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咬呂洞賓」是一句俗語,殊不知是把「苟杳」當「狗咬」的誤傳

2021-01-19 微雨憑瀾

「狗咬呂洞賓,不識好人心」是一句俗語,指把好心當成惡意,和「把好心當成驢肝肺」語義相近。 看到這句話,大家都知道來自「八仙」的傳說故事。到底是怎麼回事兒呢?

01.出自清無垢道人的小說中的描寫

故事中的呂洞賓是神話傳說中八仙之一,狗是指二郎神楊戩的哮天犬。傳說哮天犬忽然進入凡間,迷上了一個凡間的小姑娘,被呂洞賓適逢其會,在姑娘的閨門上掛一幅寶畫,把哮天犬捉住了。

在返回天庭的途中,呂洞賓想:哮天犬雖然犯了錯誤,可是我和二郎神是好朋友,這樣把哮天犬繩之以法,如何與朋友見面呢!於是他將畫攤開,讓哮天犬從畫中跳出。

哮天犬從畫中跳出來,哪裡知道呂洞賓這樣的心思,只把救它的呂洞賓當成害它的仇人,拼命朝呂洞賓下體就咬。後來就留下了這樣的俗語,用來比喻那些不懂道理、忘恩負義的人。

02.還有一個非常有意思的傳說

呂洞賓有一個父母雙亡家境貧寒的同鄉苟杳,呂洞賓和他結拜為金蘭兄弟,並請他到自己家中居住,鼓勵他刻苦讀書。一天家裡來了一位姓林的客人,見苟杳一表人才,讀書用功,想把女兒嫁給他。

呂洞賓怕影響苟杳讀書沒有同意,苟杳卻非常願意,呂洞賓只好為他們操辦婚事。但是呂洞賓卻對苟杳說:「林家小姐貌美賢惠,賢弟既然主意已定,我也不攔阻了,不過成親之後,我要先陪新娘子三宿。」

苟杳咬牙答應了。成親當晚,呂洞賓坐到洞房的桌前埋頭讀書,新娘子等到半夜只好自己和衣睡下。就這樣一連三夜後,苟杳剛進洞房新娘子低頭哭著說:「郎君為何三夜竟不上床同眠,只對燈讀書,天黑而來,天明而去?」

苟杳目瞪口呆半天后醒悟過來,雙腳一跺,仰天大笑:「原來哥哥是怕我貪歡,忘了讀書,用此法來激勵我。哥哥用心,可謂太狠心啊!」待苟杳向新娘子說明經過,她非常感動:「呂兄此恩,我們將來一定報答他!」

幾年後苟杳金榜題名做了大官,夫妻倆與呂洞賓一家灑淚而別。八年後呂家不慎遭了大火,家產瞬間化成一堆灰燼。呂洞賓只好去找苟杳幫忙。苟杳卻怎麼都不提幫忙的事,一分錢也沒有給呂洞賓,呂洞賓以為他忘恩負義,一氣之下回了家。

呂洞賓回到家中,看見家裡蓋了新房,剛要邁進家門,卻見大門兩旁貼著預示私人的白紙大吃一驚,見屋內停著一口棺材,妻子披麻戴孝正在號啕大哭。呂洞賓的妻子見到他進來,更是嚇了一大跳,回過神來向呂洞賓說明情況。

原來呂洞賓走後不久, 就有一幫人來幫他家蓋房子,蓋完房子就走了。前天中午,又有一大幫人抬著一口棺材進來了,他們說呂洞賓在苟杳家病死了。呂洞賓一聽,知道是苟杳玩的把戲。他氣得操起一把大斧把棺材劈成兩半。

棺材一開,只見裡面全是金銀珠寶,上面還有一封信:「苟杳不是負心郎,路送金銀家蓋房。你讓我妻守空房,我讓你妻哭斷腸。」呂洞賓看完信後如夢初醒,他苦笑了一聲說: 「賢弟,你這一幫,可幫得我好苦啊! 」

03.結語

從這件事兒以後,呂洞賓和苟杳兩家更加親熱。因為「苟杳」和「狗咬」同音,傳來傳去便成了「狗咬呂洞賓, 不識好人心」了。兩件事兒都是傳說,孰真孰假不得而知,大家心裡知道就好。

相關焦點

  • 「苟杳」是人,而非「狗咬」,諧音演變,竟然成了「狗咬呂洞賓」
    01.導語:這句話是罵人不知好歹俗語「狗咬呂洞賓,不識好人心」,是一句中國人老少皆知的口頭語,用來罵人不知好歹。這句俗語出自於一個有趣的民間傳說故事。呂洞賓原為儒生,40歲遇鄭火龍真人傳劍術,64歲遇鍾離權傳丹法,道成之後,普度眾生,被尊為劍祖劍仙,是傳說中的八仙之一。03.呂洞賓與苟杳的關係呂洞賓得道成仙之前,原本是個讀書人,家境殷實。他的好友中有個同鄉叫苟杳(ɡǒuyǎo)。苟杳自幼父母雙亡,家境貧寒,但為人忠厚,是一個老誠君子,讀書又很勤奮,呂洞賓很賞識他,經常接濟他,還與他結拜為金蘭兄弟。
  • 到底是「狗咬呂洞賓」,還是「苟杳呂洞賓」?
    呂洞賓是中國民間傳說的八仙之一,關於他的事跡,許多小說、影視劇都有提及。關於他的典故,則有「狗咬呂洞賓,不識好人心」,這句話在今天的出鏡率也非常高。不過,這句話的出處,究竟來自哪裡,說法不一,目前主要有兩個。其一:苟杳呂洞賓,不識好人心。
  • 「狗咬呂洞賓」的真相
    「狗咬呂洞賓,不識好人心」這一句俗語出自《八仙得道傳》,通常用來罵那些不知好歹的人。殊不知,這句話中的「狗咬」並非是真的被狗咬了,而是一個人。這個人的名字,叫做「苟杳」,而這句話原來的寫法,應該是「苟杳呂洞賓,不識好人心」。狗啊,純粹是躺槍了。傳說呂洞賓在得道升仙之前是一個讀書人,但是時運不濟,連續兩次參加科舉都沒有中榜。
  • 狗咬呂洞賓,你知道「狗咬」到底是誰嗎?
    「狗咬呂洞賓,不識好人心」的俗語我們都很熟,意思是好心沒好報。不過如果你仔細琢磨一下,就會發現這這個俗語裡大有問題!首先,狗為什麼要咬呂洞賓?其次,呂洞賓又對狗有什麼恩惠?其實啊,「狗咬「是被誤傳了,應該是」苟杳(yǎo)「,人名,是個年輕有為的才子。
  • 「狗咬呂洞賓」與「狗」無關,與呂洞賓的朋友苟杳有關
    「狗咬呂洞賓」與「狗」無關,與呂洞賓的朋友苟杳有關傳說中的呂洞賓是八仙之一,然而呂洞賓在歷史上確有其人,他是唐朝一個科考失敗的文人,最後對功名利祿看淡,便放棄儒家去學道。呂洞賓有個同鄉朋友叫做苟杳,此人家境貧寒,一心刻苦讀書,希望通過科舉改變自己的命運。
  • 「狗咬呂洞賓,不識好人心」狗咬其實是苟杳,一個有趣的故事
    大家都知道這句話的意思:就是給對方做了一件很好的事情,但是對方不但沒有善待你,反而責怪你,現如今很多的人在遇見這種情況的時候會吐槽上一句:「狗咬呂洞賓,不識好人心」,其中也有罵人的意味在其中,但是在以前這個狗咬呂洞賓中的狗咬二字並非是狗咬,而是苟杳。
  • 狗咬呂洞賓,真的有狗咬過呂洞賓嗎?哪只狗這麼大膽?
    生活中我們常常可以聽到「狗咬呂洞賓,不識好人心」這句俗語,用來形容那些「不識好歹」的人。俗語用多了,就會逐漸忘記了俗語的來源與發展,也許很多人會不經意間思考,狗真的咬過呂洞賓嗎?哪只狗這麼大膽敢咬呂洞賓?
  • 狗咬呂洞賓、不識好人心中的「狗咬」原來是從「苟杳」而轉變來的
    呂洞賓,名巖,道號純陽子,是道教中的著名人物。同時在傳說中,他還和鐵拐李、鍾離權、張果老、藍採和、何仙姑、韓湘子、曹國舅並稱為八仙。大家熟悉的當屬「八仙過海」的神話故事了。當然提到呂洞賓,就會想到耳熟能詳的一句話,那就是「狗咬呂洞賓,不識好人心」,想必這句話大家都是聽過的,但著句話又有著怎樣的故事呢?
  • 狗咬呂洞賓的來歷,狗咬原是「苟杳」,我們原來誤會了那麼多年
    如果有一天自己做了好事,可是不僅沒有得到感謝,反而被對方指責了一通,這個時候估計很多人會冒出來一句「狗咬呂洞賓,不識好人心」。可是你知道嗎,這句幾乎流傳了千年的俗語,其實一直是被人誤解的,它的本來面目並不是這樣的。
  • 「狗咬呂洞賓」被騙了?其實應該是「苟杳呂洞賓,不識好人心」
    都說狗咬呂洞賓,不識好人心。你知道這究竟是為什麼嗎?如今大家一般把狗咬呂洞賓,形容一個人辜負了別人的良苦用心,不但不知道感激,而且倒打一耙。但是真實的苟杳呂洞賓是發生在呂洞賓和他的好友苟杳之間的,並非是一隻狗把呂洞賓給咬傷了。
  • 原來狗咬呂洞賓不是真的被狗咬,而是他有個好友叫苟杳!
    我們在做了好事之後,不僅沒有得到對方的表揚,反而被責怪時,總是喜歡說一句,真是狗咬呂洞賓不識好人心,這句話的意思就是怪對方像狗一樣,不懂得自己是好心的意思,但是其實狗咬呂洞賓,原來是兩個人,分別是苟杳和呂洞賓,這兩個人以前還是一對好朋友,和動物,狗真是一點關係都沒有。
  • 「狗咬呂洞賓,不識好人心」的真正含義
    「狗咬呂洞賓,不識好人心」是我們常常使用的一句俗語,就是說我們對一個人給予關懷和好處,但那人卻不知道我們的用心,不知好歹,反過來責怪我們,一般有些貶義的意思。不過這句俗語背後的典故卻有一個動人的故事。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狗咬呂洞賓,不識好人心」的故事其實一共有數個版本,一個版本是說呂洞賓當年將哮天犬收在一幅畫中
  • 「狗咬呂洞賓」,原來是「苟杳」不是「狗咬」|百家故事
    人們都知道「狗咬呂洞賓,不識好人心」這句話,但是卻很少有人知道這句話的來歷。事實上,傳說中的呂洞賓,是唐朝末年失意的儒生。是河東蒲州河中府人,也就是如今山西運城的芮城地區。有一個叫苟杳的人,從小父母就去世了,一直一個人生活。呂洞賓與苟杳一見如故,於是和他結拜了兄弟,請他住在自己家裡,並且教導他要努力讀書,將來一旦考取了功名,就會有一個光明的未來。
  • 「狗咬」新婚,呂洞賓要求與新娘洞房獨處三日,出一俗語流傳至今
    你肯定聽過一句俗語:「狗咬呂洞賓,不識好人心」,一般這句話都是用來形容好心幫助別人,對方卻不識好歹的意思。裡邊的「狗咬」並非是狗,而是一個人物,後來因諧音意思組成了這句流傳至今的俗語。今天我們就來講講狗咬呂洞賓的真實故事。呂洞賓呂洞賓英俊瀟灑,法力高強,是傳說中的八仙之一,當然這些都只是傳說。
  • 狗咬呂洞賓:什麼樣的狗,能咬到仙人呂洞賓呢?
    「狗咬呂洞賓,不識好人心。」用來罵人不知好歹。我們知道,呂洞賓是八仙之一。所以問題來了:什麼樣的狗,能咬到呂洞賓呢?答案讓人驚訝,那不是狗。是人。此人名叫「苟杳」,杳無音信的那個「杳」。是呂洞賓成仙之前的同鄉好友。苟杳從小父母雙亡,家境貧寒。但他為人誠懇,讀書勤奮,是一個忠厚可親的人。
  • 「狗咬呂洞賓」,究竟是誰不識好人心?狗耷拉著腦袋錶示很無辜
    在生活中,我們經常聽到一些俗語,其中就有很多在傳播的過程中發生了意思上的改變,從而被我們誤讀誤解。就比如,我在以前和大家一起分享的一句「浪子回頭金不換」,我們現在理解的意思是浪子如果能回頭,用金銀也不會換。其實,金不換是個人名,這個浪子指的就是金不換。今天再和大家分享一句,也是大家耳熟能詳的話,是一句歇後語,就是:狗咬呂洞賓,不識好人心。
  • 狗為何會咬呂洞賓?「狗咬呂洞賓」的說法來源於何處?
    八仙過海的故事想必大家都知道,「八仙之一」的呂洞賓,關於他有個比較有趣的傳說,還有「狗咬呂洞賓,不識好人心」的說法流傳至今。傳說一:「狗」指的是哮天犬,他咬傷了呂洞賓。有一天,呂洞賓在某地遊玩,碰巧遇見一樁怪事。聽別人說,當地的一位王員外家裡的女兒被一個妖怪給看上了,妖怪還逼迫那家員外的女兒嫁給他。呂洞賓聽了之後就去了員外家裡,看看情況。
  • 瘋評八仙(番外一)「狗咬呂洞賓」的典故與狗無關,與武大郎相似
    民間有句俗語叫「狗咬呂洞賓,不識好人心」,於是把狗和呂洞賓聯繫在一起,上演了一場東郭先生與狼的故事。在清朝無垢道人的小說《八仙得道傳》中將這句俗語演化成為呂洞賓與哮天犬的故事,坐實了呂洞賓和狗的深厚淵源。
  • 「狗咬呂洞賓,不識好人心」,有何典故?狗為什麼會咬呂洞賓?
    古代沒有飛機,他是怎麼做到早上在兩廣百越之地,晚上就來到三吳地界,看來呂洞賓是真的得道升仙了,在古代也只有神仙能一天之內從廣東飛躍洞庭湖,飛到浙江。呂洞賓的事跡在民間廣為流傳,人們如果用一個詞語來形容一個人不識好歹的話,那麼一般會說」狗咬呂洞賓,不識好人心「。呂洞賓既然是會飛的神仙,為什麼會被狗咬呢?這個典故經過千百年的流傳,就有了許許多多不同的版本。
  • 狗咬呂洞賓的真實故事
    我們都把這個事弄誤會了,其實是苟杳不是狗咬。苟杳是個人名,這個人和呂洞賓是好友,一起念書,苟杳由於家境貧寒就寄住在呂洞賓家。成年後,苟杳要娶妻結婚。呂洞賓跟苟杳提出讓新娘子新婚頭三天先陪他,苟杳沒辦法就答應了。三天後新娘子跟苟杳說郎君只顧讀書,日出而來,日落而去,為啥冷落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