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首英文詩被譯成文言版女漢子版 神奇翻譯引發思考

2021-01-09 新華網客戶端

一首英文詩,一曲英文歌,被有才的中國網友譯成文言版、文藝版、詩經版、離騷版、七律版……

英譯中竟變出這多版本

  說起風靡一時的《像你的他》(Someone Like You), 相信很多英文歌曲愛好者一定不陌生,它在2011年單曲排行榜中一共奪得5周冠軍。最近,這首歌再次引起關注,原因是有才的中國網友將其翻譯成了各種中文版本,其中文言文版取名為《另尋滄海》。網友們紛紛評論:「文言文版翻譯,歌曲頓時到了神一般的境界……」「文言風翻譯,果斷被戳中淚點了,中文真是全世界最美的語言。」的確,這些翻譯,無論外在形式還是內涵表達、意境審美,都彰顯著深厚的中華文化底蘊。

  語言簡約 底蘊豐富

  現代中文傳承了中國古典文學的根本,吸收了民間語言的精華,借鑑了外來文化的優長,形成了自己獨特的語言文化風格。《另尋滄海》這個翻譯版本體現了譯者深厚的中文功底:「已聞君,諸事安康。遇佳人,不久婚嫁。已聞君,得償所想。料得是,卿識君望。」言辭簡潔,句式整齊,節奏鮮明,韻律優美。

  近日,網友們還將一首英文詩歌翻譯成眾多中文版本,有文藝版、詩經版、離騷版、七律版、女漢子版等,不一而足,引得圍觀者讚嘆不已:「當英文遇到中文,原來可以有這麼多的翻譯版本啊!深深地為中文的唯美博大精深折服了。」其中首句「You say that you love rain,but you open your umbrella when it rains」,「詩經版」的翻譯是這樣的:「子言慕雨,啟傘避之。」將漢語的簡潔美、構句美、聲韻美體現得淋漓盡致。

  中文語言簡約,底蘊豐富,給翻譯者以廣闊的空間。《另尋滄海》的譯詞「毋須煩惱,終有弱水替滄海。拋卻糾纏,再把相思寄巫山」就是化用了「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的典故和名句;而英文詩歌的翻譯「子言偕老,吾所畏之」,則運用了《詩經·邶風·擊鼓》中的詩句。

  意境優美 意味深遠

  中文不僅具有簡約之美,更具有意境之美。在前文提到的那首英文詩歌的譯文中,有一個「七律體」的翻譯版本:「江南三月雨微茫,羅傘疊煙溼幽香。夏日微醺正可人,卻傍佳木趁蔭涼。霜風清和更初霽,輕蹙蛾眉鎖朱窗。憐卿一片相思意,猶恐流年拆鴛鴦。」一幅煙雨朦朧之中,憂鬱女子的水墨畫卷展現在人們眼前。中文的情感美、畫面美、情調美交織成令人回味無窮的意境美。

  中文的意境美,也是吸引外國人學習漢語的主要原因之一。德國慕尼黑孔子學院的王溪老師是音樂發燒友,她將今年很火的一首歌曲《時間都去哪了》的歌詞用於教學。「門前老樹長新芽,院裡枯木又開花。半生存了好多話,藏進了滿頭白髮……柴米油鹽半輩子,轉眼只剩下滿臉的皺紋了。」她向學生解釋說,前兩句是借描寫景物來抒發自己的想法,寄情於景;而後兩句說明爸媽已經老了,頭髮已經白了。她告訴學生,中國人表達感情比較委婉含蓄,用「柴米油鹽」這4個日常生活中最常用的東西來比喻普通平凡瑣碎的生活。德國學生聽了,覺得中文既簡潔又意味深遠,更加堅定了學好漢語的決心。

  神奇翻譯 引發思考

  網友們評論《另尋滄海》的翻譯:「英文歌詞翻譯成中文全都超級贊,完全不是生硬的直譯了,而是帶有感情的聲音。」可見,在翻譯中融入本民族文化元素,就會產生共鳴。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英語學院教授賈文浩認為,在中英文的詩歌互譯中首先應該注重「詩味」,以詩譯詩,譯文應該儘量還原詩歌風味;其次還要關注文體,考慮詩歌創作時代,選取合適的文體,有限度、有條件地保留或創立風格,還原詩歌本意。上文中提到的翻譯雖然是一種基於英文詩歌而改寫的文字遊戲,網友們的不同中文翻譯版本還是很有趣味的。

  在南開大學漢語言文化學院教授冉啟斌看來,同一首英文詩歌的不同中文譯文,很大一部分是擺脫了原文的大膽意譯,以求能夠儘量切合純粹的漢語表達。為達到這個目的,很多時候不得不增加很多適合漢語表達的額外文字。從這個角度來看,網友翻譯的不同中文版本,與其說是「翻譯」,不如說是以原作內容為主題、使用不同的漢語文學形式進行的再創作。

  在充分把握中文內涵與意境的基礎上,對外來文化進行規範再創造,不僅有助於我們了解和學習外文,也有助於彰顯中文魅力,更有利於通過文化碰撞融合,達到異彩紛呈的效果。

相關焦點

  • 一首英文詩譯成中文變多種版本 神奇翻譯引發思考
    原標題:文言版、文藝版、詩經版、離騷版、七律版……一首英文詩譯成中文變出這麼多版本導讀:《另尋滄海》這個翻譯版本體現了譯者深厚的中文功底:「已聞君,諸事安康。遇佳人,不久婚嫁。已聞君,得償所想。料得是,卿識君望。」言辭簡潔,句式整齊,節奏鮮明,韻律優美。
  • 李白此詩被美國著名詩人譯成英文,成為具有世界影響的詩
    今天小樓推薦一首李白的經典詩篇《長幹行》,這首詩創造了兩個我們今天常用的成語,還被美國的著名現代派詩人龐德翻譯成英文,可以說是李白一首具有世界影響的詩。長幹行·其一妾發初覆額,折花門前劇。郎騎竹馬來,繞床弄青梅。同居長幹裡,兩小無嫌猜,十四為君婦,羞顏未嘗開。
  • 看完《妖貓傳》,我們關心李白詩句譯成英文會是怎樣?
    這些思考很有意思。然而,電影帶給我的深層次震撼之處卻是在那個思想文化綻放的詩意時代,於歷史迷霧中的生死別離和長恨歌背後的浪漫主義。大唐是詩人的大唐,要拍大唐,自然離不開詩人。詩仙李白,余光中說他「酒入豪腸,七分釀成了月光,餘下的三分嘯成劍氣,繡口一吐,就半個盛唐」。《妖貓傳》裡,李白「繡口一吐」,就是一首浪漫精妙的詩。
  • 1961年,郭沫若因何翻譯魯迅的這首詩?與毛澤東的指示有關
    毛澤東讓他翻譯這首魯迅詩的話,他當然知道。很快,他就將這首詩以日文翻譯了一遍。在翻譯魯迅詩之前,郭沫若當然進行了一番研究。因此,他對魯迅寫贈這首詩的情形和蘊意,有了這樣的理解:魯迅這首詩,是在他去世前不久,寫贈給一位日本的社會評論家新居格的。新居訪問中國,在上海拜訪了魯迅,魯迅寫了這首詩贈他。
  • 趙麗宏詩集《疼痛》被翻譯成波斯語出版,中國當代詩歌首次走進伊朗
    自己的詩集能夠在一個愛詩、寫詩的國家出版發行,是他的榮幸。  波斯語版《疼痛》  趙麗宏是第一位作品被譯成波斯語的當代中國詩人,此前只有中國的古詩詞被翻譯過  對於伊朗讀者能否讀懂他的詩,趙麗宏滿懷信心。他表示,《疼痛》是他近年來對於人生、社會的感悟,是一種在生命的黑暗中尋找光明的勇氣,是在生活的重壓下負重前行的力量,波斯民族是能夠理解甚至引發共鳴的。在與伊朗作家、讀者的交流會上,趙麗宏用中文朗讀了他書中的一首詩《我的影子》,他的譯者孟娜女士再用波斯語朗讀一遍,聽眾反響十分熱烈。
  • 有人用漢語翻譯了一首英文詩 全世界都驚呆了…
    這裡有一段英文詩歌,用中文翻譯了一下,結果所有人都驚呆了!不信你看……       【英文原文】You say that you love rain,but you open your umbrella when it rains...
  • 網絡掀古文神翻譯風 流行語英文歌被翻譯成古文
    龍虎網訊 近日,隨著「古詩版英文金曲」的走紅,全國各大網壇上掀起一陣「通俗流行語、洋歌詞神翻譯狂風」。「土豪我們做朋友吧」、「我和我的小夥伴們都驚呆了」等一些看似難登大雅之堂的網絡高頻率引用語紛紛被網友賦予了高端、大氣的新形象。而由文言文翻譯熱延伸出的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繼承發展問題也再次受到關注。
  • 喬碧蘿發「英文小詩」,中文翻譯出乎大家預料:別說話,原諒你了
    喬碧蘿發「英文小詩」,中文翻譯出乎大家預料:別說話,原諒你了 在被封殺之後,她依舊不死心,或許是想留住自己最後的粉絲,他也常常在社交平臺更新自己的動態,直到他發了一首英文版的小詩
  • 「抹布女」被指英文譯成「拖把女」
    近日有心細的網友挖出該劇的英文譯名「Mop Lady’s Spring」(拖把女的春天)。近年,中文片發行海外的例子也越來越多,各種「神翻譯」同樣不勝枚舉,紛紛被網友拿來調侃。舉個例子,經典宮鬥劇《後宮甄嬛傳》在韓國發行時被譯為「雍正皇帝的女人們」,而在美國又被譯為「Legend of Concubine Zhen Huan」,意即「小妾甄嬛的傳說」。
  • 詩歌翻譯:七夕古詩詞譯成英文,竟是這麼美!
    詩歌翻譯:七夕古詩詞譯成英文,竟是這麼美!晴朗的夏夜,天上繁星閃耀,一道銀河橫貫南北。銀河東西兩岸,各有一顆閃亮的星星,隔河相望,那就是牽牛星和織女星。相傳啊,每年七月初七,牛郎織女就會於天上的鵲橋相會。農曆七月初七,也就是今年的8月7日,一年一度的七夕就要到了。
  • 孩子喜歡文言文,但總感覺翻譯過來的文言文怪怪的,怎麼回事?
    你孩子覺得翻譯過來的文言文怪怪的,到底是什麼原因呢?老穆認為,主要有以下四個原因:【1】文言文在語法、句式和語言習慣上與今天的句子有所不同。例如:推拔於寒素中,唯恐不及(《歐陽行周文集序》)解析:「於……中」,狀語後置,現代漢語語序為「於寒素中推拔······」。翻譯:在寒門之中推拔人才,生怕做不到。
  • 但古文臺詞卻要逼瘋英文翻譯?!
    Best:看長安十二時辰,我能說有些話我理解的趕不上他說的速度,一句話我得翻譯好幾遍@小水超愛睡覺: 《長安十二時辰》算我為數不多不開倍速的劇了吧,臺詞偏古言,所以我還要在腦子裡翻譯一遍@KK子想睡覺:本前語文課代表開頭看得雲裡霧裡,文言臺詞好拗口啊仿佛看英文 要半秒鐘翻譯。
  • 「九陰白骨爪」「懶驢打滾」「亥時三刻」咋翻譯?金庸的小說被譯成...
    今年2月22日,英國麥克萊霍斯出版社面向全球發行由安娜霍姆伍德翻譯的《射鵰英雄傳》第一卷《英雄誕生》,這是這部金庸經典作品首次被譯成英文出版。「九陰白骨爪、懶驢打滾、降龍十八掌」……武俠小說大師金庸筆下的這些招數,用英文怎麼說?
  • 漳州82歲老翻譯家:將《我心永恆》譯成閩南語
    但誰知道,漳州有位82歲高齡的修鎖匠,將這首經典情歌,譯成閩南語並試著翻唱出來。這位老人叫林蔡冰。在大多數人眼中,林蔡冰是漳州街邊默默無聞的一名修鎖匠,很普通。臉上有些滄桑,背部微微佝僂,身材枯瘦。很少有人知道,這個瘦小老頭在20世紀70年代,是我國第一代知名歌曲翻譯家。
  • 黎圫汽車站英文告示雷翻人 高鐵譯成「鐵好高」
    (黎圫汽車站的雷人英文指示牌,你看懂了嗎?圖/網友 「旺仔牛奶110」)   4月9日晚上10點20分,網友「旺仔牛奶110」發帖稱,經過黎圫汽車站,看到了一英文翻譯雷人的指示牌,指示牌上寫著「高鐵由此進站」,中文字的下方,還有一行英文「the high iron thus stint」。
  • 餐館英文菜名官方模板出爐 「雷人」翻譯將逐漸退出
    北京餐館菜單英文翻譯參照版本已面市。記者昨日獲悉,北京市人民政府外事辦公室和市民講外語辦公室聯合出版了《美食譯苑——中文菜單英文譯法》,對2158道菜品的英文名稱進行了統一和規範。市外辦有關負責人表示,該書僅作為印製菜單的參考,不會強制推行。
  • 北島談寫詩和翻譯區別:前者是主人 後者是奴隸
    當時在媒體採訪中,我提到著手編一本書,就是這本《給孩子的詩》。   我希望中國孩子從小就能懷有世界文化的內在版   青閱讀:這本書選編的範圍非常大,涉及世界多個國家和語種,讓人感到詩歌不受地域限制的豐富性,但您最終的選擇又是苛刻的,也許免不了有人會質疑為什麼很多很經典的詩人、詩歌沒有收錄,比如您想過有人會問為什麼中國的詩人不選穆旦、國外為什麼不選龐德之類的嗎?
  • 2015年流行語和它們的英文翻譯~
    你知道用英文怎麼講嘛?跟小編一起看看吧! 1.上交給國家(handover sth to the government) 「上交給國家」出自電視劇版《盜墓筆記》,為了能順利過審,主角吳邪一改原著中的盜墓說辭,改成將所有看到的文物「上交國家」,於是片中的所有寶藏,都擺脫不了「上交國家」的命運,由此引發原著粉和看劇黨的大規模的吐槽。
  • 不但翻譯有趣,還被稱為中國版《魔戒》
    據媒體報導,金庸經典武俠小說《射鵰英雄傳》已經被翻譯成外文版本,並於2月22日,也就是大年初七,通過英國麥克萊霍斯出版社面向全球發行,據悉,這是《射鵰英雄傳》首次被譯成英文出版,英國發行商對此書進行宣傳時,將之稱為中國版的《魔戒》,在書店內,這部作品也被置於「玄幻類文學作品
  • 一首詩寫盡了山林的幽深靜寂,王維《鹿柴》全詩深度翻譯和賞析
    【題解】王維唐代著名的詩人和畫家,他的詩意境悠遠,意味深長,蘇軾曾云: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鹿柴》便是代表作之一。鹿柴,『柴』通『寨』,原指的是養鹿的寨子,在此指的是詩人隱居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