芝加哥科學與工業博物館
芝加哥科學與工業博物館(The Museum of Science and Industry,MSI)坐落於芝加哥市南部海德公園社區,位於密西根湖和芝加哥大學之間 。是世界上最大的科學博物館之一。
點擊播放 GIF 0.0M
位於密西根湖湖畔的博物館
科學與工業博物館建立於1933年,前身是1893年芝加哥哥倫布紀念博覽會(World's Columbian Exposition, 又名芝加哥世博會The Chicago World's Fair)所建立的藝術宮(Palace of Fine Arts),目前該博物館擁有超過3.5萬件展品,而其中有一件特殊的展品就是我們今天故事的主角。
這件展品1954年在博物館西側室外露天展出,後於2004年移入位於博物館北面草坪以下20米深的地下展廳,這個傢伙也是科學與工業博物館中最大的一件展品,讓我們來看看它2004年「最後一次下潛」時候的樣子。
點擊播放 GIF 0.0M
最後一次下潛
把這個83米長,重達1150噸的大傢伙放進博物館地下,前後耗費了一周的時間和超過100名工人。
各國都有把自家在戰爭中立功的裝備作為軍事歷史展覽的慣例,然而這艘被放進博物館的潛艇並不是美國的潛艇,而是二戰中德國的一艘U艇,編號U-505 屬於IX-C型(
9型C級)關於U艇的主要型號
516噸的U艇向88噸的漁船投降,背後原因令人大跌眼界梵君在這篇文章裡做了介紹,感興趣的可以看一下。
U-505
U505於1941年5月25日在德國漢堡建成下水,1941年8月26日正式服役。1942年,U505一共擊沉了8艘盟軍艦隻(美國3艘、英國2艘、挪威1艘、荷蘭1艘、哥倫比亞1艘),總噸位僅有44962噸。在整個U艇戰績排行榜中根本不值得一提,但是圍繞她的故事卻比較傳奇。
首先,這是二戰中唯一的一艘被美軍俘獲的德國U艇,也是僅存於世的唯一 一艘9型C級U艇。
意外「捅落」轟炸機
1942年初,一艘潛艇悄悄駛出法國沿海的羅裡昂軍港,它就是U-505。這是該艇1941年8月服役以來第一次出航作戰。它全長約83米,寬約7米,水面排水量為1152噸,水面最大航速為18節,下潛深度為100米左右,人員編制48名。
在艇長勒威的指揮下,潛艇駛到大西洋南部非洲沿海後開始伏擊盟軍艦隻。經過幾個月的遊弋,她先後擊沉盟軍貨船7艘。
有獵殺就難免遭追殺,U-505自然也難逃厄運。1942年11月7日,在加勒比海作戰時,潛航的U-505電量告急冒險在白天上浮海面充電。這時,一架英軍轟炸機呼嘯而來,幾枚深水炸彈隨即從天而降。U-505被一枚炸彈擊中,炸出了一個大洞。但十分意外的是,由於英軍俯衝轟炸機投彈後拉起太慢,竟然被爆炸揚起的巨大水柱擊中,導致螺旋槳發動機熄火,結果搖搖晃晃的飛出不遠就墜海爆炸了。
受重創的U-505得以死裡逃生,呼叫在附近的其他U艇趕來支援維修補給後竟然重新恢復了戰力,之後憑藉著壞天氣又屢次躲過盟軍的偵察,期間還又擊沉了一艘商船,並繼續遊弋37天後才回到了羅裡昂軍港進行修整。這一經歷也讓U-505一時間聲名大噪。
載譽而歸,一上岸,艇員們就徹底鬆懈緊繃的神經,走進酒吧、歌舞廳大肆揮霍,拼命宣洩著心中壓抑已久的鬱悶和緊張。由於當時,U艇艇員享有的工資比其他軍種高近一倍,所以,每次出航作戰三四個月後回到軍港,人們便拼命消費,把錢花得一乾二淨,幾乎要把整個羅裡昂鎮買下來!
艇長換人,年輕人沒扛住壓力
1942年9月,艇長勒威患闌尾炎動手術留在了軍港醫治。U-505來了一位年輕的新艇長-恰伊克,當時他只有25歲!是德國海軍學院畢業的最小學員,由於缺乏作戰經驗。在他帶領U-505出任務的14個月任期中,U-505隻擊沉了一艘英國貨船。
1943年10月10日,U-505出海前往加勒比海作戰。艇長恰伊克的心情很沉重:他在海軍學院要好的同學幾乎都已經慘死海上。在潛艇橫跨大西洋時,他大部分時間都是獨自待在艙裡,命令潛艇儘可能地在深水處航行。
點擊播放 GIF 0.0M
投放深水炸彈
10月24日中午,艇員們突然聽到遠處有爆炸聲,那是盟軍戰艦正在攻擊一艘納粹潛艇。隨後,爆炸聲越來越近。而恰伊克對此卻毫無反應,根本沒去控制室下令潛艇進行規避機動避免被盟軍發現。晚上7時48分,聲吶員慌慌張張地報告說:盟軍戰艦已經確定了U-505的位置!
這時的恰伊克拉開窗簾,臉色蒼白。深水炸彈的爆炸突然響了起來,艇員們倉皇地爬行、逃竄。爆炸再一次發生時,艇身在巨大的衝擊波中顛簸晃動,潛艇內的燈光突然熄滅了。艇長開始向無線電艙走去,臉上看不出任何表情。緊接著,第三次爆炸又響了。潛艇開始傾斜。一名艇員恍然間看到艇長跪在地上、身子傾斜著。巨大的爆炸聲再一次傳來,大家被震得東倒西歪。當紅色的應急燈亮起時,大家這才看清楚,艇長已經倒在一片血泊裡。他用手槍打穿了自己的腦袋。
艇員們匆忙把仍有氣息的恰伊克抬到床上。但是他痛苦地大聲呻吟著。「我們都特別擔心,如果被盟軍驅逐艦聲吶聽到,大家就都死定了。」當時的U-505水手席勒回憶說,「當時,水面上已經停止了攻擊,潛艇裡除了艇長最後的呻吟其他人都安靜極了。好在沒過多久,年輕的艇長就斷了氣。」
老道的大副保羅·邁爾臨時接替了U505艇長職務,他命令把撕碎的紙片和混著油汙的衣服連同綁了木頭的艇長屍體一起塞進了魚雷發射管推入了海中,詭計得逞,盟軍看到各種雜物浮起,認為U-505已經被擊沉便離開了。在水裡待到氧氣幾乎耗盡,保羅·邁爾才命令上浮換氣充電,最終U-505安全返回法國洛裡昂港。
電影《U-571》原型
僥倖返回軍港休整後。U-505迎來了40歲的新艇長朗。他經驗豐富、頭腦靈活,但這無法挽救納粹失敗的命運。
1944年6月4日11時9分,U-505在離裡奧德奧羅海岸150海裡處,遭遇美軍第22.3獵殺大隊(航母瓜達卡納爾(CVE-60)、護衛驅逐艦皮爾斯伯裡(DE-133)、波普(DE-134)、弗萊厄蒂(DE-135)、查特林(DE-149)、詹克斯(DE-665)),很快就遭到深水炸彈和反潛飛機的圍攻。僅僅7分鐘後,就因為嚴重受損被迫浮出水面。
艦長朗一度還相信有還擊的希望,更何況在如此短的時間難以有效組織船員,所以在上浮期間,他並沒有下達立即棄艦的命令。潛艇上浮後,撲面而來的是三艘驅逐艦和數架反潛飛機的炮火,潛艇接連中彈,艦橋被打成了馬蜂窩,艇長和大副都受了傷。艇員都湧到甲板上,有的高舉雙手乞降,有的準備跳海逃生。艦長見形勢無法挽回,這才下令棄艦。這個決定過於倉促,以至於通海閥沒有全部打開,引擎也一直在工作。美軍看到有可能捕獲敵艦,於11時27分下令停止攻擊。驅逐艦皮爾斯伯裡反應迅速,高速駛向U-505,並放下小艇組織了8人小分隊登上了下沉中的U-505並竭力阻止了下沉。
U-505被俘後,美軍在其中搜出了恩尼格碼機、1944年6月版的密鑰和「整整十大麻袋」的秘密資料。盟軍據此加快了對謎語機的破譯進度。同時沒有來得及發射的2枚G7es音響魚雷也被送往研究。
值得一提的是,美軍在U-505上還獲得了一份描述德軍電子導航系統「電子太陽」(Elektra Sonne)的文件,事實證明這個系統遠勝於英國空軍當時的Gee系統。戰後,「電子太陽」取代了Gee系統,在全世界推廣開來。
U-505被俘事件以及其中發現的密碼本被美軍列為最高軍事機密,而德國方面也宣稱艇上人員全部陣亡。旦U-505號上的船員一直被關押在路易斯安那州的拉斯頓營,直到1947年才回到德國。而潛艇則一直在百慕達的海軍基地被進行秘密研究,甚至為了掩人耳目,一度被改名為尼莫(USS Nemo)。
航母瓜達卡納爾也派出人員開始牽引工作。牽引3日後,U-505被轉交到拖船阿布納基人(ATF-96),於6月19日到達百慕達的皇家灣港修復,後自行駛往布魯克林軍港。
本次行動也是美國海軍自1812年戰爭以來俘獲的第一艘敵軍船隻。U-505號58人被俘,3人受傷,1人陣亡。這一事件有幸被航母上的一位隨軍記者拍攝了下來。
點擊播放 GIF 0.0M
捕獲U-505的原始畫面
今天當我們在博物館中一睹這個巨大的戰爭機器實物時,也讓我們有機會一探U-505號曾經的故事。
點擊播放 GIF 0.0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