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要給貓穿衣服?」「因為拍照好看,不然呢?」
「現在人就是虧待自己,也不會虧待『主子』」。
夢穎打開朋友圈,滿眼羨慕地展示朋友的「智能貓砂盆」。如她所言,越來越多的年輕人給予寵物的待遇比自己還用心、闊綽。身份的轉變是標誌性的,現在人們不再自稱寵物的主人,反而成了任勞任怨的「鏟屎官」。
鏟屎官們願意在衣食住行上給寵物花費更多。2019 年,人均單只寵物的年消費金額為 5561 元,同比增長 10.9%。不過增長背後更是養寵人群心態的變化——越來越多的人視寵物為家人和陪伴者,於是他們開始將人類的需求一一對應到寵物身上,這些實際和不實際的需求一起催生了一門 2000 億的生意。
「我跟爸媽一起住,我負責出錢,他們負責出力。」90 後的夢穎家住北京,是寵物市場的絕對消費主力。2019 年中國養寵家庭數量為 9978 萬戶(以養貓養狗為主),養一隻寵物聽起來不再新鮮。
接第一隻橘貓回家之前,夢穎就把所有東西從網上下單了。她把自己歸為「理智」養貓的一類人上,所謂理智是她會在 618、雙十一期間「瘋狂」囤貓糧,她計算如果從寵物店買價格高出兩倍還不止,「我有四隻貓,它們一天得吃兩斤貓糧。一旦貓咪吃順嘴了,我不太可能給它們換糧。」
還是「新手」時,她會向養貓的朋友諮詢買什麼貓糧好,也會看公眾號自學,漸漸地夢穎會通過研究貓糧的成分表,選擇性價比最高的貓糧,貼著進口還是國產的標籤在她看來沒那麼重要。討好這一代聰明的年輕消費者成為今天創業者的必修課。
「三年前,我們去看寵物食品行業的時候,不管是線上還是線下都是海外品牌佔大頭。」青山資本投資副總裁艾笑說。
其實進口糧一直存在沒有解決的痛點,比如假貨、斷貨嚴重,運輸漫長導致變質生蟲。即便如此,消費者過去選進口糧不選國產糧的最重要原因就是品牌影響力,這一點與母嬰產品相似。「然而很多國產品牌的做法是,他們知道消費者認為進口糧更好,那麼天然不與進口糧競爭,從而形成價格帶的差異,導致過去國產糧質量不高。」寵物食品品牌久生寵物創始人塔拉說。
塔拉在實地跑工廠的時候,發現國內不是不能生產好的糧食,國內的機器設備都很先進,很多海外品牌也由中國工廠代工,關鍵是品牌選擇什麼原料來生產。
「2018、2019 年國產品牌開始崛起,到了今年差不多有半壁江山被他們所佔據。」艾笑說。這一狀況的改變很大程度上來源寵物市場的擴大和消費習慣的改變,如今新一代消費人群成長起來,在能力範圍內他們會將「品質」作為首要因素考慮。
夢穎說養四隻貓最大的花銷就在吃上,「定期要餵罐頭改善夥食,挑嘴的布偶不吃罐頭只吃營養膏。」與之成長起來的新品牌,更懂投其所好。
所以這個千億級別的市場中已經催生了眾多細分賽道,就拿寵物食品來說,除了傳統主糧,還出現了以新鮮食材為原料的鮮糧品牌——小鮮糧、超能小黑、毛球殿下等都在過去幾年之內拿到融資;還有滿足消化、美毛、減肥不同需求的功能糧品牌。
「我的貓每一年都需要打貓三聯和狂犬,此外還要做體外驅蟲和體內驅蟲。」夢穎說。除了吃,醫療就是寵物第二大剛需。但是近兩年少有創業公司敢踏入寵物醫療領域。業界的共識是,這個行業專業性和門檻比較高,前期投入高回報周期長,更加需要大型資本的參與幫助其完成集約化。
其實早在 2016 年,看到寵物醫療這一賽道潛力的高瓴就下場整合,與瑞鵬集團成立了新瑞鵬集團。目前新瑞鵬旗下有 1400 家寵物醫院,即便如此,對於全國近 2 萬家寵物醫院,大部分還是吃社區紅利的非連鎖醫院來說,這一數字不過是「毛毛雨」。
「寵物醫療行業的爆發和盈利還需要 5-10 年時間,其實在 2017、2018 年期間,貓狗才有了一個比較快的增長,到現在也就 2-3 歲,一般寵物到 6 歲以上才會頻繁發病。」塔拉解釋到。
除了市場的需求處於早期,行業監管和寵物醫生人才培養的不健全,也讓這個行業處於初期且粗糙的階段。
另一邊在寵物食品、用品領域,卻是「扎堆兒」進入的繁榮景象。「2019 年有幾千個團隊進入寵物賽道,主糧零食,智能硬體,寵物衣服周邊等等。」寵物社區半侶創始人李嘉說道。蜂擁而至的創業者眼紅的是規模超過 2000 億,並且以每年大約 20% 的增速快步發展的市場。
李嘉口中的幾千個團隊不僅有新成立的團隊,也有帶著渠道和供應鏈優勢的從其他消費品類「跨界」而來的。比如宜家北京多家店面從 2019 年開始銷售「樂維格」品牌的寵物用品。小米也在去年投資了寵物食品和用品品牌「尾巴生活」和智能用品品牌「貓貓狗狗」。
「今天做這件事看起來似乎沒有門檻。」李嘉說。
塔拉表達了類似的看法,「從寵物主糧供給端來說是很飽和的。」但是在她看來,門檻或許不在於進入這個賽道。做主糧的創業公司起點差不多,都是與代工廠合作,「但是優質的供應鏈資源還是很稀缺的,大部分工廠做中低端。」
他們需要跨過的門檻或許在於,願不願意找「塔尖」上的幾家工廠,以及在食品成分上花多大的功夫。
美國相對來說是發展最快、最成熟的寵物市場,線下有最大的 PetSmart 大型寵物連鎖商店,線上有垂直電商 Chewy,市值超過 200 億美元。但是由於中美不同的養寵和消費習慣,這兩種渠道模式被認為在中國的現階段都不會有機會。
逛了一圈亞寵展,塔拉認識了一些之前從未見過的品牌。原因是她從沒在線上看到過這些品牌的貨,其實在線下,這些品牌已經鋪了上百個省市的門店,體量非常大。這也是一直以來寵物市場線下零售的狀況——極度分散,長期以來被夫妻寵物店和寵物醫院牢牢霸佔。
像夢穎一樣自我教育的消費者只佔一部分,「寵物食品這個行業是需要有人去教育用戶的,很多購買的發生來自線下寵物店老闆的推薦。線下門店具有教育消費者的能力,某種意義上有產品定價權。」雖然產品上市時間不長,但是塔拉已經考慮往線下門店鋪貨。
瘋狂小狗創始人崔佳在一次公開分享時說,「說到寵物行業的痛點,很多人在強調品牌,但我更想強調的是渠道。需要一個新的渠道出來然後帶動整個行業往前發展。這個行業並不缺好的產品,但是我們現有的渠道沒有很強的推力去幫助它們。」
對於久生、瘋狂小狗這樣近幾年出現的品牌,他們目前最大的陣地「只能」在天貓、淘寶、京東。這很好理解,線上流量大量集中在這樣的全品類平臺上。「作為一個綜合性電商平臺來講,當它發現有一個幾千億的市場正在快速發展時,一定會將它作為戰略級垂類切下來。」李嘉說。
9 月 30 日,國內寵物垂直電商平臺赴美上市,根據招股書,其大部分收入來自在第三方電商平臺銷售商品,也就是說波奇網更像是一家寵物用品淘寶店,而非垂直電商平臺。
在全品類電商提供非常完善服務的當下,Chewy 主要盈利模式——訂閱制也很難在中國走通。「會去訂閱的是不希望經常被平臺打擾,而且選擇非常固定的一群人,但前提一定是產品價格比天貓、京東還便宜。或者你是極致的便利主義且不差錢的人,希望平臺包圓給寵物看病,上門餵貓... 所有服務,但是這在今天的養寵人群中是少數。」
寵物酒店|視覺中國
暫時還說不清,有著供應鏈和渠道優勢的老玩家和懂品牌和玩流量的新品牌,誰能在最後勝出。寵物電商 PetPlus 創始人湯穎認為以中寵、佩蒂為代表從代工廠起家的公司已經吃到早期增量市場的紅利,他們手握訂單足夠多,因此有能力與供應鏈的最上遊(原材料)議價。
帶有「可愛」、「萌」的屬性,寵物食品、用品天然適合做內容種草。「如果你每個月都能收到一個特別精緻的盒子,這會成為你朋友圈很好的素材,也成了消費者幫我們去做傳播的動力。好的內容不是你去寫微信公眾號,消費者生產的內容才是最好的內容。」魔力貓盒創始人居一說道。
帶著做內容的思維做產品,最先從抖音、小紅書等社交平臺上火起來的新產品和新品牌並不少。但也並非所有人都買帳,有人跑到淘寶一家做貓咪漢服的店鋪中問到,「為什麼要給貓穿衣服?」一位買家直白地回答,「因為拍照好看,不然呢?」
貓咪漢服|圖片來自淘寶店鋪「春風大小喬」
2000 億的市場,我們越來越難把寵物的需求和人的需求剝離來看。諸如此類,寵物陪伴機器人,寵物培訓學校,寵物殯葬,寵物相親... 與其說有些新興產品和服務真實地解決了寵物的需求,不如說讓寵物主人獲得了滿足感和被需要感。
寵物領域的創業者也很聰明,他們清楚觸達「鏟屎官」的情感和敏感之處,遠比解決寵物的需求更加容易,更快看見回報。
因為就連你也猜不透你家主子到底喜歡什麼。也許你花了幾百塊,為寵物購置了一臺智能貓窩,結果發現,它最愛的仍然是你拆完快遞的紙箱子。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淘寶|責任編輯:宋德勝
轉載請聯繫極客君微信 geekparker