呂洞賓」?
    呂洞賓是中國民間傳說的八仙之一,關於他的事跡,許多小說、影視劇都有提及。關於他的典故,則有「狗咬呂洞賓,不識好人心」,這句話在今天的出鏡率也非常高。不過,這句話的出處,究竟來自哪裡,說法不一,目前主要有兩個。其一:苟杳呂洞賓,不識好人心。
  • 「狗咬呂洞賓」被騙了?其實應該是「苟杳呂洞賓,不識好人心」
    都說狗咬呂洞賓,不識好人心。你知道這究竟是為什麼嗎?如今大家一般把狗咬呂洞賓,形容一個人辜負了別人的良苦用心,不但不知道感激,而且倒打一耙。但是真實的苟杳呂洞賓是發生在呂洞賓和他的好友苟杳之間的,並非是一隻狗把呂洞賓給咬傷了。
  • 「狗咬呂洞賓」是一句俗語,殊不知是把「苟杳」當「狗咬」的誤傳
    「狗咬呂洞賓,不識好人心」是一句俗語,指把好心當成惡意,和「把好心當成驢肝肺」語義相近。 看到這句話,大家都知道來自「八仙」的傳說故事。到底是怎麼回事兒呢?01.出自清無垢道人的小說中的描寫故事中的呂洞賓是神話傳說中八仙之一,狗是指二郎神楊戩的哮天犬。
  • 狗咬呂洞賓、不識好人心中的「狗咬」原來是從「苟杳」而轉變來的
    呂洞賓,名巖,道號純陽子,是道教中的著名人物。同時在傳說中,他還和鐵拐李、鍾離權、張果老、藍採和、何仙姑、韓湘子、曹國舅並稱為八仙。大家熟悉的當屬「八仙過海」的神話故事了。當然提到呂洞賓,就會想到耳熟能詳的一句話,那就是「狗咬呂洞賓,不識好人心」,想必這句話大家都是聽過的,但著句話又有著怎樣的故事呢?
  • 「苟杳」是人,而非「狗咬」,諧音演變,竟然成了「狗咬呂洞賓」
    01.導語:這句話是罵人不知好歹俗語「狗咬呂洞賓,不識好人心」,是一句中國人老少皆知的口頭語,用來罵人不知好歹。這句俗語出自於一個有趣的民間傳說故事。呂洞賓原為儒生,40歲遇鄭火龍真人傳劍術,64歲遇鍾離權傳丹法,道成之後,普度眾生,被尊為劍祖劍仙,是傳說中的八仙之一。03.呂洞賓與苟杳的關係呂洞賓得道成仙之前,原本是個讀書人,家境殷實。他的好友中有個同鄉叫苟杳(ɡǒuyǎo)。苟杳自幼父母雙亡,家境貧寒,但為人忠厚,是一個老誠君子,讀書又很勤奮,呂洞賓很賞識他,經常接濟他,還與他結拜為金蘭兄弟。
  • 「狗咬呂洞賓,不識好人心」狗咬其實是苟杳,一個有趣的故事
    大家都知道這句話的意思:就是給對方做了一件很好的事情,但是對方不但沒有善待你,反而責怪你,現如今很多的人在遇見這種情況的時候會吐槽上一句:「狗咬呂洞賓,不識好人心」,其中也有罵人的意味在其中,但是在以前這個狗咬呂洞賓中的狗咬二字並非是狗咬,而是苟杳。
  • 「狗咬呂洞賓」,原來是「苟杳」不是「狗咬」|百家故事
    人們都知道「狗咬呂洞賓,不識好人心」這句話,但是卻很少有人知道這句話的來歷。事實上,傳說中的呂洞賓,是唐朝末年失意的儒生。是河東蒲州河中府人,也就是如今山西運城的芮城地區。有一個叫苟杳的人,從小父母就去世了,一直一個人生活。呂洞賓與苟杳一見如故,於是和他結拜了兄弟,請他住在自己家裡,並且教導他要努力讀書,將來一旦考取了功名,就會有一個光明的未來。
  • 「狗咬呂洞賓」的真相
    「狗咬呂洞賓,不識好人心」這一句俗語出自《八仙得道傳》,通常用來罵那些不知好歹的人。殊不知,這句話中的「狗咬」並非是真的被狗咬了,而是一個人。這個人的名字,叫做「苟杳」,而這句話原來的寫法,應該是「苟杳呂洞賓,不識好人心」。狗啊,純粹是躺槍了。傳說呂洞賓在得道升仙之前是一個讀書人,但是時運不濟,連續兩次參加科舉都沒有中榜。
  • 狗為何會咬呂洞賓?「狗咬呂洞賓」的說法來源於何處?
    八仙過海的故事想必大家都知道,「八仙之一」的呂洞賓,關於他有個比較有趣的傳說,還有「狗咬呂洞賓,不識好人心」的說法流傳至今。傳說一:「狗」指的是哮天犬,他咬傷了呂洞賓。有一天,呂洞賓在某地遊玩,碰巧遇見一樁怪事。聽別人說,當地的一位王員外家裡的女兒被一個妖怪給看上了,妖怪還逼迫那家員外的女兒嫁給他。呂洞賓聽了之後就去了員外家裡,看看情況。
  • 原來狗咬呂洞賓不是真的被狗咬,而是他有個好友叫苟杳!
    我們在做了好事之後,不僅沒有得到對方的表揚,反而被責怪時,總是喜歡說一句,真是狗咬呂洞賓不識好人心,這句話的意思就是怪對方像狗一樣,不懂得自己是好心的意思,但是其實狗咬呂洞賓,原來是兩個人,分別是苟杳和呂洞賓,這兩個人以前還是一對好朋友,和動物,狗真是一點關係都沒有。
  • 狗咬呂洞賓:什麼樣的狗,能咬到仙人呂洞賓呢?
    「狗咬呂洞賓,不識好人心。」用來罵人不知好歹。我們知道,呂洞賓是八仙之一。所以問題來了:什麼樣的狗,能咬到呂洞賓呢?答案讓人驚訝,那不是狗。是人。此人名叫「苟杳」,杳無音信的那個「杳」。是呂洞賓成仙之前的同鄉好友。苟杳從小父母雙亡,家境貧寒。但他為人誠懇,讀書勤奮,是一個忠厚可親的人。
  • 狗咬呂洞賓的來歷,狗咬原是「苟杳」,我們原來誤會了那麼多年
    如果有一天自己做了好事,可是不僅沒有得到感謝,反而被對方指責了一通,這個時候估計很多人會冒出來一句「狗咬呂洞賓,不識好人心」。可是你知道嗎,這句幾乎流傳了千年的俗語,其實一直是被人誤解的,它的本來面目並不是這樣的。
  • 狗咬呂洞賓,真的有狗咬過呂洞賓嗎?哪只狗這麼大膽?
    生活中我們常常可以聽到「狗咬呂洞賓,不識好人心」這句俗語,用來形容那些「不識好歹」的人。俗語用多了,就會逐漸忘記了俗語的來源與發展,也許很多人會不經意間思考,狗真的咬過呂洞賓嗎?哪只狗這麼大膽敢咬呂洞賓?
  • 狗咬呂洞賓的真實來歷
    狗咬呂洞賓的真實來歷人們常把做了好事,沒有得到別人的讚揚,反而被對方責怪時,稱別人是「狗咬呂洞賓,不識好人心」。歷史上,呂洞賓是真實存在的。相傳他名叫呂巖,字洞賓,號純陽,唐代京兆(今陝西西安)人,也有說他是河中府人(今山西永濟縣)。唐德宗貞元十四年(公元798年)四月十四出生。
  • 狗咬呂洞賓的真相
    呂洞賓在奉命捉拿哮天犬的時候,因為擔心哮天犬受傷就放了他出來,卻被哮天犬反咬了一口。當然這肯定不是真的。那麼真相是什麼呢?相傳呂洞賓成仙得道之前,原是個讀書人。他的好友中有個同鄉叫苟杳。苟杳父母雙亡,家裡呢也是非常的窮,但為人厚道老實,呂洞賓非常的賞識他,就與他結拜為兄弟了,有一天呂洞賓家裡來了一位姓林的客人一看苟杳一表人才啊就想把妹妹嫁給他,而呂洞賓確怕兄弟因為男女之歡耽誤了前程就想給推辭掉。
  • 狗咬呂洞賓的真實故事
    我們都把這個事弄誤會了,其實是苟杳不是狗咬。苟杳是個人名,這個人和呂洞賓是好友,一起念書,苟杳由於家境貧寒就寄住在呂洞賓家。成年後,苟杳要娶妻結婚。呂洞賓跟苟杳提出讓新娘子新婚頭三天先陪他,苟杳沒辦法就答應了。三天後新娘子跟苟杳說郎君只顧讀書,日出而來,日落而去,為啥冷落我。
  • 「狗咬呂洞賓,不識好人心」,有何典故?狗為什麼會咬呂洞賓?
    古代沒有飛機,他是怎麼做到早上在兩廣百越之地,晚上就來到三吳地界,看來呂洞賓是真的得道升仙了,在古代也只有神仙能一天之內從廣東飛躍洞庭湖,飛到浙江。呂洞賓的事跡在民間廣為流傳,人們如果用一個詞語來形容一個人不識好歹的話,那麼一般會說」狗咬呂洞賓,不識好人心「。呂洞賓既然是會飛的神仙,為什麼會被狗咬呢?這個典故經過千百年的流傳,就有了許許多多不同的版本。
  • 狗咬呂洞賓的傳說
    呂洞賓在成仙之前,有個同鄉好友叫苟杳,他父母雙亡,家境十分貧寒。呂洞賓很是同情他,和他結拜為金蘭兄弟。並請他到自己家中居住,希望他能刻苦讀書,以後好有個出頭之日。 一天,呂洞賓家裡來了一位姓林的客人,見苟杳一表人才,讀書用功,便對呂洞賓說:"呂先生,我想把愚妹許配給苟杳,你看如何?"
  • 瘋評八仙(番外一)「狗咬呂洞賓」的典故與狗無關,與武大郎相似
    民間有句俗語叫「狗咬呂洞賓,不識好人心」,於是把狗和呂洞賓聯繫在一起,上演了一場東郭先生與狼的故事。在清朝無垢道人的小說《八仙得道傳》中將這句俗語演化成為呂洞賓與哮天犬的故事,坐實了呂洞賓和狗的深厚淵源。
  • 狗咬呂洞賓到底是怎麼回事
    做了好事還被別人誤解後,我們往往會憤怒地說:「狗咬呂洞賓,不識好人心」但是,其實,「狗咬呂洞賓」本來是「苟杳呂洞賓」,名字叫做「苟杳」這位大哥可謂堪比竇娥啊!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別急,往下看。當時,呂洞賓有個好朋友,名字就叫苟杳(這名字取的,難怪蒙冤了千百年,取個好名字真的很重要啊),這位大哥家境貧寒,呂洞賓一點兒都不嫌棄他,還拉著他義結金蘭了,並邀請他到家中居住,好吃好喝的款待他,讓他全心讀書,爭取考個功名。後來,有位姓林的朋友來到呂洞賓家中,認識了苟杳,他覺得將來苟杳必成大器,便把妹妹許配給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