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評三論抵制網絡謠言

2021-01-20 騰訊網

「抵制網絡謠言」在論壇引發熱議

系列評論之一:有了「麥克風」不等於可以「亂放風」

網際網路上的謠言、謊言已成公害,這樣的害群之馬,必須得而誅之。試問造謠制謊者,當你在網際網路上點邪火煽歪風,肆意損害公共利益和他人權益的時候,你的居心何在,良知何在,公民基本的社會責任何在!謠言是「看上去很美」的毒蛇,那些輕信謠言甚至傳播謠言的人也需要反省,切莫一再被謠言欺騙了情感,誤導了認知。

網際網路從來就不是絕對的私人空間。帖文、博文、微言,看似「個人的」感受和表達,實則都是在公共信息平臺上發布的。從這個意義上講,「麥克風」從一開始就帶有公開、公共的性質。

網際網路也從來不是純粹的虛擬空間。它與現實社會始終是聯繫在一起的,而且越來越緊密。從這個意義上講,網際網路上的行為與現實社會的行為一樣,必須受到社會道德和法律的約束。

系列評論之二:誰該為網上謠言埋單

網際網路是一個公共信息平臺,你搭建了這個平臺,就有責任管理好這個平臺,最起碼的,要保證這個平臺的信息不危害社會秩序,侵害他人權益。這是個再簡單不過的道理。然而,讓筆者不能理解的是,總有一些「喊冤」、「叫屈」聲在為自己辯解。

有網站喊冤:是網民在這裡造謠,說什麼怎麼說是網民的事,我們不好管也管不了;也有網站叫屈:其他網站上發了,我們只是轉載,責任在他不在我。

這些話,乍聽起來似乎有點道理,但稍一推敲,大謬不然。就好比,一個轄區裡總是發生盜竊案,你能說這只是小偷的責任,與轄區管理者無關嗎?再有,你買到了假貨,你再把假貨賣給別人,你能說這隻怪前邊那個賣假貨的,與己無關嗎?喊冤和叫屈是根本站不住腳的。

系列評論之三:網際網路不是「法外之地」

也有專家建議,除了適用現有的法律外,應該針對網際網路發展的新情況新問題,儘快補充、完善相關法律法規和相應的監管制度,給網際網路的輿論場劃一個明晰的制度邊界,讓管理網上行為的規則更細緻、精準。

事實上,任何一個國家和地區都不允許在「虛擬世界」裡肆意妄為。美國頒布多項相關法律法規,將網際網路「與真實世界一樣進行管控」;韓國政府施行網絡實名制,要求網站對留言者的身份信息進行記錄和驗證,否則將對網站處以罰款,承擔法律責任;英國一方面依據現有法律進行管理,並不斷出臺新法應對新問題,另一方面組織行業協會規範網絡運營機構和用戶的行為。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

相關焦點

  • 新華網評:抵制網絡謠言系列評論
    抵制網絡謠言系列評論之三  曹 瀅  網際網路從誕生之日起,就給我們提出了一個問題:在這個虛擬世界裡,人們的行為是不是應該受到約束。答案從一開始便有了,那就是必須有所約束,網際網路不是法外之地。
  • 抵制網絡謠言,爭做文明網民!
    讓我們一起抵制網上謠言、爭做文明網民、共建清朗網絡空間!
  • 食物相剋、吃小龍蝦得「哈夫病」等成2018年十大食品安全謠言
    千龍網北京11月21日訊 11月20日,在由國務院食安辦、農業農村部、國家市場監管總局指導,新華網主辦的「2018年中國食品發展大會」上,《2018年食品輿情報告》正式發布。報告顯示,2018年,食品安全依然是食品行業輿論場中的熱點話題,自媒體平臺成為食品輿情的重要來源。
  • 關於補習班、打擊謠言……張家口多地發布最新通告!
    二、自覺抵制網絡謠言,對來源不明、模稜兩可的網絡信息要做到三個「不」:不相信、不理睬、不擴散;對已發布和轉發的不實信息,要立刻撤銷刪除;發現不實信息要積極向網信部門舉報,不要讓謠言繼續傳播。三、屬地各網站、新媒體平臺和自媒體運營負責人,要嚴格遵守國家網絡管理法律法規,從嚴審核信息來源和信息內容,不要讓謠言趁虛而入。
  • 共建文明網絡,共享清朗網絡空間
    網絡空間是無數網民共同的精神家園。網絡空間生態良好,需要我們共建共享。網絡不文明現象在網絡上屢見不鮮,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重要的一點是網絡沒有實行實名制,網民無需為自己的言論和行為付出任何代價,部分網民在網絡上發散自身戾氣。由於網絡環境的匿名性,很多人肆意發出信息,放棄維護網絡文明的責任,發表直接且具有攻擊性的言語。
  • 網絡謠言6大類型 舉報謠言最高獲萬元獎金
    原標題:謠言就這樣產生  「學生失蹤幫忙轉發」、「大盤雞傳愛滋病」、「吳仁寶登上時代封面」、「賣光碟被城管逼下河」……一條條「爆炸性」信息在網絡傳播,衝擊著人們的視線。經過驗證,這些都是網絡謠言。  要麼別有用心、要麼吸引眼球、要麼謀求利益……為何一個個虛假的謠言會帶來如此大的影響力,謠言背後又藏著怎樣的陷阱?
  • 治理網絡謠言,「既要打雷也要下雨」
    近日,針對網絡上流傳的「9月起上海市將實行購房信貸新政」的謠言,上海在緊急闢謠的同時,刑事拘留了7名惡意編造散布謠言的涉案人員,並依法關閉了5個微信公眾號,引來網絡上一片叫好聲。 之所以贏得叫好聲,是因為網民看到了鐵腕的力量。網絡謠言是近年來才被重視的一個網絡空間治理問題,在此之前,我們對於網絡謠言的監管處於相對空白的狀態。
  • 企業界承諾「抵制非法網絡公關」活動 _中國經濟網
    而目前一些企業和個人採用違法違規手段開展網絡公關活動,嚴重破壞了網絡傳播秩序和市場經濟秩序,破壞了企業生存和發展的環境,也損害了人民群眾的利益,危害了和諧社會建設,引起社會各界的不滿。最近,國家網際網路信息辦公室、工信部、公安部和工商總局決定聯合開展為期兩個月的深入整治非法網絡公關行為專項行動。
  • 孟慶海:網絡謠言中食品安全謠言佔比較高 科普重要性不言而喻
    中國科協副主席、書記處書記孟慶海在致辭中表示,統計數據顯示食品安全謠言在網絡謠言中佔比較高,食品安全科普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去年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出現後,中國科協與有關機構建立聯合發榜機制,針對吃辣椒、吃大蒜防新冠等網絡謠言做出針對性的闢謠行動,總傳播量超過20億人次。
  • 【網絡謠言粉碎機】原創|用生薑擦頭皮可以生發?這是謠言!
    【網絡謠言粉碎機】原創|用生薑擦頭皮可以生發?這是謠言! 網信雙橋weixinshuangqiao原標題:《【網絡謠言粉碎機
  • 玉林狗肉節又開幕,愛狗人士將抵制標語貼滿街
    2018年6月21日,廣西玉林大街小巷貼滿寫有「抵制狗肉節,營救汪星人」的抵制標語。當日,一年一度的「夏至荔枝狗肉節」再次在廣西玉林拉開帷幕。據此前新華網的報導稱,「荔枝狗肉節」由來已久, 「每年夏至日,當地眾多家庭都會在這天聚會,吃狗肉,品荔枝,喝荔枝酒」。
  • 立哥:謠言止於智者
    別再誤讀「英語耗時論」,84歲鍾南山用全程英語告訴你:乖乖學!》等兩文進行了解讀,並就英語學習談了個人的一些看法,提出學習應該更加純粹、立足中國、放眼世界。三、反思「謠言止於智者」,當今世界,各類信息鋪天蓋地而來,讓我們時時處於過載的狀態。「三人成虎,眾口鑠金」,在這個資訊時代要想健康地生存下去,我們就必須要加強網絡安全教育,引導提升人們信息素養。就信息選擇判斷而言,具體可以做好以下三點:一是要選擇可靠信息來源。
  • 【網絡謠言粉碎機】原創|用食醋泡腳,能治好腳氣?這是謠言!
    【網絡謠言粉碎機】原創|用食醋泡腳,能治好腳氣?這是謠言!喜歡此內容的人還喜歡原標題:《【網絡謠言粉碎機】原創|用食醋泡腳,能治好腳氣?這是謠言!》
  • ​網絡謠言粉碎機 | 外交部:英國等國刻意散布謊言謠言
    ​網絡謠言粉碎機 | 外交部:英國等國刻意散布謊言謠言 2021-01-15 16:5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謠言比病毒更可怕!全球媒體啟動「謠言粉碎機」
    大疫當前,謠言比病毒更可怕。全球媒體紛紛開啟「謠言粉碎機」(#RumorBuster),有力回擊了一批甚囂塵上、罔顧事實的謠言,為廣大民眾澄清事實,以正視聽,獲得廣泛支持與點讚。  謠言一:新冠病毒起源於實驗室?
  • 牙醫都想澄清的這些口腔謠言
    其實在民間流傳著很多有關口腔的謠言和錯誤認知,身邊不少的朋友也會對口腔有著錯誤的理解,比如「乳牙無用論」、「洗牙有害論」、「矯牙掉牙論」等等。 這些謠言和錯誤認知的背後反映著很多人對口腔認知還不到位,我們牙醫朋友有必要將科普進行到底,今天就和大家一起來分析民間口腔謠言的真相吧!
  • 「用衛生紙做饅頭」這類低級的謠言為啥總有人相信
    很快,這則視頻在網際網路上瘋傳,有一些毫無判斷能力的網友,紛紛開始了轉發,然後各種 譴責,各種抵制。其實稍微有點常識的人都知道,這是不可能的,就算智力再低下的商戶,也不可能用衛生紙做饅頭,先不說製作成本有多高,單單聽字面意思,就十分不靠譜。很快,當地的宣傳部門就做出了闢謠,並沒有的在饅頭中發現衛生紙的成份,上述視頻是一個徹頭徹尾的謠言。
  • 網絡食品安全謠言大盤點
    隨之而來的,是大量食品安全領域的謠言出現在網上。這些謠言有的荒誕不經,有的看似言之鑿鑿,或多或少都引起了一定的恐慌。以下筆者就將對近年來流傳在網上的食品安全謠言逐一進行盤點,揭開謠言背後的真相。    1.米粉內含「細菌蟲」    謠言:廣州海珠廣場李寧店專賣店某營業員十幾天前去世。
  • 這支闢謠之師,讓謠言無所遁形、讓真相傳播更廣
    兩年中,平臺累計接受疑似謠言舉報3萬餘條,發布權威闢謠稿件9000餘篇。這支團結了最廣泛力量的闢謠之師,激濁揚清、澄清視聽,高舉手中利劍,打擊混跡於海量信息中的網絡謠言,網上正能量更加強勁、主旋律更加高昂、網絡空間更加清朗。
  • 【網絡謠言闢謠視頻】灤平原創 |皮紅肉青的番茄是打藥所致?
    【網絡謠言闢謠視頻】灤平原創 |皮紅肉青的番茄是打藥所致?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傳播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