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王朝中張廷璐為什麼臨死前才喊冤枉?張廷玉又為何一言不發?

2020-12-04 楊角風發作

(楊角風談雍正王朝第30期)

在《雍正王朝》中,雍正帝即位之初就發生了一件大事,那就是科舉舞弊案。這個案子發生的蹊蹺,結案也非常蹊蹺,甚至都沒來得及讓被告說幾句話,就把他咔嚓了!

在這個案件中,主考官就是張廷璐,他為什麼臨死前才想起來喊冤枉?而他的哥哥張廷玉又為什麼一言不發呢?

本期話題:雍正王朝中張廷玉最早知道弘時洩露試題,他為何不向雍正帝舉報?

一、

先介紹一下劇情:

《雍正王朝》中,雍正帝即位,此時由於朝中無人,他仍然任用康熙帝一朝的舊臣,可是隨著新政的推行,這些老臣給予的阻力越來越大。此時的雍正帝迫切的需要培養一些自己的人,於是他幾乎把全部的精力都放到了科舉上,希望通過這次科舉選拔人才!

可是即使他這麼看重,即使他這麼小心,即使他安排周詳,可是百密一疏,試題還是漏掉了!

身為副主考官的李桴還是非常聰明的,他也微服私訪,從茶樓處買得一份考題。本來他以為這就是騙錢的,可不曾想,真正開考之日,竟然是真的!

後來經過總總挫折,他找到了李衛這個愣頭青,李衛一拍腦袋,不顧禮儀,帶兵包圍了考場,查出了這樁大案……

這次犯案的是張廷玉的弟弟張廷璐,他是誰的人呢?

他表面上是老八胤禩的人,因為這個人是老八胤禩舉薦當主考官的,其實他並不完全是老八胤禩的人。

也就是說除了老八胤禩以外,他還是首輔大臣張廷玉的弟弟,所以這個案子處理起來就異常麻煩了!

為什麼是這個案子處理起來這麼麻煩?

因為還涉及到另外一股勢力!

二、

這股勢力就是雍正帝的兒子弘時!

他才是這起案件的幕後真兇,那麼誰最先知道他是真兇的呢?

其實是張廷玉!

其實在這個案件發生之前,電視劇中就已經做好了鋪墊了:

在這之前,某一天雍正帝叫大起,然後作為首輔大臣的張廷玉早早的就到了宮門口。這時候當值的太監來給開宮門,本來他應該是第一位到的,其實還有比他早的,那就是他的弟弟張廷璐。

張廷璐正在做什麼呢?

他正跟著雍正帝的皇子弘時從宮裡面出來,張廷玉給弘時請安以後,直接就問自己的弟弟:

「廷璐啊,天這麼早你怎麼也進來了?還和三爺一道並肩走?」

這一問就把張廷璐問的支支吾吾答不上來,還是弘時聰明,馬上接過話頭,說是自己請他來的:

「這不,一大早請廷璐進來,給我校校筆鋒。」

作為老謀深算的首輔大臣張廷玉會相信嗎?

其實他並不信,雖然沒有想通他們為什麼會出現,但是臨走時還是提醒了張廷璐一句:

「等你進了貢院龍門,我再送送你!」

三、

這段碰面張廷玉的話不多,但是有三個要點其實是在提醒張廷璐:

一個是說天這麼早怎麼就來了?而且來了後怎麼跟三爺一道並肩?其次提到了貢院龍門再送送他!這是什麼意思呢?

首先,他提出了疑問,你現在官職還不夠高,為什麼一大早也進來了?

一個「也」字說明他不該出現在這裡,也就是說他不夠資格出現在這裡!

其次提到了怎麼跟弘時並肩走?一個「並肩」說明他們倆的關係不一般,按照張廷璐現在的職位,還到不了跟弘時並肩走的程度。

三是提到了貢院龍門,其實就是提醒他,別忘了你的身份,別忘了你的職責,少跟這些人參乎,等我有空了好好教教你!

可惜,這個愚笨的張廷璐並沒有理解他哥哥張廷玉這三句話的意思,最終走上了歪路。

其實從張廷玉的心裡來講,他並不希望張廷璐做官,或許他清楚他弟弟的為人,關於這點其實在老八胤禩推舉張廷璐時,張廷玉的表情就已經表明了一切!

這也意味著張廷璐正式成為了老八胤禩的人,張廷玉也清楚的很,老八胤禩是跟雍正帝對著幹的,尤其是涉及到新政的推行!

所以他推舉李桴,其實也是在張廷璐身邊放一個護衛,防止張廷璐做出出格的事情!

事情爆發以後,張廷璐面對老八胤禩的追問,不肯說出主謀,老八胤禩聰明的很,馬上就把張廷玉搬出來了:

「我是來救你的……令兄張廷玉大人……他一生清明,都葬送在你的手裡!」

於是張廷璐供出了弘時!

本來以為能活命,結果到最後一刻才發現大家都不敢保他,此時再喊冤枉已經來不及了!

四、

那麼老八胤禩為什麼舉薦張廷璐呢?又為什麼得知科舉舞弊案的幕後是弘時時而不舉報呢?

首先他想賣張廷玉個人情,雖然張廷玉並不買帳,但是如果張廷璐把科舉的事辦成了,那麼也算老八胤禩的一個功勞。如果張廷璐把這事辦砸了,那麼老八胤禩就給雍正帝出了一個難題,要看看雍正帝怎麼處置張廷璐,這樣等於無形中把張廷玉拉到自己身邊。

只是老八胤禩萬萬沒有想到,這個張廷璐還腳踩兩隻船,還是條大船,這讓老八胤禩喜出望外!

遇到這種情況,老八胤禩當然不能舉報弘時了,也堅決不讓張廷璐舉報弘時,為什麼?

弘時跟老八胤禩的關係比較好,在當年老四胤禛去南方賑災的時候,就是老八胤禩守了生病的弘時一夜時間,還說等他病好了去放鷹,如果以後弘時當了皇帝,對老八胤禩沒有壞處。

其次,如果弘時不承認,雍正帝也會打老八胤禩一個挑撥離間的罪名,這可不是鬧著玩的!

再有,即使雍正帝殺了弘時,可是對老八胤禩一點好處都沒有啊,還落下一個舉報侄子的罵名,沒有必要!

最關鍵的是,只要弘時的這個把柄在自己手裡攥著,早晚有一天會用得著,後來的八王議政不是就用上了嗎?

而張廷玉何等聰明,這個案子一爆發,他就明白了一切,要知道能在皇帝身邊拿到考題的,當真沒有幾個人能做到!他只需要細細推敲一番,自然就明白那一天弘時為什麼跟自己的弟弟張廷璐鬼鬼祟祟的大清早進宮了!

也正是因為他清楚的知道這一切,所以他遲遲不肯上彈劾張廷璐的摺子,不是捨不得自己的弟弟死,而是因為他不想昧著良心上摺子,畢竟他已經猜到了誰才是幕後兇手!

一直到後面的刑場上,他也一直是木木的,其實他的內心一直在激烈的鬥爭,可惜他不敢說出真相,因為說出真相的後果比現在的情況更嚴重!

這或許是張廷玉整部電視劇中最糾結的一刻了……

我叫楊角風,換種視角解析《雍正王朝》,原創作品,不喜勿噴!

上期回顧:雍正王朝中雍正帝為什麼不顧老十四胤禵感受,把喬引娣弄到身邊?

相關焦點

  • 雍正王朝:無私者無畏!張廷玉遇上孫嘉誠,也得「束手就擒」
    孫嘉誠,《雍正王朝》中最讓人敬重也最讓人畏懼的所在,很多「雍粉兒」有過這樣一個極為靠譜的論斷:「八王逼宮」,如果孫嘉誠不死,用不著張廷玉「舌戰諸王」,用不著怡親王胤祥「擎天保駕」,更用不著雍正皇帝「冷汗直流」,單是孫嘉誠自己就能團滅「八爺黨」外加四個旗主王爺!
  • 雍正王朝:帝王心術的最高境界——諾敏案,你看懂雍正的目的了嗎
    注意,康熙朝的胤禩曾經「監管戶部」,諾敏是有可能得罪;但後來的戶部可是胤禛在監管,如果諾敏是個理財能手,胤禛為何不重用之,為何還沉思片刻才想起來這樣一個人?更何況,隆科多就算再傻,也不至於如此直白地利用雍正皇帝和廉親王胤禩之間的矛盾,當成舉薦諾敏成功的砝碼吧?
  • 雍正皇帝收拾了年羹堯和隆科多,為何沒有除掉張廷玉?
    反而張廷玉在雍正朝順風順水,官至保和殿大學士(內閣首輔)、首席軍機大臣等職,位極人臣。為何雍正不除掉張廷玉呢?這個問題咱們可以反問一下,為什麼要除掉張廷玉?他謹慎小心,忠心耿耿,體察上意,很能明白雍正的意思,還有治國之才。這樣的人都要殺,雍正怕不是大腦有問題,否則怎能做這種自毀長城的蠢事?
  • 雍正皇帝除掉了年羹堯和隆科多,為什麼沒有收拾張廷玉呢?
    (張廷玉畫像)在電視劇《雍正王朝》中,張廷玉的戲份很多,特別是九子奪嫡的緊張時候,張廷玉總會金句頻出,發揮出不一樣的作用,因此深得康熙帝的信任。可是在歷史上,張廷玉在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才考中進士,其父張英是康熙年間的文華殿大學士、吏部尚書,居相位三年深受康熙帝器重。
  • 張廷玉兒子科舉考了第3名,雍正賞賜玉如意,張廷玉卻認為家族醜事?
    雍正推行的「攤丁入畝」「官紳一體納糧」等政策,都少不了張廷玉的功勞。《清史稿》記載,張廷玉每天天不亮就到南書房辦公,到天黑透了才回家,日日如此,殫精竭慮。雍正不止一次當眾表示:張廷玉可為漢臣表率。雍正臨死前,還下明旨,讓張廷玉配享太廟。
  • 原創雍正王朝:張廷玉為何不去祭奠孫嘉誠,還解釋說「去的人太多」?
    不管是雍正還是張廷玉自己,有一個客觀事實兩個人都非常清楚,那就是張廷玉是雍正派系的人,康熙末年的皇位爭奪戰,張廷玉堅定不移的站在太子黨這邊,而隨著康熙的調整,張廷玉也堅定不移的遵循了康熙的布局——輔佐雍正繼承皇位!
  • 雍正王朝:鄔思道是被孫嘉誠處死的?這才是雍正帝的帝王心術
    導讀:《雍正王朝》中那個敢於和本部堂官撕打;敢於正面和總理王大臣嗆;更敢於在年羹堯聖寵正隆、勢頭正盛的時候上疏彈劾的孫嘉誠,乃係清朝歷史上雍正朝名臣孫嘉淦的原型。孫嘉淦,歷經康熙、雍正、乾隆三朝,以敢於直言納諫而聞名於世。孫嘉誠對於孫嘉淦剛毅、正直的性格演繹較為充分,只是該劇對於孫嘉誠的結局演繹加入了劇情發展和人物性格塑造的藝術需要,有所變動。
  • 張廷玉故意針對田文鏡,雍正得知說了一句話,沿用至今成至理名言
    歷史上雍正就是其中一位,他手下的有功之臣數不勝數,例如:胤祥、張廷玉、鄂爾泰、李衛、田文鏡等等,這幾位大臣都為國家做出過貢獻。但是大臣之間難免會有摩擦,不僅僅是在進諫方面,還有上朝時雙方的口角問題,都會有不同意見。其中張廷玉與田文鏡兩人,就曾產生過一些矛盾。
  • 乾隆收拾雍正重臣張廷玉鄂爾泰田文鏡,為何連忠臣李衛也不放過?
    細看《清史稿》列傳七十五和八十一,我們就會發現:乾隆毫不客氣地貶低張廷玉鄂爾泰田文鏡的人品和政績,連李衛也沒逃過這一劫,至於乾隆為何連李衛也不放過,其中原因也是令人哭笑不得。咱們先來說雍正最信任的內閣首輔、首席軍機大臣張廷玉:「雍正八年,上(雍正皇帝)以西北用兵,命設軍機房隆宗門內,以怡親王允祥、廷玉及大學士蔣廷錫領其事。自是內閣權移於軍機處,大學士必充軍機大臣,始得預政事。」
  • 雍正王朝:雍正是什麼時候知道自己的親兒子弘時背叛自己的?
    這是十三爺臨終前對雍正的叮囑,也正是十三爺的這段話引起了雍正足夠的重視。「九子奪嫡」的餘煙還沒有散盡,奪嫡之爭有多殘酷,雍正最清楚不過了,人之將死,其言也善,何況這是一生忠心耿耿、兢兢業業為雍正拼了老命的十三爺臨死前說的話,雍正不想讓同樣的事情在下一代身上重演,他早已屬意弘曆,他想讓弘曆順順噹噹的接班,十三爺臨終的這番話,讓雍正開始了對弘時的調查。
  • 《雍正王朝》裡,雍正的「四大寵臣」為什麼只有李衛得以善終呢?
    《雍正王朝》裡,雍正的「四大寵臣」為什麼只有李衛得以善終呢?張廷玉、田文鏡、李衛、鄂爾泰是雍正朝最受寵的三個大臣,雍正常說他們是「模範督撫」。在這四人中,河南巡撫田文鏡是累病而死的,因為其死前生病,其向雍正懇請休息,但雍正不準,說河南事只有他才能處理妥當,結果田文鏡只好帶病上崗,結果沒多久就死了。雍正用人比神,微員驟升、大吏被逐的事屢見不鮮。用他自己的話說「朕用人原只論才技,從不拘限成例」。基本可以總結為:用幹才去庸才;一定程度重新科甲、門第但極反對朋黨;貪婪酷劣、老病無能之輩無情清除。
  • 張廷玉的兒子高中探花,雍正本想賞玉如意,張廷玉:一樁醜事!
    由於張廷玉的表現出色,又有非常高的文字水平,在他四十五歲那年便被康熙明確地任命為「禮部侍郎」。張廷玉在康熙、雍正兩朝都能獲寵康熙在位時期,張廷玉的仕途可謂是「順風順水」;而雍正繼位後,他更是迎來了自己事業的「春天」。張廷玉何德何能,可以得到雍正的認可?
  • 雍正急需人才救災,張廷玉說死牢裡有可用之才!
    雍正影視形象雍正七年(1729年),雍正帝正式出兵準噶爾部,為了與此相配合,他設立了軍機處來協助自己處理軍務。軍機處裡的軍機大臣,都是雍正帝親自指定的,比如十三爺怡親王胤祥、大學士張廷玉、戶部尚書蔣廷錫等。剛剛成立的軍機處在運行方面還有待完善,全力應對西北戰事。
  • 雍正王朝中唯一一次兩皇子當面揭皇上的短,康熙帝為何無言以對?
    (楊角風談雍正王朝第70期)上一期我們談了《雍正王朝》中比較精彩的打架劇情,但是只講了前半段。那麼後半段康熙帝到了以後,他們父子幾人又發生了哪些鮮為人知的爭鬥呢?本期話題:雍正王朝中康熙帝一世精明,為什麼面對兩皇子的頂撞卻無言以對?一、康熙帝為何先讓太子胤礽起來?
  • 《雍正王朝》兩段不倫之情,為何留下了鄭春華,刪改喬引娣?
    然而當《雍正王朝》拍成電視劇之後,鄭春華的情節只進行了少量的刪改,而喬引娣的真實身份卻完全被刪除了。在電視劇的第一集,鄭春華就出現了,她和太子之間的私情只消一個眼神就能看出來,而事實證明,當時皇宮之中不少人都知曉這個秘密,唯有康熙一直沒有知曉。太子是將來的儲君,鄭春華又是康熙晚年的寵妃,兩人為何會勾搭上,很多人不解,電視劇之中也刪改了這些情節。
  • 雍正王朝鄭春華和太子鬼混被康熙捉姦,為什麼突然唱了首搖籃曲?
    (楊角風談雍正王朝補18期,總168期)有網友留言,在《雍正王朝》中,太子胤礽跟康熙帝妃嬪鄭春華在鹿園鬼混,結果被康熙帝捉姦在場。他們在明知康熙帝就在門外的情況下,鄭春華為什麼突然唱起了搖籃曲?難道她不怕康熙帝聽出是自己的聲音嗎?本期楊角風談雍正王朝:雍正王朝一個飽含深意的細節:鄭春華被捉姦後為何唱了首搖籃曲?
  • 雍正王朝:如果雍正當上皇帝後,依然重用鄔思道,結局會怎樣?
    鄔思道是《雍正王朝》中的虛構人物,是雍正奪嫡背後的軍師。正是在鄔思道的謀劃下,雍正終於腳踏實地,一步一步地走向了皇位。但在雍正奪得皇位的當夜,雍正卻耍起了鳥盡弓藏的把戲,連夜返回潛邸,企圖直接殺掉鄔思道以滅口。
  • 雍正王朝:雍正帝本信佛,為什麼後來卻信道吃仙丹,且吐血而亡?
    在《雍正王朝》中,有一個細節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那就是雍正帝在即位之前,是信佛的,經常手不離佛珠。可是到了執政後期,他又開始信道了,不僅重用賈世芳,還吃他給調配的仙丹來提神。由於十年如一日的工作,經常批奏摺到天亮,又趕上老十三胤祥因病去世,對他打擊頗大。再加上親手賜死了皇子弘時,當時雍正帝就口吐鮮血,被圖裡琛背回了宮裡。
  • 焦晃在雍正王朝中將康熙演活了,為什麼在乾隆王朝表現一般呢?
    焦晃老爺子在雍正王朝中所飾演的康熙,使很多觀眾認為這就是真正的康熙,簡直是演活了。而在乾隆王朝飾演的乾隆,卻是默默無名,等一下或者說乾隆王朝是默默無名,甚至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還有一部這樣的電視劇。 那麼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是雍正王朝給焦晃老爺子的片酬多了,所以老爺子演的好。
  • 《雍正王朝》中的田文鏡 在歷史上比張廷玉還受皇帝寵信
    張廷玉是康熙、雍正朝的老臣,很得兩任皇帝的認可,可是事實上田文鏡才是是雍正最喜愛的大臣。田文鏡在地方任職二十餘年,以監生出仕,在古代以進士為尊,他只是一個監生,對於地位而言是很低,讓人看不起的。可是他從基層做起,任勞任怨一心一意為皇帝辦事,這也讓他得到皇帝的認可,也是唯一一個陪伴在雍正陵墓旁的大臣。在康熙朝二十多年,只做到了一個侍講,能跟在皇帝身邊的一個臣子,官位不高,但至少也是能接近皇帝的,也是很多人夢寐以求的。沒有人脈的他,一直沒有得到很大的提升。雍正皇帝繼位之後,田文鏡被皇帝看中,派他去華山祭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