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我隱隱約約有些擔心,皇上,咱們這一輩爭嫡引起的教訓不能夠忘吶!但願他不會,但皇上要多留個心眼,我總覺得在他的身上有八哥的影子!」這是十三爺臨終前對雍正的叮囑,也正是十三爺的這段話引起了雍正足夠的重視。
「九子奪嫡」的餘煙還沒有散盡,奪嫡之爭有多殘酷,雍正最清楚不過了,人之將死,其言也善,何況這是一生忠心耿耿、兢兢業業為雍正拼了老命的十三爺臨死前說的話,雍正不想讓同樣的事情在下一代身上重演,他早已屬意弘曆,他想讓弘曆順順噹噹的接班,十三爺臨終的這番話,讓雍正開始了對弘時的調查。
十三爺的話引起了雍正的重視是一個導火索,而真正加速弘時走上死亡道路的有以下幾人:1.八爺:弘時抄八爺府的時候,八爺對弘時進行了一番深刻的教育,八爺讓他要夠狠!2.弘晝:演了一出活出喪,首先是演給弘時看的,而後是給雍正看的!3.隆科多:差點被弘時派人用麻袋壓死!咬出了弘時!4.李衛:他的一句話,這是主子的家事,奴才不好說。5.圖裡琛:最善於裝傻充愣的主,暗示給雍正弘時的所作所為!6.弘曆:就算弘時不弄死他,他也要弄死弘時,他處處示人以儒雅寬厚,但該下手的時候絕不手軟。
然後就是弘時自己開始了作死而又愚蠢的表演,最後導致雍正不得不得大義滅親,賜他一杯毒酒歸西!
弘時手腕不夠,一步步做出愚蠢的舉動,導致自取滅亡
康熙給雍正留了個積弊很深攤子,雍正登基著手改革,刷新吏治,首先就是開科取士,為朝廷選拔一批青年人才,雍正對這件事很重視,經過一番考慮,上書房宰輔張廷玉的弟弟張廷璐被選為主考官,清流領袖李紱為副主考,雍正特意叮囑二人一定不能偏私,並且在開考前一天才鄭重其事地拿出了考題,顯然雍正對這次科考給寄了很高的期望!
按說雍正特別重視的事情過程又做的很機密沒什麼紕漏,可偏偏發生了考題洩漏的事情,而且還提前在伯倫樓公開售賣,竟是明碼標價,童叟無欺。副主考李紱正好撞見了公開售賣考題的人,於是趕緊就買了一份,李紱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找到了三爺誠親王胤祉匯報,三爺就一句話:靜觀其變!
果然考試當天的題目與李紱在伯倫樓買的題目一模一樣,李紱想要立即停止考試,可是主考張廷璐不同意,無奈之下,李紱又去找誠親王胤祉商量對策,胤祉讓他去找雍正手底下最忠誠的門人李衛,李衛可是個愣頭青,他雖然不識字,可對讀書人非常尊重,科考是雍正的大事,豈能容人徇私舞弊,於是李衛帶著親兵封了考場,一一嚴查,果然查出了科場舞弊大案。
主考張廷璐做了替罪羊,前面剛出了諾敏弄虛作假一案,接著又出科場舞弊一案,雍正登基以來辦的兩件大事,都被辦砸了,雍正為人素來嚴厲刻薄,容不得別人欺騙,於是準備嚴辦,八爺胤禩受命主審科場舞弊一案。
經過單獨審訊,原來試題提前洩漏,居然是雍正的兒子弘時搗鬼,於是八爺就動了小心思,八爺表示為了保住你哥張廷玉的地位,你就做了這個替罪羊吧,弘時的事不能對第二個人說。
八爺在九子奪嫡中敗給了四爺一直不甘心,所以,那科場舞弊一案找弘時說事,忽悠弘時參與奪嫡。八爺找到弘時的時候,弘時正在家裡調教鳥兒呢,八爺意味深長的對弘時說:老三,不是八叔說你,你不能夠這樣消磨時日。弘時表示我也不想這樣啊,可我有啥辦法,我爹啥好事都想著弘曆呢,對我愛搭不理的。
八爺接著忽悠道:你看看你弟弟弘曆,這幾年到處當差,到處結緣,不出兩年已經晉封親王了。你這做哥哥,卻連個郡王也不是,不覺著憋屈嗎?弘時說道:那啥,八叔你別說了,我知道你啥意思,你沒爭過我爹不甘心,又想忽悠我幫你對付我爹,我可不是三歲小孩了,我也知道我是個啥貨色,我就玩玩鳥快活的當個王爺。
八爺微微一笑道:你不就怕我把張廷璐的供詞拿給你爹看嗎?那啥,我就為這事來的,你看這是啥。然後八爺當著弘時的面把張廷璐的供詞撕了。接著說道:明人不說暗話,你要振作起來跟弘曆爭一爭啊,難道你想跟你八叔一樣甘居人下嗎?
弘時呵呵一笑道:那啥,八叔,你爭了幾十年了,現在是個啥樣子,你難道心裡沒點數?弘曆可是皇爺爺看中的人,那個位置遲早是他的,是個人都知道,和他爭,我爭得過嗎?盡忽悠人。
八爺輕蔑地說道:瞧你丫那點出息,照你這麼說,你爹現在坐的這個位置還應該是你二大爺的呢,你八叔我是過來人啊,當時也沒啥人指點我,你可不一樣,八叔指點你,保管你馬到功成,你可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啊。我的失敗就是你的本錢!只要你自己振作,決不會重蹈八叔的覆轍,明白不?
弘時腦子極速轉了一會道:你憑啥幫我啊,無利不起早,你可得說清楚。八爺道:就是為了出口惡氣,贏你爹一回,順便弄個鐵帽子戴戴罷了。說實話什麼鐵帽子不鐵帽子我壓根不在乎,不這樣說你不會相信。八叔就是想再試試,我前半輩子在自己身上輸掉的,能不能夠後半輩子從你身上贏回來。喔,不對,那啥,一定能夠贏回來!
自此弘時被八爺胤禩忽悠上船,開始背叛他爹雍正。八爺聯合關外的旗主王爺以及隆科多以整頓旗務為由,準備在朝堂上對雍正發難搞「八王議政」,弘時異常興奮的幹了起來,因為八爺對他說要推他上位,於是,弘時假傳旨意讓旗主王爺帶來的四個統兵參領共管了豐臺大營,弘時還把弟弟弘晝裝了進去。
得虧弘晝聰明,察覺到有些不對勁,在上朝的路上把這種不正常的現象告訴了十三爺,弘時內心高興的看著八爺聯合起來的一幫人懟他爹呢,他以為這次聲勢浩大的聯合行動能成功,但他們都忽略了病入膏肓的十三爺,十三爺再病的再嚴重,他也還是老虎,又一次幫雍正搞定了豐臺大營。
隨著十三爺的到來,八爺黨的最後一次掙扎失敗了,而十三爺經過這次事件,耗盡了所有心血,最終去世了。臨死前提醒雍正注意弘時。十三爺的死讓雍正又傷心又生氣,於是八爺、九爺、十爺已以及隆科多要倒黴了,雍正把十三爺的死怪罪於他們身上。
弘時這時候開始慌了,暗中命人慢慢的把隆科多毫無痕跡的弄死,還好圖裡琛在安插的眼線把事情報告給了他,圖裡琛趕緊報告給了雍正,雍正親自探望了這位曾經有功於他的舅舅。隆科多說出了要弄死他的人是弘時。又一次指向了弘時。
雍正決定再給弘時一個機會,讓弘時、弘晝以及誠親王胤祉一同去抄八爺、九爺的家,臨行前雍正意味深長地說道:「要不是阿其那、塞思黑他們喪心病狂,你十三叔也不會這麼快就走了,你說是不是」?弘時怔了一下,低頭說道:「是,他們……他們真正罪該萬死!」
於是,弘時和誠親王胤祉去找弘晝,弘晝這會可能給弘時坑他的機會,弄了一出「活出喪」,弘時還沒看明白人家啥意思呢,硬是要拉著弘晝一起,弘晝心說:你特麼上次坑我坑的還不夠嗎?我可不會在上當了。弘晝表示:那啥,你們去吧,法師說了,我不能離開家裡,否則有血光之災,皇阿瑪那裡我自有說法。
弘時抄八爺府的時候又被八爺給教育了一番,弘時擅自把八爺府的人都遠遠的發配到雲貴,八爺一聽這小子挺狠的,那我給你來個更狠的,於是八爺忽悠弘時道:你有兩點不及弘曆:第一精明不及弘曆;第二狠毒不及弘曆!弘曆處處示人以儒雅寬厚,但該下手的時候卻眉頭也不會皺一下,科舉朋黨案,他是正經的欽差,卻把個劉墨林推出來得罪科甲官員,自己躲得遠遠的,還能夠不讓你阿瑪疑心。你做得到嗎?八叔說句話在前頭,到了關鍵的時候,他要殺你,會毫不手軟!因此,你要幹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搶在他的前面,把他除掉!
於是弘時聽取了八叔的意見,決定鋌而走險,走上了不歸路,買通江湖人士暗殺外出辦差的弘曆,結果劉墨林做了替死鬼,而雍正知道了這件事,終於對這個又狠又蠢的兒子忍無可忍了。
雍正是何時知道弘時背叛了自己,又是什麼原因促使雍正除掉弘時的呢
科場舞弊一事,雍正懷疑是身邊最親近的人洩漏了試題,但始終不能確定。十三爺臨終前的忠告讓雍正開始懷疑上了弘時。
弘晝對雍正表明心跡
再演完一出「活出喪」之後,弘晝進宮對雍正表明了心跡,其實他已經用行動表明了自己沒啥野心。弘晝對雍正說:兒臣是百無一用之人,兒臣實在是因為辦不好差事,怕到頭來又給皇阿瑪添了亂子。
雍正道:其實你這樣做阿瑪也能體諒,你整天和那些和尚道士攪在一起總比和朝廷的官員們攪在一起好,你這麼點年紀就知道明哲保身,這一點你比你爹我都強吶!
弘晝表示兒臣及不上你萬分之一,然後雍正又問起了弘晝最擔心的事,雍正道:你給朕說實話,上次朕叫你和弘時去接幾個旗主親王,你是如何誤傳了聖旨的?弘晝一驚道:「回皇阿瑪,八叔問兒臣皇阿瑪有沒有叫幾個旗主王爺參與整頓旗營兵務的旨意,兒臣回答有這個旨意。沒想到……」
雍正問當時弘時到底咋說的,弘晝心說:怎麼說?把我對三哥的懷疑捅出來?不行!我可不能夠蹚這趟渾水。於是他道:兒臣記不起三哥說過什麼話了,他好像沒有說什麼。弘晝這番話滴水不漏的就把弘時給供出來,看似什麼也沒說,其實啥都說了。
圖裡琛和隆科多推波助瀾
圖裡琛是個人精,善於察言觀色,站隊是一把好手,他接到了線報說有人要弄死隆科多,而圖裡琛肯定知道背後的這個人是誰,但他慣於裝傻充愣,報告給了雍正。
雍正見到圖裡琛一看,哎呀媽呀,這個曾經位極人臣的舅舅變得連狗都不如了,隆科多一頓哭訴,一直表示自己是個罪人,雍正心說:你特麼可不是個罪人麼,你看看你都混成啥樣了,非要整么蛾子。我要想弄死你早就弄了,你不說我可沒法幫你,於是隆科多把弘時供了出來。弘時之所以要弄死隆科多,就是怕隆科多把他參與八王議政的事抖出來。
弘時自己作死
弘時聽了八爺最後的忠告,決定鋌而走險,他徹底走上了不歸路。弘時找了一幫江湖人士,半道上劫殺弘曆,吩咐道:幹好了這件事,你們就是爺的功臣!幹砸了,你們的家人一個也別想活命!
結果沒有殺掉弘曆,他又找了一幫人把之前那幫人滅口了。但新找的這幫人怕自己被滅口把弘時給供了出來。
弘時還假惺惺的去接弘曆他,弘時看著弘曆心想:他知道了嗎?不會,他不會知道,那些人已被我派的另一批人滅了口,他不會知道,不會知道。弘曆緊緊地盯著弘時道:想摸我的底,那好吧,我讓你摸摸看。
弘時先開口道:你終於回來了,回來了就好!回來了就好!聽說有人要害你,把皇阿瑪和我們都急壞了。祖宗保佑,你平安回來了。」
弘曆道:多謝三哥惦記著,在外當差咋能沒風險呢?弘時有問李衛道:人抓到了嗎?李衛心說:你就接著裝吧,不是都被你滅口了嗎?李衛表示都死了,毛也沒抓到。弘時又進一步試探:知道這些人的來路嗎?
弘曆為了打消弘時的疑慮道:從他們的身材長相,還有穿在裡面的衣服可以看出,這些人都是北方人。弘時表示肯定是你在山東得罪的那幫人,弘曆假裝道:我看著也像。
弘時明顯鬆了一口氣道:「四弟呀,不是三哥說你,你是千金之體,再不要幹那些微服出訪的事了。你知不知道,你在外面,我有多擔心嗎?那啥,我還託人給你帶了八兩牛黃、一斤麝香,還有點冰片,你收到了嗎?
弘曆意味深長的道:「多謝三哥,都收到了。對了,你喜歡喝好茶,我給你帶了兩斤碧螺春,真正喬婆子家的,全是十二三歲的黃花閨女在穀雨前一天用嘴唇銜下來的——你平時肝火旺,這個茶聽說喝了能夠去肝火,你多喝點。弘時愣了一下,裝作瀟灑的大笑起來,弘曆瞅了眼李衛和圖裡琛也哈哈大笑起來,圖裡琛和李衛相互一瞅繼而也跟著大笑起來,只是每個人笑的意味不同。
弘時壓根就不是弘曆的對手
雍正派弘曆去處理田文鏡所在轄區的秀才罷考一案,大家都在等下弘曆的調查結果和態度,人人都想倒田,而田文鏡是雍正新政的堅決執行者,其他大多數人對新政都持反對意見。
弘時也是在半道上等著弘曆,弘時對弘曆說:四弟,我是擔心你,所以等在這兒給你報個訊,大多數人都想弄死田文鏡,你要拿定主意。
弘曆把皮球踢過去反問道:哥啊,那你說我該咋辦呢?弘時趕緊道:你是聰明人,用不著我說,一邊是整個朝廷的文官,他們的背後還有普天下的讀書人,而另一邊就只有一個田文鏡,傻子也知道誰輸誰贏都。弘曆道:多謝三哥提醒,我知道怎麼做了。弘曆心說:大多數看到的機會那不是機會,我只要把握老爹的態度就行了。
弘時又接著提醒道:記住,寧願得罪一個田文鏡,也不要得罪了普天下的讀書人!弘曆假裝點了點頭。弘曆見了雍正之後立馬表明了心跡道:新政決不能停止!田文鏡就是有錯,為了新政也不能處置他!雍正等的就是這句話,他很欣慰,覺得自己沒選錯人,高興的說道:有你這句話,皇阿瑪心裡就踏實多了。
弘曆又進一步的說道:苟利社稷,雖千萬人,吾往矣。讓兒臣跟他們去鬥,就是得罪了全天下的讀書人,兒臣一個人擔下來!雍正聽了弘時的話道:要得罪人,要留下罵名,朕一個人擔起來。記住阿瑪的話,任何時候你都不要得罪那些讀書人,在這個上面要學你皇爺爺,不要學阿瑪 。瞧瞧弘曆的這份心計,既合了雍正的心意,又試探了雍正的態度,還讓雍正替他把髒活都幹了,弘時壓根就不是對手。
弘時暗殺弘曆沒有成功,弘曆見了雍正後道:託皇阿瑪的庇佑,兒臣平安回來了。請皇阿瑪就不要再追究這件事了。皇阿瑪聖明!兒臣實不願因為此事興起大獄,更不願因為兒臣使皇阿瑪和皇額娘傷心。邊說邊觀察雍正的臉色,怕這個又是怕那個的,雍正沒有發話,只是長嘆了一聲,弘曆沒想到他幾句假撇清的話,居然使老爹真的猶豫了,趕緊說道:只是劉墨林可惜。要知道劉墨林可是雍正親自點的探花,而且劉墨林是為了弘曆死的。
李衛的話讓雍正決定除掉弘曆,雍正問李衛:狗兒,暗殺弘曆的人是誰,你應該知道了。你說說,朕該怎麼辦?李衛立馬道:主子,什麼事奴才都能替主子去辦,唯有這件事奴才沒法子說。言下之意就是說,弘時幹的這種豬狗不如的事咋好意思說呢,沒發評論呀。
當雍正賜死李衛後,弘曆還來假裝問我三哥去哪了,雍正說你別問了,圖裡琛瞅空趕緊給弘曆遞過去了一個眼神,那眼神的意思是說:你爹把你哥幹掉了,放心吧!
寫在最後
弘時自己本就有奪嫡心思,他如果向弘晝一樣,肯定會善終,可惜,他不知收斂鋒芒,一味地一錯再錯,終於讓老爹雍正忍痛賜死他。他臨死前還在怪別人:八叔,阿其那,我早知道自己不是弘曆的對手,你偏要我和他爭,我恨你,我恨你呀!他明知道鬥不過弘曆還非要鬥,完全是自己作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