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文化有什麼特點?最主要的就是一個印度教

2021-01-20 挖史人

印度教作為當今印度的主要宗教,在印度擁有接近百分之八十三的虔誠信徒,其嚴密的宗教理論體系統治著印度人民的生活和思想。印度教創立於公元六世紀前後,他源於古老的婆羅門教,繼承了婆羅門教的種姓制度和因果業報等理念,後吸收了佛教教義,其宗教經典吠陀經,不僅記述了其宗教思想,也規定了人們的衣食住行和生活方式。

印度教重要的宗教實踐活動-恆河火祭儀式為研究對象,探索該活動中信仰、儀式和音樂間的關係。恆河火祭儀式作為印度教重要的宗教實踐形式,它是證明印度教統治力量的外在表現方式。恆河火祭儀式有著 200 年歷史,是一種以祭火為主的儀式,又被稱為「火祭」。火祭儀式同印度民間小規模的「火葬」儀式有著密切關係,「火葬」在傳統的印度教實踐中被理解為「人生最後的淨儀」,火葬時人們在祈求火神庇佑死者,從而淨化靈魂,最終求得解脫。火祭是以火神為對象的一種祭祀儀式,在火祭儀式中,由婆羅門階層擔任祭司,整個儀式進行過程中音樂貫穿始終,音樂在祭祀儀式中作為伴隨儀式行為、表現儀式內容及烘託儀式氣氛的一個主要媒介和手段,起著重要的作用,參與者將一切儀式行為和音樂語言視為同神靈溝通的途徑。

印度位於亞洲的南部,歷史上,古代印度包括了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等八國的領土,是當今南亞次大陸的地理統稱。印度北枕西喜馬拉雅山脈,南接印度洋,東瀕孟加拉灣,西臨阿拉伯海,它是連接東西方海上交通的重要通道,佔有十分重要的地理位置。特殊的地理位置對印度社會歷史的發展有著極大的影響,它既使得印度成為世界上文明最早開化的國家之一,又使得印度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遭到侵略,因而印度社會呈現出文明的古老性、文化的宗教性、歷史的延續性、文明的多樣性和統一性等特徵。其中,文化的宗教性是印度社會最為突出的特徵。

(一)宗教化的哲學理念

印度宗教的發展同印度哲學的發展密不可分。《吠陀》中的一些讚歌有著哲學的意義,被稱為哲學詩,其中代表性的讚歌有《梨俱吠陀》中的《無有歌》,《無有歌》認為諸神是在世界被創造之後才出現的,一些吠陀詩人把宇宙最初的因看作是超乎世間一般之「有」與「無」概念而存在的;此外,吠陀讚歌中還提出了「彼一」、「生主」、「原人」、「實在」、「理法」等哲學概念,它們是影響印度宗教思想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奧義書》中提出了「梵我關係論」、「輪迴解脫理論」等哲學理論,被印度教視為宗教理論的核心部分。

印度古代的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世界觀的出現,是劃分宗教派別的重要依據,唯物主義強調物質元素是世界產生的源泉,而唯心主義認為靈魂等虛幻的元素是世界的本源;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的鬥爭是歷史上產生諸多思想流派的根源,而唯心主義的發展同印度宗教的發展一脈相承,信仰唯心主義的一派甚至被稱為「宗教的哲學」。

(二)宗教化的生存觀念

印度自古以來宗教盛行,印度的居民大多數都篤信宗教;印度文明是宗教的文明,在印度人心中印度文化是神靈的傑作。在印度佔據統治地位的印度教,及其聖典《吠陀》、《薄伽梵歌》等既對印度人民的思想、文化、風俗習慣產生著深遠的影響,又將神權通過宗教支配著印度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印度人民自出生開始,在每一個重要的人生階段他們都會舉行神聖的宗教儀式,包括出生儀式、成人儀式、結婚儀式、葬禮儀式等,顯而易見,他們將宗教儀式視為向神靈請求庇佑的途徑,將其視為生活的一部分;印度教有著一套自身的教義、法典、

儀式、哲學,幾乎將一切社會意識形態都囊括在其中,對於印度歷史的發展和印度民族的團結關係重大。由於印度教在印度佔有至高無上的統治地位,因而「神」在印度人心中有著神秘的色彩,印度人將自身肉體視為「神」的化身,印度流行一句俗話:「我活著,但沒有我,我是由神組成的。」

相關焦點

  • 佛教起源於古印度,為什麼在印度沒落,徹底敗給了印度教?
    其中,佛教在中國傳播的最廣,中國寺廟有很多,基本都是信奉佛教的,但是佛教並不是起源於中國,而是起源於古印度,當初玄奘去西天取經,「西天」就是指古印度。可是現在的印度人卻並不怎麼信仰佛教,相反還十分牴觸佛教,他們現在大都信奉印度教,並把它當成了「國教」,那麼,佛教到底為什麼會在印度沒落,徹底敗給了印度教呢?
  • 牛在印度是神靈!印度教規定不能殺牛,但為何印度又是牛肉出口國?
    印度是全球牛的存欄量最多的國家,印度教認為牛是繁殖的象徵,也是維繫人類生存的必要生產資料,印度教規定教徒不能殺牛,否則下地獄最底層,需要輪迴61次才能投胎為人。印度90%的人是信奉印度教的。印度大街小巷雖然到處是牛,但這些四處閒逛、安然遊蕩的牛也是有主的。
  • 同樣崇拜牛,中國羌族與印度有什麼關係?
    羌族認為牛不再是一種動物,而是一種精神寄託,呈現出多樣的文化內涵。兩者所處地域不同,但對於牛卻有著天然的敬畏,因此不免讓人猜度兩者有何聯繫,那麼兩者是否有必然的聯繫呢?印度的牛文化印度,被人稱之為「神奇」的國度。印度作為一個多宗教的國家,其中以印度教為主,教徒佔據全人口的80%。印度教佔據絕對主導地位,為牛的生存空間,提供了有利條件。
  • 印度教信徒遠超佛教,為何不能普及世界各地?只因這三個原因
    眾所周知世界上有三大宗教:基督教、伊斯蘭教以及佛教,這三個宗教以影響力和普及世界聞名,因此被稱為三大宗教,而在這個世界上還有這樣一個宗教,信奉其的信徒遠超佛教,並且在南亞一代擁有非常巨大的影響力,但是卻無緣躋身三大宗教之一,那就是印度教。
  • 「萬字符」是印度教符號還是佛教符號?有什麼意義?
    「卍」萬字符,在世界許多文化中都存在,有著不同的形式和不同的含義。在我國萬字符是佛教的符號,代表釋迦牟尼的腳印,寓意吉祥如意。在我們鄰國印度,大街小巷都能看到這個符號,那麼這個符號是什麼意思?跟印度教又有什麼關係哪?
  • 印度教有三億三千萬個神?印度人很奇怪,看到他們的神就知道了!
    傳說印度有三億三千三百萬個神,這種說法就可以看出印度的神是真的多,因為歷史的原因,印度是一個多宗教的國家,其中印度教的教徒最多,差不多有十億人,印度教是成型於公元十世紀的婆羅門教發展出來的,並且融合了佛教耆那教等宗教的元素,所以在印度教的神話體系中,常常能看到其他宗教的影子。雖然印度教的神很多,但主要就是三大神:梵天,毗溼奴和溼婆。
  • 印度教中的牛崇拜源自青藏 ——兼論「文明源頭」與「文明中心」的不同
    印度教的祖宗神山、始祖大神修煉地不在別處,就是苯教的岡底斯神山,亦即白色野犛牛「本欽」下凡之山。印度教的主神「大自在神」形象就是一頭白牛,這不會是偶然巧合。西藏《印藏教派源流廣論》說:「眾奉王(古藏王)死後轉生為大自在神。」《世間本教源流》說:「印度民族繁衍自吐蕃。」這不會是隨便亂說,應從印度教典籍中來,或者從印度人口口相傳中來。
  • 被重新發明的印度文化:瑜伽-虎嗅網
    現在回想起來,早年拍照片的主要驅動力是為了獲得別人的點讚和認可,特別在乎別人對「作品」的評價,自己也各種模仿那些名家大師。拍照這件事其實就跟賣油翁一樣,是能夠訓練成意識本能的。我如今拍照是一個什麼狀態呢?
  • 印度最近挺鬧騰。都說印度沒有歷史,為何還是四大文明古國之一?
    印度教的歷史很悠久都說印度沒有歷史,這句話有毛病。應該說,印度沒有留下遠古時代的文字記錄史。必須認識到,印度的先民,早已生存繁衍在南亞次大陸這塊土地上了。比如,佛教起源於公元前6世紀前後的印度次大陸。關於此問題,《後漢書》有明確的文字記載。佛教是從印度教分化出來的。所以,印度教的歷史比佛教還要古老。佛教中的許多思想觀念,包括六道輪迴、涅槃等等,都來自於印度教。現在的人們,不能主觀地認為,印度在2000多年前,沒有發達的文化和宗教。所以,印度肯定是四大文明古國之一。
  • 印度教是怎樣興起和發展的?
    顧名思義,印度教是印度本土的宗教。那麼,它是如何興起的呢?公元前14世紀,雅利安人來到印度河中上遊地區,逐步建立了自己的社會組織及統治機構。初期,他們和其他部落一樣敬畏山川大地,崇拜一切自然神祇;隨著生產力的發展,雅利安人由「多神信仰」逐漸轉向「主神信仰」。
  • 在印度感受這種「奇葩」的「牛文化」,相信你是肯定受不了
    印度是個「神奇」的國度,毫不掩飾他貧窮落後的一面,也使外國人可以看到真正的印度。今天來給大家說說印度「奇葩」的「牛文化」。在印度,到處可以看見無憂無慮、悠然自得的牛。如果牛在地球上可以選擇「國籍」的話,百分之百要選擇印度。在印度旅遊時,這才切身體會到「橫行霸道」的含義。
  • 泉州印度教石刻謎題有新解 金翅鳥長什麼樣?
    「泉州元代印度教寺的復原研究」課題小組,親赴南印度與斯裡蘭卡探訪研究。在南印度發現有類似的角力造型圖案  昨天上午,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館召開專題匯報,講述此行的驚喜發現,有些觀點刷新了此前學界的認知。  泉州曾出土大量番佛寺石刻  從20世紀開始,泉州陸續出土近300方印度教石刻,是目前我國在本土唯一發現的印度教寺石構件。這些石刻多數保存在泉州海交館宗教石刻陳列館。對於其建造時間,有英國學者曾認為是唐代的,也有德國學者認為是元代的,還有人說,是印度匠人直接締造了這些石刻。
  • 源浩臻品鑑賞第103期 印度教溼婆坐騎——神牛南迪雕像
    印度教神牛南迪雕像(局部) 西安源浩華藏博物館藏瘤牛,古稱犦牛,亦稱犎牛,因在鬐甲部有一肌肉組織隆起似瘤而得名。瘤牛原產於印度,為熱帶地區特有牛種,少數雌牛同樣有角。其中主要有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馬來西亞、美國、蒙古、緬甸、韓國、巴西、斯裡蘭卡、菲律賓、南非、塞內加爾、馬達加斯加等國。我國主要有海南、福建、貴州、雲南、廣東雷州半島等地。目前已知瘤牛品種大約為75種。亞洲個別地區還有瘤牛的少數野生種群。
  • 印度有三多:人多、牛多、猴兒多!
    印度人的名場面,在河上、火車上、摩託車上;而我們呢,在酒桌上、飯桌上、麻將桌上……這一方面是因為文化的不同,另一方面是他們基礎設施的落後。你說我們中國有幾個扒過火車,以前很少,如今就是想扒也追不上。不過在印度,扒火車的場景你現在也未必見得到,畢竟別人也在進步。
  • 這個非洲國家,51%的人信奉印度教,徹底印度化了
    最典型印度教,就是典型印度人才會信仰的宗教,而且還有獨特的種姓制度,一般的人很難信仰。但是你知道麼,除了印度之外,在非洲最發達的國家,其認可51%信仰印度教,認可69%是印度人,可以說基本上徹底印度化了。這個國家就是非洲東南部海岸的國家模里西斯。模里西斯是一個島國,位於印度洋到大西洋航道的中心位置,離非洲大陸有2000多公裡。整個面積包括模里西斯島,以及周圍島嶼。
  • 印度是牛肉消費大國?只要符合三個條件,神牛也可以放上餐桌
    不過,讓很多人費解的是,雖然牛在印度的地位很高。但實際上,印度是一個牛肉消費大國,也是牛肉出口大國。上圖是2017年~2020年各國牛肉出口排名,可以看到,印度每年出口牛肉150萬噸左右,僅次於巴西和美國,高居全球第三位。其實,只要符合下面的三個條件,牛肉也可以被送上印度人的餐桌。
  • 世界史:梵天、如意牛與恆河,在印度教教徒眼中牛代表的寓意?
    虔誠的印度教徒畢生以擺脫世間輪迴、徹底解脫靈魂為追求,他們渴求在那永遠的狀態中獲得安息,這種境界就是宇宙的終極實在為了和神建立聯繫。印度教教徒還喜歡佩戴護身符,差不人身上都有飾物、而且還不止一個。這些物品基本上都是得把的人精心製作的、是老師送給學生的禮物,也是朋友之間的信物或施了法的祝福。總之,那是一個生命親近另一個差命的善意的行為的象徵。
  • 印度最高種姓「婆羅門」有多牛?出生時軍隊保護,還永久享一特權
    ,源起於哈拉帕的轉世及靈魂不死之說,從哈拉帕時代,印度教就認為一切生命都是神聖的,任何生命都是顯示神的偉大生命鏈上的一環,在印度教當中的神靈,主要神是毗溼奴、溼婆和梵天。  有人,就有信仰,有意志,有選擇、有精神追求的人才會有信仰,因而信仰是具有人性化的精神之物,在信仰中,人的精神乃至整個生命才能向真、善、美的神聖尺度全面開放,在國家當中,印度是最信教的。
  • 信仰力量有多強?印度苦行僧舉起右手45年成「溼婆」,你怎麼看?
    每個人都有信仰,《麻雀》裡李小男一句「我愛你但我更愛我的信仰」告訴了我們信仰對於一個人有多重要,信仰指對某種主張、主義、宗教或對某人、某物的信奉和尊敬,並把它奉為自己的行為準則。印度是世界宗教發祥地之一,也是世界上受宗教影響最深的國家之一。
  • 世界史:英式教育,英語取代了波斯語成為通用語言,印度文化遺失
    英式教育得以普及,像歷史學家託馬斯·巴賓頓·麥考利這樣的殖民地官員希望印度最終能走向自治。印度是五方雜處之地,一些剛到這裡的英國人很難理解這個國家。但也有一些英國人很輕易就被印度的古代文化折服,懷著敬佩之情學習它。然而,佔領者不可能看得起被佔領者的文化,或者說不可能長期高看被佔領者的文化。殖民主義也為印度帶來了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